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志勇
從《楓橋夜泊》英譯本看補償手段在漢詩英譯中的應用
龍志勇
作為譯學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詩歌翻譯,形似和神似兩者兼?zhèn)湟恢笔欠g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恰恰因為這一點,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翻譯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同時也引發(fā)了翻譯界、學術界對中國古代詩歌翻譯的長久爭論。語言文化差異會導致詩歌翻譯的損失,因此采用多種補償手段是詩歌翻譯的內(nèi)在要求。試圖通過比較《楓橋夜泊》不同英譯本來看補償手段在漢詩英譯中的應用。
翻譯;損失;補償;《楓橋夜泊》
文學作品的翻譯由于其傳達意蘊的豐富,一直頗受爭議。詩歌文字凝練、意象豐富,是文學作品中的瑰寶,其翻譯更是難上加難。依據(jù)關聯(lián)理論,翻譯是一種跨語言明示—推理的闡釋活動,譯者要根據(jù)交際者的意圖和讀者﹑聽者的期待調(diào)整相關參數(shù),在保證交際效果的前提下,應使源語和譯語文本最大程度地相同(Sperber﹠Wilson,1995)。詩歌旨在傳情達意,無論在內(nèi)容還是形式上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詩歌在翻譯過程中難以避免原詩特有的文化信息的流失。因此譯者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補償手段使原詩和譯詩最大程度地相同。本文通過比較《楓橋夜泊》不同英譯本來看補償手段在漢詩英譯中的應用。
20世紀40年代以來,奈達和費道羅夫等翻譯理論家率先推出現(xiàn)代翻譯理論,使翻譯研究逐漸走出狹隘的傳統(tǒng)觀念,不斷走向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科學化。而翻譯補償具有明顯的定向性和特異性,缺少其他翻譯范疇相對的普遍性,它需要翻譯研究者對所要翻譯的任何語言在各層次進行系統(tǒng)對比和分析,從中找出相互之間在語法范疇、詞匯、語音、修辭手段、文化等諸多方面的語內(nèi)語外差異和空缺,然后才能在目的語中探索功能對等的補償手段。因此,翻譯補償研究的進展似乎遠不及其他方面。
在西方翻譯理論中,許多翻譯理論家都對補償理論有所論述。奈達認為補償要建立在功能對等基礎上,即通過對同構缺失的補償取得功能對等。在《圣經(jīng)》翻譯中,他認為內(nèi)容比形式重要的多,他寧愿犧牲形式,換取內(nèi)容的對等,而不主張對形式進行補償。斯坦納提出了闡釋學補償理論,他認為翻譯損失貫穿具有闡釋性質(zhì)的整個翻譯過程,譯者是造成翻譯損失的首要原因,翻譯損失的要害在于質(zhì)的損益,原文和譯文是辯證關系。翻譯過程不僅能使原文有所損失,也能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續(xù)。紐馬克把補償機制建立在文本類型與功能基礎上,這使譯者實施補償是心中有明確的目標,從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威爾斯提出語言學派的補償理論,認為補償應當兼顧源語和目的語文本,達到文本的交際性同步,糾正了傳統(tǒng)譯論中普遍存在的偏執(zhí)一端的作法。哈蒂姆和梅森等認為翻譯補償是對翻譯中的交際性損失進行彌補。圖里提出描寫翻譯的補償理論,糾正了傳統(tǒng)理論偏執(zhí)源語的傾向,提出了源語與目的語互補的雙向分析原則。赫維和希金斯提出了語用學補償理論。赫維認為當源語和目的語以不同手段傳達示意功能時,不必拘泥源語的形式,可以把轉(zhuǎn)類補償作為常規(guī)翻譯策略,在目的語中以不同于源語的手段重建源語所傳達的示意功能。
中國現(xiàn)代翻譯補償研究的狀況與西方相似,與其他翻譯范疇相比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王恩冕提出語境中語義等值的補償。他對補償?shù)慕缍?“用譯入語語言形式補足在轉(zhuǎn)換原文語言形式時造成的語義損失”??缕教岢雒嫦蜃g語規(guī)范、要義優(yōu)先的語境中等值補償,認為由文化差異造成的語言符號意義不對應導致翻譯損失。區(qū)鉷提出語境中功能對等的概念補償。孫迎春提出文學藝術審美要素的補償。屠國元提出文化信息翻譯的妥協(xié)與補償。
張繼是一個關心人民疾苦,敢于正視社會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安史之亂后,中原百姓淪入深重災難之中,已中幾年進士的張繼還沒來得及被任用,在這種情況下,他來江南游歷,足跡遍布會稽、吳郡一帶,舉目無親,無依無靠,沒有官職,生活艱難。就在這種國難身貧的困境中,張繼來到了楓橋之地并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這首詩意境清遠、情景交融,描寫了蘇州城外江邊的夜景:殘月西沉,秋霜滿天,耳邊偶爾傳來一兩聲烏鵲的啼鳴;在朦朧的夜色中,江邊的楓樹只顯現(xiàn)出黑黝黝的樹影,江中的漁火在霧氣茫茫中閃爍,這兩種景色的對峙勾起了詩人的羈旅之愁;附近寒山寺傳來低沉而悠長的夜半鐘聲使詩人的鄉(xiāng)愁更加深沉。全詩以“愁眠”為主線,使其中的景物、色彩、音響、環(huán)境與夜泊江邊客子的心緒和情懷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表現(xiàn)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1]這首傳世七絕自然也受到了中外翻譯家、詩人的喜愛,至今已經(jīng)有三十種不同的譯本。本文試重點比較其中五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譯文,以探究補償手段在漢詩英譯中的應用。
1.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2]
2.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The old moon is going down
And the crows make a ruckus
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
There are maples on the riverbank
And the lights of fishing boats
Drift with the current
I fall into a sad sleep
The monastery on cold mountain
It is outside the town of gusu
The sound of its bell
Touches the guest boat at midnight[3]
3.Maple Bridge Night-mooring
Moon sets,a crow caws,
frost fills the sky
River,maple,fishing-fires
cross my troubled sleep
Beyond the walls of Suzhou
from Cold Mountain temple
在上述的研究與分析期間我們可以較好地發(fā)現(xiàn),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利用自身掌握的函數(shù)知識在圖形中充分了解與明確函數(shù)的實際模型,同時再以此為基礎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地解決。其中這次實際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明確了相應的教學流程模式,可分為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The midnight bell sounds
reach my boat.
(Gary Snyder,unpublished manuscript,1953)
4.Tying up for the Night at Maple River Bridge
Moon setting,crows cawing,frost filling the sky,
through river maples,fishermen's flares confront my uneasy eyes.
Outside Ku-su city,Cold Mountain Temple—
late at night the sound of its bell reaches a traveler’s boat.
5.Mooring at Night by Maple Bridge
The setting moon,a cawing crow,the frost filled sky;
River maples,fishermen's flares,and troubled sleep,
From the Cold Mountain Temple,outside Suzhou
The tolling of the midnight bell reaches the wanderers'boat.
弗羅斯特曾說“詩就是翻譯中喪失掉的東西”,也有其他西方學者說“詩亦是翻譯中所收獲的”。還有論者稱“翻譯帶給了整個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作以靈感,對于詩歌尤其如此?!保?]由此看來,翻譯和詩歌彼此影響,關系密切。詩歌在翻譯中容易喪失的是原詩的形式、意境、文化,而所獲的則是譯者對于原詩新的體驗與闡釋以及不同形式詩歌特色的交融。為了實現(xiàn)原詩和譯詩最大程度地相同,從而真正傳達原詩的音美、形美、意美,譯者需要使用補償手段。[5]下面分析補償手段在《楓橋夜泊》英譯本意境、形式、韻律方面的應用。
1.意境方面的補償。
原詩共有28個字,然而17個字都在描述景色。這些景色看似是無意識的累加,實際是詩人嚴密的邏輯和美學思想關照下的集中表達。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形成了夜半鐘聲的背景,勾勒出來一幅靜謐、孤寂的畫面。而“夜半鐘聲到客船”則將全詩的神韻展現(xiàn)出來,以動襯靜,更加突出了夜晚的孤寂、詩人的羈旅愁思,也展現(xiàn)了詩人物我兩忘的情懷,創(chuàng)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在原詩中許多意象都含有豐富的文化含義,在翻譯過程中能否采用適當?shù)难a償手段讓譯文與原作保持最大的相似性決定了譯文的質(zhì)量。如原詩“霜滿天”并不符合自然景觀的實際現(xiàn)象,因為霜在地而不在天,但是詩人置身于夜泊的小舟感受著茫茫的夜氣,就會有周圍彌漫著霜華的感覺。中譯文1將其譯為“the frosty sky”,運用了減詞法省略了“滿”,準確表達出了原詩的意境,并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譯文2譯為“The world is covered with frost”,譯文3、4、5翻譯中都將滿譯為“fill”,直接表達了原文的表面意思,卻過于直白,有失詩的含蓄。又如“姑蘇城”一詞的翻譯,譯文1譯為the city walls,采取了替代法,譯文2譯為the town of gusu,譯文3譯為the walls of Suzhou,譯文4譯為Ku-su city并在文末注釋為an old name for Suchow,譯文5譯為Suzhou。而姑蘇是由特定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和社會遺產(chǎn)的傳承所形成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姑蘇是吳文化,甚至江南文化的代言人。更為重要的是,在中國文人心中,這里是“中國文化靜謐的后院”,事成事敗之后,他們愿意隨時來這走走,或好好休憩,或排解胸中的郁悶。因此,姑蘇乃獨特的文化意象,在翻譯中需如實傳達給譯文讀者。而譯文讀者多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也需要對中國特有的文化名詞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詩歌,所以在音譯姑蘇的基礎上,不妨加條注釋:Gusu(Suzhou today),a city famous for its historical associations and natural tranquility.這樣才能有助于譯文讀者理解原詩,真正實現(xiàn)原詩與譯詩的最大相同。
2.形式、韻律方面的補償。
形式不可譯,形式不是翻譯的目標,這幾乎是普遍接受的觀點。然而形式的意義與作者的意圖密切相關,而有時直接體現(xiàn)著作者的意圖。這就意味著,在翻譯中,只有再現(xiàn)了它的“形”才能再現(xiàn)它的“意”。形式的翻譯很難,原因在于要克服語言和文化的雙重障礙。而旋律與節(jié)奏美是詩的重要特征。卡西爾就詩的問題說道:“一首詩的內(nèi)容不可能與它的形式——音韻、音調(diào)、韻律——分離開來。這些形式成分并不是復寫一個給予的直觀的純粹外在的或技巧的手段,而是藝術直觀本身的基本組成部分?!绷鹤卺芬舱f“在創(chuàng)造最高度的火候里,內(nèi)容和形式是像光和火般不能分辨的”。因此,在詩歌翻譯中,形式的翻譯是要追求的。而這就需要使用一些補償手段去尋求形式和內(nèi)容的最佳結合點。
中國古詩有嚴格的字數(shù)和韻律要求。《楓橋夜泊》是一首七言絕句,它有四行,每行七個字。漢語中每個字有一個音,但是英語中每個單詞不只有一個音。所以很難實現(xiàn)譯文與原文一樣有相同數(shù)目的音節(jié)或是字數(shù)。在五個譯本中,三個譯本由四行構成,另外兩個一個十一行,一個八行。原詩第一、二、四行押“an”韻,從而使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另外,大多數(shù)漢字以元音結尾,元音發(fā)音更為響亮飽滿,而英語單詞常以輔音結尾。漢語有四個調(diào)而英語只有升降調(diào)。這些都限制了譯文在形式方面與原詩的相近、對等。為了實現(xiàn)與原文的最大對等,五個譯文都相應的采取了補償手段。譯文1采用單詞尾韻押韻的方式,即“sky”和“l(fā)ie”押韻,Hill和still押韻,使全詩保持aabb的韻律規(guī)則,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原詩aaxa的韻律。另外,譯者巧妙地運用英語頭韻使譯詩具有更多的音樂性,呈現(xiàn)出美感,如第一句的cry和crows,第四句的Bells、break和borne。譯文2的形式與音韻與原詩相距甚遠,失去了原詩的凝練與美感,但是也有部分單詞如sad和sleep,monastery和mountain押了頭韻,“crows”和“ruckus”,“l(fā)ights”和“boats”,“drift”和“current”押了尾韻,從而增添譯文的流利性。譯文3形式與音韻也與原詩相差很大,它短小的句子,自由的韻律和對意象的集中處理,體現(xiàn)了意象派詩學主張。譯文4運用v-ing形式增加聲音的美感和詩的動態(tài)感。譯文5對韻律考慮的不多。綜合比較五個譯本,譯文1運用了多種補償手段,更好地闡釋了原詩的音、形、意。
語言文化差異會導致詩歌翻譯的損失,因此采用多種補償手段是詩歌翻譯的內(nèi)在要求,這一方面是由于詩歌的特殊性質(zhì),另一方面是由于語言所搭載的文化信息、價值觀念、審美心理的巨大差異容易在翻譯再創(chuàng)造過程中造成信息和審美價值的不對稱。[6]但是補償應該適度,也不能因過度補償造成譯品的失真。
[1]胡安江.翻譯的本意:《楓橋夜泊》的五種漢學家譯文研究[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6).
[2]許淵沖.唐宋詩一百五十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3]王守義,約翰·諾弗爾.唐宋詩詞英譯[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4]夏廷德.翻譯補償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張密.解讀詩歌翻譯的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J].翻譯交流,2007.
[6]趙彥春.翻譯歸結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Abstract:Poesy is the purest art form of literature works,which has succinct and implicit language,clear rhythm,and neat sentence pattern.Chinese ancient poesy i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mplying cultural richness.During the course of poesy translation,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lation work,translators have been aiming at the goal of likeness not only in appearance but also in spirit.That is precisely why it is difficult to translate ancient Chinese poesy,and meanwhile resulting in long-standing argument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The difference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will bring on the loss of poesy translation,so it is required to take various compensation methods in the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compare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Feng Qiao Ye Bo”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nsation method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sy into English.
Key words:translation;loss;compensation;Feng Qiao Ye Bo
Class No.:H315.9Document Mark:A
On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a view through the English version of“Feng Qiao Ye Bo”
Long Zhiyong
H315.9
A
龍志勇,講師,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安徽·蕪湖。郵政編碼:241002
1672-6758(2011)05-0074-3
(責任編輯:蔡雪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