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康拉德非洲題材小說中歐洲“空心人”的道德救贖

2011-03-20 16:53:24
文教資料 2011年34期
關鍵詞:馬洛康拉德殖民者

岳 峰

(鹽城師范學院 文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自十八世紀英國誕生第一部小說《魯賓遜漂流記》開始,冒險小說(Adventure Story)這種創(chuàng)作形式就與英國文學伴隨《魯賓遜漂流記》、《金銀島》等作品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了。加拿大學者庫特·洛博將書寫帝國殖民的作家分為三類:冒險小說家(Adventure Novelists,1832—1932),二戰(zhàn)前的提倡良心小說家(The Novelists of conscience,prior toWorldWar II,1857—1957), 以及二戰(zhàn)后后殖民時代的小說家 (Post World War II,The Age of Decolonization)[1]。與那些極力渲染海外風情、大肆鼓吹帝國擴張的傳統(tǒng)冒險小說不同的是,康拉德在《黑暗的心》、《進步前哨》兩部非洲題材小說中更關心蠻荒的非洲叢林之于傳播文明的歐洲殖民者的意義,換言之,他更關心非洲這個“另類世界”的文化語境是如何使歐洲殖民者的文化身份發(fā)生嬗變的,白人如何“在這一新的環(huán)境中重新定位,賦予自我存在的意義”[2]。 這正像C.B.考克斯教授所指出的:“他的旅行,他講故事的決定給我們提供了獲得某種啟示的希望——某種心靈或許并非全然不可知的希望?!保?]康拉德在小說中采取較為理性的審視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英帝國文明傳播者在非洲叢林里的罪惡,批評家往往稱這種靈魂與肉體分離的這類形象為“空心人”,康拉德企盼“有野性的生氣”的原始非洲叢林對身染沉疴的帝國空心人進行道德救贖。

冒險題材小說一直是英帝國的重要文類,無以數(shù)計的這類小說早就成為意識形態(tài)工具,一系列以英雄冒險為包裝、滲透殖民意識形態(tài)的文本傳遞給維多利亞末期、愛德華時代初期的英國青年人的信息是:非洲、亞洲等殖民地是上帝賜給歐洲選民的“迦南”,在殖民地傳播歐洲文明是帝國青年的神圣使命。在這些殖民時代流行的所謂“青少年冒險故事”里面,青年主人公往往都是通過閱讀這些極具誘惑的冒險小說來到非洲和東方諸國傳播歐洲文明的,他們總是被描寫成“棒小子”、“精神飽滿、干勁十足”,成為帝國文明的傳播者。長期受殖民話語的熏染和流行冒險小說的蠱惑,英國青年人將傳播歐洲文明視為愛國主義精神。因此,冒險小說成為宣揚并支撐大英帝國殖民擴張意識形態(tài)的有效形式,“在形成并強化不列顛是主宰世界的強國這一觀念方面,是參與其中的”[4]。歐洲殖民擴張和統(tǒng)治往往以文明啟蒙的擴展為借口,進行非洲內陸探險和傳教等運動,這些文化侵略運動是以歐洲文明遠勝于非洲文明、白人人種優(yōu)秀于黑人人種為信念基礎的,因此,歐洲殖民者傳播文化的過程往往是殘酷的種族征服過程??道聦W洲殖民文化的揭露是走在其同時代作家前列的,其非洲題材小說相比同時代或前后出版的英語小說,在控訴殖民文化的罪惡方面,具有相當?shù)某靶浴?/p>

康拉德在兩部非洲題材小說中對歐洲殖民者手持利劍和火把進行文化傳播的虛偽性進行了強有力的“顛覆”?!逗诎档男摹分械膸鞝柎呐c《進步前哨》中的凱亦茲,作為歐洲文明傳播者,均具有雙重文化身份,一個是西方文化熏陶下理性的帝國青年,一個是被非洲的“黑暗”所俘獲墮落的殖民者。庫爾茨可謂是整個歐洲的象征:“他母親是半個英國人,父親是半個法國人。整個歐洲都對庫爾茲先生的形成做出過貢獻”(64),這樣謎一樣的人,康拉德刻意將庫爾茲的才能和整個歐洲的聯(lián)系起來,從而成為19世紀歐洲時代精神和殖民主義思想的象征,歐洲殖民者的典范。庫爾茲身負歐洲殖民主義者責任感,即在非洲進行殖民經濟探索與響應時代號召將基督教和歐洲文明帶到非洲以啟蒙黑暗非洲的偉大任務相結合,庫爾茲的經歷極具維多利亞時代“有志青年”經歷的典型性。庫爾茨的觀點是:“我們白人,從我們所達到的發(fā)展水平來看,‘必定會讓他們——野蠻人們——看成好像是一種超自然的存在物——我們是帶著一種類乎神靈的威力去接近他們的’,如此等等,如此等等?!保?4)庫爾茨,作為一個非洲貿易站的商業(yè)代理人享有極高聲譽,“最好的公司代理人”(27),他正是歐洲鼓吹的高度的工作效率、先進的文明和理想的秩序的完美體現(xiàn)者。當然其“名聲”和“成功”,都是建立在他運用歐洲科技和槍支進行殘酷的象牙貿易和瘋狂地掠奪非洲人的基礎之上的。事實上,狂熱的歐洲只愿意接受成功的商人,偉大的冒險者,拒絕一個草菅人命的暴徒形象,歐洲的文化體系具有一種文化過濾功能,被過濾掉的殖民者的罪惡不在歐洲人的主要視域之中。

在康拉德的非洲題材小說中,小說中的“空心人”話語并不多,實際意義上行動更少?!逗诎档男摹返墓适掠神R洛講述,并被馬洛有意說得斷斷續(xù)續(xù),很不連貫,不斷插敘其他故事,幾條線索往往交織在一起,展示了激烈的矛盾沖突,在沖突中共同表現(xiàn)另一個主題,即極具典型性的庫爾茲所涵蓋的道德墮落和心靈黑暗。庫爾茲的經歷被馬洛拆散在故事的不同階段中進行回憶。“我即將去結識的,是一個軟弱無力、裝腔作勢而又目光短淺的貪婪和殘忍得愚蠢的魔鬼?!保?03)這個歐洲人眼中的英雄,在權力和欲望的驅使下,早已拋棄了教化“野蠻愚昧”的非洲土著和播散“文明進步”的偉大使命,“光明”并沒有帶給“黑暗”的非洲,結果庫爾茲自己卻成了“黑暗”的俘虜。馬洛第一次見到庫爾茲時,“看見他咧開大嘴——這使他的面貌顯得不可思議的貪婪,好像他要吞掉整個天空,整個大地,和所有他面前的人”。這象征著歐洲的擴張野心已經無以復加?!皫鞝柶澫壬跐M足他種種欲望這方面是毫無節(jié)制的”。庫爾茲人性中善的一面逐漸泯滅,惡的一面不斷膨脹,在其征服非洲的同時非洲也征服了他,非洲大陸的“黑暗”神秘地“抓住了他(庫爾茲),愛上了他,擁抱了他,侵入他的血管,耗盡他的肌體,還用某個魔鬼儀式上的種種不可思議的禮節(jié)使他的靈魂永遠屬于荒野所有”。 (62)

歐洲“空心人”掙脫了來自文明世界社會準則的束縛后,非洲大陸的黑暗喚醒了他內心中的某些“惡”的因素,外在的蠻荒生活與內心的“蠻荒”交織在一起,空心人身心交瘁,神志不清。當文明社會所代表的法律及道德的約束力不復存在時,人性中的獸性終于復蘇了——“空心人”對象牙的瘋狂掠奪不再是為了重回歐洲后的個人輝煌而進行的掠奪,而是人生中原始、黑暗力量驅使下的機械的行為,對土著黑人的大肆殺戮也不再需要任何理由,是為了殺戮的殺戮[5]。賽德雷克·瓦茲稱庫爾茲為“現(xiàn)代的浮士德”(modern Faust)[6],一個與歐洲文明漸行漸遠的人,其墮落并不是簡單的沉淪,如同浮士德一樣伴隨著極端痛苦的掙扎和反思?!逗诎档男摹穼鞝柶潫o法擺脫靈魂深處善惡的纏斗以及在人性的泥沼中掙扎的描寫斷斷續(xù)續(xù),片斷的印象、模糊的語言、奇特的場景最終達到了連續(xù)中的間斷,間斷中的連續(xù),這種拋開傳統(tǒng)的人物刻畫方法,極不連貫,即康拉德的“最省力的方法”。他在1902年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承認,顯然我的錯誤是使庫爾茲這個人物太象征化了,確切地說,純粹是一個象征性人物。但小說情節(jié)主要是作為傳達一些個人印象的工具,所以我就放任我懶惰的思想,采取了最省力的辦法?!保?]

康拉德正是通過一系列支離破碎的印象感覺的交織與組合,塑造了一個具有現(xiàn)代主義小說特征的“反英雄”人物——庫爾茲與凱亦茲。庫爾茲與凱亦茲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各種黑暗勢力的包圍中,他作為歐洲文明典范的身份漸漸迷失,他們不再是傳統(tǒng)冒險小說中勇敢正直的青年,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在這一新的環(huán)境中如何重新定位,賦予自我存在的意義。在黑暗非洲的深處龐大殖民體系當中,他們位于金字塔的頂端,擁有無限的權利。庫爾茲彷徨在追求權力的滿足與得到無膺的權力欲望后的厭惡之間,身份的裂變轉化為人格的分裂,一方面他厭惡非洲土著人,叫囂著消滅一切野蠻人,一方面又被非洲的黑暗所誘惑,庫爾茲已經無法重新回到歐洲社會中去,只能拒絕馬洛勸誘他回去所說的“在歐洲你的成就是毫無疑問的”。他命令非洲土著襲擊那些來營救他的人,并在剛果河中打進樹樁阻止營救他的船只靠近。庫爾茲想方設法從白人汽船上逃回野蠻人叢林,小說對期間過程小說描寫驚心動魄,以一連串象征意象的描寫和神秘氛圍的渲染,馬洛首先聽到庫爾茲的喊叫聲,接著見到庫爾茲在黑暗中“用手腳爬行”,這場文明和野蠻的靈魂爭奪戰(zhàn)在極度緊張氣氛中上演,庫爾茲的意境也更加深邃。

康拉德把歐洲空心人置于各種黑暗勢力包圍之中,展示他和黑暗進行道德斗爭。他鄭重提醒馬洛:“當然你必須注意正確的動機——正確的動機——永遠要注意?!彼允贾两K認為自己的動機是正確的,把他的罪行解釋為必需的手段。在經歷了所有欲望的可怕的滿足和靈魂的痛苦的掙扎后,庫爾茲臨死前終于迸發(fā)出那句著名的謎一樣的“可怕!可怕呀!”康拉德一方面讓庫爾茲窺見了人心靈的地獄以及西方世界道德的地獄,最終以一個道德反省者而結束生命,另一方面又留下多處遺憾暗示這種救贖的尷尬??道卤救藢λ^的宗教救贖并沒有足夠的信心,康拉德在與愛德華·加耐特的對話中,對基督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真奇怪,從十四歲上起,我就開始討厭基督教,它的教義、儀式和節(jié)日。沒有一個人——哪怕是一個主教——相信它?!保?]對于庫爾茲這個早已將靈魂押給魔鬼的人來說,道德前的退卻是難以想象的,僅僅依靠臨死前的呼喊,卻從未有任何心靈的自我救贖,讀者很難相信庫爾茲被迫放下屠刀后會立地成佛。

庫爾茲這一人物的偉大意義并不在于其本身表現(xiàn)的殖民主義罪惡,而是在于其體現(xiàn)的處于西方傳統(tǒng)道德危機時代白人人性的復雜性和典型性。庫爾茲形象的演變,讓我們看到歐洲文明的衰弱,看到殖民主義對非洲黑人和歐洲白人的戕害,看到“殖民主義的思想依據(jù)——對機械文明崇拜備至,并以之為信仰和價值標準——忽略了人的道德改善,更沒有意識到科學的發(fā)展如果用于邪惡的目的,只能放縱人性中固有的向惡的傾向。殖民主義就是科學和文明發(fā)展走入歧途的產物。”[9]T.S.艾略特的名言“庫爾茨先生——他死嘍”,就是直接從《黑暗的心》中引用的。文學史上這類“空心人”形象不在少數(shù),如瑪麗·雪萊筆下的弗蘭肯斯坦,馮內格特筆下的弗蘭克,等等,批評家不斷地審視“空心人”形象靈魂的不在場狀態(tài)??道峦高^庫爾茲這個“空心人”形象揭示了西方文明的深層危機,殖民者的“空心”狀態(tài)證明了真正最具威脅力的黑暗不是非洲的野蠻和落后,而是西方文明最深處的黑暗。殖民帝國時期“空心人”形象有力地證明了殖民者的貪婪和虛偽,非洲叢林的黑暗更加彰顯了殖民者的靈魂深處黑暗與瘋狂的融合和混淆,其“空心”狀態(tài)的實質是歐洲文明自身長期矛盾引發(fā)的危機爆發(fā),這象征著歐洲人在精神危機時代的迷茫和煎熬。

[1]Kurt Loeb.A Study of Colonial Attitudes in English 29 NovelsSetin Africa[M].UniversityofToronto,1984:5.

[2]蘇勇.自我的湮滅——從《黑暗的心》中的克茲說起[J].國外文學,2001,(3):121.

[3]C.B.Cox,Joseph Conrad:The Modern Imagination[M].London:.J.M.Dent&Sons LTD.1974:51.

[4]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后殖民文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3.

[5]蘇勇.自我的湮滅——從《黑暗的心》中的克茲說起[J].國外文學,2001,(3):121.

[6]Watts,Cedric.“Heart of Darkness”Joseph Conrad.Ed.J.H.Stap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47.

[7]Frederick R.karl,A Reade’s Guide to Joseph Conrad,F(xiàn)arrar,Straux&Giroux,1989:132.

[8]Joseph Conrad,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Joseph Conrad,F(xiàn)rederick R.Karl&Laurence Davies,eds.New York:Penguin Books,1976:468.

[9]隋旭升.黑暗的心臟中庫爾茲和馬洛的象征意義[J].外國文學評論,1994,(2):49.

猜你喜歡
馬洛康拉德殖民者
康拉德小說中的真實焦慮
徹底改變殖民者和原住民關系的那一刻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12
名人名言
失落中的真實:康拉德小說《陰影線》中的有機共同體思考
馬洛替酯對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Smads蛋白表達的影響
三十六計之聲東擊西
馬洛的青春
馬洛智難刺客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態(tài)意識的矛盾性解讀
英國殖民者曾食人“求生”
天台县| 连江县| 会同县| 怀化市| 崇明县| 和硕县| 古蔺县| 磴口县| 平顶山市| 大厂| 清丰县| 沙田区| 双鸭山市| 武陟县| 崇阳县| 中牟县| 泗水县| 罗甸县| 资兴市| 松江区| 阿图什市| 沾益县| 开阳县| 炎陵县| 漠河县| 化州市| 油尖旺区| 石屏县| 九江县| 施甸县| 滦平县| 绍兴市| 通城县| 香河县| 扶绥县| 镇原县| 浙江省| 夏津县| 迁安市| 凤翔县|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