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斌 浙江省溫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 溫州 325000
單澤松系中醫(yī)腫瘤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臨證三十余載,對腫瘤的中醫(yī)治療有深入的研究,形成一套獨特的用藥方案和行之有效的治療經(jīng)驗。以扶正祛邪為總則,整體與局部相結(jié)合,對腫瘤進行分階段治療,臨床上收到很好的療效。筆者有幸跟隨單老師學習,現(xiàn)將其治療腫瘤經(jīng)驗簡述于下。
中醫(yī)認為,“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的正氣可以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有抵御外邪的能力。正氣虛弱則衛(wèi)外無能,邪氣即外界致癌物質(zhì)入侵,人體內(nèi)部環(huán)境及機體內(nèi)外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導致腫瘤發(fā)生?!鹅`樞經(jīng)》指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認為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與人體正氣的強弱密切相關。因此,“正氣虧虛”是腫瘤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正氣虧虛,臟腑功能失調(diào),陰陽失衡,氣滯血瘀、痰凝毒聚,日久凝聚成塊,瘀滯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腫瘤。腫瘤屬于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因此,單老師認為扶正祛邪是腫瘤治療總的原則,應該貫穿腫瘤治療的整個過程。腫瘤患者經(jīng)過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后,進一步損傷人體正氣,此時扶助正氣尤為重要。單老師認為扶助正氣不僅是補其虛弱,還應調(diào)整失去正?;顒拥纳頇C能,即臟腑、氣血、陰陽的調(diào)整。維持臟腑的正常生理機能,調(diào)節(jié)氣血陰陽的平衡是腫瘤治療的重要內(nèi)容。祛邪方面,單老師認為氣滯、血瘀、痰凝、毒聚是腫瘤發(fā)病的病理因素,因此在腫瘤治療中應加以疏通氣機、活血化瘀、化痰散結(jié)、清熱解毒的藥物來調(diào)節(jié)患者的病理狀態(tài)。理氣藥一般選用柴胡、八月札、厚樸、陳皮、木香、砂仁、蘇梗、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烏藥、大腹皮、枳殼等?;钛鏊幭灿幂g、三棱、鱉甲、石見穿、貓爪草、郁金、赤芍、丹參等?;瞪⒔Y(jié)藥選用浙貝、海藻、夏枯草、山慈菇、牡蠣、法半夏、黃藥子、白芥子等。清熱解毒藥選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龍葵、天葵子、香茶菜、鳳尾草等。并且善用蟲類藥物,如全蝎、蜈蚣、地龍、地鱉蟲、露蜂房、干蟾皮、水蛭。現(xiàn)代研究證實,蟲類藥物在腫瘤治療中具有細胞毒樣作用,并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對于伴有疼痛的中、晚期腫瘤患者尤為適合。
單老師在腫瘤治療中,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輕重,體質(zhì)變化,標本緩急,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采取分階段治療。腫瘤早期,邪實而正不虛,以攻邪為主;腫瘤中期,正虛邪實,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臟腑氣血陰陽偏重,扶正祛邪并重;晚期腫瘤患者,元氣大傷,治療以扶助正氣為主。目前治療腫瘤主要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這些損傷性的治療,常常使人體的陰陽平衡遭到破壞。中醫(yī)藥治療腫瘤,可以起到整體調(diào)護作用。中醫(yī)藥配合手術、放療、化療,可增強療效,防治手術及放化療毒副作用,輔助患者順利完成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耗氣傷血,對于手術患者,單老師主要以補益氣血為主,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化療患者,以益氣健脾,補腎填精為主,減輕化療中的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放療耗氣傷陰,治療以益氣養(yǎng)陰為主,減輕放療產(chǎn)生的毒副反應。單老師善于根據(jù)腫瘤患者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辨證論治是治療的基本原則。
中醫(yī)強調(diào)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組織器官與機體的關系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腫瘤是一個全身性疾病,而腫塊只是全身癌腫的一個局部表現(xiàn)。局部腫瘤的“實”可以耗傷機體正氣而致全身的“虛”,全身正氣不足,使機體對癌瘤防御能力降低,從而加速了腫瘤的發(fā)展,加重了局部的“實”。通過扶助全身的正氣達到祛除實邪是中醫(yī)治療腫瘤的重要治療原則,通過整體調(diào)理改變機體內(nèi)環(huán)境來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當整體狀況較好的時候,治療側(cè)重于局部病灶的消除,晚期腫瘤則側(cè)重整體機能的維護。單老師在全身辨證的基礎上加以相應的局部用藥,根據(jù)發(fā)病部位不同選擇用藥。肺癌患者善加浙貝、魚腥草、龍葵、天龍;腸癌患者善加鳳尾、敗醬草、紅藤、藤梨根;肝癌患者善加柴胡、郁金、赤芍、莪術、三棱、鱉甲、石見穿、半枝蓮、白花蛇舌草;乳房癌患者善加柴胡、郁金、八月札、山慈菇、貓人參、露蜂房、貓爪草;宮頸癌患者善加莪術、鱉甲、白毛藤、天葵子、半枝蓮;胃癌患者善加黃藥子、藤梨根、莪術;惡性淋巴瘤患者善加浙貝、海藻、貓爪草、山慈菇、牡蠣;食道癌患者善加急性子、醋硇砂、八月札、丹參;腦癌患者選用全蝎、蜈蚣、水蛭、地鱉蟲、僵蠶等蟲類藥物。另外,單老師認為不同部位的腫瘤應在全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選用不同的引經(jīng)藥物,以引導藥物趨向局部部位發(fā)揮療效。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腫瘤患者正氣虧虛,原因雖多,但脾胃功能失常則最為關鍵。脾旺則正氣充盛,脾弱則正氣不足,因此,在腫瘤治療中,單老師注重顧護患者的脾胃功能。脾氣虛善用太子參、 黨參、 淮山藥、 白術、茯苓等益氣健脾;中焦脾胃虛寒者溫中健脾,予干姜、吳茱萸、蓽茇、高良姜、炮姜;脾胃虛寒甚者加附子、桂枝;對于放療后氣陰兩虛患者,選用溫而不燥之品,如佛手、綠萼梅、陳皮、川樸花、玫瑰花理中焦之氣,又不傷及胃陰;運化不佳的加炒谷芽、炒麥芽、雞內(nèi)金、生山楂消導化食健脾助運;脾主運化,運化失常,水濕內(nèi)停者,用霍香、石菖蒲、佩蘭芳香化濕,炒蒼術、制半夏、厚樸、黃連清熱燥濕,豬苓、茯苓、生米仁、澤瀉淡滲利濕。單老師認為患者服用中藥時間較長,保護胃氣很重要,如清熱解毒藥物當在患者體質(zhì)尚好,尚能耐受攻伐的情況下采用。
單老師認為,化療后患者脾胃虛寒,不宜寒涼之品,如雪梨、西洋參、哈密瓜、冬瓜、香蕉等,阿膠、龜版膠等過于滋膩,患者不適宜服用。相反,放療患者則不宜溫燥之物,如紅參、鮮橙、鹿角膠,而適宜服用雪蛤、百合、西洋參等滋陰之品。另外,單老師善用人參,腫瘤發(fā)病的根本原因為正氣不足,而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F(xiàn)代研究表明,人參含有多種人參皂苷,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腫瘤的作用。脾胃氣虛患者,喜用黨參益氣建脾,氣虛明顯的加用生曬參,更甚者建議服用別直參,先從小劑量開始,多則可以每天服用。氣陰兩虛患者用太子參、西洋參益氣養(yǎng)陰。
七情變化在腫瘤病因中占重要地位,單老師在腫瘤治療中,善于捕捉患者情志特點,注重情志調(diào)理。并且談吐風趣,引導患者改變自身的病理情志狀態(tài),讓患者在治療中起積極主動作用。
患者,趙××,男,65歲,2004年5月17日初診,原發(fā)性肝癌術后6個月,B超復查見左肝外葉一37mm×28mm×39mm團塊,右肝前葉一41mm×43mm×45mm團塊,右肝后葉見一約11mm×11mm結(jié)節(jié)。AFP 3 080μg/L,提示肝癌術后復發(fā)。初診時神疲乏力,納呆,右脅肋部隱痛不適,大便溏薄,1天2~3次,舌紅苔薄白膩,見瘀斑,脈細弦。證屬正虛邪實,脾虛肝郁,痰瘀互結(jié),治擬扶正消癥,益氣健脾疏肝活血散結(jié)。方擬:黨參、黃芪各30g,焦白術、茯苓各15g,柴胡、郁金、八月札各10g,赤芍30g,莪術、三棱、鱉甲(先煎)各15g,天龍2條,浙貝母15g,石見穿20g,姜半夏、川樸、延胡索、川楝子各10g,吳茱萸5g,雞內(nèi)金10g。7劑,水煎服。5月25日復診,乏力好轉(zhuǎn),肝區(qū)隱痛消失,大便溏,次數(shù)減少,原方去延胡索、川楝子,加砂仁3g,陳皮8g。之后根據(jù)病情隨證加減。2個月后復查ATP 20μg/L,B超復查肝內(nèi)病灶縮小。一直堅持服中藥,病情逐步好轉(zhuǎn),2005年5月31日B超復查肝內(nèi)腫塊消失。之后堅持服中藥5年時間,隨訪至今,病情穩(wěn)定,未見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