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朝宋鄭緝之《東陽記》輯考

2011-08-15 00:53鮑遠(yuǎn)航
關(guān)鍵詞:東陽著錄

鮑遠(yuǎn)航

(湖州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南朝宋鄭緝之《東陽記》輯考

鮑遠(yuǎn)航

(湖州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鄭緝之《東陽記》是較早的古代地記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學(xué)價值和文獻(xiàn)學(xué)價值。《東陽記》的作者鄭緝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過任職于東陽 (今金華)、永嘉 (今溫州)二郡的經(jīng)歷。其所作《東陽記》在北宋猶存于世,南宋時亡佚。今人劉緯毅等輯本之外,尚有《東陽記》佚文數(shù)條失輯,當(dāng)予補(bǔ)輯。

《東陽記》;亡佚時代;佚文;價值

晉宋時期,地記撰著漸多。唐劉知己《史通·內(nèi)篇·雜述第三十四》:“九州土宇,萬國山川,物產(chǎn)殊宜,風(fēng)化異俗,如各志其本國,足以明此一方?!盵1]與史書中的《地理志》《郡國志》《河渠書》等專述地理形勢、郡縣沿革、水道分布等內(nèi)容有很大不同的是,這些地記作品記述山川物產(chǎn),描寫宮殿臺閣,敘述鄉(xiāng)國靈怪,記錄人物故事,采引歌謠諺語,往往具有鄉(xiāng)土文化色彩和較為生動的文學(xué)性內(nèi)容。

鄭緝之《東陽記》就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之一。晉宋東陽郡,治長山縣,即今浙江金華?!稏|陽記》就是一部記載金華在晉宋時代的鄉(xiāng)土地理、山川、物產(chǎn)、風(fēng)俗、文化等內(nèi)容的著作,是金華現(xiàn)存所知的最早的方志。但由于歷時久遠(yuǎn),《東陽記》早已亡佚,其內(nèi)容只散見于類書、雜史、前人注釋等文獻(xiàn)著作中。零圭斷璧,彌足珍貴。

但是,作為《東陽記》這樣對于金華歷史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文獻(xiàn),學(xué)界目前還沒有文章對它作出深入細(xì)致的探究。而且,目前僅有的輯本所輯的《東陽記》佚文并不全,尚有數(shù)條佚文失輯。因此,拙文擬對《東陽記》作出較為詳細(xì)的考察,庶幾有助于學(xué)者們的相關(guān)研究。

一、《東陽記》作者與《東陽記》亡佚時代考

《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上》:“《東陽記》一卷,鄭緝之撰?!盵2]2014

《新唐書·藝文志二》:“鄭緝之《東陽記》一卷。”[3]1504

由上,可知《東陽記》的作者是鄭緝之。鄭緝之,生平無史傳記載。又檢《隋書》卷三十三《經(jīng)籍志 》:“《孝子傳 》十卷 ,宋員外郎鄭緝之撰?!盵4]《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上 》:“《孝子傳贊 》十卷 ,鄭緝之撰?!盵2]2002《新唐書·藝文志二》:“鄭緝之《孝子傳贊》十卷。”[3]1480從以上史籍著錄可知,鄭緝之是南朝宋時人,官為員外郎,鄭緝之除了撰有《東陽記》外,另撰有《孝子傳》十卷①。按:緝之《孝子傳》原本早已亡佚,今有茆泮林、王仁俊等輯本②。《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卷五:“義烏縣,漢烏傷縣也,異苑云:東陽顏烏以淳孝聞,父死,負(fù)土成墳,群烏銜土助焉,而烏口皆傷,因以名縣?!盵5]619鄭緝之撰《孝子傳》,或是受東陽仁孝風(fēng)俗感染而作。

此外,鄭緝之又有《永嘉郡記》,為《古佚書輯本目錄》及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著錄,今有宛委山堂《說郛》輯本、黃奭輯本及孫詒讓輯本。晉宋永嘉郡,治永寧縣,即今浙江溫州。

由上,鄭緝之為永嘉、東陽二郡作記,或由游宦所至,抑或其人著籍在茲,難以臆定??紤]到劉宋時期,縉云山就在東陽、永嘉的交界處,即在永康縣南,括蒼縣北,那么,鄭緝之或居于縉云山附近。但清末胡宗懋認(rèn)為鄭緝之并非金華人,其《金華經(jīng)籍志》謂:“作者非郡人而撰述有關(guān)吾郡掌故,如鄭緝之《東陽記》類?!盵6]可見,胡認(rèn)為鄭緝之“非郡人”,但不知胡所據(jù)者何。

鄭緝之若非金華郡人,是否可能在其地為官呢?緝之所任員外郎一職,可按六朝官制考知。員外郎,即員外散騎侍郎?!稌x書·職官志》:“員外散騎侍郎,武帝置,無員。”[7]自晉代以下,散騎省郎官有散騎侍郎、通直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之分。唐杜佑《通典·職官四》:“尚書員外郎”條下,杜氏云:

前代史傳及職官要錄或有言員外郎者,蓋謂員外散騎侍郎耳。[8]

這樣看來,員外郎與正員郎是有所不同的,所謂正員是指編制之內(nèi)的,而員外則是編制之外的,是一種“正額之外”增設(shè)的官職③。這樣,鄭緝之所任官“員外郎”或許并非職事官。若鄭緝之不是本地人,則其或有任職于東陽、永嘉二郡的經(jīng)歷,所以他才會對二郡的風(fēng)土民情、地理物產(chǎn)諸事特別明悉,而且非常有興趣,所以才要將它們形諸文字,留存后世。

較早征引《東陽記》者,有后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梁劉昭《后漢書·郡國志》注、梁劉孝標(biāo)《世說新語》注、隋杜公瞻《編珠》、唐虞世南《北堂書鈔》、歐陽詢《藝文類聚》、徐堅《初學(xué)記》等著作。其中征引兩條以上的有:《后漢書·郡國志》注引兩條、《編珠》引四條、《藝文類聚》引三條、《初學(xué)記》引兩條??梢?《東陽記》至少在齊、梁時期就頗有影響,引起了很多學(xué)者和文人的注意,到隋和唐前期類書編纂流行時,《東陽記》也成了一種重要的文獻(xiàn)來源。

除了兩《唐書》著錄《東陽記》外,我們可以再考查一下宋代書目文獻(xiàn)的著錄情況。宋代《崇文總目》不著錄。北宋《冊府元龜》卷五百五十五著錄:“鄭緝之為員外郎,撰《孝子傳》五卷,《東陽記》一卷?!蹦纤纬踵嶉浴锻ㄖ尽肪砹洠骸啊稏|陽記》一卷,鄭緝之撰。”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尤袤《遂書堂書目》、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不著錄。

宋代的類書李昉《太平御覽》、羅泌《路史》、葉廷珪《海錄碎事》、樂史《太平寰宇記》、吳淑《事類賦》等,都對《東陽記》有所征引。尤其是《太平御覽》征引最多,達(dá)到二十條,《太平寰宇記》也引有四條。從《新唐書》及《冊府元龜》著錄有鄭緝之《東陽記》,及《太平御覽》引述《東陽記》最多兩點(diǎn)推知,鄭緝之《東陽記》在北宋猶存于世。宋黃裳等紹圣四年 (1097)撰《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多處引《東陽記》及《永嘉記》,也可作為佐證。

宋鄭樵《通志》卷七十一《校讎略第一》:“《東陽記》者,婺州記也。”是南宋初的鄭樵還曾目驗《東陽記》。

但宋元之交的馬端臨 (1254-1323年)所著的《文獻(xiàn)通考》已不著錄該記。明代楊士奇等《文淵閣書目》、高儒《百川書志》,明末清初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并皆不著錄。因此,可以認(rèn)為:鄭緝之《東陽記》或亡佚于南宋。

二、鄭緝之《東陽記》佚文補(bǔ)輯

鄭緝之《東陽記》亡佚已久,按《古佚書輯本目錄》尚無輯本。今人劉緯毅《漢唐方志輯佚》輯有鄭緝之《東陽記》二十二條。

筆者從《太平御覽》《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及浙江各地方志中,輯得劉書漏輯者數(shù)條,今輯補(bǔ)如下:

(1)(婺源縣),上應(yīng)婺女,故名之。

此條敘婺源縣的名稱來歷。按,《太平御覽》卷一百七十一《州郡部十七·江南道下·婺州》:“《圖經(jīng)》曰:婺源縣本晉休寧縣,《東陽記》曰:上應(yīng)婺女,故名之?!盵9]832

(2)(姑蔑)城在谷水南三里,東門臨薄里溪。

此條記姑蔑城的地理位置。按,《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卷五《衢州》:“杜預(yù)注云:姑蔑,越地,今東陽太末縣也。又《東陽記》云:城在谷水南三里,東門臨薄里溪是也?!盵5]623

(3)仙都山,一名丹峰山,昔黃帝嘗乘龍車登此山,轍跡猶存。

此條記縉云山。按,《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卷五《處州》:“仙都山一名丹峰山,見《東陽記 》?!盵5]622

元人陳性定《仙都志》“獨(dú)峰山”條下:“獨(dú)峰山,一名仙都石,謝靈運(yùn)《名山記》云:縉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二百丈,三面臨水,周圍一百六十高丈,頂有湖,生蓮花,有巖相近,名步虛山,遠(yuǎn)而望之,低于步虛,迫而視之,步虛居其下。舊《東陽記》:一名丹峰山,昔黃帝嘗乘龍車登此山,轍跡猶存?!标愋远ā断啥贾尽?元至正八年 (1348)年編著,有鐵琴銅劍樓鈔本,北京圖書館藏。

比較二條可知,仙都山即今之縉云山。

(4)東晉東安學(xué)道于此 (甑山),有石壇在。

按,《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卷五《婺州》:“甑山,其形似甑,東陽山水記云:東晉東安學(xué)道于此,有石壇在?!盵5]619《東陽山水記》即《東陽記》全名④。

(5)晉陳留阮搖公之弟妻劉氏伶之小女,性愛山水,渡隱于此山 (白陽山)。

按,《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卷五《婺州》:“白陽山,東陽山水記云:晉陳留阮搖公之弟妻劉氏伶之小女,性愛山水,渡隱于此山?!盵5]619

(6)金豚山有三峰,悉數(shù)百尺,色丹奪目,不可仰視。

按,明弘治《衢州府志·山川門》“江郎山”下引《東陽記》,見浙江圖書館藏龍游余氏寒柯堂鈔本。弘治《衢州府志》,弘治十六年 (1503)修。

(7)常山仙人采藥處高且神。

按,明萬歷《常山縣志·山川門》“常山”條引《東陽記》。萬歷《常山縣志》,萬歷十三年 (1585)修,刊本,北京圖書館藏。

(8)仙都山孤石撐云,高六百余丈。世傳軒轅游此飛升,轍跡尚存。石頂有湖,生蓮花,嘗有花一瓣飄落至東陽境,于是山名金華。

此條敘金華地名的來歷。按,雍正《處州府志》卷十六《靈異門》引《東陽記》。雍正《處州府志》,雍正十一年 (1733)修,北京圖書館及浙江圖書館都有收藏。

劉緯毅輯佚時或未檢《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至于弘治《衢州府志》、萬歷《常山縣志》、雍正《處州府志》諸書,引有鄭緝之《東陽記》條目,則或許錄自于南宋所修的金華方志。

南宋時期,方志已經(jīng)發(fā)展定型,各地方志的纂修,品種齊全。即以今存浙江南宋方志為例,就有《東陽志》《永嘉志》《剡錄》《嘉泰會稽志》《奉化志》《吳興志》等等數(shù)十種,有的同一地區(qū)的方志就有幾種。這些南宋方志的作者在進(jìn)行編纂時,或許還能有幸目驗兩晉南北朝以來的地記著作?!端问贰に囄闹尽份d,宋紹興二十四年 (1154)洪遵撰《東陽志》十卷,此志《直齋書錄解題》《文獻(xiàn)通考》《宋史·藝文志》都有著錄。又淳熙間 (1265-1274)朱子槐也撰有《東陽志》,《文獻(xiàn)通考》著錄。另外,宋代還有金華人錢奎所撰寫的《東陽私志》,《千頃堂書目》著錄。這些金華方志的撰著者,或曾目驗鄭緝之《東陽記》,并進(jìn)行了參考和引用。而后來《東陽記》本作亡佚,但明清方志的編纂者或就便取材,輾轉(zhuǎn)征引了南宋方志。

所以,明清方志所錄,亦或可作為源自《東陽記》的條目采信。

三、《東陽記》佚文價值論析

鄭緝之《東陽記》亡佚已近千年,現(xiàn)今已無法知其原貌。但我們?nèi)钥删同F(xiàn)已輯存的一些條目,以窺管中之豹。

其一,《東陽記》中有部分內(nèi)容是敘述地理沿革的。如《太平御覽》卷一百七十一《州郡部十七·江南道下·婺州》:

鄭緝之《東陽記》曰:此境於會稽西部,嘗置都尉理於此矣。吳寶鼎元年,始分會稽置東陽郡。[9]833

《宋書》卷一一《志序》云:“地理參差,事難該辨,魏晉以來,遷徙百計,一郡分為四五,一縣割成兩三,或昨?qū)偾G、豫,今隸司、充,朝為零、桂之士,夕為廬、九之民,去來紛擾,無暫止息,版籍為之渾淆,職方所不能記?!盵10]由于戰(zhàn)爭紛擾,政權(quán)交替頻繁,晉宋時期,官府不能像漢朝那樣由朝廷有組織地修定歷史地理書籍。這樣,如鄭緝之《東陽記》等出自于私人手筆的鄉(xiāng)土地記就在這方面起到了替代作用,為后來的修史者提供了相當(dāng)重要的材料參考。

其二,《東陽記》中,說明地名來由的內(nèi)容很多。有一些地名介紹,比較形象生動。如前已敘及的雍正《處州府志》所引的一條:

仙都山孤石撐云,高六百余丈。世傳軒轅游此飛升,轍跡尚存。石頂有湖,生蓮花,嘗有花一瓣飄落至東陽境,于是山名金華。

此條除了解釋金華地名由來外,也給后人研究炎黃文化的南遷提供了資料上的參考。又如《太平御覽》卷四十七《地部十二·會稽東越諸山·石公山》:

《東陽記》曰:石公山,孤石望如石人坐其傍。又有如石人,狀似新婦著花履焉,或名新婦巖。[9]229

再如《藝文類聚》卷四十三《樂部三·歌》:

鄭緝之《東陽記》曰:歌山在吳寧縣,故老相傳云:昔有乘船從下過,見一女子,汲乃登此山,負(fù)水行歌甚妍,而莫之所由,故名歌山。[11]772

晉宋以前,縣級以下的村落名稱,一山一水的小地名,往往為史書所不載。今人章義和做過統(tǒng)計:“《晉書》中所見‘村’凡十一處,無一例外地皆為泛稱。同期的地方志和志怪小說中,卻出現(xiàn)了具體的村名。……正史中出現(xiàn)具體村名的是《宋書》,凡四十二見中共有十四個具體的村名?!盵12]章義和先生所注意到的這個情況,正好證明了鄭緝之《東陽記》等晉宋地記對于小地名的記錄,影響到了《宋書》以后正史在這個方面細(xì)小的變化。同時也說明《宋書》的撰著,必以晉宋地記作為重要的取材淵藪。

其三,《東陽記》記載了很多地方物產(chǎn)。如《太平御覽》卷五十四《地部·穴》:

鄭緝之《東陽記》曰:北山西崖有石床,流水繞灌其側(cè)。又有石田如稻田,云堂里有洞穴,有人常於此采鐘乳,入十余日,糧絕而穴不可窮。[9]263再如《藝文類聚》卷六《地部·巖》:

鄭緝之《東陽記》曰:北山有春草巖、根竹巖、仙姥巖,間不生蔓草,盡出龍須,尤多藥物。[11]106

《太平御覽》卷九百九十四《百卉部一·龍須》引謝靈運(yùn)《游名山志》曰:“龍須草,惟東陽、永嘉有。永嘉有縉云堂,意者謂鼎湖攀龍須時,有墜落化而為草,故有龍須之稱?!盵9]4401說明龍須草是東陽、永嘉的特產(chǎn),并與黃帝縉云飛升的傳說相聯(lián)系,正好與鄭緝之《東陽記》所載互相印證。

其四,《東陽記》記述和描寫異水奇石,大多富有文采和意想?!稏|陽記》在摹狀時,注意抓住對象特征,進(jìn)行有重點(diǎn)的描寫。有些段落,寫得尤其形象生動,富有文學(xué)色彩。如《后漢書·郡國志》會稽郡注七引《東陽記》:

(太末)縣龍丘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丹白,遠(yuǎn)望盡如蓮花。龍丘萇隱居于此,因以為名。其峰際復(fù)有巖穴,外如窗牖,中有石林。巖前有一桃樹,其實甚甘,非山中自有,莫知誰植?!盵13]

此段寫龍丘山,除了交代名稱由來外,還以生動的比喻描寫了山石之狀貌:“色丹白,遠(yuǎn)望盡如蓮花”。寫峰際巖穴時,特意加上一句:“巖前有一桃樹,其實甚甘,非山中自有,莫知誰植。”韻味悠長,引人向往,良多雅趣。再如《太平御覽》卷九百六十二《竹部一·竹上》:

《東陽記》曰:昆山去蕪城山十里,峰嶺高峻。故老傳云:嶺上有圓池,魚鱉具有。池邊有竹,極大。風(fēng)至垂屈,掃地恒潔,如人掃之。[9]4271

此段描寫,先總寫昆山“峰嶺高峻”,再把鏡頭拉近,寫嶺上圓池,再用特寫鏡頭突出描寫池邊之竹,極有層次,具有蒙太奇般的表現(xiàn)效果?!肮世蟼髟啤?增添了幾分神秘;“風(fēng)至垂屈,掃地恒潔,如人掃之”的細(xì)節(jié)刻畫,更讓人產(chǎn)生如身臨其境一般的感覺。

從以上片段,我們可略見鄭《記》摹景狀物,文筆優(yōu)美。鄭緝之《東陽記》等晉宋地記,在當(dāng)時文壇盛行言志、載道、談玄之際,較早地以審美的眼光來刻畫山水,摹寫景物,其藝術(shù)水平超過了同時期詩文中對山水風(fēng)景的描寫,對后來北魏酈道元撰著《水經(jīng)注》有著直接而明顯的啟發(fā),也為后世其他山水文學(xué)作家在進(jìn)行創(chuàng)作時所廣泛借鑒。鄭緝之《東陽記》等晉宋地記,確實對中國古代山水散文有開拓之功。

其五,《東陽記》也記載了一些境內(nèi)名流、鄉(xiāng)邦人物、鄉(xiāng)土遺聞。如《世說新語》卷上《政事第三》注引《東陽記》記載山濤之孫山遐做過東陽太守:

《東陽記》曰:遐字彥林,河內(nèi)人。祖濤,司徒。父簡,儀同三司。遐歷武陵王友、東陽太守。[14]

在記述鄉(xiāng)土遺聞時,《東陽記》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情感傾向,富有感情色彩。如《太平御覽》卷三百三十八《兵部六十九·鼙》:

鄭緝之《東陽記》曰:晉隆安中,孫恩遣偏師謝咸攻東陽。東陽岑山下民聞嶺上有鼓鼙聲,若數(shù)萬人。咸破潰,而山上鼓音亦絕。[9]1552

文寫地方靈異,如有神助,字里行間透露著民眾對于匪逆暴虐的厭惡和對斯鄉(xiāng)斯土的熱愛和感念?!稏|陽記》還有部分內(nèi)容是表彰本地人物的嘉言善舉、孝道義行的。如《太平御覽》卷五百五十九《禮儀部三十八·冢墓三》:

鄭緝之《東陽記》曰:孝子許孜,父墓去虎山十里,在山之麓。曲隧三里,鹿嘗食其松栽,孜心念之。即日鹿自死於所犯栽之下,孜埋死鹿,有小墳,至今猶存。[9]2529

鄭緝之著有《孝子傳贊》十卷整理、輯錄孝子事跡,可見其人對于孝道的重視,也可推知其人對于儒家文化的秉承態(tài)度。自漢代劉向開始,蕭廣濟(jì)、師覺授、徐廣、王韶之、宋躬、鄭緝之、虞盤佐等都曾整理、輯錄過孝子事跡,這些著作或是宋元時期成型的“二十四孝”取材的來源。

其六,《東陽記》還記述了一些遇仙故事,以提高作品的趣味性,增強(qiáng)人們對于鄉(xiāng)土文化的印象。如《藝文類聚》卷九《水部下·湖》:

鄭緝之《東陽記》曰:北山有湖,故老相傳云:其下有居民曰徐公者,常登嶺至此處,見湖水湛然,有二人共博於湖間,自稱赤松子安期先生,有一壺酒,因酌以飲徐公,徐公醉而寐其側(cè),比醒,不復(fù)見二人,而宿草攢蔓其上,家人以為死也,喪服三年,服竟,徐公方反,今其處猶為徐公湖。[11]168

記述最為詳細(xì),同時也是《東陽記》中最為精彩的,則是關(guān)于“爛柯”的傳說故事?!短接[》卷五百七十九《樂部十七·琴下》:

鄭緝之《東陽記》曰:晉中朝時有王質(zhì)者,常入山伐木,至石室,見童子四人彈琴而歌。質(zhì)因留,趺斧柯而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狀如棗核。質(zhì)取而含之,便不復(fù)饑。遂復(fù)少留,俄頃,童子曰:“汝來已久,何不速去?”質(zhì)諾而起,所坐斧柯爛盡。既歸,計離家已數(shù)十年矣,舊宅遷移,室宇靡存,遂號慟而絕。[9]2614

此段文字,先交代遇仙的時間與人物,再以“常入山伐木”寫至此的緣由,增強(qiáng)故事的真實感和可信性。故事中,王質(zhì)在山中不過片刻逗留,可人世間不知不覺已發(fā)生巨變。因此“爛柯”常常被后人用作典故,來形容人世間的滄桑巨變。詩人們也常用此典來抒寫變化倏忽的感受,如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宋陸游《東軒花時將過感懷》:“還家??蛛y全璧,閱世深疑已爛柯?!泵鲝埵亟椤哆^爛柯山》:“柯爛局空人世易,洞門猶有碧桃花。”《東陽記》這一事典,為后世詩人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素材?!稏|陽記》敘述這個故事,情節(jié)合理,邏輯嚴(yán)密,又極富想象力,或可與唐傳奇中的精彩片段比肩。

有人說“爛柯”傳說出自南朝梁任昉的《述異記》。其實,在任昉之前,晉人虞喜的《志林》、東晉吳郡太守袁山松的《郡國志》就已記述了類似傳說。但虞喜和袁山松所記,都非常簡短,只有鄭緝之的《東陽記》,最早詳細(xì)地記述了這個故事,而且情節(jié)完備,敘事曲折,最有文采。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漸江水》對鄭《記》此條已有征引。而任昉《述異記》所記并沒有鄭緝之的《東陽記》記載的生動細(xì)致,且后出??梢娻嵕冎稏|陽記》當(dāng)為最早完備記述“爛柯”傳說。

總之,鄭緝之《東陽記》在歷史、文學(xué)、文化、地理、經(jīng)濟(jì)等很多方面,都給后世提供了可資采掇的素材、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作為早期的鄉(xiāng)土地理文學(xué)文獻(xiàn),《東陽記》自有其不菲的價值和貢獻(xiàn)。

注釋:

①兩《唐書》及《隋書》著錄書籍,皆有一定順序。今檢上述史志,在《孝子傳》和《東陽記》前后著錄的書籍均系南朝宋人著作,而史料中未見劉宋有另外名鄭緝之的作者,故可知《孝子傳》和《東陽記》作者為同一人。

②見《古佚書輯本目錄》,兩輯本共采得四條,敘吳隱之、丁蘭、吳逵、蕭固之四人事跡。

③參周一良《從〈禮儀志〉考察官制》,見《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7.6。

④唐宋書籍引錄魏晉南北朝地記作品,一般僅取其簡稱。如稱晉袁山松《宜都山川記》為《宜都記》,稱晉羅含《湘中山水記》為《湘中記》,稱晉徐衷《南方草物狀》為《南方記》等等,此亦如之。

[1]劉知己.史通·內(nèi)篇·雜述第三十四[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82.

[2]劉昫.舊唐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魏征.隋書 [M].北京:中華書局 ,1975:976.

[5]黃裳.元豐九域志·新定九域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4.

[6]胡宗懋.金華經(jīng)籍志·卷首·例言.中國書店,1991:2.

[7]房玄齡.晉書 [M].北京:中華書局 ,1974:734.

[8]杜佑.通典 [M].王文錦,點(diǎn)校.濟(jì)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86.

[9]李昉.太平御覽 [M].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60.

[10]沈約.宋書 [M].北京:中華書局 ,1974:205.

[11]歐陽詢.藝文類聚 [M].汪紹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12]章義和.關(guān)于南朝村的淵源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5(4):69.

[13]范曄.后漢書 [M].李賢 ,等 ,注.北京 :中華書局 ,1965:3489.

[14]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 [M].劉孝標(biāo),注.余嘉錫,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218.

On Zheng Jizhi’sDongyang J iI 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BAO Yuanhang
(School ofLiterature,Huzhou Teachers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TheDongyang Ji,an ancient geographyworks,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philology.Zheng Jizhi,the author ofDongyang Ji,was very familiar with the geographical situation of Zhejiang and mightwork in Dongyang(now Jinhua),Yongjia(nowWenzhou)for some time.Dongyang Jiexisted in the world up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finally got lost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 lost articles ofDongyang Jiare important materials with historical,literal,cultural,geographic,economic and other values.Now besidesLiuWeiyi’s book,there are some other lost articles ofDongyang Ji,which should be collected for study.

Dongyang Ji;dead lost time;lost articles;value

I269

A

2095-2074(2011)03-0097-07

2011-03-2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0YJA751005)

鮑遠(yuǎn)航 (1967-),男,河北承德人,湖州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副教授,文學(xué)博士。

猜你喜歡
東陽著錄
常用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古韻東陽
常用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人大代表約見制度的東陽實踐
一兜橘子
本刊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本刊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東陽:大樹底下長出草
丹棱县| 克山县| 彝良县| 类乌齐县| 澄江县| 色达县| 龙泉市| 隆尧县| 汉寿县| 正定县| 兴山县| 鹿泉市| 临武县| 聂荣县| 达尔| 怀远县| 永州市| 丹棱县| 桂平市| 宁德市| 昆山市| 阳高县| 玛多县| 宁武县| 清徐县| 香格里拉县| 万州区| 鄂尔多斯市| 景东| 微博| 荆门市| 门头沟区| 乐山市| 尉犁县| 鱼台县| 太白县| 通化县| 自治县| 西林县| 柘城县|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