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日本學界的《文明論概略》解讀

2011-03-20 06:09陳鳳川
外國問題研究 2011年2期
關(guān)鍵詞:東京福澤文明

陳鳳川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廣東廣州 510632)

“書籍自有自己的命運”,這是昆德拉自嘲作品被讀者曲解時常說的一句話。對于《文明論概略》(以下簡稱《概略》)這部有著世界影響的經(jīng)典作品而言,百余年間是誰閱讀、精讀甚或是誤讀了《概略》?其背后的基本立場和思想動機是什么?本文期待通過考察《概略》文本的百年閱讀史,為讀者深入了解上述問題提供一個學術(shù)參考。

一、《文明論概略》的百年閱讀史

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一生著述宏富,但系統(tǒng)表述其思想的理論性著作,卻只有《概略》一部。作為日本近代啟蒙思想的處女地,《概略》的敘事充滿著原始的混沌氣象,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不同讀者對其有著多層面的接受與解讀,即便是同一個讀者,每次重讀也會因為關(guān)心角度的變化,進而發(fā)現(xiàn)新的含義,產(chǎn)生新的聯(lián)想。

1875年,《概略》一經(jīng)刊行,立刻暢銷日本全國并對知識界產(chǎn)生重大影響[1]。然而,這種影響自出版之日起,就是毀譽參半。贊之者,如中津志士島津復(fù)生認為:此書之出版,令舉國學者得不可思議階梯,向文明開化前進幾步之事指日可待[2]6-7。反之者則認為,《概略》多處行文與出版條例相抵觸,不日或?qū)О鎇3]??傮w而言,明治20年代之后,或因《概略》書中國體、天皇制等相關(guān)言論,有違當時所倡導(dǎo)的“忠孝一致”家族國家觀、近代日本國家的國體論,福澤生前《概略》已遭到冷遇,乃至 1897年福澤編撰《福澤全集》介紹《概略》時,相關(guān)文字篇幅僅為《勸學篇》的十分之一左右[4]516。1901年追思福澤去世的文章之中,《西洋事情》、《世界國盡》、《勸學篇》等早期著作及晚年的代表作《福翁百話》、《福翁自傳》等屢被提及,但言及《概略》的紀念性文章卻非常罕見。大正四年(1915),日本實用主義哲學的先驅(qū)田中王堂將《概略》與《勸學篇》相提并論為福澤著作的“兩大紀念碑”,經(jīng)過他的深入解讀,又有讀者開始關(guān)注《概略》,但直至昭和六年 (1931)左右,《概略》基本是處于不被閱讀的狀態(tài)中[2]8[5]332。

1931年,巖波文庫收錄《概略》并加附石河干明的解題說明,這為普通讀者親近《概略》鋪平了道路。福澤著作中,最早收進巖波文庫的就是《概略》,文庫版《概略》對 1930年代福澤作品“復(fù)興”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在戰(zhàn)時嚴格管制出版的年代,1936年 7月《概略》書中涉及皇室的記述全被毫無條件地刪改修訂,被刪減的部分直到 1945年10月,戰(zhàn)后首次重版《概略》時,才被還原[4]519?!陡怕浴坊謴?fù)原貌后,文章之達意、內(nèi)容之豐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讀者。

二戰(zhàn)結(jié)束至 1970年代,作為日本福澤研究的“雙壁”,丸山真男和伊藤正雄在《概略》解釋和普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丸山與《概略》的接觸,始于 1938年日本政治最為黑暗的天皇法西斯時代,丸山感覺《概略》每行文字都是對時代的猛烈批判,一開始閱讀,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6]8。與《概略》的相遇,丸山由此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觀點與傾向:①明治初年的日本較之戰(zhàn)時更自由;②對于馬克思主義,秉承福澤式的自由精神,采取了有所認可但決不參與的態(tài)度;③以明治初年的福澤精神批判其后近代日本的走向[7]。在研究《概略》及福澤思想的過程中,丸山奠定了其日后思想史研究的基本“范型”[8]。另位巨匠伊藤正雄的研究則側(cè)重實證,他的著作《口訳評注文明論之概略》是最早從實證角度研究《概略》的鴻篇巨制[9]41。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可以親近《概略》,該書將《概略》翻譯成日文現(xiàn)代口語體并詳加注解,內(nèi)容幾乎是原著的 10倍以上,包括丸山在內(nèi),后來諸多《概略》研究者都坦言于此經(jīng)典的注釋性研究成果中受益良多[10]67,88。

二人之外,這一時期撰文解讀《概略》的知名學者還有津田左右吉和加藤周一。津田的《〈概略〉解題》發(fā)表于 1951年,該文最初收錄于《福澤諭吉選集》第 2卷,1962年,文庫本《概略》改版重新發(fā)行時,亦附錄該文,而且直至 1993年第 59次印刷時,使用的都是該版《解題》[11]。由此可知,津田的解讀應(yīng)是戰(zhàn)后流布最廣的《概略》研究文獻。加藤的解讀主要涉及國權(quán)與民權(quán)、原則與實際等福澤研究者普遍關(guān)注的基本問題,此外他還從文學研究者的角度指出,福澤之后,日本文豪夏目漱石主張國家權(quán)力原則上不可以干涉?zhèn)€人生活領(lǐng)域,但戰(zhàn)時狀態(tài)下,國家干涉是不可避免的思想主張,與福澤的思想構(gòu)造具有類似性[12]。

1968年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強國后,很長一段時間日本人都沉浸在經(jīng)濟繁榮所帶來的狂喜之中。弘揚日本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向世界擴散,成為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焦點,“走向世界”開始替代“民主化”、“現(xiàn)代化”,成為 70年代以后長期統(tǒng)領(lǐng)日本精英界的流行口號[13]185。加之這一時期,以解構(gòu)主義為核心的后現(xiàn)代思潮盛行于西方并波及世界各地,啟蒙話語體系的普遍合理性逐漸受到質(zhì)疑,一些論文開始反思《概略》以西方價值觀為標準的文明理念。如安永壽延就指出,世界成為“世界”之后,《概略》所言的近代化 =西歐化的文明之路亟待反思,只有從復(fù)數(shù)“普遍性”出發(fā),思考東西文明的歷史糾葛,人類才能開始新的文明時代[14]35-43。整體而言,《概略》書中的諸多主題很難吻合 1970年代末期的時代氛圍和讀者口味。

1975年前后,《概略》出版百年之際,出現(xiàn)一些頗有分量的論文。如佐志傳的《〈概略〉研究》和正田莊次郎撰寫的《〈概略〉ノート(1-6)》。前文圍繞明六社的內(nèi)部爭論,分上中下三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概略》的寫作動機及主要宗旨,并通過理析書中的日本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指出福澤引用點評史料時,非常顧及周邊儒學故老的心理感受[9]。后文依章節(jié)順序,共分六次,提綱挈領(lǐng)地點評了《概略》的主題思想,發(fā)表時間跨度長達 12年,該文對《概略》中的權(quán)道、政府實威、國體觀等所做點評頗具特色[15]。1978年,已從東大退休的丸山,以私人讀書會的形式開始講座《概略》。該講座跨時 4個年頭,進行了 25次。因參加講座的不是專業(yè)研究人員,所以丸山?jīng)]有從書志學角度講述《概略》的成書過程,也沒有加標學術(shù)論文式的文獻注釋,對于單個詞語的說明程度也非常簡單,基本是采用江戶儒者注釋經(jīng)典的方法,重在闡明全書思想的整體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16],后巖波書店以該講座為藍本,出版發(fā)行了《讀〈概略〉》。

1984年福澤的頭像登上日本萬元大鈔,此后他的故事也通過萬元大鈔成為日本人應(yīng)該掌握的基本常識,而學界的《概略》研究也漸趨多元化的態(tài)勢。如丸山的兩位弟子松澤弘陽和平石直昭,二人雖在宏觀的思想方法論上接受丸山的影響,但在分析細微之處則凸現(xiàn)出各自的研究特色。松澤的研究注重福澤思想轉(zhuǎn)折的內(nèi)在契機。如他強調(diào)《概略》寫作的最大動機不是來自政治和社會情況變化這樣的外在因素,而是取決于福澤內(nèi)心的思想巨變。在他看來,1874年前后福澤閱讀西洋書籍的視野,由原先的教科書式啟蒙讀物轉(zhuǎn)向基佐、巴克爾、穆勒等人的思想類經(jīng)典,是個質(zhì)變式的思想飛躍,這一飛躍不但為福澤帶來了許多嶄新理念,也是他專心《概略》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17]。平石則主張應(yīng)在歷史脈絡(luò)中考察《概略》的成書契機及福澤文明思想形成的連續(xù)性與非連續(xù)性,他將《概略》刊行前福澤的主要活動分為四個階段,區(qū)分期間福澤思想的變與不變,并著重考察了明六社成員內(nèi)部圍繞民選議院建立、福澤“學者論”所做的種種論爭與福澤文明思想形成間的關(guān)聯(lián)[18]。二人從內(nèi)外兩個角度的全面、細致考察,基本彌補了丸山《讀〈概略〉》對成書背景交代不全的缺憾。

手稿考證方面,早在 1959年,富田正文就已披露《概略》寫作存有系列“草稿”[11]299-300,后《概略》寫作時留有大量批注的兩部英文手澤本、往來書簡、寫作提綱等也都陸續(xù)發(fā)現(xiàn)。小澤榮一的《〈概略〉與基佐的文明史》,較為全面地指出了《概略》章節(jié)段落與《歐洲文明史》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19];中井信彥、戶澤行夫的《關(guān)于〈概略〉的自書草稿》和《談〈概略〉》[20][21],則初步甄別了手稿與成稿間的差別。2000年,進藤咲子秉承前人成果,歷時 16年完成了專著《〈概略〉草稿考察》[22]。該書從言語修辭學角度考察了草稿與成稿間表達的異同,印刷時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草稿的刪改原貌,是《概略》草稿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平山洋則認為,寬泛意義上,同期寫作的《勸學篇》也應(yīng)算是《概略》的寫作草稿,所以他的文章重點考察了《勸學篇》各編主題思想與《概略》寫作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23]。柳父章和安西敏三則關(guān)注《概略》寫作過程中,福澤參閱并寫有大量批注的英文手澤本。他們從文化接觸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勘比原文,詳盡地考證了《概略》如何借鑒、改造、創(chuàng)新那些產(chǎn)生在西歐思想土壤上的概念術(shù)語[24][25][26][27]。2009年,哈佛學者克萊克在其專著中首次詳察了福澤文明思想與蘇格蘭啟蒙思想之間的聯(lián)系,該研究成果大體屬于此類范疇[28][29]。

平井一弘、古田島洋介等人的研究則注重從文章寫作、修辭學等角度分析《概略》的書寫特色[30][31];大駒誠一運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考察了《概略》的詞語形態(tài)以及主要詞匯在各章節(jié)的出現(xiàn)次數(shù)等[32]。經(jīng)濟學科的學者則透過《概略》的統(tǒng)計學、殖民興產(chǎn)政策、反內(nèi)地開放論、貿(mào)易立國論等了解明治初期的日本經(jīng)濟狀況[33]。近年來,隨著公共哲學研究的升溫,也有學者開始關(guān)注《概略》書中的“社會公共性”。如西村稔就不惜筆墨,討論了此前少人論及的士魂、私德、仁、慈善、文明處世交際法等倫理觀念[34]。坂本多加雄探討的立國與偏頗心、德義與文明[35],以及中村敏子從文明社會人類交往角度接近《概略》文本的研究等都可歸為此類[36]。

2005年,丸山《讀〈概略〉》出版近 40年后,終于迎來了另一部《概略》解讀的精致專著——子安宣邦的《福澤諭吉〈概略〉精讀》[37]。兩部著作在解讀方法以及如何看待日本近代歷程等基本立場上,都構(gòu)成了鮮明的對照。讀者若分別從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這兩個角度來閱讀,可以產(chǎn)生互補參照的功效[38][39][40]。

二、戰(zhàn)后《概略》研究的爭論焦點

在巖波書店歷年精選的百冊經(jīng)典中,《概略》總是位居前列,同所有長期受人贊賞的作品一樣,主題的“多義性”是《概略》能夠成為經(jīng)典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知識背景、問題意識、工作假設(shè)以及關(guān)心角度的變化,學界針對同一問題得出迥然相異甚至針鋒相對結(jié)論的狀況時有發(fā)生,本文因篇幅限制,僅從儒教批判、文明觀“龜裂”兩個方面擇要述之。福澤在其著述中對儒教問題發(fā)表過許多見解,但日本學界將之作為問題予以研究卻是始于 1942年,即丸山發(fā)表《福澤諭吉儒教批判》一文之時。該文在收入單行本《戰(zhàn)爭與戰(zhàn)后之間》時,題目變更為《福澤諭吉的儒教主義批判》。緣何加入“主義”二字,丸山并未說明,但此后相關(guān)研究卻是接踵而至。大致情形可以分為三種:其一,認為福澤對儒學進行了徹底地批判,為日本近代化發(fā)展起到了良好地推動作用,丸山早期的研究結(jié)論多屬于此類范疇;其二,認為福澤的儒學批判并不徹底,如津田左右吉就認為《概略》立足于重智基礎(chǔ)上的合理主義以及福澤擅從政治之術(shù)、經(jīng)世之策等角度談及文明的書寫策略,與其少時所受儒學教養(yǎng)具有一定關(guān)系[11]267-275。兩類研究者結(jié)論雖不相同,但思考的出發(fā)點卻是相似的。即,他們都期待在日本建立以西方為導(dǎo)向的新知識形態(tài),多以西方近代化及啟蒙理念為價值坐標和判斷標準來裁定福澤思想的進步或落后,將儒學“傳統(tǒng)”視為阻礙近代化發(fā)展的不利因素是二者的共性[41]10,20。1970年代之后,“西方世界”的東方論述和“非西方世界”的自我定位,不再只是討論“非西方世界”如何現(xiàn)代化 (“西化”),以多元、動態(tài)的社會發(fā)展觀研究福澤的儒學批判,由此探尋《概略》思想的雜糅性,漸趨成為第三種學術(shù)走向。包括丸山真男在內(nèi),多數(shù)學者傾向于認同福澤的儒教批判實質(zhì)上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批判,是對“泛道德主義”的一種糾正,對于福澤思想中的儒學特色,已少有學者將之視為封建殘余,反而認為這是福澤引進西方文化時充分發(fā)揮思想主體性的一種表現(xiàn)[6]8-9[41]3,8[42]5,45?,F(xiàn)階段此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逐漸深入到具體論述觀念的連續(xù)性和非連續(xù)性的層面上了[43][44]。

如果說,關(guān)于福澤儒教批判的爭論基本塵埃落定的話,那么對于福澤的文明觀,尤其是《概略》最后一章與前九章間是否發(fā)生“龜裂”的問題,學界依舊是各執(zhí)己見。依據(jù)日本學界的通常理解,福澤所說的“文明”主要包括自然法則的理解、自主獨立、活潑、排除惑溺、鉆研智德、不斷進步、以實學和工商業(yè)發(fā)展擴大人民幸福等要素,相關(guān)內(nèi)容大體可歸為《概略》前九章所敘述的“民權(quán)”論范疇[34]序言4,15,“國家獨立”則基本屬于第十章“國權(quán)”論范疇。在當代學者的潛意識中,有意無意地將“民權(quán)”視為“正”,把“國權(quán)”視為“邪”[45]64?!皣迸c“民”,二者孰輕孰重,何為本位,關(guān)乎“國富民強”、“政府權(quán)責”等諸多現(xiàn)實問題,它難免會成為現(xiàn)階段《概略》研究中爭議最多之處。

一種觀點認為,如書名、序言以及第十章所說的“國家獨立只不過是文明論中的一個條目而已”所作的暗示,《概略》全書是以“文明論”為主,而且全書從第一章到第九章,所談的都是文明論的問題,所以“國家獨立”絕不是《概略》的最終議論本位,它只是階段的議論標準而已;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大多著作往往最后一章才是宗旨所在,而《概略》最后一章的標題“論本國之獨立”無疑言明了《概略》就是“以本國獨立”為目的而寫作的,也就是說,福澤的“文明論”,絕非是針對所有的“半開化國家”,而是專門為解決日本獨立這一緊急課題而寫作的。而《概略》第二章反復(fù)強調(diào)“一國文明的進步”、“國之文明”,以及第十章的“文明之外無可求保此獨立之法”等相關(guān)論斷都可作為佐證[34]18-19。

論爭雙方的觀點看似激烈,其實他們具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就是他們都未否定《概略》意欲調(diào)和“文明”與“獨立”間矛盾所做的種種精神努力,他們都認可福澤于 1870年代,能夠把國內(nèi)民主主義之必要性和國家對外的獨立性相提并論,是《概略》乃至福澤作為思想家的獨特性所在。他們的分歧只是,福澤這種努力的最終落腳點歸于何處。強調(diào)歸于“文明論”的,常由此得出福澤是“自由主義者”的結(jié)論;強調(diào)歸于“國家獨立論”的,常據(jù)此得出福澤是“民族主義者”、“愛國主義者”的結(jié)論。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研究者的主觀判斷左右著結(jié)論的走向。

此外,也有主張“文明”與“國家獨立”在《概略》中其實是互為目的和手段的。如丸山真男、加藤周一等學者認為,對于福澤及《概略》文本而言,“國”、“民”孰輕孰重這個問題并不存在,他們認為二者在《概略》中是處于和諧狀態(tài)中的互動觀念,它們之間不是“正”、“邪”對立緊張的關(guān)系,而是并行不悖的[12]。在《概略》中內(nèi)部解放和對外獨立還是不可分割的,文明化和國家獨立在邏輯上是連貫的[6]96-104,不存在“龜裂”的問題。有趣的是,即便論者同持此種主張,所得結(jié)論亦不相同。以丸山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認為,福澤或以“文明”為目的,或以“國家獨立”為目的,體現(xiàn)了福澤“狀況性思考”的思維特征。而反對者則認為正因為福澤是個“無原則主義”者,所以他才會隨時互換目的和手段,而這種隨意勢必導(dǎo)致福澤最終求“權(quán)”棄“道”。論者對“狀況”與“原理”,“權(quán)”與“道”的定位差異,最終導(dǎo)致了結(jié)論迥異[34]19。

《概略》研究中,這種各執(zhí)一端、難以定位的問題還有許多,如《概略》書中“人民”一詞到底定位在哪些階層?福澤是否以《概略》為界,放棄了對士族以下民眾的啟蒙?福澤的國際觀、亞洲觀,是否以《概略》為界發(fā)生了逆轉(zhuǎn)?其變與不變背后的深層原因又是什么?研究者引用福澤同一言論卻得出迥然的結(jié)論,造成了這一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其背后,反映了哪些時代變遷?等等當前仍在進行著的探究與爭論,更是證明了《概略》作為一個不斷被闡釋的開放性文本,對于當今讀者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三、小結(jié)

歷經(jīng) 130余年后,《概略》還在不停地重印,子安宣邦曾解釋到:作為一部欲把日本建為文明國家的設(shè)計藍圖,《概略》的多重敘事與日本身處后進國的內(nèi)外狀況緊緊相系,重新閱讀《概略》,就等同于重新閱讀日本近代的發(fā)展進程,明白了《概略》所提示的問題,也就明白了我們應(yīng)該如何著手審思近代,這也許就是繼承《概略》遺產(chǎn)的意義所在[46]153。但正如一位中國學者所言,我國讀者對福澤話語的反應(yīng),是復(fù)雜而敏感的[40],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中國讀者閱讀《概略》時的感受,書中所言民主、自由、正義、平等、獨立、自尊等,是中國人多年的夢想與追求,書中大量列舉中國古代事例,使中國讀者讀起來倍加親切。不過,書中流露出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卻讓人無法不加警惕。

迄今為止,在中國學者的《概略》研究中,論及文明史觀的文章數(shù)量最多,此外,探討《概略》與“脫亞論”、“中國蔑視論”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是中國學者關(guān)注《概略》的另一焦點。這些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但在研究視角及結(jié)論上,存在著重復(fù)的現(xiàn)象,能反映日本學界多樣化研究成果、考證式研究以及具有新意的深層學理性研究成果尚有不足。其具體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在處理兩個重要思想資源 (即西學和儒學)時,已有研究雖指出了外部思想文化的影響,但《概略》書中具體兼容并蓄了伯頓、基佐、巴克爾、穆勒等西方思想家的哪些特質(zhì),至今尚無詳論。二是,在關(guān)于傳統(tǒng)思想為《概略》的書寫提供了哪些內(nèi)在資源以及如何提供、有何意義方面,學界更是少人問津。

作為誕生于漢字文化圈和后發(fā)國家轉(zhuǎn)型時期的啟蒙經(jīng)典,《概略》一書內(nèi)含著新舊思想、東西觀念的緊張,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并在東、西方思想的兩條脈絡(luò)中平行展開求證和考據(jù)書中思想的東西方理論來源,實證性地分析《概略》文本蘊含的思想特質(zhì),應(yīng)是今后國內(nèi)《概略》研究所應(yīng)努力的一個方向。

[1][日 ]福澤諭吉著.北京編譯社譯.文明論概略[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9:出版說明 1.

[2][日]伊藤正雄著.口訳評注.文明論之槪略 [M].東京:慶応通信,1972.

[3][日]伊藤正雄.福沢諭吉論考[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486.

[4][日 ]松澤弘陽著.陳鳳川譯.《文明論概略》的世界[A].佟君主編.華南日本研究 (第 2輯)[C].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5][日 ]福澤諭吉.神山四郎解說.福沢諭吉選集 (第四卷)[M].東京:巖波書店,1981:332.

[6][日]丸山真男著.區(qū)建英譯.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7][日 ]平石直昭.戦時下の丸山眞男における日本思想史像の形成——福沢諭吉研究との関連を中心に[J].思想,2004(8):6.

[8][日 ]三谷太一郎.「文明の精神」と「獨立」——丸山真男著『「文明論之概略」を読む』によせて[J].思想,1987(9):5.

[9]佐志伝.『文明論之概略』研究.上·中·下 [J].史學,1975(1,2),1976(3),1976(4).

[10][日 ]安西敏三.福沢研究史における伊藤正雄[J].近代日本研究,2008(1).

[11][日 ]福沢諭吉著.津田左右吉解題.富田正文后記.文明論之概略[M].東京:巖波書店,1962.

[12][日 ]加藤周一.福沢諭吉「文明論之概略」—その人と時代[J].ェコノミスト,1965(4).

[13][日 ]巖淵功一.共犯的異國情調(diào)——日本與它的他者[A].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C].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185.

[14][日 ]安永壽延.新文明論之概略——始まった神々の闘爭[J].ェコノミスト,1979(2).

[15][日 ]正田莊次郎.「文明論之概略」ノ-ト(1-6) [J].北里大學教養(yǎng)部紀要,1977(2),1978(2),1980 (2),1985(1),1987(3),1989(3).

[16][日 ]丸山真男著.松沢弘陽解題.丸山眞男集 (第 13卷)[M].東京:巖波書店,1995:5-11.

[17][日 ]松沢弘陽.社會契約から文明史へ——福沢諭吉の初期國民國家形成構(gòu)想試論[J].北大法學論集,1990(5).

[18][日 ]平石直昭.福沢諭吉の戦略構(gòu)想——「文明論之概略」期までを中心に[J].社會科學研究,1999 (1).

[19][日 ]小沢栄一.「文明論之概略」とギゾーの文明史[J].日本歴史,1960(3).

[20][日 ]戶沢行夫,中井信彥.『文明論之概略』の自筆草稿について[J].福沢諭吉年鑑,1975(2).

[21][日 ]戶沢行夫,中井信彥.『文明論之概略』をめぐって[J].福沢諭吉年鑑,1992(19).

[22][日 ]進藤咲子.「文明論之概略」草稿の考察[M].東京:福沢諭吉協(xié)會,2000.

[23][日 ]平山洋.『學問のすすめ』と『文明論之概略』[J].近代日本研究,2008(1).

[24][日 ]柳父章.翻訳語成立事情 [M].巖波書店, 1982.

[25][日 ]柳父章.福沢諭吉における“individual”の翻訳[J].文學,1980(12).

[26][日 ]安西敏三.福沢諭吉と西歐思想:自然法·功利主義·進化論[M].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 1995.

[27][日 ]安西敏三.福澤諭吉と自由主義:個人·自治·國體[M].東京:慶應(yīng)義塾大學出版會,2007.

[28][美 ]A.M.Craig.Civilization and enlightenment:the early thought of Fukuzawa Yukichi[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29][美 ]A.M.Craig著.足立康,梅津順一譯.文明と啓蒙―初期福澤諭吉の思想[M].東京:慶應(yīng)義塾大學出版會,2009.

[30][日 ]平井一弘.福沢諭吉の議論「論」と議論[M].柏市:青磁書房,2000.

[31][日 ]古田島洋介.福沢諭吉の文章と漢文訓読:『文明論之概略』を素材として[J].福澤諭吉年鑑,1997(1).

[32][日]大駒誠一編.學問のすゝめ·文明論之概略·福翁自傳総文節(jié)索引[M].東京:慶應(yīng)義塾大學福澤研究·ンター,1998.

[33][日 ]藤原昭夫.福沢諭吉の日本経済論[M].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1998.

[34][日 ]西村稔.福澤諭吉國家理性 と文明 の道徳[M].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6.

[35][日 ]坂本多加雄.新しい福沢諭吉[M].東京:講談社,1997.

[36][日 ]中村敏子.福沢諭吉文明と社會構(gòu)想 [M].東京:創(chuàng)文社,2000.

[37][日 ]子安宣邦.福沢諭吉『文明論之概略』精読[M].東京:巖波書店,2005.

[38]孫軍悅.日本文明化的設(shè)計——評《福澤諭吉〈文明論之概略〉精讀》[J].中國圖書評論,2006(8).

[39]趙京華.反思“脫亞入歐”的文明史觀評子安宣邦的《福澤諭吉〈文明論之概略〉精讀》[J].博覽群書, 2006(4).

[40]韓東育.福澤諭吉與“脫亞論”的理論與實踐[J].古代文明,2008(4).

[41][日 ]張建國.福沢諭吉と儒學を結(jié)ぶもの[M].東京:日本僑報社,1998.

[42]林正珍.近代日本的國族敘事:福澤諭吉的文明論[M].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43][日 ]坂本慎一.福沢諭吉と亀井學の思想 [J].近代日本研究,2003(1).

[44]陳鳳川.三綱八目與福澤諭吉的文明圖式[J].日本研究,2010(2).

[45][日 ]飯?zhí)锒?福沢諭吉と自由民権運動[M].東京:御茶の水書房,2003.

[46][日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精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東京福澤文明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開國少將家宴上的“假酒”
開國少將家宴上的“假酒”
大醫(yī)精誠福澤一方——專訪鄂爾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醫(yī)院
對不文明說“不”
東京
第12回「東京_北京フォーラム」間もなく開催 中日関係の発展に英知を結(jié)集
東京
文明歌
临泉县| 大邑县| 钦州市| 合川市| 光山县| 甘德县| 建始县| 延长县| 即墨市| 双桥区| 大安市| 余江县| 社旗县| 新化县| 广元市| 玉树县| 太白县| 体育| 玛沁县| 桃园县| 南郑县| 兴业县| 北碚区| 颍上县| 密山市| 化隆| 鹤庆县| 周宁县| 井陉县| 徐闻县| 涿鹿县| 湖南省| 昭觉县| 滦南县| 建宁县| 阿合奇县| 石林| 铜鼓县| 含山县| 昆山市|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