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甘肅正寧校車慘劇,讓人們不能不深思當代中國官員群體中的部分人的職業(yè)倫理狀況: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員何以忍心自己治下的孩子每天生活在巨大的風險中?
應當說,過去十年間,校車之緊迫性,隨著教育與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已經非常明顯地凸顯出來。本來,在鄉(xiāng)村,每個村莊一般都有小學,孩子就近上學。但近年來,由于城鄉(xiāng)架構的變革,鄉(xiāng)村學校生員流失嚴重,被大規(guī)模撤并。孩子不得不離村上學,有的距離相當遙遠,況且很多學校并無住宿條件,這樣,孩子需要每天往返通勤。而孩子的父母大多出外打工。
類似的趨勢,在城鎮(zhèn)也已出現,只是不那么明顯而已。有些學校不忍于此,自行開設校車,通常會按照保本原則,收取一定費用。這確實方便了學生和家長,但如正寧校車事故所表明的,這類校車的安全標準通常較低,司機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發(fā)生事故,也就不可避免。
這個時候,恰恰應該是我們的政府承擔責任的時候,但是,對這一問題,不少地方的政府似乎均未上心。問題當然不是沒有錢,在正寧事故的處理現場人們看到,當地政府官員的汽車都是中高檔越野汽車,其一輛車的資金足以用來購買多輛校車;政府每年維護一輛官車的費用,也足以維護一輛校車。
問題是,政府根本沒有想到要給這些孩子配備校車。當然,政府不只是沒有想到校車,其它在民眾那里已經是很大的問題,也始終沒有進入官員的視野,沒有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比如,集中上學的孩子在校的午餐問題,留守兒童的基本福利問題,鄉(xiāng)村的上下水、垃圾處理等公共衛(wèi)生問題。
概括而言,當代中國的官員中有一些人缺乏基本的政治責任感。須知,任何一個政府,要獲得最低限度的正當性,也即民眾的認可,都必須是一定程度的責任政府,也即,對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承擔責任。此為最根本的政治倫理問題。當然,在不同國家,官員對民眾擔責的具體方式不同。在歐美國家,民眾通過選舉等程序對官員施加責任,并積極問責,從外部推動官員對民眾關心的問題承擔責任。
傳統(tǒng)中國則通過另外一種機制養(yǎng)成官員的政治倫理意識,它由三個部分構成:首先,官員從儒生中選拔,儒生則接受系統(tǒng)的德行訓練,以確保官員的政治責任感。其次,建立強有力的監(jiān)察機制。第三,更為重要的是,縣級基層社會中存在一個相當龐大的紳士群體,他們與流動的地方官員具有共同的價值觀。雙方可以廣泛地合作,紳士群體也可以有效地監(jiān)督地方官員。因此,這種體制雖然不是民主的,卻也非常有效地促使地方官員關心民眾疾苦,與民同樂同憂。
然而,在中國的一些地方,某些個別官員們掌握著巨大的權力,支配著社會中最為重要的資源,但他們的政治責任感卻異乎尋常地薄弱。在那里既不存在有效的民主控制,也不存在系統(tǒng)的德行訓練,也不存在地方紳士對流官的監(jiān)督,只有一個受到嚴重掣肘的自上而下的監(jiān)督機制,單靠這樣的機制,是不可能讓那些快速流動的官員關心本地民眾之疾苦的。
另一方面,過去十幾年來,政府自上而下考核的最重要指標是經濟增長政績。這樣的政績對宏大的國家也許很重要,與民眾福利則關系不大。甚至可以說,這樣的指標考核越嚴格,官員對民眾的疾苦越發(fā)地不關心,甚至為了經濟增長而犧牲民眾的福利。由此就出現一個怪象:過去幾年,各地的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財力十分雄厚,但是,民眾的福利依然亟待補課。
正寧校車慘劇就是這種缺乏基本政治倫理的體制所造成的?,F在,慘劇發(fā)生地甘肅慶陽當局已經決定,由政府投資7億元,爭取在兩年時間內,給每個鄉(xiāng)鎮(zhèn)建辦1所公辦幼兒園,配備標準化校車一輛。
現在,到了對凡此種種社會現象進行深刻反思的時候。必須讓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關心民眾疾苦,對民眾的福利承擔責任,這是政治體制的根本目標。須知,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各級政府官員職業(yè)操守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