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瑋
德國有一個咖啡連鎖店,不但咖啡賣得比別家便宜,還賣各種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我是這家店的忠實顧客。直到有一次,果同學(xué)(我兒子)跟我說:“不要再買這個牌子的咖啡了!”
我覺得很奇怪。果同學(xué)說:“這個公司讓很小的非洲孩子在咖啡地里干活,只付給孩子很少的錢,所以他家的咖啡才這么便宜。這是剝削來的!”我很有正義感地跟他說:“以后我們家再也不買這個牌子的咖啡了!”
這話說出去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別的牌子的咖啡普遍貴出很多,而咖啡對我們來說是必需品,差不多每兩個星期就要買一次。走過又便宜又好的咖啡店,過門不入,而去買貴出一半、有時甚至是一倍的咖啡,是不是有點不正常呢?全德國喝咖啡的人,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憂國憂民?堅持幾個月以后,我放棄了這種正義行為。
前幾天,偶然看到一部關(guān)于這個咖啡連鎖店的紀(jì)錄片,記者跟蹤拍攝到了非洲孩子收咖啡豆的鏡頭。其中有一個8歲的漂亮男孩,一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公里,把滿滿一袋咖啡豆背到收購處。他這樣背了一天,才掙了3歐元。當(dāng)記者問他這是不是他一天的勞動報酬時,他露出潔白的牙齒,笑瞇瞇地說:“這是我們一家人今天的工錢。”
看完電視,我激動地給果同學(xué)打電話。當(dāng)聽到我說以后真的不再買這個牌子的咖啡時,他很冷靜地說:“你不用這么做。你以為那些賣得貴的咖啡就不是非洲孩子背下山的?只要是非洲的咖啡,都是孩子背出來的。那些賣得貴的牌子,既剝削了非洲孩子,又剝削了你。所以說,你還是買這個牌子的咖啡吧?!?/p>
我一時說不出話來。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他這樣的冷靜和理智。
他又說:“如果你真的要堅持正義,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要再喝咖啡,改喝茶?!彼nD了一下說,“不過,如果是印度或斯里蘭卡的茶,一定也是童工在勞動。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
我放下電話,心里有點失落。果同學(xué)說的句句在理,他已經(jīng)成年了。可是不知為什么,我開始懷念以前那個一腔熱血、天真勇敢地追求公平正義的小男孩了。那時候,那個小男孩經(jīng)常對著不公平的事情大聲地說:“這個世界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
也許,這就是成長。得到很多,失去的也很多。而失去了的,也許正是最美好的。
(雨點摘自《世界新聞報》201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