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福建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日據(jù)時期臺灣的語言教育
張紅梅
(福建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日本占據(jù)臺灣期間,為鞏固其統(tǒng)治,大力推行對臺灣人民的同化教育。同化教育重在文化教育,而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形式之一,因而語言的同化教育便成了日本殖民教育的重心所在。臺灣人民為抵制殖民當局的不均等教育制度及其同化教育政策,也以語言教育為武器進行抗爭,其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為漢文書房、義學及漢文私塾等的設立。
臺灣;日據(jù)時期;語言教育
1895~1945年,日據(jù)下的臺灣民眾受到日本殖民者極為不平等的待遇。為了永久霸占臺灣并將其作為進一步侵略中國的基地,日本殖民當局加強了文化同化政策。殖民者實行的文化同化政策,其中的重點便是語言同化政策,即實施日語教育政策。殖民當局發(fā)布書房義塾規(guī)則,下令臺灣人自辦的私塾必須加教日語;在臺灣各地設立日語學校、日語講習所,成立所謂日語夜學會、日語普及會。此政策加以教育的逐步推廣,竟致數(shù)十年后許多臺灣人只會用日語寫作,而不會用漢文,更多的人則完全不懂普通話。種種政治上的壓迫與教育政策的不公,使臺胞認清了殖民者的真面目。臺灣士紳人家將子弟在少年時期即送往島外留學,這批留學生后來成為文化抵抗運動的中堅力量。新民會、臺灣文化協(xié)會等社會團體發(fā)起的文化啟蒙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臺灣民眾的覺醒。
一
臺灣學者吳毓祺認為,“日人治臺文教策略”有籠絡上層仕紳政策,包括“授與紳章”、“舉辦饗老典”、“舉行揚文會”、“獎勵詩社并舉辦詩人聯(lián)吟”、施行同化教育政策。[1](P21~24)施行同化教育政策,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設立日語公學校和日語傳習所。設立日語傳習所,旨在教育臺灣人日語,而取代日語傳習所成為最主要的初等教育機構的公學校,也以推廣日語為主要教育目的。根據(jù)“公學校規(guī)則”,公學校的修業(yè)年限為六年,學齡為7歲以上16歲以下,其目的在“對本島人兒童教日語,施德育,以養(yǎng)成(日本)國民性格”。其課程以日語、日本禮儀、臺灣人必須遵守的重要制度,以及日常生活基本實用知識技能為主??梢娙照Z教育是公學校的核心任務。
1912年,殖民當局修正了公學校規(guī)則,在一年級至四年級每周各增加了兩小時日語課程時數(shù), 1917年開始禁止設立新的漢文書房。到1920年,全臺懂日語人數(shù)比率僅占2.68%,[2](P229)顯然初等教育推廣日語的效果不彰。于是,日本統(tǒng)治者采取了更強硬的手段,于1922年將公學校一至六年級的日語課程,分別增加為12、14、14、14、10、10小時,并將漢文課程由必修改為選修。
據(jù)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編《重修臺灣省通志文教志社會教育篇》,在這種日語普及政策下,日據(jù)時期臺胞“解日語文者”人數(shù)比率從1931年的20%,提升到1942年的58%,呈逐年快速增加的趨勢。這足以說明殖民當局推行作為文化殖民政策之重要一環(huán)的“日語教育”的惡毒性。到日據(jù)晚期,日語已幾乎成為使用不同方言的臺灣人彼此交談時的“共同語言”。連橫在《臺灣語典》的序文中,無奈地描述道:“今之學童,七歲受書,天真未漓,咿唔初誦,而鄉(xiāng)校已禁其臺語矣!今之青年,負笈東土,期求學問,十載勤勞而歸來,已忘其臺語矣!今之縉紳上士乃至里胥小吏,遨游官府,附勢趨權,趾高氣揚,自命時彥,而交際之間,已不屑復語臺語矣!”[3](P3)殖民當局實施的以消滅漢文化為目的的臺灣初等教育語文教學政策,將漢語壓縮至幾無存在的空間。
1937年8月,日本殖民當局開始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其內(nèi)容包括:取消漢文教育,禁用漢字漢語,強迫臺灣人民使用日式姓名、日本語言、日本文字,強制臺灣人加入皇民組織等。其目的在于消滅臺灣人民的漢族意識、抗日意識。為進一步斬斷臺灣人對漢文化的眷戀,殖民當局還著重加強其皇民化語言政策,明令全面廢除公學校漢文科,禁用漢語漢字;同時,進一步擴建公學校,推進日語教育,扼殺臺灣私人辦的書塾,強力查禁漢文書房。[4]
二
臺灣人民為抵制殖民當局的不均等教育制度及其同化教育政策,也以語言教育為武器進行抗爭,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漢文書房、義學及漢文私塾等。漢文書房承擔了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皞鹘y(tǒng)文化的維系、民族意識的宣揚、社會精英的培育……都是書房功能所在?!盵5](P185)日據(jù)初期,日本殖民當局沒有認識到臺灣傳統(tǒng)書房的抗日作用,后來配合“皇民化運動”,在1943年頒布廢止私塾令,全面禁止所有書房義塾。漢文書房被禁止后,眾多的漢詩社繼續(xù)存在,承擔起了延續(xù)漢語言文字香火的重任。一部分有條件的知識青年,為了追求接受新知,分別赴祖國或日本留學。到新文化運動興起前后,留學的人數(shù)猛增。據(jù)統(tǒng)計,赴祖國留學的,1920年不超過19名,1922年增至273名;赴日本留學的,1916年300余名,1922年增至2400余名。
日本企圖借由語言的同化,使臺灣人歸附認同日本文化,融入日本社會,成為日本的順民。他們推行日語普及運動,不在文化交流,而是要消滅漢族文化,建立大日本帝國。日據(jù)初期,伊澤修二的教育政策宣言,其所要做的正是滅人之史、亡人之國的工作。這就是日據(jù)時期日本人在臺灣推行日本語文教育政策的本質。日本統(tǒng)治者積極推行日語普及政策,限制漢文教育,引起了知識分子的不滿。自1920年開始,臺灣人民不斷抨擊日本人的語言政策,倡導漢文復興運動、羅馬字運動,成為日本人所謂“思想界騷亂時代”的民族運動之一環(huán)[6](P41~42)。這些維護漢文與母語的運動,顯示出臺灣人民對本土固有的語言文字的深切認同,故能蔚為氣候,形成一股抗拒極端日語中心主義的時代潮流。
日據(jù)晚期,日本統(tǒng)治當局為徹底根除漢文化,以落實語言政策為名,開始強力取締、查禁傳授漢語文教育的書房,但漢語文并沒有因為此種干涉就廢止,漢語文在日據(jù)中、晚期的臺灣社會尚具有實用價值。例如,從完成于1942年5月的臺灣小學生作文來看,雖然當時日本據(jù)臺已近半個世紀,但是“透過書中的閩南方言、有著閩粵文化特色的宗教信仰、民間習俗,分明的可以看出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仍在這個多難的土地上延續(xù)”[7]。
經(jīng)過日本統(tǒng)治者肆無忌憚地掃蕩漢民族文化,禁用漢語文,以及積極推行日語,倡導日本文化的50年漫長歲月,臺灣人運用漢語文能力與母語表達的能力大大降低。雖然在這半世紀間,臺灣人反同化意識始終強韌,但在統(tǒng)治階層的壓迫與宰制之下,保持漢語文與母語的心志與動力,也隨著時間的向前推移而漸受侵蝕瓦解。日本殖民者在臺灣的“文化殖民”政策雖然沒有成功,但是確實產(chǎn)生了極大的危害作用,造就了一些畸形文化現(xiàn)象,甚至貽害至今。戰(zhàn)后有許多臺灣人甚至對自身的文化身份都感到迷惑,曾就文化歸屬問題展開過一場討論。一些“皇民化運動”所造就的文化畸形兒至今還甘當亡國奴,數(shù)典忘祖,宣稱自己是日本人。這是我們在反思這段歷史時需要警惕的。
[1]吳毓祺.南社研究[M].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
[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文教志社會教育篇[M].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3]連橫.臺灣語典[M].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4]邱敏捷.論日治時期臺灣語言政策[J].臺灣風物,1998(3).
[5]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fā)展與特色[M].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6]陳美如.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M].高雄:復文出版社,1998.
[7]李詮林.西川滿臺灣民俗題材文學:“文化殖民”神話的潛在證偽[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3(6).
G639.29
A
1673-1395(2011)04-0082-02
2011-02-21
張紅梅(1970—),女,山東東阿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閩臺教育與教育管理、臺灣歷史文化研究。
責任編輯 韓璽吾 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