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顯艷[內(nèi)江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內(nèi)江 641000]
荊棘路上的不屈靈魂
——杜十娘悲劇解讀
⊙崔顯艷[內(nèi)江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內(nèi)江 641000]
教坊獨絕的杜十娘伴隨著百寶箱沉入滔滔江水而進入無情歷史隧道,但其短暫的人生軌跡卻展現(xiàn)出具有強力生命意志之女性為獲取人性尊嚴的不屈追求。男性視角及以情設教的創(chuàng)作目的定下其命運悲劇的基調(diào),金錢雙重性、妓女身份、無情人道、女性靈魂之沉寂使其人生道路荊棘遍布。被精心挑選的男性拋棄時,她冷靜地以自殺方式向世界進行最后的抗爭,其悲劇豁顯妓女靈魂之高貴和女性追求人格尊嚴之艱辛。
杜十娘 妓女身份 人格尊嚴 以情設教 金錢 愛情貞節(jié)
妓女杜十娘在瓜洲江面上悲情地死去,是何種充足理由讓她拋棄年輕的生命?是不夠堅強還是不夠富裕?是她生活沒有著落還是碰上了感情危機?通過文本解讀,發(fā)現(xiàn)這一切皆不是其死亡原因。如果她不是女性,就不可能成為教坊獨絕;如果她不是妓女,就不會自我選擇夫婿;如果她留戀肉身快樂,就會隨著孫富而去。心有天高卻命比紙薄,身懷巨寶卻毫無用處,絕色佳人卻得不到呵護,她有強力生命意志卻不得不面臨追求尊嚴道路上之重重障礙,其隕滅是女性尤其是妓女不屈靈魂的寫照,是對男性踐踏女性生命的控訴。封建社會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妓女則難上加難,做一個追求人之尊嚴的妓女卻難以逃脫旺盛生命力戛然而止的悲劇命運。杜十娘悲劇是中國古代社會妓女追求做人資格以獲得人之尊嚴而不得的悲劇。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基本上是男性視角之產(chǎn)物,往往受男性標準、男權文化的制約,杜十娘也不例外。盡管馮夢龍受李贄思想影響張揚人之性情,認為“情為理之維”①,卻也難逃脫男尊女卑的窠臼。《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入話開宗明義道:“婦人之隨夫,如花之附于枝,枝若無花,逢春再發(fā);花若離枝,不可復合?!雹谝栏叫允邱T夢龍思考女性生存方式的邏輯起點和終點,這就為《三言》中眾多妓女之人生走向和歸宿定下了基調(diào):道德勸諭者以善終而生存,真正愛情和人格追求者以死亡而告終。沒有了李甲的愛情,作為追求真正愛情與人格尊嚴的十娘冷靜地用死亡來證明自身靈魂的高潔,這也許是作者期許的結果。
可十娘的人格魅力超出了作者的思維空間,使之無法用依附性特征來詮釋其最終選擇,因此不得不在文本結尾處賜予其“千古女俠”的肯定性稱號。
無論現(xiàn)代派文學批評怎樣花樣翻新,但社會歷史批評仍然是文學批評中極其重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針對以倫理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更顯這一方法的重要性。馮夢龍生活于明末復雜多變的時代:資本主義萌芽,程朱理學根深蒂固,王陽明心學又起波瀾,思想界似乎正處在一個重組的時代。③理學和心學可以從國家意識形態(tài)層面教化民眾,作為注重性情反對禮教虛偽而又熱衷科舉卻又不得意的下層知識分子馮夢龍則力圖立足通俗小說開辟情教世人的新渠道。在《古今小說序》中,他認為通俗小說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情史·序》說:“天地若無情,不生一切物?!矣⑶榻?,教誨諸眾生?!I賊必不作,奸宄必不起。”馮夢龍創(chuàng)作整理《三言》的目的就是用通俗小說的情感化世俗之心以達到“醒世”、“警世”、“喻世”而重建封建道德規(guī)范之志。其著眼點在用下層民眾易于接受的方式將正統(tǒng)思想根植到民眾深層潛意識。因此對于一則社會新聞或是《萬歷野獲編》中《杜韋》或是宋懋澄《負情儂傳》的故事,作者進行了符合自身創(chuàng)作需要的改編:通過李杜愛情幾經(jīng)波折及悲劇結局的渲染以達到“極摹世態(tài)人情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的創(chuàng)作效果,通過十娘自殺而導致李甲終身不痊之狂疾和孫富奄奄而逝之結局以達到勸解世人“不會風流莫妄談,單單情字費人參”的警世目的。雖然作者結尾處給予了十娘女俠稱號,但其主要目的是呈現(xiàn)紅顏禍水的正統(tǒng)觀念,無論是高尚愛情還是鄙俗情欲都有吞噬男性的危險。作者最為推崇的是柳遇春式的旁觀者:真正遇春而安然無恙。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正好是法家思想的最好注腳。尤其在具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zhì)的明末,當貨幣成為利益載體時,人們自然對金錢趨之若鶩,即使在重視禮儀道德的古代中國也概莫能外。馬克思認為:“在商品社會,在商品拜物教的支配下,經(jīng)濟邏輯對整個社會宇宙進行了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滲透,它把社會關系變成商品關系,并將自己的意志銘寫在人的靈魂深處?!雹芙疱X是魔鬼也是上帝,人性之光輝與貨幣之物性煎熬著人的心靈。杜十娘悲劇中,金錢之光暈決定著國家、李甲、鴇母、杜十娘、孫富乃至布政大人的行動,它是李杜愛情之所以存在、繼續(xù)、中斷、破滅的命脈,其雙重性在十娘短暫人生中演繹得淋漓盡致。
金錢成就了十娘的愛情追求,也破碎了她的人生。獲取金錢雖然不完全是妓女的自覺選擇,卻是其職業(yè)目的,也是其卑賤人生的無奈旨歸。十娘的凄苦經(jīng)歷就綁定了她與金錢的復雜關系。父母和鴇母將其作為換取錢財?shù)妮d體,王孫公子用金錢在她身上換取情欲的滿足,她看到了金錢的巨大魅力,也自然想用之作為自己追求人之尊嚴的法寶。多少王孫公子為之情迷意亂破家蕩產(chǎn)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在她擁有足夠錢財之時也就是她準備走出教坊司之日??墒?,百寶箱的工具性和情感的人格性之沖突成為杜十娘心中難解的結,愛情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得到通透呈現(xiàn),這就是十娘遲遲未告訴李甲百寶箱的關鍵。當李甲從孫富手中接過千金以解脫拮據(jù)之困窘和父親之重壓時,李杜愛情泡沫隨之崩潰,金錢對于十娘來說陡然間失去了意義。她只有盡最大可能地發(fā)揮百寶箱的作用才能實現(xiàn)從良之路,可在金錢和愛情天平上錯誤地加重了感情砝碼,孫富因看重金錢之現(xiàn)實影響性戰(zhàn)勝了十娘所倚重的人的情感性,這是人性物化的悲哀。杜十娘怒沉財寶,卻懷抱寶匣跳進江中,預示出滔滔江水也不能洗刷盡她與金錢的曖昧關系,命中注定她是金錢與愛情較量下的失敗者和犧牲者。金錢是妓女們的救命稻草,卻成不了她們?nèi)松靶械谋Wo傘。于普通人是財富的象征,于妓女們而言則成為恥辱的疤痕,也許白銀的光澤遠遠鮮亮于她們的生命。這一切皆來源于她們那不潔的妓女身份。
妓女是自古恒有的職業(yè),因其勾引男人破壞家庭而遭到女性仇視,因其暴露男人之欲望而受到男性輕視。因其近妖而萬惡,妓女身份就是永恒的“紅字”。古代中國等級森嚴,女性依隨不同等級的男性而分成相應的亞等級。妓女是入不了等級的,只是滿足和迎合男性生理欲望的“物”,到晚明搖身一變而為商品。即使如此,元明統(tǒng)治者還通過法律方式禁止官吏及其子孫購買妓女為妾,《明會典》卷一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凡官吏娶樂人(妓女)為妻妾者,杖六十并離異;若官員子孫娶者,罰亦同之?!雹菟远攀镞x擇官吏之子作為自己從良對象說明十娘對社會制度了解太少,她將自身全部希望寄托在忠厚至誠的李甲身上是盲目地相信男女愛情如膠似漆時海誓山盟的謊言。一旦美麗聰明的十娘離開教坊司進入以男性為主宰的人倫社會后,就顯得極其單純、幼稚、無知和無助。雖然她在教坊司游刃有余,卻不懂得妓院以外宗法社會生活的潛規(guī)則。過于自信的她盲目地試圖改寫妓女從良的血淚之路,簡直就可以算作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蓪嶋H社會中人們一直認定其妓女身份,從來就沒有人將她當做良家婦女來看待,就連被她感動的柳遇春也不例外。當李甲準備借錢贖她時,親友們想到李甲留戀行院就關門送客,當孫富詢問“昨夜尊舟清歌者,何人也”時,李甲卻道:“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边@說明李甲看重的是被青樓女子陪伴的文人雅士之風流和情趣。同時,內(nèi)化為深層潛意識的妓女行為方式使之即使從良后,仍然與良家婦女式的妾的行為表現(xiàn)大相徑庭。這就是孫富聽到她唱一首《小桃紅》就可斷定“此歌者必非良家”的原因之所在,也是孫富式人物必然會出現(xiàn)在她的生命歷程的主要原因。她想憑借百寶箱通過李甲實現(xiàn)身份的華麗轉身之理想被自身生活經(jīng)歷和社會的固定思維擊得粉碎。一失足成千古恨,萬劫不復的身份烙印使瓜洲江面上的人們乃至讀者都難以弄清楚到底是為十娘生命的隕歿同情呢,還是為閃閃發(fā)光的珠寶被怒沉而惋惜。
不容置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人之高貴性就在于其道德倫理之終極追求。善惡較量的結果往往是在撒旦的獰笑中收場,可人類命運悲劇就在于惡之勝利定能激起后來者抗爭的崇高精神。為此,法家思想再實用,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的卻是儒學。人類需要的愛、理解和友誼,對于古代婦女,尤其是妓女的生命來說太稀薄、太渺茫。生存環(huán)境使十娘陷入到人與非人的矛盾之中,活躍于其周圍的絕大多數(shù)人們不是在其墮落之路上伸出援助之手,而是在她追求的過程中落井下石,即使有零星的同情也是微弱而隱形的。杜十娘的結局撕開了傳統(tǒng)儒學溫情脈脈的仁愛之面紗,呈現(xiàn)出妓女生活世界的無情人道。
杜十娘面對的是怎樣一個世界?根據(jù)格雷馬斯符號矩陣分析,顯而易見,出場的鴇母、李甲、孫富成為其悲劇的正面因素,而由賣主、為其情迷意亂的王孫公子、以李甲為代表的眾監(jiān)生、以孫富為代表的富商公子、以李布政為代表的官宦人家以及李甲在京的親戚之流組成了一個潛在的龐大陣營,他們都根據(jù)自身利益成為十娘在爭取做一個普通人的道路上的重重障礙,成為其生存時代的主流因素。相反,幫助十娘的力量陣營則十分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父母、聽人使喚的四兒、以賣身求存的謝月朗、徐素素為代表的教坊司院內(nèi)眾姐妹及瓜洲渡口咬牙切齒的旁觀者以及賞識她的柳遇春,他們的同情和援助是零星的、微不足道的、不關痛癢的、邊緣化的。而柳遇春是作者特意安排的,只不過作為虛設的“幫手”,以釋放人道主義的微光,調(diào)節(jié)文本的亮度。⑥位于社會最底層的妓女失去了血緣關系帶來的呵護,走上從良之路的妓女基本上得不到來自女性的有力幫助,最多處于寵物狀況的身份又如何得到男性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呢?孫富以冷靜客觀老成的態(tài)度對李甲的勸導一覽無余地展出現(xiàn)實世俗規(guī)則非人道的真實本質(zhì),李甲由情人向對手的角色轉化標識出最后一點人道溫情的破滅。被轉賣的杜十娘處于無情人道的真空之中,其生死的選擇全在她一念之中,能夠將她從死神之處喚回的李甲和孫富卻更加加速了她選擇死亡的堅定信念。沒有作為人類的溫暖,杜十娘陷入了空前的情感虛無之中。聰明美麗的她渺小得像一粒塵埃,其抗爭是以卵擊石,自我毀滅是她的宿命。
整個女性歷史都是男人創(chuàng)造的,女人問題也始終是男人的問題。⑦男人是人的代稱,而女人只能是女人的代稱。因此作為他者之女性,人的意識沉睡了幾千年。女人沒有主體性,只是一種瑣屑而零星的填充之物,隨男性而賦形。愛情因交互性特征給予女性唯一正面出場的機會,這就是女性鐘情愛情的內(nèi)在動力。正如黑格爾所說的:“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里,并推廣成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里才能找到生命的支持力。”⑧愛情于男性很大程度上是其生命中虛幻性的一部分。那么,妓女想要追求真正的愛情不亞于異想天開,杜十娘竟然想利用愛情實現(xiàn)從良而回歸傳統(tǒng)女性之正途,其理想怎么可能不破滅?
失去愛情的杜十娘沒有選擇肉身的存在,反而堅定了追求人格尊嚴的決心。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的高調(diào)道德主義為女性營造出愛情貞節(jié)(女人單方為男人守節(jié),妓女為情人鐘情)的最高女性價值?!懊鞔鷮Ξ敵瘚D女的貞節(jié)行為,實錄和志書多予以記錄。到清朝修史時,見到女性守貞節(jié)的材料有萬余例,撰其尤者,《明史》錄存了308位⑨。具有宗教傾向的、帶有“自律”性質(zhì)的貞節(jié)枷鎖對婦女的傷害程度其實更深⑩。無論是現(xiàn)實愛情追求還是精神宗教追求,十娘與關盼盼、韓愛姐、尤三姐一樣,“他們不幸上了歷史和數(shù)目的無意識的圈套,他的精神,也同他體質(zhì)一樣,成了畸形”?,成為沉寂太深的人類靈魂。現(xiàn)實愛情理想難以重圓,但精神領域中的貞節(jié)則可以永存。具有強力生命意志的杜十娘沒有屈服于殘酷現(xiàn)實對其生活方式的安排,她選擇了時代所賦予的女性最高價值,她像一個具有鮮明主體性的男性一樣奮斗,與性格怯懦之李甲和受馭于欲望的孫富相比,簡直就是一個男權的僭越者。即使她無法超越男性文明為之設定的圈套而滅亡,但仍然豁顯出妓女追求人格尊嚴的生命力度,召喚質(zhì)疑女性靈魂沉寂現(xiàn)狀的思考,其生命軌跡凸顯出女性回歸人之存在的荊棘之路。
中國古代男性作家總是用非真實方式描寫現(xiàn)實中的女性,卻不能完全遮蔽古代女性的靚麗。雖然他們是他者,是依附性性別,并受到了現(xiàn)實存在的種種繩索的制約,但還是以強大的生命意志來書寫有意識有智力女性的高貴。也許這就是人類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密碼。
① 馮夢龍.情史(總評卷一)[M].長沙:岳麓書社,2003.
② 馮夢龍.喻世明言[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③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④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⑤ 溫斌.杜十娘悲劇形象的美學價值[J].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1998(1):9-14.
⑥ 李廣倉.金錢·愛情·人道——對《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一種解讀[J].名作欣賞(鑒賞版),2002(4).
⑦ [法]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150.
⑧ 黑格爾.美學(第二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⑨ 石云,章義和.中國古代婦女的貞節(jié)觀[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⑩ 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jié)[J].明清小說研究,2005(2).
? 魯迅.魯迅小說雜文散文全集[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8:31-32.
作 者:崔顯艷,內(nèi)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文藝美學研究。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