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爽
臨床上,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在拔除導尿管后常因尿潴留而需再次導尿。老年患者因其心理特點更容易對留置尿管產生依賴,導尿不僅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也降低了患者生存質量。我科對留置尿管的清醒患者先行膀胱沖洗后再拔尿管,減少了拔管后尿潴留的發(fā)生,有效率達96%。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選擇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收住我科留置尿管且拔尿管前神志清醒的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壓、冠心病35例,缺血性腦血管病60例,腦出血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50例。女24例,男76例,年齡65~80歲,平均70.1歲。兩組患者均使用16號一次性雙腔氣囊導尿管,按照無菌原則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時間為5~26 d。兩組患者病情,年齡,尿管留置天數(shù)等方面比較差距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拔出尿管的方法 兩組患者拔尿管前進行盆底肌鍛煉,指導患者自主收縮會陰及肛門括約肌每次5 s,連續(xù)做20組,2次/d,以促進排尿功能。間歇性夾閉尿管,使膀胱定時充盈排空,以訓練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1]。
1.2.1 試驗組 拔出尿管前用37~38℃的250 ml無菌生理鹽水+慶大霉素8萬U進行膀胱沖洗。沖洗完畢后消毒尿道口及會陰部,用無菌注射器抽凈尿管球囊內的液體,拔除尿管。
1.2.2 對照組 按常規(guī)開放尿管,放空膀胱內尿液,消毒尿道口及會陰部,用無菌注射器抽凈尿管球囊內的液體,拔除尿管。
1.3 觀察指標 拔除尿管后,觀察并記錄患者排尿情況。自行排尿:拔管后排尿順利,無任何不適;誘導排尿:拔管后排尿不適,需要輔助排尿如按摩、熱敷腹部、聽流水聲,能排尿;再次導尿:膀胱區(qū)膨脹,叩診呈濁音,有尿意但不能自行排尿,需再次置入尿管。
表1 兩組排尿情況對照
傳統(tǒng)拔管方法,在膀胱空虛的狀態(tài)下進行,難以興奮排尿中樞建立主動排尿反射,并且易刺激尿道產生痙攣。老年患者拔管后不習慣臥床排尿,耽心拔管后排尿困難而精神緊張,這些因素會使大腦皮層高度興奮,從而抑制排尿反射[2],特別是老年患者留置尿管后排尿自信心降低,出現(xiàn)對尿管的依賴心理。改進拔管方法,膀胱沖洗后拔管使膀胱充盈對膀胱壁產生足夠的刺激,從而促使排尿反射的建立。37℃ ~38℃的沖洗液使患者產生舒適感,緩解緊張的情緒。生理鹽水、慶大霉素可減輕尿道刺激癥狀并能預防尿路感染,排尿成功后消除思想顧慮,增強了患者自信心。
綜上所述,對于長期留置尿管的老年清醒患者,采用膀胱沖洗使膀胱充盈后拔除尿管,既能有效預防拔管后尿潴留的發(fā)生,又避免了再次留置尿管增加的痛苦,方法簡便可行,適合推廣。
[1]馬如姬.護理技術.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15.
[2]姚泰.生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