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列漢,曹夏鵬
(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湖北武漢430063)
幸福是人生的追求與目的。格雷曾說:“幸?!祟愐磺凶非蟮淖罱K目的?!盵1]科技作為為人類謀取福祉的事業(yè),一直為人類所重視,所推崇。特別是在當代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人類主體價值體系更加多元化、立體化,科技發(fā)展與人類幸福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的情況下,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就顯得猶為重要。
幸福問題是倫理學領域的一個令人困惑的難題,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眾多思想家的關注。“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雖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卻誰也不能對自己所決意追求或選擇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條理一貫”[2]。以至于有學者聲稱:“把幸福作為研究課題是一件冒險的事?!盵3]
有學者認為,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時的主觀感受。幸福有幾種形式:正面對人性的肯定,即我們常說的快樂;反面對人性的肯定,雖在該過程中產(chǎn)生的是沮喪、憤怒等情感,但仍是幸福的一種形式,是道德良心的表現(xiàn);因人性的復雜形式而產(chǎn)生交織著正反兩面的體驗,如愛與恨的幸福感。由此可見幸福的本質(zhì)是“心理體驗和倫理規(guī)定的統(tǒng)一”[4]1。
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曾說:“肉體的健康和靈魂的平靜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5]費爾巴哈所講的幸福同樣是建立在感覺基礎之上的,他把快感和情欲的滿足作為幸福的標志,提出“沒有感覺就沒有幸?!?,認為心靈的感應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6]。而萊布尼茨強調(diào)理性的幸福,他認為“理性與意志將我們引導走向幸福,而感覺與欲望只能把我們引向快樂”[7]。德謨克利特也曾明確指出,“使人幸福的并不是體力和金錢;而是正直和公允”[8]52-53。德國哲學家包爾生將這種理性的幸福觀發(fā)展到自我實現(xiàn)主義的幸福觀[9]。在他看來,人類的幸??梢苑譃閮深悾阂环N是快樂主義幸福(即感性的幸福),一種是自我實現(xiàn)主義幸福(即理性的幸福)。幸福指向主體本身,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
梭倫認為“誰擁有最多的東西,誰才能戴上幸福的頭銜”[10]。這是典型的功利主義幸福觀。然而在古希臘先哲們看來,財富匱乏固然會使人受到物質(zhì)的羈絆,自由受到束縛,但對財富的欲求過多,往往也容易使人在對財富的追逐過程中心靈受到束縛,同樣也不自由。于是“梭倫對人的幸福作過一番很好的描述:這就是具有中等的外部供應,而做著高尚的事情,過著節(jié)儉的生活”[11]。一個中等水平的財富才應該是人們向往的目標,因為這樣可以使人去做“合于德性的事情”,去享受自由。其實這與馬塞爾的不等式“有≠是”有異曲同工之處[12]。擁有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并不等于就擁有了更多的精神財富,幸福是物質(zhì)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統(tǒng)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幸福是心理體驗與倫理規(guī)定、感性與理性、精神圓滿與物質(zhì)滿足的角度統(tǒng)一。
作家畢淑敏認為:“科學與幸福一個是情感的范疇,屬于精神的領域。一個是物質(zhì)的范疇,屬于無生命的領域。它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雖然有的時候,軌道會發(fā)生小小的交叉?!盵13]這與休謨的觀點一致,認為科技強調(diào)理性,而幸福應該是感性的范疇,兩者關聯(lián)度不大甚至無關。培根則認為“知識就是力量”,相信科技會給人們帶來福祉[8]345。即使是當代也有不少學者認為科技將是未來人類具有最大幸福和祟高道德的保證??萍及l(fā)展與人類幸福是否有聯(lián)系?兩者發(fā)生聯(lián)系何以可能?
近代,由于人類中心主義的發(fā)展,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變成征服與控制的關系。雖然科技得到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但人類社會卻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及社會危機,而罪魁禍首卻是科學技術,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科學技術的異化。于是,人們開始反思科學技術的盲目發(fā)展,逐漸認識到科學技術不僅負荷著“正價值”,而且也負荷著“負價值”。于是科學技術由于價值負荷概念而進入了倫理學領域,并與“心理體驗和倫理規(guī)定的統(tǒng)一”而幸福聯(lián)姻。
我們亦可通過對“價值”這個概念的界定來對其作進一步分析。從廣義上來看,價值是指當主體與客體發(fā)生作用時,客體對主體的效應即客體屬性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這樣,因為從價值論上來講,“幸福就是需要的滿足”,科學技術由于負荷價值即要滿足人類主體的“需要”,而與人類幸福發(fā)生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愛因斯坦曾指出:“科學對于人類事務的影響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學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間接地生產(chǎn)出完全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工具。第二種方式是教育性質(zhì)的——它作用于心靈?!盵14]這就是說科學技術不僅具有形而下的工具意義的物理關懷,而且具有形而上的價值目的的終極關懷。這就應和了人類幸福是理性與感性的統(tǒng)一觀念。由此可見,科學與幸福并不是“兩股道上跑的車”,也不是偶然“有小小的交叉”,而是一直相伴相生。
人類幸福是物質(zhì)需要的滿足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的統(tǒng)一,科技在謀取人類幸福的事業(yè)上,首先是作為工具價值存在的,通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滿足人類物質(zhì)需要的同時,也間接地滿足精神需要,這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人類幸福就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但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并不是盲目的,是為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它應該在一個框架內(nèi)或者規(guī)范下發(fā)展才能避免盲目性和惡魔化,這樣人類幸福就規(guī)范科技發(fā)展方向的角色,科技發(fā)展的起點是與人類幸福有關的。所以說科技發(fā)展是人類幸福的基礎,人類幸福要成為科技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并規(guī)范科技的發(fā)展。
從古至今,由于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水平不同,在對待科技發(fā)展與公眾幸福度的關系方面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誤區(qū)。我們可以將這些誤區(qū)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在古代社會,人們認為幸福就是與科技無關的田園之樂。如莊子認為,自然本身便是一種完美的狀態(tài),而無需經(jīng)過人化的過程?!疤斓赜写竺蓝谎裕臅r有成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15],向往回歸到結(jié)繩記事的純真年代?!翱最佒畼贰笔侨寮倚腋S^的典范,是一種所謂安貧樂道的幸福。在孔子心目中,精神的歷練,靈魂的圓滿,德性的不懈追尋,能使人忽略物質(zhì)而真正達到幸福的彼岸。總的來說,作為中國古代哲學主流的孔孟老莊尊崇精神世界的圓滿,淡化物質(zhì)世界的享受,淡化“技藝”對生活的改造。近代奕繯、倭仁等保守派人士更是敵視洋務派的“師夷長技以制夷”,認為西方的科技都是奇技淫巧,立國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西方文化史上也有類似的例子。如赫拉克利特認為,科學研究是為了按自然辦事,聽自然的話,即認識與服從“邏各斯”,以便過上理性的、道德的生活,達到認識幸福的目的。這體現(xiàn)了古代人民對待科技的一種比較消極的態(tài)度,不重視科技與人類造福的密切關系。
誠然,古代人通過拼體力,拼物力,也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但是古代人民會感到幸福嗎?由于科學技術的落后,人們用生命換來了征服自然的壯舉。
反映了人類在缺少對自然力有效掌控的情況下幸福感是缺失的。如果說遠古時代科技的不發(fā)達是人類的必然階段,那么中國近代科技的落后就是人為的災難了。中國近代由于不重視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發(fā)展極其緩慢,中國人處處被動挨打,成為“東亞病夫”。社會總體不幸福,個人就更不幸福??萍及l(fā)展是人類幸福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幸福只是紙上談兵。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逐漸成為承載人類幸福的主宰。早在17世紀,培根就提出“科學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科學”的口號,一下子把科學擺在社會發(fā)展的中心位置。隨后科技在馬克思那里成為了生產(chǎn)力,在鄧小平那里成了第一生產(chǎn)力。倫理學家們認為幸福就是滿足需要,可以說科技的發(fā)展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物質(zhì)需求,似乎幸福指數(shù)就會相應地提高。所以自19世紀至今的200多年里,很多人預測科技烏托邦即將到來,相信科學技術將會把人類從勞動、疾病、痛苦,甚至死亡中解脫出來??茖W烏托邦主義傳統(tǒng)認為:“一旦科學到來,科學就為獲得真正的知識而努力,這些知識傳播的范圍更廣和更加總體化,因此我們解開任何事物的秘密只是個時間問題。隨著科學的覺醒,自然地就會帶來社會的進步、安逸的工作、個人的實現(xiàn)甚至是永生?!盵16]人類陷入了科學萬能的盲目熱情之中不能自拔。
誠然科技發(fā)展為幸福的產(chǎn)生提供了新的機遇,但科技并不必然導致幸福的出現(xiàn)??萍歼M步是幸福的基礎,但單單有基礎是遠遠不夠的。早在科技革命興起,工業(yè)革命呈席卷之勢的19世紀的歐洲,馬克思就認為科學作為資本與人對立?!爸挥匈Y本主義生產(chǎn)才第一次把物質(zhì)生產(chǎn)過程變成科學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變成運用于實踐的科學,但是,這只是通過使工人從屬于資本,只是通過壓制工人本身的智力和專業(yè)的發(fā)展來實現(xiàn)的”[17]。如前文所說,幸福是個體體驗與社會需要的統(tǒng)一,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物質(zhì)財富的增加和體力勞動強度的相對減少,個體的生活在相比以前的社會是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在社會制度影響下,大工業(yè)生產(chǎn)對于工人的各種要求卻相應地提高,工人失去了自由,就毫無幸??裳?。
當代人會認為馬克思時代出現(xiàn)如此情形是因為科技不夠發(fā)達所致,那么在科技已極大發(fā)展的今天又如何?即使在20世紀,甚至是21世紀的今天,有些問題如海嘯、地震、死亡、疾病等等,依然是目前科學還不能解決的。盡管當今世界各種反思現(xiàn)代性的思潮呈現(xiàn)蓬勃之勢,但社會上依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對科學充滿盲目樂觀的科學烏托邦思想,特別是在那些相對落后的現(xiàn)代化正在進行中的國家與地區(qū),科技儼然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但這根稻草是福是禍殊屬難料。
18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史無前例地影響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的生活,惠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人們生活在這個被科學技術所雕鑿的社會就一定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20世紀開始,科學的發(fā)展所帶來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反思。對社會而言,普遍的富足與相對的貧困同在,無限的機會與巨大的風險并存。在現(xiàn)代性的境域中,無論是社會還是個體對未來都呈現(xiàn)一種迷茫狀態(tài)。在風險社會中,出現(xiàn)了反科學的人文思潮,其把戰(zhàn)爭的殘酷,生態(tài)的破壞和環(huán)境的污染都歸罪于科學以反對所謂的“科學霸權”,作為天使的科學一下子被貶為魔鬼的化身。這從而致使社會上許多不明真相的普通大眾,也跟著搖起“反科學”的大旗。
不可否認后現(xiàn)代性的科技觀將人們從盲目迷信科技的泥潭中喚醒,將之引向?qū)ΜF(xiàn)代性的反思狀態(tài),使人類開始審慎地運用技術。然而其中極端者卻將“科技異化”等同于“科技”,對科技本身進行批判??萍疾⒎鞘悄Ч?,如果真有魔鬼的話,那也是濫用科學的人類,愛因斯坦說過:“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災難,完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是工具?!盵18]科學的妖魔化其實是人類自身的妖魔化,那種忽視科技發(fā)展是為全人類造福這一終極目標,為各種各樣膨脹的欲望和利益所驅(qū)使,鋌而走險,毫無節(jié)制地濫用科學技術最后達到危害人類自身的地步,卻將其惡果嫁禍于科學的行為,就是對科學的妖魔化行為。
科學技術在本質(zhì)上是屬人的,作為人類發(fā)展強有力的工具在總體上必然是趨善的,科技“善”“惡”之分的決定權在于人類自身,“幸”與“不幸”也只有人類自身才能體驗??萍佳芯繜o限而使用卻有度,對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應從哲學的高度加以關注。
科學的目的是求真,通過對自然真實的理解讓人們能夠正確地解釋自然,改造自然,從而為人類造福。從價值論上來說,自從“科學負荷價值”理論被人們廣為接受以后,科學在價值語境中分為趨“善”還是趨“惡”的,幸福處于價值論核心位置(人的終極目的是幸福)。從價值論的維度來分析,幸福感的多少就與科學的“善”相聯(lián)系起來。然而科學之“善”(the Goodness of Science),常常被歸結(jié)為是與科學之“真”(the Truth of Science)相關聯(lián)的某種屬性。當人們承認科學是追求真理的形式之時,對科學之“善”的理解往往轉(zhuǎn)換成與科學之“真”有關。盡管,科學終究是人的科學,它離不開人的活動,現(xiàn)實的科學也并非真理的不偏不倚的裁決,發(fā)揮作用的時候并不總是基于一種來自真理的力量。但是“真”是善的基礎,要做到科學之“善”首先要做到科學之“真”??茖W探索活動本身也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源泉之一。亞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技術,一切研究以及一切實踐和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標。所以人們說,萬物都是向善的?!盵4]10-11在他看來:“在科學的理智活動中,凡是思辨所及之處都有幸福,思辨力強,享有的幸福也就大,因為思辨本身就是榮耀?!盵4]228這就是說,科學工作者在從事科技研究中會體驗到來自于活動本身的幸福。而作為大眾來說,一方面科技發(fā)展帶動了生產(chǎn)方式的變革,提高了勞動的效率從而使人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時間,解放了人的身體;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重新塑造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并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使人們整個精神層面煥然一新,使人的精神世界更豐滿??梢娍茖W本質(zhì)上是趨善的,但“科學之惡”究竟從何而來呢?事實表明,很多科學之“惡”是由于各種各樣形式的“偽科學”造成的。當今社會有許多披著科學的外衣來推銷其私貨的各種偽科學玷污了科學的名譽[19]。在這里我們要指出的是,杜絕偽科學是一項涉及到科學家、社會、公眾共同努力的系統(tǒng)工程。
在如今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中,信息的不對稱是造成公平性缺失的根源,在很多情況下,公眾的不幸是由于不了解科學技術造成的。
現(xiàn)代社會有必要讓公眾知道科學是什么。單單是讓公眾了解具體科學常識的科普教育在新的時期是遠遠不夠的?;谶@種理念,美國率先全面貫徹HPS教育。HPS教育是讓公眾通過學習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來推行科學教育(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ing)的一種新的教育方法,旨在讓公眾理解科學的前提下推動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教育可以聯(lián)結(jié)自然科學的不同學科,聯(lián)結(jié)自然科學與其他學科,但最終目的是促進科學與文化的聯(lián)結(jié)”[20]。美國Michael R.Matthews教授在出版、編輯多部科學教育學著作之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推行科學教育最好的辦法是將科學教育與科學的史學維度和哲學維度相結(jié)合。當公眾掌握了科學基本知識,了解了科學進步多元性與科學本質(zhì)之后,科學教育所面臨的大部分理論與實踐操作層面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21]。HPS使科學教育有了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方法論指導。一方面理解科技本身對于促進科技進步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公眾對于科學技術發(fā)展有了更準確和更具體的了解就能促使他們更理智客觀地看待科技發(fā)展。
現(xiàn)代人因為價值意義的失落而彷徨迷惘,忽視了解決人生意義與價值判斷的問題,把科學的進步與人生、社會等問題隔離開來,導致科技文化張揚而人文文化隕落。早在1937年9月,愛因斯坦就為在普林斯頓召開的一次神學討論會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我們的時代是以在科學領域以及繼之而來的技術應用取得輝煌成就為標志的時代,大家都為此而歡欣鼓舞。但我們不能忘記,僅靠知識和技能還不能使人類過上幸福和受人尊敬的生活。人們有理由把道德標準和價值的宣傳者置于客觀真理的發(fā)現(xiàn)者之上。在我看來,像如來、摩西和耶穌這樣的圣人所做出的貢獻要比那些有創(chuàng)見的人們所做的貢獻還要大。”[19]顯然,在這里愛因斯坦不是一味鼓吹宗教主義或者是人文主義,而只是想告訴我們,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至少應該是平衡的,并駕齊驅(qū)的,在某種意義上,人文文化甚至比科學文化更重要。
幸福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科學文化與人文人化在本質(zhì)上都是屬人的,科學文化指向人與自然的關系,趨向于理性,人文文化塑造人類自身,趨向于感性。如果塑造人性的人文文化得不到發(fā)展和豐富,那么發(fā)展科學文化就容易偏離正道。
總之,尊重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協(xié)同發(fā)展,既要大力弘揚科學文化,發(fā)展自然科學技術,又要在人文文化的指引下,將人類對自然界的改造能力限制在自然界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nèi),確??茖W技術真正造福于人類,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負面效應??茖W文化是基礎,人文文化是保證,只有實現(xiàn)兩者的協(xié)同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類的幸福。
[1] 格雷.人類幸福論[M].張草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13.
[2] 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366.
[3] 周國平.情感和體驗[M].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07:3.
[4]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0.
[5] 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99.
[6] 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M].榮震華,李金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535-569.
[7] 萊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M].陳修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8]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52-53.
[9] 邢占軍,黃立清.西方哲學史上的兩種主要幸福觀與當代主觀幸福感研究[J].理論探討,2004(1):34.
[10] 高延春.“以人為本”的幸福維度[J].江漢論壇,2009(12):54-57.
[11] 何懷宏.倫理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97.
[12]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1.
[13] 畢淑敏.科學與幸福不成比例[J].科學與社會,2002(1):42-43.
[14] 希爾貝克,伊耶.西方哲學史[M].童世駿,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1981:567.
[15] 莊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 DonIhde.Consequences of Phenomenology[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95.
[1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6.
[18] 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56.
[19] 董光璧.真與善的協(xié)調(diào):愛因斯坦的榜樣[J].科學與社會,2002(1):45-48.
[20] 斯諾.對科學的傲慢與偏見[M].陳恒六,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社,1987:17.
[21] Michael R.Matthews.Science Teaching——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M].New York:Rout ledge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