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健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歌劇系 河南鄭州 451150)
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部門的不斷重視,以及各高校領導對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認識的不斷提高和對文件精神的認真落實,開設音樂課程的高校逐年增加,許多院校還相繼成立了藝術教研室、藝術教研中心等音樂教學管理機構。這其中,關于音樂課程的設置,是開展這項教育事業(y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普通高校不同于藝術類院校,也不同于一般院校的音樂系,音樂又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同學們各自的基礎也不相同,所以就需要對課程進行一個合理的定位,在這個指導思想下,推動這項教育事業(yè)的開展。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認為,由于其公共普及性,必然與音樂專業(yè)課程設置不同,程度上要淺一些,大眾化一些,趣味性和實用性也要強一些。而由于其知識層次和年齡也高于小學生和中學生,所以與基礎教育音樂課從內容到層次上都有所不同,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設置,供學生在選擇的時候有足夠的可選空間,以適應學生不同的選擇。
(1)必修課
按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的要求,整個高校公共音樂教育體系,按照課程類型的劃分,可以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而且要在學分上做出一定的強制性要求。每個同學都要選擇一門課程作為主修課程,并且要通過考核,才能獲得這門課程的學分。這些必修課程主要包含音樂基礎類的藝術概論、基礎樂理學;音樂史類的西方音樂史和中國音樂史;音樂賞析類的中國音樂鑒賞、外國音樂鑒賞;音樂美學的藝術美學和音樂美學等等。很多高校在必修課課程建設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是沒有相關課程任課教師,或者是沒有相應的評價體系標準,這與指導方案的要求是不符的,也是需要盡快予以完善的。
(2)選修課
現(xiàn)對于必修課來說,選修課的標準則比較寬泛,凡是和音樂相關的,學生們喜歡的課程,都可以開設,學??梢越Y合著自身的實際,有層次、多方面的開設一些選修課供不同程度、不同興趣的同學們選擇。比如筆者所在的河南省,有著很多豐富的民間音樂資源,完全可以開設一些和地方音樂有關的課程。在選修課的開設中,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和學生及時的溝通,現(xiàn)實中選修課的開設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反映開設的選修課科目不合理,很多學生們迫切想學的并沒有開設,很多課程根本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由教師選定的選修課,可以由教師做一個方案,向同學們講明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同時認真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對于一些交叉學科的開設,本校的師資力量可能難以到達,可以外聘其它學校的教師,或者與其它學校相結合,互相承認學分,做到優(yōu)勢互補,真正能夠將選修課的功用落實到實處。
(1)音樂基礎類知識
音樂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著其自身的學科特點和規(guī)律,對于它的學習,是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作為學習基礎的,沒有相關的音樂基礎,更深一層次的音樂鑒賞和音樂表演就無從談起。具體來說,這些基礎類知識主要包含五線譜的識別、節(jié)奏、力度、音色、音樂符號等基本音樂要素的含義等。因為很多學生在踏入大學校門之前,作為自己的一門音樂特長,已經(jīng)學過了很多年的音樂,每一個人的基礎都不相同,教師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案。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同學,主要是一個復習、鞏固和提高的過程;對于之前沒有音樂基礎的同學,則應當深入淺出,具有啟發(fā)性的講述,尤其是可以結合一些同學們都熟悉的音樂作品具體的講解,沒有生動的語言和作品,單純是讓學生記憶一些定義和特征,是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的。要充分認識到基礎類音樂知識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個重中之重來對待,為學生終生的音樂審美實踐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2)音樂鑒賞類
音樂鑒賞是公共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是由這門課的培養(yǎng)目標所決定的,開設公共音樂教育,不是為了培養(yǎng)出幾個頂尖的音樂家,而是旨在讓同學們對音樂的學習,能夠在人格塑造、審美素養(yǎng)、知識層面、還是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在一種審美體驗中樹立起真、善、美的品德,儲備著奮發(fā)向上的動力,培育起視野開闊、心胸寬廣的品格。音樂鑒賞無疑是一種最好的教學方式,具體說來,音樂鑒賞主要包含三個部分
首先是中國音樂。中國音樂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對于中國音樂的學習,有助于激發(fā)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例如對于古琴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賞,曲子中所描繪出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钡膬?yōu)美意境,是任何其它民族的音樂所不能及的,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古典音樂中那種意與境諧、物我兩忘的飄渺世界。在增加了藝術修養(yǎng)的同時,還激發(fā)了民族自豪感。
其次歐洲古典音樂。歐洲是歷史上音樂文化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先后涌現(xiàn)出了大批的音樂巨匠和永恒的作品。對于古典音樂的鑒賞難度在于,大多數(shù)同學們都認為古典音樂跟我們的現(xiàn)實相距太遠,自己的欣賞能力有限,一下子難以接受。對此,教師要找準一個切入點,首先激發(fā)起學生的鑒賞興趣,或者是這部作品的起源,或者是音樂家的個人軼事等等。比如對于貝多芬《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的欣賞,其中一個動人的傳說是描寫當貝多芬給一對盲人兄妹演奏鋼琴時,風將蠟燭吹滅了。當時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這個貧困的小屋里,灑在鋼琴上和三個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貝多芬即興創(chuàng)作了“月光”奏鳴曲。以這個小故事作為切入點,學生們從興趣出發(fā),自然會慢慢地接近古典音樂,進而了解它,接納它,喜歡它。
音樂實踐是學習音樂的最佳方式,也是學習音樂成果的體現(xiàn),對于音樂的學習感悟、心得和審美,只有通過自己親身的實踐,才能最終轉換為自己的審美收獲。拿器樂演奏來說,學校在開設器樂演奏課之前,可以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了解學生對此的學習愿望和學生的基礎水平。對于那些有著濃厚學習興趣,但是沒有基礎的同學,可以采用開設大課的形式,重點教授一些基本的演奏技能,學習目標以學生能夠演奏簡單的曲目為標準。對于學生的要求不用太苛刻,畢竟他們的學習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娛樂性質,要將重點放到通過技能學習,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程度,并能夠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藝術的潤澤??梢越虝麄冄葑嘁恍┖唵蔚那浚源藖慝@得別人的贊揚,收獲一種學習滿足感。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同學來說,可以適當?shù)拈_設小課的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輔導,逐漸的將這些同學培養(yǎng)成為學校各種文藝活動的骨干力量,達到一個雙贏的結果。
綜上所述,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已經(jīng)欣慰的看到,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正在朝著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著,這是一個長期和艱苦的發(fā)展過程,從事公共音樂教育的教師必須要增強知識的廣度、寬度和深度,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藝術修養(yǎng),認真鉆研公共音樂教材、教法以及音樂教育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積極投入到公共音樂教育的事業(yè)中來。
[1]張尉強.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感覺體驗及實現(xiàn)途徑[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06年,129一132.
[2]郭瑞.高等學校公共音樂選修課程設置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