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婷 胡義秀
陳洪綬晚年為其好友林仲清畫《溪山清夏圖》并作一長題,被后人譽(yù)為其主要畫論。題中,陳洪綬寫道:“今人不師古人,恃數(shù)句舉業(yè)餖丁或細(xì)小浮名,便揮筆作畫,筆墨不暇責(zé)也,形似亦不可比擬,哀哉!欲揚(yáng)微名供人指點,又譏評彼老成人,此老蓮最不滿于名流者也。然今人作家,學(xué)宋者失之匠,何也?不帶唐流也。學(xué)元者失之野,不溯宋源也?!?/p>
這段文字,陳洪綬以鮮明的態(tài)度表明了他在繪畫上“尚古非今”的態(tài)度,即“尚”唐宋之“古”,“非今”之求浮名而畫無筆無墨、無形無韻。
畫論中的“尚古非今”并非僅從陳洪綬一人而出,實則,它是明代的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
下文,擬通過檢視明代畫論,以窺明之“尚古非今”的表現(xiàn)及其實義。
明代早期,在畫論中明確地表明了“尚古非今”的態(tài)度,以宋濂和吳寬為代表。
明初宋濂,其《畫原》中有言:“古之善繪者,或畫《詩》,或圖《孝經(jīng)》……皆附經(jīng)而行,猶未失其初也。下逮漢魏晉梁間……致使圖史并傳,助名教而翼群倫,亦有可觀者焉。世道日降,人心浸不古若,往往溺志于車馬士女之華,怡神于花鳥蟲魚之麗,游情于山林水石之幽,而古之意益衰矣。是故顧陸以來,是一變也;閻吳之后,又一變也。至于關(guān)、李、范三家者出,又一變也。譬之學(xué)書者,古籀篆隸之茫昧而惟俗書之姿媚者是耽是玩,豈其初意之使然哉!”
晚宋濂一個多世紀(jì)的吳寬,言曰:“古圖畫多圣賢與貞妃烈婦之跡,可以補(bǔ)世道者,后世始流為山水禽魚草木之類,而古意蕩然……如古人之跡,足以益人,人既不得見,宜表著之,反棄之不省,吾不知其故也?!逼涑终撆c宋濂如出一轍。
明中期,由畫論而見,基本無明確的“尚古非今”的言論內(nèi)容。此番景象至明后期,則大為一變。
明代后期,立場鮮明的“尚古非今”之聲不絕于耳。
范允臨指出:“學(xué)書者不學(xué)晉轍,終成下品,惟畫亦然。宋、元諸名家,如荊關(guān)董范,下逮子久、叔明、巨然、子昂,矩法森然畫家之宗工巨匠也。此胸中有數(shù),故能自具丘壑。今吳人目不識一字,不見一古人真跡,而輒師心自創(chuàng)。惟涂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即懸之市中,以易斗米,畫哪得佳耶!”
唐志契曰:“宋元人畫,愈玩愈佳,豈今人遂不及宋元哉?正以宋元人雖解衣盤礴,任意揮灑為之,然下筆一筆不茍。若今人多以畫糊口,朝寫即欲暮完,雖規(guī)格似之,然而蘊(yùn)藉非矣。即或丘壑過之,然而豐韻非矣。又常見有為俗子催逼,而率意應(yīng)酬者,哪得有好筆法出來?!?/p>
謝肇浙《五雜俎論畫》說“古人之畫,細(xì)入毫發(fā),飛走之態(tài),罔不窮極,故能通靈入神,役使鬼神”,而“今人畫者,動曰取態(tài),堆墨劈斧,僅得崖略”。
屠龍曰:“宋人模寫唐朝五代之畫,如出一手,秘府多寶藏之。今人臨畫,惟求影響,多用己意,隨手茍簡,雖極精工,先乏天趣,妙者亦板?!?/p>
李日華則直接以當(dāng)時吳門名家與古人相比:“本朝惟文衡山婉潤、沈石田蒼老,乃多取辦一時,難與古人比跡。仇英有功力,然無老骨。且古人簡而愈備,淡而愈濃,英能繁不能簡,能濃不能淡,非高品也?!?/p>
王肯堂《郁岡齋筆麈》亦有論曰:“前輩畫山水,皆高人逸士……意誠不在畫也……今士大夫能畫者多師之(師黃公望)。川岑樹石,只是筆尖拖出,了無古法,便自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甚不自量也。”又曰:“今之作畫者,握筆不知輕重,而輒蔑棄繩墨,信手涂抹,何哉!”
由上文引述明代各家畫論文字可知,明代畫論“尚古非今”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繪畫題材,于畫之本義上講,是最顯功能性的一個方面。通常,繪畫題材的變化,不僅能反映畫者的個人喜好,更能透射一個社會或一段歷史的風(fēng)尚和精神。米芾所言“古人圖畫無非勸誡,今人撰明皇幸興莊圖,無非奢麗;吳王避暑圖重樓平閣,徒動人侈心?!本褪呛芎玫恼f明。
明早期宋濂和吳寬在表達(dá)其“尚古非今”的態(tài)度時,就是以題材的變化為中心的,他們認(rèn)為,后世繪畫題材的改變,使畫中古意不存,從而喪失了最初古人作畫的目的和要旨。
宋濂于畫論中指出,顧、陸以來,閻、吳之后,至關(guān)、李、范三家出,繪畫題材發(fā)生了三次大的變化,即由“圖史并傳”向“車馬士女之華”繼而向“山林水石之幽”而轉(zhuǎn)變,其結(jié)果是“豈其初意之使然哉”!
吳寬指出的古今在繪畫題材上的變化與宋濂一致,即由“圣賢與貞妃烈婦之跡”向“山水禽魚草木之類”轉(zhuǎn)變。對于這種繪畫題材的轉(zhuǎn)變,宋濂和吳寬的態(tài)度明確:他們更崇尚古人“圖史并傳”的繪畫。
在明畫論中,眾多論家對“今人”的作畫目的和態(tài)度指斥有加,如范允臨的“今吳人目不識一字,不見一古人真跡,而輒師心自創(chuàng)”,唐志契的“今人多以畫糊口”、“朝寫即欲暮完”且“率意應(yīng)酬者”,謝肇浙的“要亦取其省而不費目力”,屠隆的“今人臨畫,惟求影響”等,不一而足。
關(guān)于明畫論家們的“今人多以畫糊口”的“非今”之論,也許我們可以為其找到一個很合理的辯解,那就是明中晚期商業(yè)的繁榮與隨之而來的城市生活環(huán)境、市民生活習(xí)慣和生活趣味讓明中晚期的文人、士大夫們越來越多地走向了世俗生活,這對于當(dāng)時擅書畫的士夫們來說,直接的結(jié)果就是以書畫謀生。
例如,明中著名文士文征明,在10次考試不第之后便隱居,其生活來源就主要靠賣書畫。唐寅則在其詩中直言其賣畫謀生:“青衫白發(fā)老癡頑,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p>
明末文人畫家陳洪綬,其詩文中亦有多處為求生存賣畫的自述。如《祁奕遠(yuǎn)館余竹雨庵》其二:“……家破輕遷室,人饑難種田。所祈米價賤,賣畫不羞錢?!薄睹肥圻€》其六:“山中有梅花,然而饑欲死。賣畫野市間,舟居而已矣?!?/p>
由此觀之,受社會風(fēng)尚的影響,明中晚期有名如文、唐、陳等文人都要靠賣畫來謀求生活,則那些畫學(xué)末流,甚至那些目不識一字的凡夫俗子“多以畫糊口”,并因之而“朝寫即欲暮完”、“率意應(yīng)酬者”、“要亦取其省而不費目力”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此番景象的目的只有一個:“大家尋個好生涯”。
既然今人的作畫目的和態(tài)度如此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然則明中晚期的一些論家為何要鄙薄這些今人,而對古人之作畫“下筆一筆不茍”、“五日一山,十日一水”津津樂道呢?
也許,這源于明代的畫學(xué)精神。
明代繪畫,考其畫學(xué)思想及其繪畫實跡,學(xué)界冠之以“復(fù)古”的特征。當(dāng)代學(xué)者??苏\指出“明畫是全面的復(fù)古”,其復(fù)古,秉持的理念是“模古”和“寫意”,即如近代學(xué)者鄭午昌所說:“模古非??梢怨袍E之是模,必得其意,且見我意;寫意亦非可純以我意之是寫,必以古法為規(guī),且存古意。”如此,明人的繪畫是以“古之法”、“古之意”為旨?xì)w的。而“一筆不茍”、“五日一山,十日一水”,既是古人作畫之法,亦是古人之意得以顯現(xiàn)的途徑。
例如,荊浩《筆法記》自述曰:“有日登神鉦山四望,……因驚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fù)就寫之,凡數(shù)萬本,亦如其真?!?/p>
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曰:“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林泉高致集》中,郭思記其父郭熙的作畫經(jīng)過:“思平昔見先子作一二圖,有一時委不下顧,動經(jīng)一二十日不向,再三體之,是意不欲……已營之,又徹之;已增之,又潤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復(fù)之。每一圖必重復(fù)終始,如戒嚴(yán)敵然后畢……”
文同曾自述其畫竹:“朝與竹乎為游,暮與竹乎為朋,飲食乎竹間,偃息乎竹陰,觀竹之變多矣?!睘榇耍K軾言曰:“與可畫竹時……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
而南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中記李公麟畫馬:“李伯時之畫馬,曹輔為太仆卿,太仆廨舍,御馬皆在焉。伯時每過之,必終日縱觀,至不暇與客語。大概畫馬者,必先有全馬在胸中,若能積精儲神,賞其神駿,久久則胸中有全馬矣?!?/p>
……
以上這些被明末畫壇奉為“南宗”和“文人畫”正統(tǒng)的大家們,作畫時無一不秉持“下筆一筆不茍”、“五日一山、十日一水”的態(tài)度。
謝肇浙《五雜俎》“論畫”中,將古今人作畫的技巧及效果作了很好的對比:“古人之畫,細(xì)入毫發(fā),飛走之態(tài),罔不窮極,故能通靈入神,役使鬼神。今人畫者,動曰取態(tài),堆墨劈斧,僅得崖略。”
李日華《竹嬾論畫》曰:“今人繪事自元習(xí)取韻之風(fēng)流行,而晉、宋、唐、隋之法……不可復(fù)問矣。元人氣韻蕭疏之品貴,而屏幛卷軸,寫山貌水,與各狀一物,真功實能之跡,盡充下駟,此亦千古不平之案?!?/p>
謝肇浙所言的“通靈入神”、李日華所言的“真功實能之跡”,可以說代表了明人在作畫技巧和效果上的“尚古”的主要內(nèi)容。
“通靈入神”作為一種頌揚(yáng)藝術(shù)的傳統(tǒng),自漢至盛唐而盛行,是針對杰出的畫家及其作品而發(fā),即以“通靈入神”來形容畫家作品的出神入化的效果。
例如,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里記有吳道子和李思訓(xùn)分別畫龍和山水而獲“通靈入神”效果的事例。
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卷四記曹不興寫青溪龍,記顧愷之寄畫于桓玄,記張僧繇畫安樂寺四白龍點睛即飛去,也都說的是“通靈入神”的事。
這些“感神通靈”的事例,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畫家的技藝之高超。然細(xì)察古之對這些“通靈入神”事跡的記載,則其畫作產(chǎn)生如此效果的緣由昭然若揭。
《歷代名畫記》載孫權(quán)讓曹不興畫屏風(fēng),曹不興“誤落筆點素,因就成蠅狀,權(quán)疑其真”。又記顧愷之“畫人嘗數(shù)年不點眼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亡關(guān)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言張僧繇畫“朝衣野服,古今不失。奇形異貌,殊方夷夏,皆參其妙。唯公及私,手不釋筆,俾書作夜,未嘗倦怠”。
《唐朝名畫錄》記吳道子,“明皇天寶中忽思嘉陵江水,遂假吳生驛駟,令往寫貌。及回日,帝問其狀,奏曰:‘臣無粉本,并記在心?!毖岳钏加?xùn)“格品奇高,山水絕妙,鳥獸、草木,皆窮其態(tài)。”
以上這些,無不體現(xiàn)了唐張藻所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因此,明人對古人繪畫“通靈入神”效果的崇尚,其實,是對古人作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崇尚。
而李日華所說的“真功實能之跡”,其原意是指具有寫實特征的宋畫。
明代中晚期,畫壇曾有“主宋說”和“主元說”之爭,以王世貞和李日華為代表的“主宋者”,認(rèn)為宋代繪畫中以宋院畫為代表的正確描繪物象的技巧很重要,而“主元者”更看重的是元代文人畫中以筆墨表現(xiàn)為主的文人氣質(zhì),這以莫是龍、董其昌為代表。
被明“主宋派”所稱道的重繪畫的技術(shù)性表現(xiàn)的宋畫,當(dāng)以北宋院畫為代表。
鄧椿《畫繼》載有宋徽宗畫院之事,可以鮮明地反映出宋院畫對準(zhǔn)確表現(xiàn)物象的重視:
其一,徽宗建龍德宮成,命待詔圖畫宮中屏壁……一無所稱,獨……斜枝月季花……上曰:“月季鮮有能畫者,蓋四時朝暮,花蕊葉皆不同。此作春時日中者,無毫發(fā)差,故厚賞之。”
其二,宣和殿前植荔枝……偶孔雀在其下,亟召畫院眾史圖之……但孔雀欲生藤墩,先舉右腳。上曰:“未也。”眾史愕然莫測。后數(shù)日再呼問之,不知所對。則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舉左?!北娛否敺?/p>
其三,畫院界作最工,專以新意相尚,嘗見一軸,甚可愛玩。畫一殿廊,金碧皝耀,朱門半開,一宮女露半身于戶外,以箕貯果皮作棄擲狀,如鴨腳、荔枝、胡桃、榧、栗、榛、芡之屬,一一可辨,各不相同。筆墨精微,有如此者。
這里,“無毫發(fā)差”的“斜枝月季”,“孔雀登高,必先舉左”,“箕貯果皮,一一可辨”,無不鮮明地表現(xiàn)了畫院畫工作畫之觀察入微,對所畫對象的形似及真實性的強(qiáng)調(diào)和追求。這就是李日華所說的“真工實能之跡”,亦就是“外師造化”在實踐上的具體展現(xiàn)。
由是,明人對“古人”之“真工實能之跡”的推崇,其實也在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相比之下,明人在繪畫技巧和效果上的“非今”,則主要是針對今人的“寫意”和“重筆墨”,以致最終只是“堆墨劈斧,僅得崖略”。
由此,明畫論中的“尚古非今”其實義亦如陳洪綬在其畫論中所提出的一樣:尚唐宋之古,非今之“多以畫糊口”、“朝寫即欲暮完”且“率意應(yīng)酬者”。
本文為“江西省社會科學(xué)‘十一五’(2010年)規(guī)劃項目”,課題編號:10WX59
注釋:
[1]羅宗強(qiáng):《明代后期士人心態(tài)研究》頁148,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6年。
[2]羅宗強(qiáng):《明代后期士人心態(tài)研究》頁162。
[3]牛克誠:《色彩的中國繪畫》頁257,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1年。
[4]石守謙:《風(fēng)格與世變》頁73,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
[5]王正華:《從陳洪綬的〈畫論〉看晚明浙江畫壇》,《朵云》第68集《陳洪綬研究》頁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