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泉
每年三月初召開的“兩會”,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矚目的大事情,我老漢更不例外。收看“兩會”電視新聞轉播,拜讀“兩會”報告,瀏覽代表題案和討論,偶爾也跟帖發(fā)點議論,十幾天下來,儼然就像一位列席會議的代表。傾注了滿腔“參政議政、共商國是”的情懷,慢慢地竟萌生出一個念頭:“我想當代表!”
我想當代表,不是為了出名,更不是為了牟利,而是想真正代表生活在本老漢這個階層的老百姓表達一下心聲。照我看,現(xiàn)在有不少代表隔行如隔山,有的根本就是“朝廷不曉得娘娘的事”,他們不是這個主席,就是那個總裁,不是這個高官,就是那個名人,總之一句話,基本上都是有權有勢、有名有望、財大氣粗的人物。吃喝不愁、住房無憂,上學看病一路平坦,騎驢的哪知趕腳累得慌?假若我當了代表,必然代表最廣大弱勢人群的呼聲,反映社情民意、參政議政,還能起到對某些人善意提醒、耐心勸勉、嚴正警告、治病救人之目的呢!
我想當代表,按照有關規(guī)定,必須有先進性和代表性,這些標準我知道??偫椤罢嗡仞B(yǎng)、業(yè)務能力、道德素質、法律意識等”。咱不敢說是十全十美,但達到及格分數(shù)絕無問題。
先說“先進性”。出身于根紅苗正的貧農家庭,黨員,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擁護黨的領導,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再說“業(yè)務能力”。咱雖年過半百,但經歷豐富。當過兵、務過農、執(zhí)過教、干過鄉(xiāng)村基層,黨政機關跑過龍?zhí)祝司佣€當過農民工……平日里接觸最多的是老百姓:企業(yè)職員、機關干部、下崗職工、小商小販、教師學生等。對他們哪廂屋子哪廂炕了解得清清楚楚。別的不敢說,假如我當了代表,為他們代言,絕對走不了樣、跑不了偏、差不了錢。他們最希望什么?最害怕什么?最想做什么?最反對什么?咱是小蔥兒拌豆腐——一清二楚。還有個不招人待見的愛好是鼓搗雜文,圍繞身邊熱點把脈看病,因沒有“處方權”,姑且“望聞問切”,從不像夜鶯那樣高唱溢美之詞。保證關注時政、關心國家發(fā)展、前程與命運,不負“兩會”代表的神圣職能。
其三論“道德素質”。咱雖沒有標兵、英模等頭銜,沒有名人、大款之氣派,憑著多年摸爬滾打、以民為本的純天然聯(lián)系;憑著“樹高千尺不忘根”、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樸素情感;憑著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思維智商;還憑著嫉惡如仇、皂白分明、實話實說、慷慨陳詞的臨危不懼。真實客觀地反映基層群眾心聲,為老少爺兒們、鄰里鄉(xiāng)親當好代言人,絕無問題!咱還有個優(yōu)點,就是對不太熟悉的社會現(xiàn)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不懂就是不懂,絕不裝懂,瞎說胡謅亂表態(tài),胡亂涂鴉湊提案。不會搞那些閃亮登場、轟然一震,過后又讓人窒息的雷人提案,諸如什么:“設立‘學士后解決大學生就業(yè)問題”;“廢除簡體漢字,恢復繁體字”;將“人民幣”改稱為“中華元”;“中國看病不算難也不算貴”;“‘斗雞合法化帶動經濟”;“農民工包機回家不難”;“發(fā)行千元鈔票可拉動內需”;“穿國服可刺激經濟增長”等餿主意、亂彈琴。
其四再論“法律意識”。咱祖祖輩輩奉公守法、嚴于律己。從來都是犯禁的不說,違法的不做。雖是李氏子孫,卻跟富二代不沾邊,父親也不叫李剛;拼搏了大半輩子,僅僅混了個溫飽有余。
我想當代表,一旦成功,保證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認真學習,深入調研,時刻牢記宗旨,真正起到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的作用。說到這,咱絕沒有看不起某些代表委員的意思,只是覺得一首歌唱紅了,一場球打贏了,一個影片出名了,就能參政議政進北京城了!人各有所長,不可強求一律。有自己的特長受人尊敬是正常的,但未必就能一好代百好、十全十美。
我想當代表,只是個由來已久的心愿,其實我心里特清楚,咱連個縣鄉(xiāng)的“兩會”代表都當不上,還想當國家級“兩會”代表,這不是癡人說夢?今日斗膽寫成文章,投給報紙,權當“神馬都是浮云”,快樂快樂嘴巴!當成當不成沒啥關系,也算給廣大選民提個醒兒,嚴防自己那張選票被濫用或盜用。
【原載2011年3月15日《城市金融報·今朝副刊》】
插圖 / 撓癢癢提案 / 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