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陳紅蓮
(長江大學文學院,湖北荊州434023)
當代大學生政治關注度情況調查研究
王旭東 陳紅蓮
(長江大學文學院,湖北荊州434023)
采用自編大學生政治關注問卷對719名大學生進行無記名調查和一定范圍的訪談,統(tǒng)計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政治關注情況不容樂觀。通過對影響大學生政治關注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國家要繼續(xù)完善民主政治制度,高校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政治,社會媒體應充分發(fā)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學生自身要增強政治參與意識等,每一個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能成為德才兼?zhèn)涞膰覘澚骸?/p>
大學生;政治關注;調查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從“公車上書”到“五四”運動,再到我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被炸后的游行示威,大學生一直是我國政治參與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在社會發(fā)展與進步過程中發(fā)揮著獨特作用。但是在某大學社團招新筆試閱卷過程中,筆者卻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一個考場41位同學當中只有5位同學完全正確地回答出“現(xiàn)任國家主席、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和政協(xié)主席分別是誰”的填空題;幾個考場統(tǒng)計下來,這道題的平均正確率只有25%;更有甚者,將現(xiàn)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雷人地填成“潘基文”、“馬英九”。
何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當代大學生政治關注度到底如何?這個問題關系重大、值得深究。筆者隨即在全國不同地區(qū)的多所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和一定范圍的訪談。
本次調查共涉及北京、重慶、荊州、寧波的6所高校。其中,在北京某重點大學發(fā)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96份,有效率為96%;在重慶某大學發(fā)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92份,有效率為92%;在寧波某大學發(fā)放調查問卷150份,收回131份,有效率為94%;在荊州3所大學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00份,收回400份,有效率為100%。調查內容除涉及大學生基本信息(性別、專業(yè)、年級、政治面貌)外,還主要包括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政治的關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政治關注度并不樂觀;政治參與意識強于政治參與能力,但仍需加強;絕大多數同學認為大學生有必要關心時事政治,但在實際生活中政治參與行為卻并不理想;大學生關注對象呈多元化。
在回收的719份有效調查問卷中,225人表示大學生有必要而且每天都需要關心時事政治;485人認為有必要但不是首要;極個別認為無所謂。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大學生的內心覺得有必要關心時事政治,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政治參與情況卻跟理想存在較大差距。據統(tǒng)計,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只有6.5%能完全正確地說出現(xiàn)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大常委的名字,78.5%能說出部分,還有少數表示一個都不知道。此外,當問到“有沒有參加過何種政治活動時”,只有12.5%表示參加過人大代表的選舉等政治活動,81.5%表示沒有參加過,還有少數不確定。這個數據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當下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渠道還不暢通,政治參與能力還有待提高。另外一組數據也有力地說明了這點,調查中,89.5%的同學對目前提供給大學生參政、議政的機會和途徑表示不太滿意甚至是很不滿意;46%的大學生自認為自己的政治參與意識與政治參與能力一般;47.5%的認為非常薄弱;極少數認為很強。
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43%的人非常想加入中國共產黨,55%的人表示條件成熟也會加入,少數人不想加入??梢娊^大多數大學生以加入共產黨為榮,但是他們積極入黨的目的是什么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當前大學生的政治參與表現(xiàn)出明顯的務實化趨向,他們積極入黨的原因往往與自身利益有關。在歷年的畢業(yè)生雙選大會上都有很多用人單位表示:“黨員優(yōu)先考慮”,這導致學生為了增加就業(yè)籌碼,覓得金飯碗,在校期間積極遞交入黨申請書。令人堪憂的是,很多已經成為神圣的中共黨員的同學,當自己的同學遭遇困難,急需幫助的時候都“袖手旁觀”,完全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同樣,大學生基于綜合素質測評加分、評選優(yōu)秀學生或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榮譽、評選校內外各種獎勵的動機而參加共青團、學生組織的選舉和活動的現(xiàn)象在各高校中也屢見不鮮。[1]在跟那些入黨積極分子交談時,有30%的大學生選擇入黨為“以后能夠找到好的工作”,有27%的大學生選擇“在黨的隊伍中能有個人發(fā)展的更好前途”。大學生入黨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有70%的被調查者都這樣認為。入黨參政存在功利性已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傳播媒介多樣化發(fā)展,受眾與信息的關系,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向現(xiàn)在的“主動選擇”轉變。大學生作為受眾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平時學習、生活中的信息取向如何?調查問卷顯示,打開電視選擇看《新聞聯(lián)播》、《東方時空》等新聞類節(jié)目的占34%,選擇《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娛樂節(jié)目的占34.5%,選擇看電視連續(xù)劇的占45%,選擇看《人與自然》等科普類節(jié)目的占42.5%;閱讀報紙,關注時政新聞的人占21%,關注娛樂體育新聞的占39.5%,關注社會民生新聞的占44.5%;上網時,38.5%的同學在瀏覽新聞,63%的同學在查閱學習資料,68.5%的同學在下載電影或音樂,10%的同學在玩網絡游戲。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大學生在信息選擇對象上呈多元化,關注時事的約占三成。
訪談中,當問到“現(xiàn)在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時,41%的同學選擇“自己的學習”,55%的同學選擇“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問題”,3.5%同學選擇“媒體報道的熱點問題”,還有一部分選擇“戀愛或其他”。當問到“對中國政治領域的哪個問題最為關注”時,51%的人選擇了“就業(yè)問題”,原因是“就業(yè)乃生存之本,有了工作才能養(yǎng)家糊口,否則一切皆為空談”,“就業(yè)問題解決了社會才能穩(wěn)定,國家才能富強”等;31.5%的人選擇“腐敗問題”,原因是“如果政府官員欺上瞞下、官官相護、不廉潔、不自律,腐敗成風,怎樣建設好國家?國家下發(fā)的優(yōu)民惠民的政策,真正受益的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官員及家人”,“腐敗問題嚴重影響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等;此外也有27%的同學關注“臺灣問題”,希望能夠早日實現(xiàn)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
大學生政治關注及政治參與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之所以如此,是學生自身的原因和社會客觀原因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工作重心由原來的“階級斗爭”轉向“經濟建設”,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相對緩和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客觀上降低了群眾特別是大學生的政治關注度。康有為、梁啟超等發(fā)起的“公車上書”、維新變法運動以及后來的“五四”運動都是在民族危亡時期,和平年代的青年大學生政治關注及政治參與情況不如動蕩時期明顯。
我國尚屬發(fā)展中國家,且處于經濟、政治轉型時期。由于生產力水平、經濟體制、傳統(tǒng)文化、人口數量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還在逐步的完善當中。大學生文化素質相對較高,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積極推動力量,其對政治的關注和參與有助于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政策的合理化。但恢復高考,特別是高校擴招以后,我國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使得本來就不具備廣泛吸納公民政治參與條件的政治體制,弊端愈顯。
大學生是社會最為關注的群體,政治發(fā)展需要他們的關注、參與。但是由于大學生讀書期間的費用一般完全由父母承擔,經濟地位未能獨立,加之上課內容都由學校老師統(tǒng)一安排。家鄉(xiāng)或學校的人大代表選舉、政府政策聽證會的投票也都由家長或老師一手包辦,致使大學生的政治權利不能有效行使。學生對時事的關注不能產生實際效用,因而失去了參與政治的積極性,轉而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物,比如愛情、考研、出國。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中一直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但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及與之相應的方式方法的相對滯后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思想政治工作“我說你聽”的單向灌輸和形式呆板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使學生對教育內容不加思考,因而難以發(fā)展對政治的理性判斷力。[2]同時削弱了大學生對政治的關注熱情。
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制度發(fā)生了重大變革,大學生不再享受計劃經濟時期“統(tǒng)包統(tǒng)分”的就業(yè)待遇,而是直接面向人才市場自主擇業(yè)。隨著大學畢業(yè)生數量的急速增加,就業(yè)崗位發(fā)展滯后,就業(yè)壓力高峰疊起,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長期處于嚴峻狀態(tài),這無疑給今天在校的大學生施加了極大的潛在壓力。激烈、殘酷的社會競爭,促使大學生忙于考證、考研、留學深造,熱衷于學外語、學技術等,為將來就業(yè)增加籌碼而無暇顧及政治。
隨著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傳播媒介多樣化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信息以快速、便捷的方式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信息與受眾的關系由原來的供不應求變成現(xiàn)在的“供過于求”。不同媒介中的不同版塊、欄目和節(jié)目內容更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受眾,分散人們的注意力。媒介的發(fā)展和海量的信息,使個人對社會的關注變得多元化,削弱了同學們對政治事件的關注。
為保障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中不出現(xiàn)“人才斷層”現(xiàn)象,避免高校培養(yǎng)“有科學技術,無思想道德”的“偽大學生”,我們有必要針對大學生思想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讓每一個大學生都成為大有可為的有志青年,成為德才兼?zhèn)涞膰覘澚骸?/p>
第一,國家要繼續(xù)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改革,暢通大學生政治參與渠道,為大學生參與政治營造良好環(huán)境。
黨和國家領導人很早就認識到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05年1月17日至1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全面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進行以下四個方面的教育。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二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要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做好以上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全國上下一起努力,但關鍵還是手握權力的各個官員,廉潔自律、扎實工作,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二,各高校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政治,改善政治教育課的授課方式,充分發(fā)揮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作用。
目前,國內高校普遍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等思想政治理論課,系統(tǒng)地對大學生進行民主法制教育,對學生的民主政治觀念的樹立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教材理論性過強,內容單調,缺乏趣味性,與大學生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較遠;加之部分老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和減輕備課壓力,授課方式呆板,照搬書本內容,脫離實際,教條主義嚴重,客觀上使學生對政治教育課產生逆反心理,進而消極對待大學的政治教育課,為混學分,敷衍了事。故而,欲提高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須慎重編選教材,改善授課方式,注意傳授大學生政治參與途徑、方式和程序的知識,增強他們對政治參與合法性的了解,對政府機構、政治流程的認知等。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演講比賽”、“模擬法庭”、“紅歌會”等多種課外活動,使大學生在參加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三,社會媒體應該發(fā)揮輿論導向作用,幫助大學生接受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
媒體輿論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歷來被人們看重,改善大學生政治關注度同樣也離不開社會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在大眾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的當今社會,社會媒體應該恪盡職守,高舉道德和正義的大旗,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宣傳像長江大學“10 ·24”英雄集體一樣,生動詮釋當代大學生強烈社會責任感,集中體現(xiàn)當代大學生優(yōu)秀品德和價值追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典型事例。媒體輿論對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政治關注度的作用巨大且不可替代。
第四,大學生自身要增強政治參與意識和社會主人翁意識,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踐行自己的政治權利。
當前,大學生政治關注度不高,政治參與能力低下的原因不能完全歸咎于國家或學校,大學生自身也有責任。多數大學生雖然在年齡上都已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還是過分依賴家長或老師。致使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培養(yǎng)不夠,政治參與意識和社會主人翁意識不強,大學生未能很好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所以,大學生應該明確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明確自己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認識到政治參與的重要意義,并培養(yǎng)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在學校主動與老師溝通,積極對待思想政治理論課,并為上好課向老師建言獻策。理工科學生在學好專業(yè)課的同時多讀一些文史類的書籍,增加對人文社會的了解,提高自身素質。此外,大學生要多參加社會實踐,養(yǎng)成關注民生、關心時事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行使好自己的政治權利。
[1]陳金圣,周愛平.關于在校大學生政治參與狀況的調查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
[2]吳太勝.對當前大學生有序政治參與的理性思考[J].教育與現(xiàn)代化,2008(3).
責任編輯 袁麗華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G641
A
1673-1395(2011)01-0099-04
2010 10 -10
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基金項目(2010A035)
王旭東(1988—),男,河北石家莊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