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雷,羅豐,周彬,楊禮哲,劉勇,孔祥義
美洲斑潛蠅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屬雙翅目潛蠅科,俗稱蔬菜斑潛蠅、地圖蟲、鬼畫符等。1994年在海南首次發(fā)現(xiàn)后,現(xiàn)已擴散至廣東、廣西、云南、四川、山東、北京、天津等12個省、市、自治區(qū),菜田發(fā)生面積達133.3萬hm2,嚴重為害瓜類、豆類、茄果類蔬菜和多種經濟作物等22科110多種植物[1~4]。美洲斑潛蠅以幼蟲在植株葉部鉆蛀取食為害,嚴重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使作物生長、開花、結果進程減慢,產量減少,有的甚至絕收。因該蟲世代重疊現(xiàn)象嚴重,抗藥性強,生產中較難防治。目前,生產上對美洲斑潛蠅的防治仍主要是以化學防治為主。
海南是我國重要的菜籃子生產基地,其冬春季光熱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種植豇豆,且種植效益好,播種面積連年擴大,2010年種植面積近2萬hm2,但同時病蟲害也非常嚴重,特別是美洲斑潛蠅的為害。為了解當前常用藥劑對美洲斑潛蠅的防治效果,為田間防治提供依據(jù),筆者開展了在豇豆上防治美洲斑潛蠅的田間藥效試驗,結果如下。
試驗地設在三亞吉陽新村田洋熱帶高效設施農業(yè)蔬菜栽培基地,上茬作物為豇豆。供試豇豆品種為春早優(yōu),于2011年4月1日移栽。試驗所用藥劑見表1。
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A: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B:30%阿維·滅幼脲懸浮劑1 000倍液;C:480 g/L 毒死蜱乳油 1 000倍液;D:14%氯蟲·高氯氟微囊懸浮劑1000倍液;E:為清水對照(CK)。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
施藥使用中國·富士特有限公司生產的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常規(guī)噴霧,每個處理噴3 kg藥液,施藥時間為2011年4月20日下午,當天溫度23~30℃,晴間多云,噴藥時美洲斑潛蠅處于幼蟲盛發(fā)期。
采用五點取樣法,每點定點調查4片復葉,每個處理3次重復,記錄藥前和藥后葉片上成活的幼蟲數(shù)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效,并運用SAS 9.0分析差異顯著性。蟲口減退率(%)=100%×(藥前蟲口基數(shù)-藥后蟲口基數(shù))/藥前蟲口基數(shù);校正防效(%)=100%×(防治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空白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
表1 供試藥劑及來源
表2 4種藥劑防治美洲斑潛蠅的田間藥效
從表2可知,4種藥劑處理藥后1 d的防效非常差,最高防效只有21.48%,最低防效0.10%,A、B、C、D各處理之間的防效均無差異顯著性。
藥后3 d,藥劑防效也不理想,其中最高防效為28.02%,最低防效 4.14%,A、B、C、D 各處理之間的防效均無差異顯著性。
藥后5 d,A處理的防效為35.18%,B處理的防效為33.03%,C處理的防效為25.42%,D處理的防效為42.50%,各處理間的防效均無差異顯著性。
藥后7 d,A處理的防效最高,為65.26%;其次是D處理,防效為64.99%;B的防效最低,B和C的防效分別為45.57%和56.20%,但各處理間的防效均無差異顯著性。
總的來說,各藥劑的防效都不是很理想,藥后1~7 d,最高防效只有65.26%。
①美洲斑潛蠅是世界檢疫性害蟲,在海南首次發(fā)現(xiàn)后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自發(fā)現(xiàn)以來,美洲斑潛蠅嚴重為害海南的農作物,主要以瓜類、豆類、茄果類以及部分葉菜類為主,成為海南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性害蟲,特別是在豇豆上防治難度非常大,嚴重威脅到海南省冬種北運農產品的安全生產,如果生產中不注意防治,必將顆粒無收。
②通過上述試驗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目前美洲斑潛蠅已對市面上銷售的相關藥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各藥劑的防治效果差不多,都不是很理想。滅蠅胺是一種強內吸性的特異性的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對雙翅目害蟲有很強的活性,是大家公認的防治美洲斑潛蠅的首選藥劑,可是由于使用時間長,沒有科學的交替輪換使用,防效已明顯降低;氯蟲·高氯氟雖然是新藥,但在試驗中,防治效果也不理想,可能更適合用于鱗翅目害蟲的防治;而毒死蜱和阿維·滅幼脲的防效更差。
③目前市面缺少能夠有效防治美洲斑潛蠅的藥劑,而生產中若要提高防治效果,必須將生物防治技術與化學防治技術相結合,科學、合理輪換用藥。a.生物防治:由于美洲斑潛蠅具有趨黃性,可在田間懸掛黃板誘殺,降低蟲口密度。b.化學防治:在豇豆大量開花之前的任何時期,發(fā)現(xiàn)美洲斑潛蠅嚴重為害時,每隔2~3 d用藥1次,連續(xù)2~3次,一旦蟲口密度降低了,施藥的間隔期就可稍微延長至5~7 d。施藥時間以早上為宜,早上噴藥可以消滅更多的成蟲和幼蟲,防治效果好。
[1]劉奎,許江.防治蚜蟲和美洲斑潛蠅的田間藥效試驗[J].中國蔬菜,2010(6):63-66.
[2]楊新華.美洲斑潛蠅的發(fā)生與生物防治技術[J].農村科技,2010(5):36.
[3]李紅霞,曹陽,王輝.美洲斑潛蠅生物防治藥劑篩選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2011(5):50.
[4]馬悅,高峰,金明霞.美洲斑潛蠅發(fā)生與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1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