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忠明
印泥的故事
文/楊忠明
相傳唐代已有印泥,宋代以水或蜜調朱砂而成。舊時印人、畫家有的喜歡自行研制印泥,其配方、制法各異,不輕易外傳,舊方中亦有加入中藥材十余味。其手工制作,工藝之復雜、繁瑣之狀深不可測,故今人已不明其中之奧秘。據(jù)傳,乾隆御題書畫上所鈐寶印,其印色凸起若玉,鮮紅欲滴,雖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絕不變色。是因這印泥中除有朱砂外,還含有珍珠、紅寶石、赤金粉、石鐘乳、珊瑚屑、硨磲粉、水晶等“八寶”成分之緣故。
對此說法,篆刻家鄧散木認為:上述物質磨細后,大多為白色粉末,亦易吸潮起霉,用來制印泥,當有疑問。書刻家高式熊先生,曾試以色彩殷紅的珊瑚、瑪瑙等磨成粉,均為白末,失其本色。結論:此類物質絕不能糅合于印泥中。這同“夏宜滋藕絲印
潛泉印泥(上海西泠印社制)
《古玩指南》記:明代永樂始發(fā)明油印泥。然亦有學者指出:元代始有油朱之制。舊籍記載,制印泥所用紅色原料有朱砂、銀朱、胭脂多種,材質使用艾草、木棉、燈心草、竹茹等,油料選用茶油、麻油、蓖麻油、菜油等。
泥”一樣,只是玄虛的假托而已。清末民初的海派印泥大師張魯庵自己經(jīng)過49次試驗后才研制出的印泥,冬天不結塊,夏天不留油,顏色鮮艷雅麗,質地細潔勻凈,黏稠度高,不會褪色。張魯庵去世后,會制作魯庵印泥的人就沒幾個了,他的好友符驥良、高式熊是其中兩位。其實,張魯庵與當今滬上刻印大家高式熊1942年就認識了。早年,高式熊先生用的印泥都是張魯庵供應的。后來,張魯庵把制作印泥的配方毫無保留地給了他,還親自指導高式熊,印泥用油怎么做,艾絨怎么挑選,怎么加工。據(jù)說,當年張魯庵做印泥用的是專門的艾草,去掉葉綠素后用里面的纖維,但現(xiàn)在很難找到這樣好的艾絨。魯庵印泥的珍貴之處,也就在其中了。除此以外,當年的畫壇名家張大千、吳湖帆、賀天健,書法家高振霄、王福廠,篆刻大家陳巨來等,用的都是他的印泥。舊時,夏宜滋設診所于滬上,自制“夏宜滋藕絲印泥”,每兩售50元(那時大米一石10元,50元不是小錢),張學良曾購若干兩,并大為稱譽。
朱膘印泥(應明森制)
朱砂印泥(應明森制)
吾友應明森兄,精于秘制印泥之術,他說,制印泥選料以舊坑朱砂為好,其質純凈亮麗,其色鮮明瑩澈,研磨極細存放玻璃瓶中備用。選艾草當宜采用福建深山野生者,艾之絨長厚為佳,一斤艾葉,經(jīng)曬、碾、去筋、煮、浸、彈、磨、擦等工序后僅獲細長潔白如絲棉的艾絨二三錢。油料為蓖麻油加伏油。伏油是特制菜油經(jīng)多年伏天曝曬制成,再加蠟、砒等多種配方秘合而成。制成的印泥,其色彩、鮮艷度、檔次取決于用料、配方、工藝之好壞。民國時,金石家吳石潛制的潛泉印泥,艷雅細膩,干燥得宜,冬不凝凍,夏少透油,深受書畫篆刻界人士青睞。清康熙年間,漳州藥材商人魏長安善制“八寶藥膏”主治外傷,他愛書畫,有一日他突發(fā)奇想,試用八寶藥膏鈐印,效果極佳,于是,他在制藥膏的基礎上研制成功“八寶印泥”,以后成了清代貢品。后發(fā)現(xiàn)《揚子晚報》登有一文寫道:一盒清康熙年間的“八寶印泥”金泥現(xiàn)身鎮(zhèn)江,300年來原封未動,且香氣撲鼻。文物收藏專家鑒證后稱,這種年代久遠的老印泥傳世至今,實為罕見和珍貴。這盒“八寶印泥”是一位名叫李耕虎的藏者1994年在上海文物市場花2200元淘得。打開盒蓋后,金紅色的印泥呈自然堆積狀,印泥的邊上可見鮮紅的油狀液體,沒有留下印章曾蘸取過印泥的痕跡。
凡是治印的,大都知道著名篆刻家、印泥研制名手張魯庵其人。先生字咀英,號魯庵,浙江慈溪人,杭州“張同泰”國藥店第五代傳人,印壇大收藏家。其人鉆研之精,玩印之癡,幾達忘我境界。上世紀50年代,運動接踵而至,氣氛緊張。他卻恍若置身事外,專程托人到泰國購買朱砂,埋頭研制印泥。五十年光陰彈指易過,“魯庵印泥”卻成中國印壇瑰寶,被上海市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魯庵先生少時喜收羅印譜、名家刻印,并對古籍中記載的秘制印泥煉油、治艾、選砂之術頗感興趣,自己動手照著試制印泥,竟成為一生的嗜好。他晚年透露,當初用于研制印泥的費用約兩萬銀元。1926年魯庵從原籍慈溪莊橋來滬定居,在上海南京路上開益元參行,拜在趙叔孺門下學治印。
他以高價添置制造印泥的設備及原材料,又從福建漳州購進老魏麗華上品印泥若干兩,并請來大學理化老師用儀器對印泥中的油分、顏料、艾絨、藥物作定量定性分析,探索其中的秘密。他想,印泥冬季會硬化,暑期易融稀,可能是用油不當所致,于是試著用菜油、豆油、花生油、茶子油、蓖麻油,甚至用航空潤滑油、牛蹄油、鯨腦油等調制印泥,觀察效果。古書上記載:制印泥的朱砂應磨得愈細愈好,魯庵則特意把朱砂磨成不同程度的細末分別試用,以期達到最佳效果。研磨朱砂是件苦活,人鉆在防塵小蚊帳內持杵搗研乳缽中的朱砂,磨成一料累計費時約300小時。朱砂是杭州的藥行從潮、黔、廣、泰國等地進貨,魯庵盼咐伙計從中一顆顆精選出適合制印泥的箭鐮、劈砂等上等朱砂備用。魯庵的家鄉(xiāng)有農戶專為他種植制印泥的艾草摘葉運來上海,暴曬三四天后將葉放在特制小棕棚上用手搓,干而脆的葉屑從棕棚隙中漏下而艾絨會吸附在棕上,一斤艾葉約得艾絨二三錢。
他發(fā)覺純朱砂不夠鮮艷,又試著加入德國進口專印鈔票的西洋紅顏制作為調色以增其鮮艷度。經(jīng)過多年幾十次配方艱苦試驗,終于在第49次制成了他認為最滿意的印泥,冠名為“四九印泥”。有一年,畫家徐悲鴻從法國帶回西洋紅顏料,贈與馬叔平,并說,加入印泥中看看如何?叔平照辦,后鈐印于書畫上,其色美艷無比,大喜!但幾年后展而觀之,印色黝黑無光,畫也被玷污了。故上等印泥切不可隨意添油加色,不同品牌印泥也不可混雜摻和使用。篆刻家陳巨來先生曾對我講:刻印要注意刻刀決不可碰印泥,亦忌用金屬印鈐,銅、鐵、錫、牙、石、紫砂、煨瓷器皆不宜貯藏印泥,否則印泥會變質或發(fā)黑,宜用瓷缸盛放,印泥切勿火烤日曬。巨來先生曾專請滬上制作印泥高手張魯庵為他特制廉價印泥,魯庵發(fā)明用德國進口專印鈔票的顏料“阿爾西”替代朱砂。他用此印泥鈐制印譜,一載寒暑后,色仍鮮明灼灼亮眼。巨來先生用后說:“用此印泥,即便連鈐細元朱文印十方,印文不走樣,這在別的印泥是辦不到的?!?/p>
因此,當年張魯庵印泥價如黃金,其色鮮艷雅麗,質地薄而勻凈,細膩如絲絨是其象征,書畫篆刻界人士無不奉為至寶。
今春三月某日,我專程叩訪僻居滬上西區(qū)的張魯庵高足梵怡堂主人符驥良先生。茗敘之中,早已是滬上名印家的符驥良老人向我透露了許多有關魯庵先生的往事,因為符驥良先生是“魯庵印泥”的傳人,所以他拿出珍藏在青花瓷印盒中師傅張魯庵當年親手精制的印泥。觀之,眼前一亮,雖歷數(shù)千寒暑,印色仍然燦爛奪目,滋潤有余,果然是印泥中寶物也。聽符老師說,不久前,我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上海靜安區(qū)“魯庵印泥”榜上有名,與“漳州八寶印泥”一起成為全國唯有的兩個國寶級印泥。同時,這也是靜安區(qū)在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唯一獲得的殊榮。
海派印泥大師張魯庵的傳承人符驥良先生,是篆刻界的老前輩,早在1950年他已結識書畫篆刻名家唐云、錢瘦鐵、來楚生、白蕉諸先生,亦師亦友,沉酣于翰墨金石之間。符驥良,江蘇江陰人,筆名雪之、白果、以語石樓、梵怡堂顏其室,現(xiàn)為上海書協(xié)會員、上海美協(xié)海墨畫會副會長。著有《篆刻器用常識》,刻有《雪之印存》四卷,出版《驥良印存》。上世紀50年代驥良先生家住上海萬航渡路上,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對門門口有個人在刻印章,便去請教,原來此人是以書畫篆刻聞名海上的田叔達先生。叔達之祖父同海上名畫家趙之謙是拜把兄弟,當年田家木窗格上所糊棉紙竟全是趙之謙書畫真跡。1956年符驥良加入了新中國成立后有120余人參加的第一個全國性印社組織《中國金石篆刻研究社》,社長是王福廠,秘書長張魯庵,驥良躬逢其盛,擔任秘書長助理,主管印社內外日常事務。工作中他又與沙孟海、方介堪、諸樂三、王個簃、馬公愚、陳巨來、高式熊往來密切,交友廣泛。耳聞目睹印壇盛況,書刻之藝大進。先生為人處處謙和、厚道、不計名利,并牢記蘇淵雷先生教他的“凡是隨遇而安,快樂生活、淡泊人生”,并作為座右銘。
符驥良天性聰穎,堪稱印壇奇才,當年張魯庵印泥價比黃金,他得魯庵印泥絕技之嫡傳,承王福廠之囑精研細究千錘百煉制成符制魯庵印泥,曾得國畫大師張大千稱譽。唐云講,魯庵印泥后第一,近之漳州,西泠皆不如也!符老精鈐拓鈐拓技藝,此是他的絕活之一,我聽篆刻家錢君匋說符驥良曾為他鈐拓《豫堂甲、乙集》(趙之謙印集、吳昌碩印集)共三十五部,此兩集的譜紙均印就頁碼總計萬余頁,竟無一廢壞,真前所未有也。而鈐拓之精,亦屬罕見,符先生對于“刻”是很有悟性的,除了為唐云先生鐫刻硯銘外,并善雕古樸瑞印紐,他更有一絕是能把唐云、張大壯、來楚生、程十發(fā)等名畫家的寫意真跡刻于銅鎮(zhèn)紙上,運刀穩(wěn)重,走刀如筆,線條或舒暢、或渾厚、或質樸、或細如游絲、或雄壯豪放,無論山水、花鳥、蟲草、人物皆栩栩傳神,鮮鮮可愛,藏家偶爾覓得一件,把玩在手,贊嘆不已!另外有件他為唐云淺刻在錫酒壺上的名家墨妙之作,唐云鑒賞后驚呼:“此為絕品,前無此刻也!”
符先生擅寫篆隸,所作篆書蒼茫如老藤虬枝,其隸書氣息灑脫而溫秀,他曾寫《金剛經(jīng)》隸書凡三十二幅,極盡端莊凝練,一氣呵成,錢君匋認為:“則非熟手于北魏書者不可為也”。翻開《驥良印存》作品,大印氣勢開張,小印精巧細致,印風變化多姿,老人說:“伴隨篆刻走過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許多快樂、悲哀和喜悅一起來到我的眼前?!彼啻螒麉⒓游縻鲇∩缰腥諘探涣髡?,其作品亦常參與申城義拍,奉獻愛心,有的佳作曾以萬元成交,曩時,名演員趙丹所作中國畫上鈐印全部出自符驥良之手刻,涓滴之泉,可成江河。先生今年86歲高齡,他為中國篆刻事業(yè)貢獻頗多,深得上海書畫篆刻界人士敬重。往事如煙,雪泥鴻爪,老人從不與人多談他昔日的藝術成就與奉獻,我只記得他有句對藝術見解的話:“你要忍受為它的艱巨付出,才會懂得享受它的燦爛成果?!?/p>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在中國近代貨幣史中,機制銀幣占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貨幣一直采用澆鑄技術,直到清代晚期,在西方列強的影響下,才引進機器造幣技術。先由廣東、湖北等地錢局發(fā)軔,沿江沿海各省繼之,形成先地方后中央的鑄幣發(fā)展趨勢。民國前期,鑄行銀幣仍為主流。直至1935年民國政府宣布法幣政策,方才告一段落。1949年,殘留大陸的國民政府在法幣、金圓券相繼崩潰后,又恢復銀本位,中央和少數(shù)省份曾鑄造少量銀幣,予人有種回光返照之感。
研究和收藏中國近現(xiàn)代銀幣,辨?zhèn)尉统闪吮匦拚n。忽視這個必要前提,難免以虛假的實物資料得出錯誤的結論,研究者在學術上將誤向歧路,收藏者則無法提高本身的鑒賞力。
銀幣的偽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私鑄,即地方勢力、個人通過減少成色、減輕重量仿鑄政府所鑄銀幣,從而牟取暴利。另一類是文物造假。古錢商采用臆造、仿制、改刻、鑲拼、加蓋等造偽手段,私自鑄造所謂銀幣,個別政府造幣廠官員及職工也后鑄和戲作過一些贗品。這類偽品的成色不一定低于真幣,若單純套用成色、重量上的差別就難以奏效,于是萌生了傳統(tǒng)的銀幣文物鑒定。鑒定者憑借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和直覺,從幣文、制作、包漿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比較,從而做出判定。
臆造品邊道有“大清國銀幣樣板”與“Giorg”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