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
春日令人想起氣味。初時,以若隱若現(xiàn)的氣味靠近;最后,以漸行漸遠的氣味告終。以氣味模式開始運行的事物,暗示著它的出場也許將與內(nèi)心有關。它不在我們的面具防御之外,無從設防,如同倒下的濃墨重色,在面具縫隙里沁出的油彩,不小心污臟了內(nèi)里,讓人心帶驚慌,卻不再存有推搪的機會。
手洗的衣服散發(fā)出香皂的味道。在熱燙陽光下晾曬過的白色棉織內(nèi)衣和床單,若把臉輕俯在上面,就如同沉浸在一桶熱水中,臉上所有的毛孔微微翕動,呼吸它的暖氣,身心俱醉。陌生女子擦身而過,發(fā)絲如鳥翼輕掃過臉頰,散發(fā)出洗發(fā)水的櫻草淡香。在走廊里聞到平常人家廚房里做菜的氣味,油煙和食物混雜的味道,蘿卜醬油肥肉燉在一起的富足,在冬日寒冷灰暗的黃昏,尤顯得厚實。
父親穿過的圓領衫,在抽屜里放上許多年,領口上屬于他的味道不會消退。回憶中童年的夏日午后,暴雨停歇,草地和樹木散發(fā)出泥土和植物的腥氣,濕潤地撲向鼻尖,令人動容。男子耳朵后側(cè)的皮膚散發(fā)出來的味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包括他們脖子上的皮膚。愛存在的時候,它的氣味融合置身其中的人,使陌生人之間幾近相同;而當他們分離的時候,又回復各自,再次意識到自身的存在。一個參照的對方,有時是令人迷失自我的影像。氣味是愛及遺忘的證據(jù)。
喜歡布料散發(fā)出來的氣味,田野的氣味,凜冽空氣的氣味,孩子身上母乳的氣息,別人嘴里薄荷的氣味,天生的清新口氣,不嚼口香糖。月光之下夜霧的氣味,那些花朵的氣味:雪后的黃色臘梅,夏野的寂色荷花,一切白色的香花,茉莉、玉蘭、梔子、玉簪、曇花……它們的香氣各成體系。萬事萬物,沾染著塵埃,卻都是各自的天堂。
(平靜摘自《青春美文》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