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蔬菜對重金屬元素的吸收和積累研究進展

2011-04-01 06:33:21黃永東黃永川于官平洪云菊鄒毓
長江蔬菜 2011年10期
關鍵詞:金屬元素重金屬蔬菜

黃永東,黃永川,于官平,洪云菊,鄒毓

(重慶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質(zhì)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重慶市九龍坡區(qū),401329)

隨著城市化、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環(huán)境污染日益加劇,工業(yè)“三廢”、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的排放,含重金屬的農(nóng)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水資源、農(nóng)田土壤的重金屬含量日益增高。蔬菜是人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母笔称?,而菜地大多集中分布在城?zhèn)近郊,較易受到工業(yè)“三廢”、交通工具、城市生活廢棄物、肥料農(nóng)藥等重金屬源的污染,并通過蔬菜影響人們健康[1,2]。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專家愈來愈重視環(huán)境中被生物吸收的污染物在生物體內(nèi)累積和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目前關于植物特別是蔬菜對重金屬污染物的吸收以及重金屬在蔬菜體內(nèi)的累積和分布的研究為數(shù)不多,且研究涉及的蔬菜和重金屬種類較少[3]。

菜地重金屬污染的治理目標不僅是抑制重金屬對蔬菜的毒害和提高蔬菜產(chǎn)量,更重要的是減少蔬菜對重金屬元素的吸收,抑制重金屬進入食物鏈。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必須了解蔬菜對土壤重金屬元素吸收、運輸和分配的規(guī)律及其機理。因此,全面掌握蔬菜對重金屬的吸收與分配規(guī)律,合理進行蔬菜的生產(chǎn)布局,對發(fā)展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蔬菜,保障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1 蔬菜對重金屬的吸收與積累

1.1 不同蔬菜種類間的差異

大量研究表明,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不同蔬菜對重金屬的富集程度不一樣,但大多研究認為重金屬在蔬菜內(nèi)的累積量表現(xiàn)為葉菜類>根菜類>果菜類[4]。潘瑞熾等[5]研究結果表明,葉菜類蔬菜中以莧菜、小白菜的富集作用較強,甘藍較弱。徐明飛等[6]研究表明,瓜類蔬菜對重金屬砷(As)、鉛(Pb)、鎘(Cd)、汞(Hg) 富集作用較弱;茄果類蔬菜對 As、Pb的積累較低,對Cd的積累較強;青菜和根莖類蔬菜對As,Pb和Cd的積累較強,且這2類蔬菜食用部分對As,Pb和Cd的累積量都與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胡小玲等[7]對不同種類蔬菜重金屬含量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葉菜類蔬菜重金屬超標率最高,達24.6%,茄果類和豆類次之,根莖類蔬菜中重金屬超標率含量較低。李澤琴等[8]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蔬菜對重金屬的富集程度依次為,萵筍莖>空心菜>韭菜>茄子>西葫蘆。江解增等[9]研究表明,在土壤Cd含量未超標的情況下,11份蔬菜樣品中菠菜、芫荽和1份小白菜的Cd含量超標,其中芫荽的Cd含量超過無公害蔬菜國家標準的3倍。

茹淑華等[10]對葉菜類、果菜類和根菜類3類蔬菜富集重金屬(Cu、Zn、Pb 和 Cd)的研究表明,不同重金屬在不同種類蔬菜中的含量大小順序不同,Cu:茄子>菠菜>黃瓜>芫荽>番茄、甘藍>青椒、芹菜>尖椒>白蘿卜。Zn:菠菜>芫荽>青椒、黃瓜>尖椒>甘藍>番茄>茄子>白蘿卜>芹菜>黃瓜;Pb:芫荽>菠菜>青椒>尖椒>甘藍>芹菜>茄子>白蘿卜>黃瓜>番茄;Cd:菠菜>甘藍>芹菜>芫荽>青椒>番茄>白蘿卜>茄子>黃瓜>尖椒。

此外,有研究表明,同一種蔬菜的不同基因型吸收重金屬存在差異。如Michalik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胡蘿卜肉質(zhì)根吸收重金屬的能力存在基因型差異。

1.2 蔬菜不同器官(部位)的差異

重金屬從不同部位進入植株體,在蔬菜中具有不同的吸收積累量。直接進入器官中積累的量最多,離這個入口越遠的器官,積累得就越少。所有的重金屬元素都可以通過土壤進入植物根部,有些元素還可以通過空氣被葉片吸收,如Pb、Hg、鋅(Zn)等[12,13]。鄭路等[14]認為生長在空氣受到污染的環(huán)境中的蔬菜,其體內(nèi)50%以上的Pb是由植株葉片從大氣中吸收;葉面積大、葉面粗糙的蔬菜吸收鉛的能力強,含量較高,而葉細窄、表面呈蠟質(zhì)狀的蔬菜鉛含量低。Lindberg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葉片的汞含量比其他組織高,從而認為植物主要是通過葉片從大氣中吸收汞。

很多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重金屬在蔬菜的不同器官內(nèi)積累分布有差異。李學德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菠菜Cd的積累量為葉片、根>莖,而Cu的積累量依次為葉片>根>莖稈,Pb的積累量則依次為根>莖>葉片;青菜葉片中的鉻(Cr)、Cd、Pb、銅(Cu)含量均高于莖。不同基因型甘藍地上部分Cd含量為47~183 mg/kg,根系Cd含量為617~1 789 mg/kg,差異較大[17]。 樓根林等[18]對鎘在成都壤土和幾種蔬菜中累積規(guī)律的研究結果顯示,供試蔬菜品種一般以根部吸收富集Cd的能力最強,而葉大于莖,蘿卜則葉大于根,青椒果實和豇豆豆莢中Cd的殘留量少于其他部位。周箏[4]研究表明,As進入番茄植株體后幾乎全部累積到根和葉內(nèi),Hg幾乎全部遷移到番茄葉中,而菜豆、青椒植株體內(nèi)的Hg經(jīng)遷移后幾乎全部累積進入果實中。 遲愛民等[19]研究表明,Cu、Pb、Zn、Cd、Hg的含量分布在番茄、青椒和豇豆3種蔬菜中均是葉>根>莖;As在番茄、青椒中是根>葉>莖;在豇豆中是根>莖>葉;Cr在3種蔬菜中的含量分布都是根>葉。還有的研究發(fā)現(xiàn)蔬菜一般以根部吸收富集Cr的能力最強,而葉大于莖,蘿卜則是葉大于根,青椒果實和豇豆豆莢中Cr的殘留量少于其他部位[20]。多數(shù)重金屬在蔬菜植株體內(nèi)的累積分布類型可分為以下幾種:A.根、葉>莖、果;B.葉>果、根、莖;C.果>葉、根、莖;D.根~莖~葉~果,4 種類型多寡排序為:C>B>A>D。 番茄中的 Cd、Cu、Zn,菜豆中的 Hg、Cu、Zn,青椒中的Hg均屬于C類分布。

1.3 蔬菜不同品種間的差異

汪雅谷等[21]研究發(fā)現(xiàn),同一種蔬菜吸收不同重金屬的能力不同,富集元素的規(guī)律是Cd>Zn、Cu>Pb、Hg、As、Cr。 同一種蔬菜的不同基因型對重金屬的吸收積累也存在差異。王松良等[22]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13種基因型不同的小白菜其莖葉Cd、Pb、As含量差別很大。在相同Cd濃度下,不同小白菜品種間Cd含量差異最高相差4.3倍,差異顯著,且外界Cd濃度越高,品種間差異越大[23]。

1.4 單一污染和復合污染的差異

①單一污染 不同重金屬元素在蔬菜體內(nèi)遷移積累的特性因元素種類的不同而異。宋玉芳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銅、鋅、鉛、鎘污染對白菜根伸長抑制率與土壤有機質(zhì)和土壤氮含量呈顯著負相關;但與土壤pH值和土壤鉀含量的相關性不顯著。李忠海等[25]的盆栽試驗研究表明,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向芹菜的遷移率順序是Cd>Zn>Pb,Cd元素最易于被植物吸收。馬蘭等[26]通過水培芹菜研究表明,Cd、Zn單一污染下,莖葉中粗蛋白和元素P的含量沒有顯著變化,Cd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莖葉對K的吸收,而Zn抑制了莖葉對K的吸收。在Cd、Zn的高濃度處理下,莖葉對元素Fe的吸收都與對照呈顯著差異,分別達到418.8 mg/kg和471.6 mg/kg,是對照值的1.3倍和1.5倍。

②復合污染 許多研究表明,在低濃度和高濃度下,重金屬間的交互作用對蔬菜吸收的影響不同;同時重金屬的交互作用在不同蔬菜中的表現(xiàn)也不同,當多種元素存在時,其交互作用更為復雜[27]。目前,復合污染不僅出現(xiàn)在污灌區(qū)的土壤,而且在城郊的菜田土壤上也普遍存在[28]。有研究表明,越南河內(nèi)的農(nóng)業(yè)土壤(種植水稻和蔬菜)中的重金屬元素,Cr與鎳(Ni)呈極顯著相關,Zn 與 Cr、Ni也達極顯著相關,Pb與Cr、Mn與Zn呈顯著相關[29]。上海寶山區(qū)菜區(qū)土壤中 6 種重金屬元素(Cu、Zn、Pb、Cr、Cd、Hg)的相關性,都達到了極顯著相關(P<0.01)[30]。

在復合污染條件下,作物對某種重金屬的吸收受到相伴重金屬的影響[31~32]。一般來說,重金屬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分為以下2種:協(xié)同作用和拮抗作用[33]。協(xié)同作用是指某一重金屬元素的存在能促進另一重金屬元素的吸收。銅鋅在未超標時,在菜心可食部分是相互促進吸收的[34]。秦天才等[35]利用溶液培養(yǎng)方法研究重金屬元素復合污染時發(fā)現(xiàn),在含Cd的培養(yǎng)液中施入Pb后,加強了Cd對小白菜根系的生理生態(tài)效應,并且導致小白菜吸收更多的Fe。拮抗作用是指某一重金屬元素的存在,能抑制另一重金屬元素的吸收。韓美清等[36]研究表明,在 Pb、Cd、Cu、Zn共同脅迫的情況下,不利于 Pb元素向菠菜的地上部分轉(zhuǎn)移運輸。宋菲等[28]通過盆栽試驗發(fā)現(xiàn),土壤中Zn/Cd比值增大極顯著地降低菠菜含Cd量,說明土壤中鋅含量的增加降低菠菜對Cd的吸收量。這與 Oliver等[37]和 McLaughlin等[38]的研究結果一致,他們發(fā)現(xiàn)當Zn/Cd增大時,小麥和馬鈴薯吸收的Cd量會隨之降低。但是Wong等[39]通過溶液培養(yǎng)試驗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液中Cd含量在低濃度(0.1 mg/L)時,青菜吸收的鋅量比對照高;而高濃度(>1.0 mg/L)時,青菜吸收的鋅量比對照低。有關研究還表明,當Zn、Cd、Cu混施時,Cd的存在促進了大豆葉片中Zn的積累,而Cu的存在則使Zn和Cd的濃度降低[40]。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這些重金屬元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植物種類而異。

1.5 重金屬對蔬菜吸收積累的影響機理

張義賢[41]認為,較多的重金屬進入蔬菜植株體后取代了某些酶和蛋白質(zhì)行使其功能時所必需的特定元素,使其活性降低或變性,影響組織蛋白合成,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傷害細胞膜系統(tǒng),從而引起蔬菜生理代謝功能的紊亂,生長發(fā)育受阻甚至死亡。國外研究表明,蔬菜植株將土壤中的不溶態(tài)重金屬活化,然后將活化的重金屬從根系轉(zhuǎn)運到地上部分,富集能力強的蔬菜植株對重金屬的吸收和轉(zhuǎn)運能力相對較強,因此不同的蔬菜中重金屬的含量差異很大,同時由于土壤理化性質(zhì)、根際、根系、植物重金屬螯合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各種蔬菜對同種重金屬以及同種蔬菜對不同重金屬的吸收累積均存在著差異[42]。

2 土壤因子對蔬菜重金屬污染的影響

2.1 土壤pH值和氧化還原狀況

土壤pH值是反映土壤狀況的重要理化性質(zhì)之一。幾乎所有的研究報告都將土壤pH值列為影響植物對重金屬吸收的最主要的土壤因素[43]。由于土壤膠體帶負電荷,而絕大多數(shù)金屬離子帶正電荷,所以土壤pH值越低,重金屬被解吸的越多,其活動性就越強,越容易往植物體內(nèi)遷移[44]。Brown等[45]發(fā)現(xiàn),降低污泥土壤的pH值會促進萵苣地上部分對Mn的吸收。廖凌[46]發(fā)現(xiàn)在通電和加入KCl處理的情況下,污泥的pH值降低,提高了野芋對Cu、Zn的吸收。胡靄堂[47]報道,隨著土壤pH值的下降,Zn在土壤中的活性也隨之增強,在葉菜(甘藍)中的積累量也隨之增加。

土壤氧化還原狀態(tài)亦被認為是土壤中對重金屬的溶解性和植物有效性影響最大的理化性質(zhì)之一。氧化還原電位可直接改變重金屬的氧化狀態(tài),從而影響溶解、吸附、解吸、沉淀和土壤中的其他相互作用[48]。土壤氧化還原狀態(tài)對不同的重金屬元素影響不同,在還原條件下,重金屬和土壤中的S形成硫化物沉淀,降低蔬菜對其吸收;在氧化條件下,F(xiàn)e、Mn 形成氧化物難于被蔬菜吸收,但 As、硒(Se)等易形成絡合陰離子,其進入蔬菜的活性增強。

2.2 有機物和微生物

大量研究表明,有機質(zhì)與重金屬發(fā)生螯合會阻礙植物對重金屬吸收,使重金屬的活性降低[49]。Zhu等[50]研究了連續(xù)施用富含Cu的豬廄肥的土壤中Cu的有效性,結果表明施用豬廄肥顯著提高了土壤有機質(zhì)和土壤有效態(tài)Cu含量。張曉熹等[51]通過盆栽試驗研究表明,施用石灰后,顯著降低芥菜鎘含量,提高芥菜產(chǎn)量。

土壤微生物對重金屬的生物活性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可通過帶電荷的細胞表面吸附重金屬離子,或通過攝取必要的營養(yǎng)元素主動吸收重金屬離子,將重金屬離子富集在細胞表面或內(nèi)部。同時,微生物也能與土壤中的其他組分競爭吸附重金屬離子。Hartmann等[52]將菌根菌接種到蔬菜,降低了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Adriaensen等[53]研究認為,菌根菌增加了植物高度、植物生物量、總葉片數(shù)、根莖P濃度和固氮酶活性,同時降低了根莖As含量。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微生物群體的大小、種類和活力受土壤深度、通氣狀況及土壤類型的影響,所以稻田微生物對重金屬元素的活化速度和范圍可能也受以上幾個因素的影響,但目前尚未見有關方面的報道。

2.3 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

一般而言,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越高,重金屬元素進入作物的機會越大。柳勇等[54]研究發(fā)現(xiàn),菜心中重金屬質(zhì)量分數(shù)與其在土壤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有一定的相關性,菜心中Pb、As的積累分別取決于土壤中Pb、As的質(zhì)量分數(shù)。南海區(qū)平洲鎮(zhèn)沙涌菜園土由于受電鍍廢水污染,Cu、Zn、Ni的含量分別為156.64,475.32,157.08 mg/kg,比對照土壤中高數(shù)倍,其上種植的菜心中 Cu、Zn、Ni含量分別為26.33,184.24,22.32 mg/kg, 分別比對照高 1.7 倍、2.0倍和13.7倍[55]。仝磊等[56]調(diào)查研究了蘇州市常見的12種蔬菜及土壤,分析了蔬菜與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土壤中的Zn、Cu、Cd含量與多數(shù)蔬菜的含量呈顯著的正相關,而Pb含量在多數(shù)蔬菜中均表現(xiàn)為與土壤含量無相關性。但是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多少并不完全代表蔬菜吸收量的大小,這還與重金屬元素的形態(tài)有關。土壤中Pb、Cd、Cu、Cr、Zn、Mn 等金屬均以有效態(tài)和結合態(tài)2種形式存在。其中,有效態(tài)重金屬能夠直接被蔬菜作物吸收,而結合態(tài)不能。侯明等[57]采用盆栽試驗研究土壤中Hg的形態(tài)變化,結果表明,種植蔬菜后的土壤Hg形態(tài)變化表現(xiàn)為水溶態(tài)和腐殖酸絡合態(tài)明顯減少,而強有機質(zhì)結合態(tài)顯著增加,隨著外源Hg量的增加,土壤Hg形態(tài)由殘渣態(tài)、強有機質(zhì)結合態(tài)向交換態(tài)和碳酸鹽鐵錳氧化態(tài)轉(zhuǎn)化,Hg的生物活性增強,蔬菜的生物量下降。除強有機質(zhì)結合態(tài)和殘渣態(tài)外,土壤中各形態(tài)Hg含量和總Hg量與蔬菜根、莖葉中Hg含量呈顯著正相關。

2.4 土壤類型

不同土壤類型其有機質(zhì)含量、孔隙度、酸堿度、酶活性、CEC等理化特性各異,直接影響重金屬在土壤中的遷移與固定,從而影響蔬菜對其吸收與富集[58]。岳振華等[20]對湖南省長沙市、邵陽市等的灰菜園土、紅菜園土、潮菜園土上重金屬含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對重金屬富集大小的順序為灰菜園土>紅菜園土>潮菜園土,說明3種土壤中灰菜園土對重金屬的吸收和化學固定作用最強。

3 展望

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包括物理措施、化學方法及生物技術,但這些方法在有效性、持久性及經(jīng)濟性方面難以達到預期效果[59]。利用農(nóng)作物吸收、積累重金屬能力的品種差異可以有效地防治重金屬對蔬菜的污染。國內(nèi)外已經(jīng)有一些研究關注到農(nóng)作物吸收和積累重金屬的品種差異,早在1995年就已經(jīng)有研究成果關注到重金屬低量積累品種的培育問題。在澳大利亞,應用低量積累Cd的馬鈴薯品種已經(jīng)成為一種降低從日糧中的Cd攝食量的農(nóng)業(yè)實踐活動[60]。但許多研究并未獲得重金屬低量積累品種;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對試驗結果欠缺進一步的重復驗證和實質(zhì)性的鑒定工作,也尚未開展相關的生物學基礎研究,因而不了解典型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遺傳穩(wěn)定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深入研究不同蔬菜品種對重金屬的吸收和積累在時間(不同生育期)、空間(不同器官)上的變化,并探明這種差異和變化的遺傳基礎,以便選育和培育出對菜田重金屬吸收量少及重金屬在蔬菜體內(nèi)積累量低的新品種。

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的發(fā)展,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傾向于抗重金屬污染基因的定位與克隆研究,目前已有相關研究從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植物抗重金屬污染。Pence等[61]從Zn/Cd超富集植物遏蘭菜中克隆到與Zn轉(zhuǎn)運有關的ZNT1基因。隨后,Assuncao等[62]從同種植物體內(nèi)也克隆到該基因,同時還發(fā)現(xiàn)ZTP1和ZNT2??怪亟饘倩虻亩ㄎ缓涂寺⊙芯繉榉N質(zhì)資源的改良以及生物體對重金屬的適應性研究提供重要的技術手段。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在蔬菜上的應用還比較少。今后應全面加強重金屬離子在細胞內(nèi)活動的研究,以便揭示蔬菜體內(nèi)重金屬遷移分配的本質(zhì)。另一方面應加強相關基因的鑒定、分離、克隆、組織結構及其啟動子活性研究,以便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改良蔬菜吸收、積累重金屬的能力。

[1]張民,龔子同.我國菜園土壤中某些重金屬元素的含量與分布[J].土壤學報,1996,33(1):85-93.

[2]Zhang M K,Wang M Q,Liu X 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quality under vegetable production along an urbanrural gradient[J].Pedosphere,2003,13(2):173-180.

[3]Sawert A,Weigel J,Jager H J.Upatake and organ-specific partidoning of cadmium by Solanaceous plants[J].Angewante Botanic,1987,61(5/6):439-451.

[4]周箏.成都市某蔬菜基地蔬菜中重金屬含量分布研究[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07(1):19-21.

[5]潘瑞熾,董愚得.植物生理學.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徐明飛,鄭紀慈,阮美穎,等.不同類型蔬菜重金屬(Pb,As,Cd,Hg)積累量的比較[J].浙江農(nóng)業(yè)學報,2008,20(1):29-34.

[7]胡小玲,張瑰,陳劍剛,等.珠海市蔬菜重金屬污染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6,16(8):980-981.

[8]李澤琴,程溫瑩,羅麗,等.成都市某蔬菜基地重金屬污染狀況分析[J].地質(zhì)災害與環(huán)境保護,2002(4):24-26.

[9]江解增,許學宏,余云飛,等.蔬菜對重金屬生物富集程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蔬菜,2006(7):8-10.

[10]茹淑華,張國印,孫世印,等.蔬菜富集重金屬 Cu、Zn、Pb和Cd的特征和規(guī)律研究[C]//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文論集(下),2008.

[11]Michalik B.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lity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influence of post-h(huán)arvest factors and technology,Chania,Greece[J].Acta-Horticultural,1995,379:213-219.

[12]Zheljazkov V D,Nielsen N E.Effect of heavy metals on peppermint and cornmint[J].Plant and Soil,1996,178:59-66.

[13]Shaw B P,Panigrahi A K.Uptake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in some plant species collected from a contaminated area in India:Its ecological implications[J].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1986,15(4):439-446.

[14]鄭路,常江.合肥市菜園蔬菜和土壤的鉛污染調(diào)查[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1989,11(5):33-37.

[15]Lindberg S E,Jakson D R,Huckbee J W,et al.Atmospheric emission and plant uptake of mercury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near the Almaden mercury mine[J].Jounal of Environment Quality,1979,8:572-578.

[16]李學德,花日茂,岳永德,等.合肥市蔬菜中鉻、鉛、鎘和銅污染現(xiàn)狀評價 [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4,31(2):143-147.

[17]孫建云,王桂萍,沈振國.不同基因型甘藍對鎘脅迫的響應[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5,28(4):40-44.

[18]樓根林,張中俊,伍鋼,等.鎘在成都壤土和幾種蔬菜中積累規(guī)律的研究[J].農(nóng)村生態(tài)環(huán)境,1990(2):40-44.

[19]遲愛民,徐忠林.呼和浩特市蔬菜中重金屬污染的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1995,9(1):86-94.

[20]岳振華,張富強,胡瑞芝,等.菜園土中重金屬和氟的遷移積累及蔬菜對重金屬富集作用[J].湖南農(nóng)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18(4):929-936.

[21]汪雅谷,章國強.蔬菜區(qū)土壤鎘污染及蔬菜種類選擇[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1995(4):7-10.

[22]王松良,鄭金貴.13種小白菜基因型對Cd、Pb、As累積特性比較[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4(3):304-308.

[23]陳瑛,李廷強,楊肖娥.不同品種小白菜對鎘的吸收積累差異[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9,20(3):736-740.

[24]宋玉芳,許華夏,任麗萍,等.土壤重金屬對白菜種子發(fā)芽與根伸長抑制的生態(tài)毒性效應[J].環(huán)境科學,2002,23(1):104-107.

[25]李忠海,王海燕,梁文彬,等.土壤鎘、鋅、鉛復合污染對芹菜的影響[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2,22(1):36-39.

[26]馬蘭,張寶莉,張華,等.鎘鋅復合污染對芹菜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J].燕山大學學報,2008,32(6):530-533.

[27]尚愛安,劉玉榮,梁重山.土壤中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研究進展[J].土壤,2000,19(2):896-901.

[28]宋菲,郭玉文,劉孝義,等.鎘、鋅、鉛復合污染對菠菜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1996,15(1):914.

[29]Tra H T L,Egashira K.Heavy metal status of agricultural soils in Tuliem and Thanhtri districts of Hanoi city,Vietnam[J].J Fac Agric Kyushu Univ,1999,43(3):489-497.

[30]馮恭衍,張炬,吳建平.寶山區(qū)菜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環(huán)境質(zhì)量評價[J].上海農(nóng)學院學報,1993,11(1):35-42.

[31]陳懷滿,鄭春榮.復合污染與交互作用研究——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中研究的熱點與難點[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2002,21(2):192.

[32]羅厚枚,王宏康.土壤重金屬復合污染對作物的影響[J].環(huán)境化學,1994,13(5):427-432.

[33]尚愛安,劉玉榮,梁重山,等.土壤中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研究進展[J].土壤,2000(6):294-300.

[34]王衛(wèi)紅,吳剛,游植,等.赤紅壤施用Cu、Zn對菜心生長和吸收Cu、Zn的影響[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8(2):66-71.

[35]秦天才,吳玉樹,王煥校,等.鎘、鉛及其相互作用對小白菜根系生理生態(tài)效應的研究[J].生態(tài)學報,1998,18(3):320-325.

[36]韓美清,王路光,郭平毅,等.重金屬污染土壤中菠菜對鉛吸收和累積規(guī)律的研究 [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9,15(4):957-980.

[37]Oliver D P,Hannam R,Tiller K G,et al.The effeets of zinc fertilization on cadmium concentration in wheat grai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1994,23(4):705-711.

[38]Mclaughlin M C,Maieret N A,Freemanet K,et al.Effect of potassic and phosphatic fertilizer type,fertilizer Cd concentration and zinc rateon cadmium uptake by potatoes[J].Fertilizer Research,1995,40(1):63-70.

[39]Wong M K,Chuah G K,Koh L L,et al.The uptake of cadmium by Brassiea Chinensis and its effect on plant zinc and iron distrbution [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1984,24(2):189-195.

[40]楊景輝.土壤污染與防治[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41]Zhang Y X.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to hordeum vulgare[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1997,17(2):199-201.

[42]Rogoz A.The content and uptake of some micro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sunflowers and maize depending on the dose of lime[J].Zeszyty Problemowe Nauk Rolniczych,1996,434(1):213-218.

[43]Anderson M A,Rubin A J.Adsorption of inorganics at solid-liquid interfaces[M].Ann Arbor Mich:Ann Arbor Science Publishers Inc,1981:1-357.

[44]Sing B R,Kristen M.Cadmium uptake by barley as affected by Cd sources and pH levels[J].Geoderma,1998,84:185-194.

[45]Brown S L,Chaney R L,Angle J S,et al.Zinc and cadmium uptake ofThlaspi caerulescensgrown in nutrient solution[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95,59(1):125-133.

[46]廖凌.通電和KCl處理對野芋吸收城市污泥重金屬Cu、Zn 的影響[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8(5):78-81.

[47]周立祥,胡靄堂,戈乃玢.蘇州市城市生活污泥成分性質(zhì)及其對蔬菜和菜地土壤的影響[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4,17(2):54-59.

[48]利鋒,張學先,戴睿志.重金屬有效態(tài)與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制訂[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8,15(1):7-10.

[49]Arias M,Barral M T,Mejuto J C.Enhancement of copper and cadmium adsorption on kaolin by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s[J].Chemosphere,2002(48):1 081-1 088.

[50]Zhu Y M,Berry D F,Martens D C.Copper availability in two soils amended with 11 annual applications of copperenriched hog manure[J].Commun Soil Sci Plant Anal,1991,22:769-783.

[51]張曉熹,羅泉達,鄭瑞生,等.石灰對重金屬污染土壤上鎘形態(tài)及芥菜鎘吸收的影響[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03,18(3):151-154.

[52]Hartmann A,Schmid M,Wenzel W,et al.Rhizosphere 2004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A tribute to Lorenz hiliner[J].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2005,22(9):56-58.

[53]Adriaensen K,Vanlaere A,Vangronsveld J,et al.A zincadapted fungus protects pines from zinc stress[J].New Phytologist,2004,161(7):549-555.

[54]柳勇,何江華,王少毅,等.廣州市蔬菜地重金屬劑量對蔬菜富集重金屬的影響——以菜心為例[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3,12(3):273-276.

[55]程金沐.土壤環(huán)境生態(tài)對重金屬元素遷移影響分析[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5,12(6):13-15.

[56]仝磊,朱圣陶.土壤與蔬菜中重金屬含量及其相關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4):123.

[57]侯明,殷輝安.盆栽蔬菜土壤中汞的形態(tài)變化[J].土壤,2007,39(4):566-567.

[58]潘瑞熾,董愚得.植物生理學.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9]Wang K R.Tolerance of cultivated plants to cadmium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polluted farmland soils [J].Acta Biotechnology,2002,22:189-198.

[60]Cataldo D A,Garland T R,Wildung R E.Cadmium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fate in soybean plant[J].Plant Physiology,1981,68(5):835-839.

[61]Pence N S,Larsen P B,Ebbs S D,et al.The molecular physiology ofheavy metaltransportin the Zn/Cd hyperaccumulatorThlaspi caerulescen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n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0,9(9):4 956-4 960.

[62]Assunca A G L,Martins P D,De Folter S,et al.Elevated expression of metal transporter genes in three accessions of the metal hyperaccumulatorThlaspi caerulescens[J].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2001,24(2):217-226.

猜你喜歡
金屬元素重金屬蔬菜
固體廢物中金屬元素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08
奇怪的蔬菜
重金屬對膨潤土膨脹性的影響
蔬菜
小太陽畫報(2020年3期)2020-04-24 09:28:13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時測定牛蒡子中8種重金屬元素
中成藥(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28
測定不同產(chǎn)地寬筋藤中5種重金屬
中成藥(2018年8期)2018-08-29 01:28:16
我最喜歡的蔬菜
ICP-AES、ICP-MS測定水中重金屬的對比研究
再生水回灌中DOM對重金屬遷移與保留問題研究
蔬菜也“瘋狂”
宣武区| 平武县| 平山县| 中牟县| 婺源县| 山西省| 宝坻区| 泸州市| 嘉鱼县| 武乡县| 灵山县| 台东县| 桐柏县| 瑞丽市| 门头沟区| 蒲江县| 天祝| 朝阳县| 将乐县| 介休市| 扎囊县| 上栗县| 平顺县| 思茅市| 岐山县| 吉林市| 中宁县| 浦江县| 凉山| 启东市| 当阳市| 新密市| 交城县| 咸丰县| 泗阳县| 永昌县| 呼伦贝尔市| 理塘县| 贺州市| 措勤县|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