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續(xù)修四庫全書》唐人別集提要四種

2011-03-18 04:11趙榮蔚鹽城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江蘇鹽城224002
圖書館理論與實(shí)踐 2011年1期
關(guān)鍵詞:四庫全書文集著錄

●趙榮蔚(鹽城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江蘇 鹽城 224002)

作為《四庫全書》之后最大的一部叢書,《續(xù)修四庫全書》于1994年由中國出版者協(xié)會、深圳南山區(qū)政府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合作編纂,2001年殺青。全書共收錄圖書5213種,范圍既包括《四庫全書》成書前傳世典籍的補(bǔ)選,也包括《四庫全書》成書后著述的續(xù)選。與《四庫全書》重新編校、抄寫不同,《續(xù)修四庫全書》均保存典籍原貌,精選我國各地圖書館所藏珍貴版本加以影印,故具有極高的文化學(xué)術(shù)價值。《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由幾十位著名學(xué)者集體撰寫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作者事跡和學(xué)術(shù)得失予以簡明得體的評價,剖析條流,斟酌古今,辨章學(xué)術(shù),高挹群言,成為后人研讀古代典籍的基本教材。自2006年起,《續(xù)修四庫全書提要》編纂委員會組建,提要編纂的工作基地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續(xù)修四庫全書提要》集部由清華大學(xué)中國古典文獻(xiàn)研究中心負(fù)責(zé)編纂,邀約有關(guān)學(xué)者分工撰寫,本人亦有幸參與其中。今不揣拙陋,謹(jǐn)擇所撰唐人別集提要四種,以就正于方家。

1 王無功文集五卷(唐)王績撰

王績(585—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兄通,隋末大儒。隋大業(yè)中,舉孝悌廉潔科,授秘書省正字。不樂在朝,求為揚(yáng)州六合縣丞。以嗜酒不任事,屢遭勘劾,乃托以風(fēng)疾,輕舟遁歸。隋季板蕩,客游河北,去還龍門。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以前官待詔門下省。太宗貞觀四年(630年),以疾罷歸。十一年(637年),以家貧赴選,為太樂丞。未二年,棄官還鄉(xiāng)。隱居?xùn)|皋,縱意琴酒。貞觀十八年(644年)自撰墓志銘,卒于家。生平事跡見《舊唐書》卷一九二、《新唐書》卷一九六本傳、《唐才子傳校箋》卷一。

王績文集,為好友呂才所輯并序之?!杜f唐書·經(jīng)籍志下》《新唐書·藝文志四》《宋史·藝文志七》《國史經(jīng)籍志》卷五并著錄《王績集》五卷;《崇文總目》卷五著錄《東皋子集》二卷;《郡齋讀書志·別集類上》《直齋書錄解題·別集類上》《世善堂藏書目錄》卷下著錄《東皋子集》五卷,當(dāng)系同集而異名者?!端问贰に囄闹酒摺分洝锻蹩兗肺寰恚碇洝稏|皋子集略》二卷,為中唐陸淳刪節(jié)原集而成。原五卷本久不通行,明以來流傳之三卷本《東皋子集》,系從陸淳節(jié)略本演化而來,凡賦、詩、文各一卷并附錄一卷,有萬歷、崇禎刻本和數(shù)種明、清鈔本。《四庫全書》據(jù)明崇禎中刊本采錄;《四部叢刊續(xù)編》則據(jù)萬歷趙清常脈望館鈔本影印,附校勘記一卷。嘉慶初孫星衍《岱南閣叢書》本系據(jù)明余蕭客影鈔宋槧本刊刻,題《王無功文集》三卷,補(bǔ)遺二卷以逸文及陸淳序附之。光緒間羅振玉據(jù)所藏舊刻巾箱本校孫本重梓,附??庇浺痪?,《叢書集成初編》據(jù)以印行。清中葉后,始有人注意到別有《王無功文集》五卷本行世,《絳云樓書目》《結(jié)一廬書目》著錄兩種鈔本。今國家圖書館藏有清嘉慶道光間東武李氏研錄山房校鈔本,凡五卷,補(bǔ)遺一卷,附錄一卷,與《沈云卿文集》合訂一冊。

此本五卷,為清乾隆大興朱筠家藏手鈔本,現(xiàn)藏上海圖書館。前有呂才《王無功文集序》,次“王無功文集標(biāo)目”。正編卷一收賦九篇,卷二詩六十一首,卷三詩五十三首,卷四書七篇,卷五雜著二十九篇。據(jù)韓理洲《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 考證,東武李氏研錄山房校鈔本當(dāng)源于此本,或與此本同源。國家圖書館所藏同治四年(1865年)陳氏晚晴軒鈔本亦據(jù)此本鈔錄,書后《附記》稱此本為“大興竹氏竹君傳鈔足本”。

2 李嶠雜詠二卷(唐)李嶠撰

李嶠(645?—714?),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十五通《五經(jīng)》,弱冠舉進(jìn)士,始調(diào)安定尉。舉制策甲科,授長安尉。累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遷給事中。出為潤州司馬。轉(zhuǎn)鳳閣舍人。朝廷每有大手筆,皆特令嶠為之。尋知天官侍郎事,遷麟臺少監(jiān)。武后圣歷初,與姚崇偕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俄轉(zhuǎn)鸞臺侍郎,依舊平章事,兼修國史。久視元年(700年),轉(zhuǎn)成均祭酒,尋檢校文昌左丞、東都留守。長安三年(703年),復(fù)以本官平章事,尋知納言事。明年,遷內(nèi)史。中宗即位,以附會張易之兄弟,出為豫州刺史。未行,又貶為通州刺史。數(shù)月,征拜吏部侍郎,封贊皇縣男。遷吏部尚書,進(jìn)封縣公。神龍二年(706年),代韋安石為中書令。三年(707年),加修文館大學(xué)士,監(jiān)修國史,封趙國公。景龍三年(709年),罷中書令,以特進(jìn)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即位,出為懷州刺史,尋以年老致仕。貶滁州別駕,改盧州別駕而卒,年70。生平事跡見《舊唐書》卷九四、《新唐書》卷一二三本傳、《大唐新語》卷八。

李嶠文集,《舊唐書》本傳載李嶠“有文集五十卷”。[1]《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著錄《李嶠集》三十卷,當(dāng)為“五十卷”之誤?!缎绿茣に囄闹舅摹分洝独顛肺迨怼ⅰ峨s詠詩》十二卷。《崇文總目》卷五著錄《雜詠詩》十二卷?!端问贰に囄闹酒摺分洝独顛姟肥?、又《李嶠新詠》一卷??梢姟独顛肺迨硭螘r已散逸不存,流傳于世的是詩十卷,以及《雜詠詩》一百二十首,亦名“單題詩”,因內(nèi)分十二部,每部十首為一卷,共十二卷。今傳《李嶠集》三卷,系明人所輯。分上、中、下三卷。卷上賦一篇、五古八首、七古三首;卷中五律八十首;卷下五律六十五首、五排十六首、七律二首、五絕二首、七絕三首。計(jì)詩一百七十七首。有明活字《唐人詩集》、朱警輯《唐百家詩》、黃貫曾輯《唐詩二十六家》諸本。另《初唐李嶠詩集》一卷,明萬歷畢效欽所輯。前為目錄,下分體編次:五言古詩五首、七言古詩四首、五言律詩一百五十七首、五言排律二十首、七言律詩三首、五言絕句二首、七言絕句三首,計(jì)一百九十四首,無賦,編入畢氏所刊《十家唐詩》。

此本兩卷,題《李嶠雜詠》。前有天寶六載(747年)登仕郎守信安郡博士張庭芳《故中書令鄭國公李嶠雜詠百二十首序》。次目錄,上卷為乾象部、坤儀部、芳草部、嘉樹部、靈禽部、祥獸部,六部各十首;下卷為居處部、文物部、武器部、音樂部、玉帛部,六部亦各十首??傆?jì)收詠物詩一百二十首,與原數(shù)合。卷末附日本寬政十一年(1780年)天瀑山人《李嶠百詠跋》二則,后則云:“張庭芳序撰于作注時,《朗詠集注》往往引《百詠?zhàn)ⅰ?,而今已亡,爰?jù)原本仍冠其序于首?!笨缄斯洹犊S讀書志·別集類上》著錄《李嶠集》一卷,注云:“集本六十卷,未見。今所錄一百二十詠而已?;蝾}曰‘單題詩’,有張方注。今其詩猶存,唯張方注不傳?!保?]則所謂“張方注”,當(dāng)系“張庭芳注”之誤,其注宋時已亡佚。今張庭芳《李嶠雜詠?zhàn)ⅰ飞写鏆埦碛诙鼗蛯懕局?,王重民先生《敦煌古籍?dāng)洝肪砦逵兄?,國家圖書館亦藏有殘卷拷貝。

此本即日本寬政至文化間活字印本,收入《佚存叢書》中,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其后重印本有:清道光九年(1829年)《正覺樓叢書》刻本;光緒七年(1881年) 刻本;民國十三年(1924年) 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據(jù)《佚存叢書》影印本,《叢書集成初編》本亦據(jù)以印行,題曰《雜詠百二十首》。

3 岑嘉州詩八卷(唐)岑參撰

岑參(715—769),郡望南陽(今屬河南),荊州江陵(今屬湖北) 人。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jìn)士及第,釋褐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八載(749年),以右威衛(wèi)錄事參軍入?yún)参鞴?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任節(jié)度使府掌書記。十三載(754年),安西節(jié)度封常清表為大理評事,攝監(jiān)察御史,充安西北庭節(jié)度判官。肅宗至德元載(756年),任伊西、北庭支度副使。二載(757年),受杜甫等五人舉薦,入為右補(bǔ)闕,改起居舍人,尋出為虢州長史。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以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關(guān)西節(jié)度判官,同年,為雍王李適掌書記。廣德元年(763年),入朝任祠部、考功員外郎,轉(zhuǎn)虞部、庫部郎中。永泰元年(765年),出為嘉州刺史,因蜀亂而還。大歷元年(766年),以職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隨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杜鴻漸入蜀,參其幕。翌年,赴嘉州刺史任,世稱“岑嘉州”。三年(768年),罷官東歸,寓居成都。四年(769年) 冬,卒于旅舍。生平事跡見杜確《岑嘉州詩集序》《唐詩紀(jì)事》卷二三、《唐才子傳校箋》卷三。

岑參文集八卷,由其嗣子佐公所編,杜確序之?!冻缥目偰俊肪砦濉ⅰ缎绿茣に囄闹舅摹凡⒅洝夺瘏⒓肥?;《郡齋讀書志·別集類上》著錄《岑參集》十卷,《直齋書錄解題·詩集類上》著錄《岑嘉州集》八卷,《宋史·藝文志七》《國史經(jīng)籍志》卷五并著錄《岑參集》十卷?!睹亻w書目·詩辭》著錄《岑參詩》四卷;《百川書志》卷一四著錄《岑嘉州集》八卷。今傳《岑嘉州集》八卷,宋刻有三:一為不分體本,殘存四卷。又有以宋刻八卷本為底本的明鈔本八卷本,其前四卷篇目次序與宋刻本殘四卷悉同,僅卷四末誤增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詩一首。有清黃丕烈跋文一則。二為宋書棚本。首杜確序,詩依體編次,前卷一至卷三為五古,卷四為七古,卷五、卷六為五律,卷七為五律、五排,卷八為七律、五絕、七絕。明有覆刊本,余尚有明仿宋刊《唐四家詩》《唐十二家詩集》、明銅活字《唐人詩集》諸本。雖編錄詩數(shù)有多寡,然皆祖宋書棚本。三為宋巾箱本,亦依體編次,雖祖本未見傳,但有光緒十年(1884年) 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和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 上海古香閣影印本傳世。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謝元良刻本,明嘉靖間刻本,以及日本寬保元年(1741年)刻本,分別藏于北京、浙江和臺灣,是八卷本中另一類重要刊本。又《岑嘉州詩集》七卷,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卷六八、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一九、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卷二九均有著錄,后者記云:“金吾初藏明刊八卷本,繼得此本,反復(fù)考究核,確知此本為原本,而八卷本為重編本也?!保?]清季振宜《季滄葦藏書目》著錄一宋刊七卷本,今已佚失。今傳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熊相高嶼濟(jì)南刻本。首載杜確《岑嘉州詩集序》。分體編次,卷一五古五十七首,卷二七古四十九首,卷三五律一百七十首,卷四五言長律十二首、長短五七言一首、銘二首,卷五七律十一首,卷六五絕十七首,卷七七絕三十三首,凡詩三百九十九首、銘二首。卷后附錄《文獻(xiàn)通考》一則、邊貢《刻岑詩成題其后》、熊相《岑嘉州詩集后序》?!端牟繀部蹙帯范斡”緭?jù)以影印。又《岑嘉州詩》四卷,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沈恩蜀中刊本,編次與七卷本相近。卷一五言古詩,卷二七言古詩,卷三五言律詩、五言長律,卷四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四部叢刊初編》初次印本據(jù)以影印。另二卷本,有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張遜業(yè)《十二家唐詩》本、萬歷十二年(1584年)、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許自昌輯《前唐十二家詩》本、萬歷間鄭能《前唐十二家詩》本,以及萬歷間汪應(yīng)皋刊本。一卷本,有明楊一統(tǒng)輯《唐十二名家詩》本。

此本八卷,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謝元良嘉州郡齋刻本,現(xiàn)藏國家圖書館。前有正德庚辰(1520年) 春二月朔日漢嘉安盤《岑嘉州詩引》,中云“岑嘉州詩……州舊有刻本,止七卷;近見別本亦止七卷。首卷至百篇,六卷、七卷僅八九篇,何多寡不倫也!間中頗加類次散出諸集中《題關(guān)門》《古興》等詩三十五篇,舊本所無者,悉收之。其岑羲應(yīng)制之詩誤入者削去。于是嘉州之詩凡八卷,凡二百七十一篇”,知此本乃依據(jù)七卷本增補(bǔ)重編而成。此集分體編次。卷一錄五古十八首,卷二五古四十首,卷三五古三十三首,卷四錄七古二十首,卷五七古二十六首,卷六五律三十四首,卷七五律三十四首,卷八五言排律八首、七律十首、五言絕句十四首、七言絕句二十二首。實(shí)計(jì)二百五十九首,與《岑嘉州詩引》所言“凡二百七十一篇”不合。

4 新刊權(quán)載之文集五十卷補(bǔ)刻一卷(唐)權(quán)德輿撰

權(quán)德輿(761—818),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人,居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辟淮南黜陟使從事,試秘書省校書郎。復(fù)辟江淮水陸運(yùn)使杜佑及鹽鐵使包佶從事,試右金吾衛(wèi)兵曹參軍。貞元二年(786年),以大理評事攝監(jiān)察御史,為江西觀察使李兼判官。七年(791年),征為太常博士,改右補(bǔ)闕。十年(794年),遷起居舍人,兼知制誥。轉(zhuǎn)駕部員外郎、司勛郎中,均知制誥。約十五年(799年),擢中書舍人。十八年(802年),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號稱得人。歷戶部、兵部、吏部侍郎等。憲宗元和四年(809年),遷太常卿。五年(810年),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八年(813年),罷為禮部尚書,出為東都留守。復(fù)拜太常卿,改刑部尚書。十一年(816年),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十三年(818年),卒。謚曰文,世稱“權(quán)文公”。生平事跡見韓愈《唐故相權(quán)公墓碑》《舊唐書》卷一四八、《新唐書》卷一六五本傳、《唐詩紀(jì)事》卷三一、《唐才子傳校箋》卷五。

德輿生前,嘗自纂《制集》五十卷,楊憑序之。后其孫重編文集五十卷,楊嗣復(fù)序之?!杜f唐書》本傳載“有文集五十卷,行于代”。[1]《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童蒙集》十卷、《集》五十卷、《制集》五十卷;《崇文總目》卷五著錄《權(quán)文公集》五十卷,《郡齋讀書志·別集類上》著錄《權(quán)德輿集》五十卷,記云:“嘗自纂《制誥集》五十卷,楊憑為序,今亡佚。文集孫憲孫編次,楊嗣復(fù)為序?!保?]《直齋書錄解題·別集類上》著錄《權(quán)丞相集》五十卷;《宋史·藝文志七》著錄《權(quán)德輿集》五十卷。元、明以來,《制集》五十卷久佚,《童蒙集》十卷不見著錄,《文集》五十卷亦散逸不全。明《萬卷堂書目》卷四僅著錄《權(quán)文公集》十卷,《百川書志》卷一四著錄《權(quán)德輿詩》二卷,《徐氏紅雨樓書目》卷六著錄《權(quán)德輿詩》二卷;《述古堂藏書目》卷二著錄《權(quán)載之集》十五卷;《讀書敏求記》卷四著錄《權(quán)文公詩集》十卷,記云:“新都楊慎得此集于滇南士人家,止存目錄與詩賦十卷,嘉靖辛丑劉大謨刻于川中。”[4]今傳宋蜀刻本《新刊權(quán)載之文集》五十卷,殘存卷一至卷八、卷二一至卷三一,共十九卷,三冊,葉十二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單邊,現(xiàn)藏北京國家圖書館;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卷一二著錄另一宋蜀刻本,殘存卷四三至卷五十,共八卷,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版心題“畿載”等,白口,左右雙欄,鈐有“翰林國史院官書”大印,[5]此殘宋本今不知存于何處。又清孫星衍鈔校本《權(quán)載之集》五十卷,有摭遺一卷、附錄一卷,收輯較為齊備。單收詩賦的,有《新刊權(quán)文公文集》十卷,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刻本,《四庫全書》亦加采錄;清吳氏繡谷亭鈔本有補(bǔ)遺一卷。又《權(quán)文公詩集》十卷,清康熙間洞庭席氏琴川書屋所輯《唐詩百名家全集》本。另《權(quán)德輿集》二卷,有明覆刻宋書棚本及明銅活字《唐人詩集》、朱警輯《唐百家詩》、黃貫曾輯《唐詩二十六家》、清江標(biāo)影刻《唐人五十家小集》諸本。

此本《新刊權(quán)載之文集》五十卷補(bǔ)刻一卷,為清嘉慶間朱珪從其侄朱錫庚處鈔得,嘉慶十一年(1806年)刊刻。前有朱珪《序》,中述得此本原委云:“公集流傳,不絕如線。今入四庫館別書目者僅二十卷,《總目》稱內(nèi)府藏本。嘉靖二十年,楊慎得之于滇南,劉大謨序刻之?!段脑酚⑷A》《唐文粹》時時散見。漁洋王尚書曾見全本五十卷,著于《居易錄》,稱無錫顧宸所藏,劉體仁之子凡寫贈王者詩賦十卷,文集碑銘至祭文共四十卷,實(shí)五十卷也。南昌彭文勤公元瑞寄書與阮中丞元,索之知不足齋鮑以文,鮑曰:‘無有,聞朱竹君先生家有之?!钜愿才恚泶篌@,詢之于珪,茫然也。問之侄錫庚,對曰:‘有之,然先人弆貽秘本,不敢以假人?!瘑柶渌弥栽唬骸辶犹諘Z告予父曰:有不可得之處在某公處,公能以宋槧名本數(shù)種易之,可得也。予父允之。陶果得其書,請假鈔一部,以原書歸我父。然則海內(nèi)不過二本耳,不敢輕以示人。’予笑曰:‘姑假我一觀可乎?’庚不得已,遲日送至。予覽披一過,真五十卷不傳之本也。亟晝夜命書手鈔成,而以原書歸之。椒花唫舫以鈔本假彭公,彭大喜,照鈔一部,手加丹黃,??蓖恳遥堄栊蚱湓?,行將梓之?!眲t知此本乃元明以來首部完璧之本也。此集朱《序》后,錄楊嗣復(fù)《權(quán)載之文集序》,次列“鳩工姓氏”,次“權(quán)載之文集目錄”。第一卷至第十卷為賦、詩,第十一卷至第十八卷為碑銘,第十九卷、二十卷為行狀,第二十一卷至第二十五卷為墓志銘,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為墓志,第二十八卷為銘贊,第二十九卷為謚議,第三十卷為論議,第三十一卷、三十二卷為記,第三十三卷、三十四卷為集序,第三十五卷至第三十九卷為序,第四十卷為策問,第四十一卷、四十二卷為書,第四十三卷、四十四卷為表,第四十五卷、四十六卷為表狀,第四十七卷為疏,第四十八卷至第五十卷為祭文。其中第三十三卷《陸贄翰苑集序》實(shí)有目無文。卷末補(bǔ)刻一卷收《陸贄翰苑集序》《左武衛(wèi)胄曹許君集序》《韋賓客宅宴集詩序》等文三篇?!端牟繀部蹙帯芳磽?jù)此本影印,附校補(bǔ)一卷。

[1](五代) 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宋)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78.

[3](清) 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4](清) 錢曾.讀書敏求記[M].北京: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1984.

[5]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3.

猜你喜歡
四庫全書文集著錄
《熊鐵基文集》出版
常用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郭漢城文集》簡介
本刊參考文獻(xiàn)著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