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總是盯著地平線上氣不接下氣地趕路的人,一個總是乘末班車在途中奔波的人,一個因害怕遲到而總是氣急敗壞的人,一個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的人。一個遲到者,一朵遲開的黃花。
小學畢業(yè)時遇上了三年“自然災害”,錯過了按時進入中學讀書的時機,只好當了生產(chǎn)隊的一名馬倌。烈日下,高空中叫天子凄厲的鳴叫令他心頭泣血;曠野里,長高鳥急促的呼喚令他悵然生愁。一年多以后,本已考取中學的他卻坐在小學教室后排位置上,以插班生的資格怯生生地溫習六年級的課程。他重新參加小學升中學的考試,作為一名遲到者,終于邁進了中學校門。星期天,返校的路總是那么長。遠處的地平線一次次往后退縮,腳掌的血泡鉆心地疼痛,西邊天幕上的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背包里的炒面和干糧盡管勉強只夠食用一周,這時卻越來越沉了。從星期一開始,他得一天天地省吃儉用,一天天地盼望星期六的到來,盼望重新踏上回家的路,去準備又一個星期的吃食。咬緊牙關完成初中學業(yè)后,他報考了省師范學校。對于貧家子弟來說,要想繼續(xù)上學讀書,唯一的選擇就是能夠考入中專,那是公費學校,是國家管飯包學費的。然而,不愁吃喝的好日子過了不足一年,他就被挾裹進文化革命的大風大浪。在其后漫長的歲月里,他由于參加了“?;逝伞苯M織,由于“站錯”了隊,因而不僅人格受凌辱,而且皮肉遭侵犯;不僅經(jīng)了風雨,而且見了世面。在那些難捱的日子里,他甚至覺得便是重新回家放馬,也勝似在學校里受苦受難。心早已乏了,激情早已隱退了,動蕩仍在繼續(xù)。何時能跳出斗爭的旋窩,到哪里去尋找寧靜的去處?
好不容易等到畢業(yè)分配的機會,他毅然選擇去一處地老天荒的所在,本想在那里長長地吁一口胸中的積郁,他來到黃河南岸一所農(nóng)場學校。其實,天底下本無與世隔絕的地方,越是偏遠的角落,生存的角逐尤為酷烈。這里,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狂風呼嘯、沙塵蔽日,風沙是這里的基調(diào)和旋律。在這個關押、改造犯人的軍管單位,卑微如小學教師者,都要被斥之為“臭老九”,處處得低三下四,忍聲吞氣;在接連不斷的整肅中,許多忠厚善良的人都被找出一些碴兒,當作辮子被“組織”攥在手中,時不時地敲打一下,他們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在這種氣候下,聰明的處世方式是明哲保身、離是非越遠越好。風沙彌漫的季節(jié),人們下班后就像土撥鼠那樣一頭躲進“地窩子“,在家庭的小天地里尋找生活的樂趣;風和日麗的時候,人們趁晚飯后的余暇,坐在高高的崖頂上,眺望靜默無聲的黃河,眺望那些出沒于河灘中的打柴人,以及在河灣垂釣的捕漁者、在河面上漂流的筏子客,直到太陽落山,直到晚霞消散,從而咀嚼人生的另一番滋味,既有落寂,也有無奈。
他所屬于的這個群體,史學家們根據(jù)需要,有時稱為“紅衛(wèi)兵”,有時稱為“老三屆”。這是一個曾被時代所耽誤、又隨歷史機遇而崛起的群體。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炮打司令部”的動亂中,他們橫沖直撞,不可一世,也因輕信和意氣用事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上山下鄉(xiāng)”的磨練中,他們經(jīng)風雨見世面,吃盡了苦頭,受夠了磨難,開始了覺醒;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里,他們校正人生航向,重塑自身形象,大海弄潮,風云際會,既品嘗了成功的喜悅,也體味了失敗的苦澀。他們被稱為“老三屆”,緣起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那次高考。為了擠上末班車,他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憑毅力顯示了實力,由此改變了命運?!袄先龑谩钡谋举|(zhì)是一個“老”字,一身風塵,滿臉滄桑,他們之所以義無反顧地選擇上大學讀書,其初衷不過是尋找除修理地球之外的另一種人生。絕處逢生,他們終于搶占了一個制高點,他們成了天之驕子,世人于是對他們刮目相看:這是能吃苦的一代,這是有思想的一代!作為這個群體中的一員,他并不抱憾。
遲到者總是尷尬的。這尷尬來自于你錯過了正點,你是擠上車的,車上己經(jīng)沒有座位,你得見縫插針,找個落腳的地方;這尷尬來自于起跑點上發(fā)令槍已經(jīng)響過,在別人跑出老遠時你才起步,難免要慌慌張張,上氣不接下氣;這尷尬還在于你總是理不直氣不壯,你占了本該屬于別人的位置,你成了別人怨忿、指責的對象,你總是覺得沾了別人的便宜或者欠了別人什么似的。所以,你得處處謙讓,你得比別人多吃苦,多出力,以此平衡內(nèi)心的歉疚。遲到者又總是惶恐的。當你坐在大學教室的后排,遲鈍的腦筋總是記不熟英語單詞,老師的眼神又瞄準了你,他又要讓你當堂用英語回答問題,這時你能不惶恐嗎?你已經(jīng)不老不小了,卻以一名新成員資格擠進那個狹小的辦公室,那里有久經(jīng)沙場的老同志,又有才思敏捷的年輕人,大家都在鉚足了勁,心照不宣地想著出人頭地,你硬生生地攪和進去,稍一不慎就會落得兩頭不討好,這時你能不惶恐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你總算搗鼓出了一點成績,比如說作為一名公務員,你的能力和業(yè)績得到了領導的首肯,副處長的那個位子雖然在那兒空著,可你眼看就過了提拔的年齡;又比如說作為一名教師,好不容易搗鼓出了幾篇文章,眼看副教授的頭銜有望了,可回頭一看,比你小許多歲乃至晚一輩的年輕同行已經(jīng)捷足先登,悠然自得地占據(jù)了專業(yè)領域的一個個制高點,驀然發(fā)現(xiàn)一夜間冒出齊刷刷一片次生林,這時你能不惶恐嗎?
感覺中他總是在趕路,生活中他也總是在趕路。朝著目標不停地走,一程又一程,這是既需要毅力也需要耐力的。這就如同長跑運動員,天天練,月月練,習慣成自然,一天不跑,就覺得缺了什么似的,就覺得對不起誰似的,因而每天天一亮,他要做的第一件功課就是跑步。長跑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那是要出大力流大汗的,是意志同體力的博弈,是生命與時間的對抗。既然是鍛煉,就得講求運動強度,就得在預定的時間內(nèi)跑完全程,那怕跑得心跳加速,汗流如注,也得咬著牙堅持下來。因為唯有堅持下去,這項運動才有意義。這既是科學態(tài)度,也是自覺行為。如果說當年在學校讀書期間,他練習三千米、五千米乃至一萬米,一個重要的動機是為了參加比賽拿名次;那么,在已告老還家的今天他仍然日復一日地堅持長跑,仍然自討苦吃,這便是習慣成自然,乃至是他的生命方式了。
命運真會捉弄人,它使一個本來心高氣傲的人莫名其妙地成為一個總是趕乘末班車的遲到者,或者說使他成為一只秋后的螞蚱,一朵明日黃花。此刻,這朵黃花就迎風開放在深秋的崖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