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歡歡
朝霞留給夜晚的是美麗的夢幻,小河留給大海的是水聲潺潺,昨天留給今天的是寶貴經(jīng)驗,今天,我們又將留些什么給明天?
明天,永遠是一個未知數(shù)。就像那句歌詞“明天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滿想象……”但是,我們可以經(jīng)營好今天,讓明天少一些感嘆,少一些遺憾。
兩千多年前,孟子有云:“數(shù)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同樣,童話王國丹麥也保留著這樣的傳統(tǒng),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生,他們在欲望面前作出最理性的選擇,留些希望給明天。那么,兩千年后的今天,我們是否也應該封鎖一下欲望呢?面對臭氣熏天的河水、漫天飛舞的垃圾,試問,我們留什么給明天呢?
反思吧,呵護一下家園,留些“希望”給明天。
塞納河上,橫跨著一座橋,它見證了一個天才詩人的隕落。但河邊的人們卻精心呵護著那些落淚的詩篇,為后人留下無盡的想念。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可以穿越千年的羈絆撥動你的心弦。所以一個熱愛生活的民族總會讓那些燦爛的文化薪火相傳,為子孫、為后人留些思考的空間。但今日,面對滿目的錯別字,你可心酸?當《一代人》被惡俗地改成“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翻白眼”,你又作何感想。試問,誰愿看到千年之后的人們面對甲骨文而一臉茫然?
努力吧,保留一些經(jīng)典,留些“輝煌”給明天。
夏夜的電扇依舊在高速旋轉(zhuǎn),燈光投下黑眼圈,在三角函數(shù)與蘇軾之間不停地周轉(zhuǎn),偶爾和孔夫子聊聊天。我們是一群奮斗的孩子,始終堅信十幾年的積淀會在高考后發(fā)芽,在夏天殺出一匹黑馬,開出一朵奇葩。同行人試問,誰愿淚水掩蓋笑容,誰愿奮斗終成空?
行動吧,拼搏一段辛酸,留下“無悔”給明天。
閉上眼,有風吹過,柔軟的雨絲掠過窗臺,沾濕發(fā)尖。我們,該在這細雨般無聲處,留些清新,予人以清涼的慰藉。
米哈博橋下,人類詩篇傳承著文明,傳遞著感動。留著些,給明天。終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高聲歌唱:讓黑夜降臨,讓鐘聲敲響,時光流逝了,我依然在……
點評:作為一篇考場作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清晰,組織材料井然有序,讀起來不生澀,且能言之有物,是難能可貴的。通篇文字讀起來親切、生動,個別地方尚有意出塵外之語,令人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