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和!
(文山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云南文山663000)
文山地處邊陲,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同中原地區(qū)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今文山地區(qū)就已包括在全國“九州”之一的梁州范圍內。秦漢以后的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對今文山地區(qū)的開發(fā)和治理,使其和中原的歷史緊密相連、成為一體。為此,研究文山的行政設治史,對于云南地方史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僅就文山地區(qū)歷代設治作一初步探索,希求以自己的管見,裨益于文山地方史的研究,更望以求教于方家。
文山在夏商之前為西南徼外、荒虞之地,無歷史文獻記載。先秦時期,以漢族先民華夏族為主體建立的國家政權,都不曾在今云南建立統(tǒng)治機構。但云南(包括文山在內)各民族的祖先部落,已經跟內地華夏族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文山地區(qū)跟全國其他任何區(qū)域一樣,在遙遠的古代,當那里的原始居民的生產還沒有發(fā)展到一定高度之時,便不可能與其他地區(qū)的人們發(fā)生更多的直接聯(lián)系,因而互相間的了解和認識便很少,乃至沒有。[1](P6)但是,從夏朝開始到戰(zhàn)國時代,以中原地區(qū)為中心的全國各地區(qū)、各民族的經濟文化逐漸向前發(fā)展,政治上也逐步呈現(xiàn)統(tǒng)一的趨向。于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書《尚書·禹貢》在戰(zhàn)國時期應運而生?!渡袝び碡暋钒阎袊姓^(qū)劃的情況追溯到傳說中的夏禹時代。所謂“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即“禹分別九州之界,隨其所至之山,刊除其木,深大其川……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貢賦之差”。[2](P132)這在實質上反映了從傳說中的夏朝以來,中國大地各族人民不斷在各地區(qū)開發(fā)生產,在發(fā)展生產中相互往來,邊境各族地區(qū)便向中原“作貢”——進行經濟上的交流和政治上的聯(lián)系,因而到戰(zhàn)國時出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一劃分為“九州”的說法。西南地區(qū)(包括云南文山在內),便被劃在“九州”之一的梁州范圍?!渡袝び碡暋氛f:“華陽、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績?!保?](P153)故而上古時期文山應屬于梁州范圍。
根據(jù)1949年以來在文山州各地相繼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各類考古遺跡,可以證明先秦時期文山地區(qū)的古人類活動主要有3個古猿化石地點:馬關縣山車仙人洞、廣南縣上寨村硝洞下洞和西疇縣馬桑洞。[3](P12-18)這些考古發(fā)掘標志著文山也可能是人類發(fā)展的搖籃之一。在舊石器時代考古方面,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當屬西疇縣西灑街仙人洞遺址。其他類似的在丘北、馬關等縣也發(fā)現(xiàn)一批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存和舊石器。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地點在文山也有著廣泛的分布,以麻栗坡小河洞類型為代表。
文山地區(qū)古人類發(fā)展的持續(xù)性及文化的多樣性,反映出當?shù)毓糯褡宄煞直容^復雜,經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特別是從文化特征看,當?shù)毓湃祟悇?chuàng)造的原始文化,與我國內地和沿海省區(qū)的原始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其文化與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關系較密,這些文化的主人應以古代百越先民為主。1949年以來的考古發(fā)掘與研究,不僅有助于恢復文山原始氏族制度的面貌,研究文山各民族悠久的歷史,也說明文山自遠古以來就與祖國內地文化血肉相連,息息相關。其中,有的遺址或地點還發(fā)現(xiàn)了古人類化石標本。這些考古的發(fā)現(xiàn)表明:文山也是我國早期人類繁衍、生息、勞動的地方。同時也表明,文山的歷史應從舊石器時代寫起。文山各族祖先所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的經濟文化及其與中原地區(qū)的聯(lián)系,為文山地區(qū)行政建置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據(jù)《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秦朝開通由今四川宜賓經滇東北至曲靖的寬五尺的道路,并在滇東北置吏。但秦統(tǒng)治未久,不可能深入滇東北地區(qū),更不可能達到文山。
文山正式納入中央王朝的有效管轄時間應當從西漢開始?!妒酚洝份d“西南夷君長以什數(shù)”,[4](P2991)但我們并不能依此把所有的“君長”都看作“國君”。[5]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如“夜郎”、“滇”等雖仍處在原始社會末期或部落聯(lián)盟階段,其已初具階級社會的組織規(guī)模。無論如何,西南夷地區(qū)的這些“君長”,為漢武帝開拓西南、設置郡縣準備了極其有利的條件。漢武帝的“初郡政策”,就是在當?shù)馗髯迳鐣M織基礎上實行的。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西南夷”,相繼在西南夷地區(qū)置七郡,其中犍為郡治僰道(今四川宜賓)、越巂郡治邛都(今四川西昌)、益州郡治滇池縣(今云南晉寧東)、牂牁郡治故且蘭(今貴州黃平西南)。以上諸郡皆隸于益州刺史部。[6](P1599-1603)西漢前期文山地區(qū)的歷史情況,史無明載。以前編纂的地方志書,只籠統(tǒng)地說這里是漢屬益州牂柯郡地。[7](P10-13)此時期,西漢在今文山地區(qū)設置的牂柯郡地屬縣主要為鐔封縣(今丘北縣一帶)、宛溫縣(今硯山一帶)、都夢縣(今文山、馬關、麻栗坡一帶)及句町縣(今廣南、富寧一帶)。[1](P26-27)
西漢武帝雖于西南地區(qū)設置郡縣,但因交通阻隔,道路不通,實為流官與土長并存,其政治設施屬于邊郡形式,郡縣區(qū)劃當為在部族區(qū)域的基礎上設置,“以部族區(qū)域為郡縣區(qū)域,以部族分合為郡縣分合”。[8](P29)按《漢書·地理志》載,牂牁郡句町設縣是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的事。而句町縣名,《漢書》注引應劭說,是從“故句町國”而來的。[6](P1603)因此,可以理解為先有句町部族,立“句町國”,然后才有西漢句町縣。也就是說,漢武以前,句町縣地方原是句町部族的聚居地;同理,該地所設縣地當為原部族所居之地。[9](P98-100)西漢在文山置郡立縣,標志著中央封建王朝對文山進行直接統(tǒng)治的開始。比較平和的初郡政策,很快鞏固了漢王朝在這一地區(qū)的統(tǒng)治,也加快了該地區(qū)的封建化步伐。漢武帝制定的初郡政策,一直延續(xù)到西漢末年。到了王莽統(tǒng)治時期,“初郡政策”遭到極大破壞。王莽在西南夷地區(qū)推行瘋狂的民族岐視、暴力壓迫政策,派出使者貶句町王為侯,結果引起當?shù)孛褡迨最I的怨恨和人民的反抗。[6](P3846)
公元25年,劉秀在西漢王朝基礎上建立了東漢,隨著光武中興,文山地區(qū)再次進入安定發(fā)展階段。東漢繼承西漢所置郡縣,文山各地仍隸屬于牂柯郡,只在局部地區(qū)作了調整。與西漢一樣,東漢封降附的蠻夷首領為王、侯或邑長,借助其進行羈靡統(tǒng)治。各王、侯或邑長與西漢時期一樣皆受牂柯郡太守調度指揮。這一時期,該地在西漢統(tǒng)治基礎上省并都夢縣,所轄區(qū)域可能設置到鄰近的宛溫、句町、進乘三縣內。[10](P3510-3511)
統(tǒng)一多民族的秦漢國家建立后,郡縣制在文山地區(qū)的發(fā)展及邊疆設治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意味著包含文山地區(qū)在內的各邊疆民族地區(qū)正式納入到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內。與此同時,利用當?shù)孛褡迨最I“侯”、“邑長”繼續(xù)統(tǒng)治民族地區(qū),以利于保持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稱滇、黔與川西南地區(qū)為“南中”。蜀漢后主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益州、牂牁、越嶲、永昌四郡后,集中力量恢復郡縣制度,將原南中五郡調整為建寧、朱提、云南、永昌、興古、越嶲、牂柯七郡,并置庲降都督總攝南中。當是時,蜀漢分建寧(原益州)、牂牁郡地置興古郡。[11](P894)文山地區(qū)隸屬于興古郡,大略為宛溫縣(今硯山一帶,為當時郡治)、鐔封縣(今丘北縣一帶)、句町縣(今廣南、富寧一帶)及復設東漢廢省的西漢都夢縣為都篖縣(今文山、馬關、麻栗坡一帶)等地。[1](P45-53)
蜀漢景耀六年、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蜀漢庲降都督霍弋以南中七郡降于魏。文山地區(qū)因此屬魏。魏咸熙二年、西晉泰始元年(265年),西晉取代魏,但仍以霍弋續(xù)任原職統(tǒng)兵鎮(zhèn)守南中并遙領交州刺史?;暨篮?,其子霍在接任庲降都督?;羰显谀现?,“領其兵,和諸姓”。[12](P361)此后西晉以巴西太守吳靜代弋為庲降都督,可吳靜“在官數(shù)年,撫恤失和”,[12](P361-362)南中穩(wěn)定的局面被破壞。泰始六年(270年),西晉以益州太大,從南中分出建寧、興古、云南、永昌四郡,設與益州(治今成都)同級的寧州(治今云南晉寧東),形成州、郡、縣三級建制。但云南成立獨立行政區(qū)的條件尚未成熟。十余年后的太康三年(282年),西晉撤消寧州,仍將寧州四郡復歸益州,同時在原寧州設軍事性質的南夷府,以天水李毅為南夷校尉持節(jié)統(tǒng)兵鎮(zhèn)守南中,并向南中諸族征收賦稅。[12](P363)兩晉統(tǒng)治之失策,還表現(xiàn)在朝令夕改與隨意增加州郡數(shù)量。如太安二年(303年),西晉復設寧州,仍以南夷校尉李毅為寧州刺史。[13](P441)雖幾經興廢,兩晉時期文山地區(qū)仍隸屬于興古郡地,與三國時基本一致。
進入南北朝時期(420~589年),南朝的劉宋、蕭齊在形式上仍置寧州,劉宋以南中大姓代領寧州刺史之職。蕭齊對寧州僅能控制滇東北與黔西。就文山地區(qū)而言,宋、齊時期文山大部仍隸興古郡,部分隸梁水郡、西平郡。雖宋、齊僅形式上統(tǒng)領當?shù)?,但對文山的設治也做了調整。三國兩晉時期的興古郡郡治宛溫被東晉桓溫改為宛暖,句町不變,鐔封劃歸梁水郡,都篖改為都陽劃歸西平郡。[14](P1188-1189)南齊時,文山所涉梁水郡、西平郡、興古郡大致沿襲劉宋未變,僅鐔封縣在《南齊書》中記為“驃封”。[15](P303-305)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fā),蕭梁寧州刺史徐文盛率眾赴內地,[16](P641)云貴高原遂被爨氏大姓割據(jù),與內地之間出現(xiàn)分裂。
總而言之,從漢武帝開西南夷設置郡縣后,歷經兩漢、蜀魏、兩晉、南朝近700年間,盡管整個南中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劃屢經更易,然文山地區(qū)的行政建制卻大體相循不變。由于更多的是實行羈縻之治,內地王朝對文山地區(qū)的統(tǒng)治大多只是形式上的“遙領”,有名無實,并不能對該地實行強有力的統(tǒng)治。
公元581年,楊堅從北周宇文氏手中奪取政權,在北方建立了隋王朝。公元589年,隋滅陳,結束了自東晉以來南北分裂近三百年之久的政治局面。隋朝統(tǒng)一內地之后,展開對西南邊疆原寧州地區(qū)的再統(tǒng)一活動。大約在開皇初,隋沿襲北周的建制,于寧州舊地設南寧州總管府(駐今曲靖),對南寧州各民族地區(qū)進行統(tǒng)治。但隋王朝在重新統(tǒng)一南寧州的活動中,由于派駐官吏“掠人之妻,士卒縱暴”,引起當?shù)匕傩詹粷M而發(fā)生動亂,[17](P1270)以致統(tǒng)一南寧州的活動趨于失敗。隋朝統(tǒng)治者既對南寧州各族人民進行壓榨,又不注意團結以爨氏為首的民族上層,這就必然引起當?shù)孛褡宓姆纯?,雖派兵平定,但不久即放棄南寧州地。對于深處南中腹地南部邊疆的文山一帶,《華陽國志·南中志》載東晉初年有爨琛為興古太守、交州刺史,而在此之前曾有爨量擁兵“保興古盤南以叛”。[12](P374)降及唐中葉,張九齡《敕安南首領爨仁哲書》稱,有歸州刺史爨仁哲、僚子首領阿迪雄據(jù)與安南(今越南北部)相毗鄰的滇東南至今廣西西部一帶。[18]據(jù)此可知,從兩晉到唐中葉數(shù)百年間,興古郡(今文山等地)一直處于爨氏家族統(tǒng)治勢力范圍之內,[19][20](P45)亦說明隋王朝并未對文山施行過實際有效的統(tǒng)治。
公元618年,李淵繼隋王朝之后建立了唐王朝。唐王朝建立后,在前代政區(qū)建制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完成了漢代以來中國傳統(tǒng)疆域的再統(tǒng)一。但在西南地區(qū),唐王朝卻蹈襲了隋朝的覆轍,一系列政策的失誤,導致半獨立性的南詔地方民族政權產生;文山地區(qū)則居南詔勢力范圍之外,處于唐朝設置的安南都護府界內。
《舊唐書》載:“盤州……即舊興古郡也……北接郎州,南接交州?!保?1](P1695)即盤州直接與安南都護府接界,唐前期今文山州一帶顯然屬于安南都護府北部疆域。[22][1](P111)
天寶五、六年(746、747年),南詔奉唐朝派遣引兵東進鎮(zhèn)壓諸爨,繼而天寶七年(748年)之后,南詔筑拓東城,用軍事力量控制了爨區(qū)。之后,通海都督府從拓東節(jié)度管制區(qū)分出,其轄境即為今通海縣往南至越南萊州省北部;往東南包括了今紅河州的蒙自、屏邊、河口,文山州除廣南、富寧之外的全部。[1](P133)[23]廣南、富寧二地仍為唐邕管經略使所轄。
南詔統(tǒng)一云南后,繼承了兩漢以來中原各王朝的西南疆域,結束了西南各族“各據(jù)山川,不相役屬”的分裂狀態(tài),[24](P5067)實現(xiàn)了更大范圍內的統(tǒng)一,同時也為其后的大理國確定了基本的疆土范圍。更為重要的是,南詔對今云南大范圍的統(tǒng)一,為元代以來中央王朝西南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中國復陷分裂割據(jù)的狀態(tài)之中。西南各地除了南詔之外,基本保持唐末時的隸屬關系,分別受制于鄰近的各個割據(jù)政權。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割據(jù)局面。宋朝基本沿襲唐代對西南的統(tǒng)治方針及政策。繼南詔之后,統(tǒng)治云南地方的是大理國。西南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則在宋王朝設置的羈縻州縣范圍之內,成為封建中央設治經營的對象。
兩宋經營西南的重點在廣西。今文山與廣西接壤。宋朝在文山東部也設置了一些羈縻州縣,以邕州(今廣西南寧)為中心直往西延伸至文山東部的廣南、富寧二縣一帶。今云南省廣南、富寧一帶,宋朝稱為特磨道,于其地設置了福州(今廣南)、富州(今富寧)等羈縻州縣,[25](P123)屬邕州管轄。宋朝作為中國歷代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中實力最弱的一個王朝,雖然沒把分裂的云南重新統(tǒng)一,但卻對大理國以外的西南各地進行積極經營,形式上仍然維持著政治上的統(tǒng)一,為以后全面的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
此時期,大理國繼承南詔的轄地,其統(tǒng)治約與兩宋相始終。今文山除廣南、富寧一帶屬宋羈縻州外,其余各地隸屬大理國東南部邊境最寧府統(tǒng)轄。最寧府為今以文山市為核心的地區(qū),南詔時屬通海都督府轄境,大理國前期從所設秀山郡中分出另立為府。最寧府和宋朝的廣南西路相接,宋與大理國的馬市通道經過轄區(qū);境內多民族雜居,以百越后裔僚人和烏蠻為主共同雜居而產生若干稱為“部”的民族群體。[26]位于今文山地區(qū)的部有:教合三部(駐今文山市城西郊)、車部(今文山市南部的古木附近)、丁部(今硯山東北部阿基附近)、空亭部(今文山市西部樂龍附近)、惠么部(今硯山縣北部之維摩)、王弄山部(今文山市西部之回龍)、阿月部(今馬關縣西部之八寨)等。尤中先生認為,這里的部相當于縣一級的政區(qū)而隸于府。[1](P178-179)大理國主要是對封建領主進行層層分封,在邊遠地區(qū)施行與內地類似的羈縻治策。因此,文山地區(qū)各部主要接受大理國的羈縻統(tǒng)治。
元朝建立后,雖僅享國97年(1271~1368年),但由于對云南的積極經營,云南各地再次成為統(tǒng)一帝國的部分并一直延續(xù)下來。至元十三年(1276年)云南行中書省建立,“云南”正式作為省級行政區(qū)域名稱,治所從大理遷至昆明,為當時全國十一行省之一。云南行省的建立,結束了南詔、大理國地方政權統(tǒng)治500余年的歷史局面,使云南與內地建立了從未有過的密切聯(lián)系。蒙元在云南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在設置過程中,元朝為了使其統(tǒng)治能夠在多民族且社會發(fā)展落后的西南各地穩(wěn)定下來,采取了保留各民族內部原有的政治經濟結構不變的辦法,仍以當?shù)孛褡迨最I充當世襲土官,在邊疆實行“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封贈各民族上層以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詔討使、長官等職,并在多民族聚居地設立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等職,使之對本民族實行直接統(tǒng)治。中央王朝只要控制土長,使其聽從蒙古貴族的驅調,使深入西南的蒙古貴族在當?shù)孛褡迳蠈拥膸椭掳褭嗔Ψ€(wěn)定下來,就可以實施有效的統(tǒng)治。
元時,今文山各地設治情況如下:[1](P207-249)
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在南詔、大理國時期東爨烏蠻中的彌鹿等部所居地改設廣西路,轄師宗、彌勒二州。維摩(今硯山北部至丘北縣一帶),大理時為惠么部,元初立為千戶所,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為管軍把總,隸廣西路,至元二十七年(1290 年)于其地置維摩州。[27](P472)
廣南西路宣撫司,駐今廣南縣,轄今廣南、富寧二縣之地?!对贰な雷姹炯o》載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乙丑,“宋福州團練使、知特摩道事農士貴,率知那寡州農天或、知阿吉州農昌成、知上林州農道賢,州縣三十有七,戶十萬,詣云南行中書省請降?!保?8](P163)此時,農士貴等迫于南宋即將途窮的形勢,主動將“州縣三十有七”(今文山州東部的廣南、富寧及廣西右江上游地區(qū)一帶)向蒙元云南當局投降。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立廣南西路宣撫司,駐今廣南縣,領州三:富州、安寧州、羅佐州(三州均屬今富寧縣)。[28](P1464)
又據(jù)《大元混一方輿勝覽》記載,臨安道宣慰司轄有王弄山部(領屈中、阿馬、阿月三部,含今文山西部之回龍及開遠、屏邊、馬關一帶)、教合三部(領車部、丁部、空亭部,駐今文山市城西郊,含文山、硯山一帶)。[27](P474)
公元1368年,元順帝逃回北方蒙古草原,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繼承漢唐以來“守在四夷”的邊疆治策,在云貴高原設置嚴密的統(tǒng)治機構,與軍隊建置衛(wèi)所互為表里。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明軍平定云南,置云南都指揮使司(以管軍事),統(tǒng)領各衛(wèi)所軍隊,同時設云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以掌政務),領各府、州、縣司。此時云南提刑按察司(以理刑律)由布政司兼理,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才單獨設立。從政權建置上看,云南與內地完全一致,但實際上仍有所不同,即“踵元故事”,繼承元代的土官土司制度,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采取保留原有的政治經濟結構,利用其民族中的上層人物進行統(tǒng)治,“假我爵祿,寵之名號,乃易為統(tǒng)攝,故奔走惟命”。[29](P7981)這種政策措施始自元代,隨著邊疆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的變化和封建中央王朝統(tǒng)治勢力的深入而有所發(fā)展,到明時便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土司制度。明朝對西南各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正是通過各地的土司來實現(xiàn)的。
《明史》載明王朝在文山地區(qū)的設治情況:
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設臨安府(駐今紅河州建水縣),領州六,縣五,長官司九。其中,臨安府所屬九長官司中有二長官司在今文山地區(qū),分別為教化三部長官司(駐今文山市西郊山麓,轄今文山、硯山一帶)、王弄山長官司(駐今文山市西部之回龍,轄今文山、馬關等地)。[29](P1175-1177)
同年三月,設廣西府(駐今紅河州瀘西縣),領州三。其中,維摩州(駐今硯山縣北部之維摩,轄今丘北及硯山北部、廣南縣西北部之地)土知州由當?shù)匾妥鍣噘F波得家族充任,弘治六年(1493年)波得家族中能夠任土官者死亡之后,再無合適者繼任,于是改設流官。[29](P1179)[30](P419)維摩改流當是文山境內最早改流的地區(qū)。
《明史·地理志》載元廣南西路宣撫司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改設為府(駐今廣南縣),領州一,富州(今富寧縣)。[29](P1179)明王朝派流官任知府進行管轄,并以土官為輔,任同知、通判。十七年(1384年)以歸附土官儂郎金為同知,二十二年(1389年)以儂郎舉為廣南府通判,實行以流官為主、土官為輔的制度。但實際上廣南地區(qū)流官知府并不能親臨其境,控制廣南的實為同知、通判。同年,都指揮同知王俊奉命率云南后衛(wèi)官軍到廣南筑城建廣南衛(wèi),二十八年(1395年)正式設置廣南衛(wèi)于廣南府(今廣南縣),屯守富寧、廣南、丘北等地要塞。設衛(wèi)屯墾的同時,明王朝還從內地大量移民到滇東南區(qū)域開展民屯生產,作為軍屯的補充。但所設之衛(wèi)未能長久立足?!睹魇贰份d:“郎金父貞佑不自安,結眾據(jù)山寨拒守”,且廣南“道險多瘴,知府不至其地,印以臨安指揮一人署之。指揮出,印封一室,入取,必有瘟癘死亡”。[29](P8075-8076)永樂元年(1403年),廣南衛(wèi)被迫遷至昆明。盡管如此,也有相當漢族士卒隨帶家眷入境戍邊,共同屯墾,成為明清時期大批漢族進入滇東南的引子。另外《明史》載正統(tǒng)六年(1441年),“富州土官沈政與郎舉互訐糾眾侵地,……帝以蠻人宥之。政、舉相仇殺已十余年。”[29](P8076)富州雖隸廣南府,看來實際上并不相屬且經常兼并紛爭。
除以上設治外,明朝還在文山地區(qū)先后建立了諸多土司土官機構。具體來說,屬壯族土司的主要有: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設的安南宣撫司(位于今文山西屏邊東,土司為沙氏);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設的維摩鄉(xiāng)土舍沈氏(位于今硯山縣西北維摩);延續(xù)宋時特磨道始設的廣南土府(治今廣南縣城,姓儂氏);元至元間始置而一直延續(xù)的土富州(治今富寧縣東皈朝,姓沈氏)。屬彝族土司的主要有: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設的王弄山副長官司(治今文山縣西回龍,姓阿氏);永樂年間建的八寨長官司(位今馬關西八寨,姓龍氏);洪武十四年(1381年)設的教化三部(姓龍氏,治今文山縣城)等等。[31](P545,673)[32](P180-232)
清朝享國268年(1644~1911年)。清初設巡撫治云南府(治今昆明),并設云貴總督。以后代之以云南總督和貴州總督,但時撤時并。清代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情況與內地仍然不一樣,總的說來是各民族內部和民族間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的現(xiàn)象還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所以,清朝對于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除了全國統(tǒng)一性的措施之外,還采取了一些適應地方民族情況的特殊政策——繼續(xù)實行土司制度。清代土司制度的內容與明朝相同,土司的名稱、承襲、職能等均與前代類似??梢哉f,清代土司制度是明朝的延續(xù)。
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朝軍隊進駐云南后,亦沿襲明朝所設云南省及其下屬之府、州、廳、縣各級政權機構。清代在文山地區(qū)繼續(xù)實行土司制度,使當?shù)厣鐣芸旆€(wěn)定下來,同時對部分政區(qū)建制進行了調整。同年,教化三部長官司副長官龍昇(仍以張長壽為名)歸附,王弄山長官司副長官王朔也一并歸附,同授世職。[33](P14262)十八年(1661年),在明初所設廣南府基礎上進行改流,并派流官知府到廣南履任??滴跛哪?1665年),迤東土司寧州祿昌賢為首,聯(lián)合新興王耀祖、嶍峨祿益、蒙自李日森、石屏龍韜、維摩沈應麟、沈兆麟及教化張長壽、王弄山王朔等率兵攻打臨安、蒙自、通海等地,震動全省。但起事失敗,大部分土司被吳三桂誅殺。[33](P14262)[7](P216)六年(1667 年),清政府對該區(qū)域實行改土歸流,把教化、安南、王弄三長官司轄地合并置開化府(駐今文山),委派流官管轄,從而拉開了清代文山地區(qū)改流的帷幕。設置開化府,廢土司,使清王朝的統(tǒng)治進一步深入,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開化府建立后,漢族人口大量遷入,帶動當?shù)亟洕?、文化迅速發(fā)展,對改善民族關系、鞏固邊防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八年(1669年)撤銷維摩州,以其地分屬鄰近的廣南、開化二府。雍正八年(1730年),增置文山縣與開化府同城,通過原土司后裔所居地開化(今文山市中東部)、安南(今文山、蒙自、屏邊交接地帶)、王弄(今文山市西部)、永平(今馬關縣西部等地)、東安(今西疇縣和麻栗坡縣)、樂龍(今文山市西部紅河州屏邊縣西部)、江那(今硯山縣)、逢春(今文山南部至馬關縣一帶)八里所設頭目,對當?shù)剡M行統(tǒng)治。[33](P2345)[7](P10-19)乾隆元年(1736年),設寶寧縣(今廣南縣)為廣南府治,另領一州土富州(今富寧縣)。[33](P2344)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改馬白同知為安平廳(駐今文山市,后移駐馬關縣城),轄逢春、東安、永平三里地。[33](P2345)道光二十年(1840 年),丘北縣丞升正縣,隸屬廣西直隸州(駐今紅河州瀘西縣城)。[33](P2341)
清朝時期,除以上設治外,雍正朝繼承了康熙時期的“改土歸流”政策。鄂爾泰的奏疏中說:“云、貴大患,無如苗蠻。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歸流。”[33](P14204)該奏疏得到批準,鄂爾泰便在西南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改土歸流。其《改土歸流疏》中寫道:“為翦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賦稅,以靖地方?!保?4](P2136)清楚道出了改土歸流的最終目的是要取消土官的世襲統(tǒng)治,把過去分給土官的權力收歸中央,以保證高度的中央集權,并能夠對邊疆民族地區(qū)人民進行直接的經濟剝削和政治上的統(tǒng)治。因此,雍正四年至九年(1726~1731年)間,西南民族地區(qū)便掀起了改土歸流的高潮。在云南東北和西南民族地區(qū)廢除土司之多、新設流官之眾、涉及地區(qū)和民族之廣及戰(zhàn)爭之殘酷都前所未有,有關地區(qū)土司勢力受到了沉重打擊。這期間,其他地區(qū)的改流狀況使得文山地區(qū)土司為之震動,于是廣南府土同知儂振裔、富州土知州沈燦等,提出各愿增歲糧二三千石并捐建府州城垣,以此來取得朝廷的寬容。[33](P14257-14258)盡管如此,在雍正八年(1730 年),沈氏第十七代土司沈肇乾仍以罪黜,被清廷革職。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富州添設漢官,名曰“廣南府分防普廳塘經歷”,其時土知州已移駐皈朝(富寧縣城舊名普廳,皈朝為土司衙署所在地)。[35](P3)直至道光時期,云南境內土司除宣慰使等外,土知州這一級別中保留土官而未改流的僅存四個,文山地區(qū)的富州沈氏土司家族是其中之一。[36](卷134,秩官志七之四·土司四)此時,在文山地區(qū)形成了以開化府為主的內地流官統(tǒng)治區(qū)和以富州土知州沈氏、廣南府土同知儂氏為主的靠內土流參設區(qū)兩種主要類型。[37]
歷代統(tǒng)治者在文山的設治,對西南地區(qū)疆域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就歷代對文山的設治而言,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先秦時期、秦漢至唐(南詔)宋(大理國)時期、元明清時期。
在第一階段,先秦時文山各族祖先所創(chuàng)造的傳統(tǒng)經濟文化及其與中原地區(qū)的聯(lián)系,特別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形成了區(qū)域內的部族統(tǒng)一體,為文山地區(qū)行政建置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在第二階段,秦漢王朝建立并初步鞏固了對云南高原的統(tǒng)治,但效果有限。西漢在文山地區(qū)設置的牂牁郡地屬縣,表明文山正式納入到統(tǒng)一的封建國家范圍內。但因受重北輕南治邊傳統(tǒng)等因素的影響,也由于文山所在區(qū)域較為落后,三國以后歷朝遂將包括文山所在的大部云南地區(qū)歸隸四川行政區(qū)管轄,并沿用西漢以來施行于全國邊疆的羈縻政策。在這一時期,還談不上對云南邊疆實施形成規(guī)模的治理與開發(fā)。由于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相對松弛,唐宋兩代云南出現(xiàn)了南詔、大理國500余年的地方割據(jù)。在南詔、大理國的統(tǒng)治與經營下,云南邊疆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同時,唐朝的羈縻府州制度,是對兩漢羈縻治策的重大發(fā)展,對元明的土官土司制度也產生了直接和深遠的影響。
在第三階段,元朝建立云南行省,將統(tǒng)治中心從滇西移至滇中,積極經營云南。元朝在云南邊疆大力推行適合當?shù)靥攸c的土官制度,使封建統(tǒng)治深入各地。明清沿襲元制并有所發(fā)展,對云南的有效性統(tǒng)治大為增強,建立和健全土官土司制度,進行大規(guī)模的漢族移民墾殖,并在部分地區(qū)改土歸流等。以上措施雖具有民族壓迫和剝削的一面,但也給邊疆民族地區(qū)注入了發(fā)展的動力;文山各地通過設治等措施向內地靠攏,社會整體發(fā)展也在不斷加快,為后來的變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回顧文山設治的歷史,尤其是歷代王朝對文山實施有效治理的過程,盡管由于受到勢力強弱等因素的影響而方式不同,但總的趨勢是中央王朝的管理不斷深化,文山和內地的聯(lián)系不斷加強,由此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捍衛(wèi)祖國南疆的堅強堡壘之一。
[1] 尤中.云南地方沿革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2] 李學勤.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山州文物管理所,紅河州文物管理所.云南邊境地區(qū)(文山州和紅河州)考古調查報告[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4] (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3.
[5] 李和.關于文山地方史研究的思考[J].文山學院學報,2011,(2):33 -39.
[6] (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
[7] (清)湯大賓,周炳纂.婁自昌,李君明點注.開化府志[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
[8] 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7.
[9] 王文光,李曉斌.百越民族發(fā)展演變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0] (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1] (晉)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1.
[12] (晉)常璩.劉琳校注.華陽國志[M].成都:巴蜀書社,1984.
[13] (唐)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4] (梁)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5] (梁)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16] (唐)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7] (唐)魏征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8] (唐)張九齡.曲江集·曲江敕書[A].方國瑜.云南史料叢刊[C].卷2.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
[19] 魯剛.論爨文化時期南中地區(qū)的夷漢民族融合[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105-109.
[20] 尤中.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
[21] (后晉)劉昫 .等 .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2] 郭聲波.唐代南寧州都督府屬州交通與地望研究[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4):85-97.
[23] 萬永林,谷躍娟.南詔的守土措施與中國西南疆域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3):49-54.
[24]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25] (宋)周去非.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6] 王文光,龔卿.大理國的烏蠻[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86 -90.
[27] (元)劉應李著.詹有諒改編.郭聲波整理.大元混一方輿勝覽[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28] (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29] (清)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0] 土官底簿·維摩州知州[A].方國瑜.云南史料叢刊[C].卷5.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
[31] 龔蔭.中國土司制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32] 黃懿陸.壯族文化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33] (民國)趙爾巽 .等 .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34] (清)鄂爾泰.改土歸流疏[A].(清)賀長齡,魏源等.清經世文編[C].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92.
[35] (民國)陳肇基纂.楊磊,農應忠點輯.富州縣志點注及資料輯錄[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
[36] (清)阮元等修.王崧等纂.(道光)云南通志稿[M].清道光刻本.
[37] 李和.明清兩代對滇東南地區(qū)的施政與管理[J].民族論壇,2007,(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