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福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中國 北京 100083)
研究區(qū)地處大興安嶺多金屬成礦帶東烏旗—梨子山—鄂倫春銅、金、銀多金屬、錫、鉬等成礦亞帶。在大地構造置上位于東西向古生代古亞洲構造成礦域與北北東向中新生代濱西太平洋構造成礦域強烈疊加、復合、轉換的部位。本文選區(qū)為地質研究程度相對較低的查證區(qū),在前人地質資料的查閱和整理基礎上,通過1:5萬地質填圖、1:1萬地質草測以及鉆孔巖芯巖相學的研究,基本掌握了本區(qū)自地表至地下礦化蝕變類型及強度,為后期找礦工作做準備。
圖1 內蒙古哈馬拜興查證區(qū)地質圖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Inner Mongolia hamabaixing verification area
區(qū)內出露地層為晚侏羅統(tǒng)滿克頭鄂博組(J3mk)、瑪尼吐組(J3mn)、白音高。老組(J3b)和新近紀五岔溝玄武巖(N2w),其中滿克頭鄂博組(J3mk)的主要巖性有灰紫色、灰褐色淺灰綠色、淺肉紅色流紋質(含角礫)熔結凝灰?guī)r、角礫熔結凝灰?guī)r、凝灰熔巖、英安巖、流紋巖,局部也見有粗面巖等;瑪尼吐組(J3mn)主要巖性有灰黑色安山質熔巖、安山巖、粗安巖、粗面巖、石英粗面巖、含角礫熔結凝灰?guī)r、霏細巖及紫紅色含礫沉凝灰?guī)r。巖漿巖主要為細?;◢?斑)巖、中粗粒花崗巖、正長斑巖。該區(qū)域主要有北東向和北西向兩組斷裂分布。(圖1)
圖2 哈馬拜興查證區(qū)地表礦化蝕變Fig.2 surficial mineralized alteration of Inner Mongolia hamabaixing verification area
表3-1 哈馬拜興查證區(qū)氧化物電子探針分析結果(wt%)Table3-1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of sulfide in Inner Mongolia hamabaixing verification area
表3-2 哈馬拜興查證區(qū)硫化物電子探針分析結果(wt%)Table3-2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of oxide in Inner Mongolia hamabaixing verification area
圖3 哈馬拜興查證區(qū)鉆孔巖心礦化蝕變Fig.3 borehole core mineralized alteration of Inner Mongolia hamabaixing verification area
通過詳細的野外地質調查,多處已發(fā)現(xiàn)礦化蝕變,地表見鐵錳礦化(A)、褐鐵礦化石英脈(B)及褐鐵礦化(D),局部可見孔雀石化,蝕變強度較大,一般為線型蝕變,還發(fā)現(xiàn)幾處礦點,礦化體總體賦存于晚侏羅世火山巖中,圍巖具較強烈的褐鐵礦化和硅化。(圖2)
ZK01巖心巖性主要為蝕變巖,還可見少量凝灰熔巖。其上部主要為黑色鐵錳礦(E),可見黃鐵礦化,少量星點狀閃鋅礦、方鉛礦化;中部為致密凝灰熔巖,裂隙不發(fā)育,可見星點狀黃鐵礦;下部主要為硅化、絹英巖化蝕變巖,裂隙發(fā)育(F),充填有熱液角礫、玉髓、碳酸鹽、螢石、石膏等一些中—低溫熱液蝕變礦物,其間可見黃鐵礦化、方鉛礦化(H)、閃鋅礦化(I)。 (圖 3)
蝕變礦物達10多種,金屬礦物為鐵錳礦、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非金屬礦物主要有石英、玉髓、螢石、石膏和方解石等。據(jù)電子探針分析可知(表3-1,2),氧化物中主要有用組分為Mn,其中Mn的主要載體礦物為鐵錳礦,伴生元素為Zn、Mg、Ni等金屬元素;硫化物中主要有用組分為Pb、Zn,其中Pb、Zn的主要載體礦物分別為方鉛礦和閃鋅礦。閃鋅礦和方鉛礦還含微量 Ag、Au、Cu、Mn、Se、Bi、Co、Te、Cd 等元素。
激電測深資料二維反演極化率模型
3.1 激電測深資料表明:距地表約30m處具有弱極化率體,極化率為1.67-2.78,在距地表約150m處存在強極化率體,極化率為7.78-9.44,且二者為同一個熱夜系統(tǒng)。與鉆孔資料相對應:ZK01巖芯巖性主要為蝕變巖。其上部主要為黑色鐵錳礦化(表3-1),厚度約為30m;下部主要為蝕變巖,硅化裂隙發(fā)育,充填有熱夜角礫、玉髓、方解石、螢石、石膏等一些中—低溫熱液蝕變礦物,其間可見黃鐵礦化、閃鋅礦化、方鉛礦化。由此推斷在深部強極化率體處礦化可能更強,成礦潛力大。
3.2 鉆孔裂隙中的熱液角礫具有重要的找礦意義,無論從國內還是國外的情況看,它幾乎都是一種控礦構造。有一些大型有色金屬礦床、稀有金屬礦床、貴重金屬礦床等,在空間上和成因上都與熱液角礫有關。產在熱液角礫巖中的礦床往往是大的 ,且多成群出現(xiàn) 。因此,這種熱液角礫可作為普查找礦的重要標志。
[1]內蒙古自治區(qū)地礦局.內蒙古自治區(qū)區(qū)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1:56-77.
[2]張學權,胡鴻飛,劉萍.內蒙古賽烏素金礦床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預測[J].地質與勘探,2007,43(4):36-40.
[3]王忠,朱洪森.大興安嶺中南段中生代火山巖特征及演化[J].中國區(qū)域地質,1999,18(4):35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