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凡 李素霞 蔣向麗 李柏齡
2型糖尿病為一種流行病,嚴(yán)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健康。近年來,許多研究證實:伴明顯高血糖的初診2型糖尿病(T2 dM)經(jīng)短期胰島素泵強(qiáng)化治療后,部分患者能獲得長期緩解[1]。本研究對初診的T2 dM者采用胰島素泵強(qiáng)化治療(CSII),觀察其長期療效,以利于臨床更好的選擇治療對象與時機(jī)。
1.1 一般資料 T2 dM患者,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齡(45±8)歲。入選條件:T2 dM者,就診時病程<1年,F(xiàn)PG≥11.1 mmol/L,和(或)2 hPG≥16 mmol/L。未服用任何降糖、降脂藥物,BMI(25.4±2.5)kg/m2。無嚴(yán)重急慢性并發(fā)癥、無明顯肝腎功能異常及嚴(yán)重感染、創(chuàng)傷、心腦血管意外等嚴(yán)重疾患。隨機(jī)分為2組,即胰島素泵強(qiáng)化治療組(治療組)和口服藥對照組(對照組),每組30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FPG、2 hPG、TG、TC、BMI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
1.2 研究方法
1.2.1 2組患者入院后均測身高、體質(zhì)量、計算BMI,行OGTT 試驗、C-肽、胰島素釋放試驗,檢測 TC、TG、HbA1c,然后治療組予胰島素泵(門冬胰島素)強(qiáng)化治療2周,對照組予飲食及口服藥物(雙胍類、磺脲類、α-糖苷酶抑制劑或格列萘類),不用噻唑烷二酮類,降糖治療2周。治療目標(biāo):FPG≤6.0 mmol/L,2 hPG≤8.0 mmol/L,停泵后及治療結(jié)束后,再行基線檢查。低血糖標(biāo)準(zhǔn):血糖≤3.0 mmol/L。
1.2.2 隨訪 出院后由專人對患者行飲食指導(dǎo)、運動指導(dǎo)、血糖監(jiān)測指導(dǎo),治療組如血糖不高,不用任何降糖藥物,如血糖升高,超過目標(biāo)值,加用降糖藥物(以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為主),每月1次隨訪,至少1年。1年后行饅頭餐試驗,查血糖、INS、TC、TG、HbA1c。
1.2.3 觀察指標(biāo) HOMA-IR=FPG(mmol/L)FINS(mu/L)/22.5;HOMA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HOMA-β)=20 FINS/(FPG-3.5);BMI=體重/身高2(kg/m2)。比較前、后2組各指標(biāo)變化及2組間的差異。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進(jìn)行統(tǒng)計學(xué)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s)表示,應(yīng)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過程中均未發(fā)生低血糖,治療組1年后 FPG、2 hPG、FINS、2 hINS、HOMA-IR、TG、TC 較治療前明顯降低,HDL、HOMA-β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1)。對照組治療后FPG、2 hPG、HOMA-IR、較治療前明顯降低,HOMA-β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兩組治療后相比,治療組的 FPG、2 hPG、FINS、2 hINS、HOMA-IR 明顯降低,HOMA-β 明顯升高(P<0.05)。2組患者體質(zhì)量無明顯差異。(見表1)。
2.2 6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及隨后1年的觀察,30例治療組強(qiáng)化治療后有14例(46.7%)僅通過飲食控制及運動鍛煉及達(dá)目標(biāo)血糖,其余患者有10例單服二甲雙胍即可控制,6例需口服二甲雙胍及磺脲類降糖藥物才能控制血糖。而對照組30例均需口服一種至兩種降糖藥物才能使血糖達(dá)標(biāo),且用量較治療組大(P<0.01)。(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及1年后隨訪時臨床參數(shù)比較(±s)
表1 2組治療前后及1年后隨訪時臨床參數(shù)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P<0.01;1年后與治療后相比:△P<0.01,*P<0.05;兩組間比較:#P<0.05
年后FPG(mmol/L) 12.9±2.8 8.6±1.9* 7.0±1.2△ 13.1±2.5 6.4±1.7△ 6.5±0.6△#指標(biāo) 治療組治療前 治療后 1年后 治療前 治療后 1對照組2 hPG(mmol/L) 17.9±2.9 13.4±3.0* 12.1±1.0△ 17.8±3.0 9.0±2.2△ 9.8±2.3△#FINS(mu/L) 16.5±6.0 16.8±5.8 15.6±5.5 17.2±5.3 14.0±3.5△ 12.1±4.0*#2hINS(mu/L) 68.1±21.4 70.2±30.5 72.1±28.1 69.2±24.1 62.0±19.8△ 56.8±20.9*#HOMA-IR 9.46±4.8 6.42±3.6* 4.85±0.91* 9.97±4.9 4.1±1.8△ 3.48±0.67*#HOMA-β 38.1±4.6 65.7±5.8△ 70.1±8.1△ 37.8±4.0 110.7±9.7△ 119.6±10.1*#HbA1c(%) 12.3±2.8 - 7.2±0.7△ 12.4±3.1 - 6.5±0.9△#TC(mmol/L) 7.8±2.6 - 6.9±2.4 7.6±2.8 - 5.8±2.0*TG(mmol/L) 2.1±0.6 - 2.0±0.7 2.3±0.6 - 1.9±0.7*HDL(mmol/L) 1.0±0.5 - 1.1±0.6 1.1±0.3 - 1.4±0.3*BMI(kg/m2) 25.6±2.6 - 23.4±1.9 25.4±2.3 - 23.8±1.8體重(kg)78±9 - 72±7 79±10 - 74±9
表2 1年后2組用藥比較
目前認(rèn)為T2 dM是一種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基因遺傳疾病,其發(fā)病過程中胰島β細(xì)胞功能是逐漸減退的。其中胰島素抵抗(IR)貫穿T2 dM整個自然病程,而高糖毒性[2]、脂毒性[3]可能促進(jìn)了β細(xì)胞功能的衰退。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短期胰島素強(qiáng)化治療可糾正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tài),消除高糖毒性,恢復(fù)胰島β細(xì)胞功能,減輕胰島素抵抗(IR)程度[4]。經(jīng)過1年的隨訪觀察發(fā)現(xiàn),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泵(CSII)和口服降糖藥治療后,血糖均明顯降低,同時HOMA-IR較治療前明顯降低,HOMA-β較治療前明顯升高,而且1年后隨訪,CSII治療組較對照組治療后相比,F(xiàn)PG、2 hPG、FINS、2 hIHS、HOMA-IR降低更明顯。本研究證實,經(jīng)CSII強(qiáng)化治療后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式,只要血糖能保持良好控制,短期強(qiáng)化治療的益處均能得到有效延續(xù),在血糖控制的同時,脂代謝紊亂可有效改善。本研究表明,CSII組治療后1年TC、TG較治療前明顯降低,HDL較治療前明顯升高,較對照組對脂肪代謝紊亂的改善更有效,從而更有利于改善IR和β細(xì)胞功能,與Ryan等[1]的研究一致。
國內(nèi)許多研究觀察到經(jīng)過CSII強(qiáng)化治療后,部分患者可在較長時間內(nèi)出現(xiàn)一定時期的緩解期[5]。本研究觀察到1年后CSII組患者有46.7%可僅通過飲食控制及適當(dāng)運動即可獲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排除混雜因素干擾后,發(fā)現(xiàn)初診時較肥胖、BMI值較大的患者、行CSII強(qiáng)化治療時需要較低劑量的胰島素(<40 U/d)即能控制血糖達(dá)標(biāo)的患者,其β細(xì)胞功能得到較好的恢復(fù)并且獲得長期病情緩解的可能性較大。
綜上所述,短期CSII強(qiáng)化治療初診較肥胖的2型糖尿病,可更好地解除高糖毒性、減輕IR、糾正脂代謝紊亂、明顯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和胰島素分泌功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愈后。但究竟強(qiáng)化治療的療效能維持多久,還需更多的研究來共同探討。
[1]Ryan EA,Ime.S,Wallace C.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1028-1032.
[2]Rolla A.The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for intensive insulin replace ment.Int J Obes Relat Melat Disord,2004,28(Suppl 2):S3-S7.
[3]鄭憲玲,崔鳳勤,檀增恒,等.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與胰島素敏感性及血糖含量的相關(guān)性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xué),2006,9(21):1770-1772.
[4]陳明衛(wèi),潘天榮,胡紅琳,等.2型糖尿病患者應(yīng)用胰島素泵控制高血糖狀態(tài)的療效觀察.中國醫(yī)師進(jìn)修雜志,2006,29(25):14-16.
[5]張波,安雅莉,鞏秋紅,等.短期胰島素泵強(qiáng)化治療誘導(dǎo)糖尿病患者長期緩解的預(yù)測因素.中國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7,23(2):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