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花 張彩萍
山西省汾陽醫(yī)院,山西 汾陽 032200
臨床實習是護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學習階段。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靜脈穿刺是最常見的護理操作之一,其穿刺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搶救和治療,以及對實習護生的信任感。筆者通過對近兩年來在我科實習的108名護生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與了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使護生靜脈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提高,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實習護生共108人,其中本科15人,大專32人,中專61人;年齡18~23歲。實習時間一個月。
1.2 方法
1.2.1 建立靜脈穿刺失敗登記本,確定時間、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操作者、穿刺部位、穿刺失敗原因等項目,要求護生對自己每一例穿刺失敗逐項填寫登記。
1.2.2 帶教老師或穿刺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針對穿刺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討論,查找影響因素,并給與了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共穿刺失敗439例,其中上半月穿刺失敗292例,下半月穿刺失敗147例;年齡13~72歲。通過結(jié)果比較:上半月分析失敗原因,實施對策后,下半月比上半月穿刺成功率明顯提高,且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穿刺成功率提高明顯。
3.1 護生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
3.1.1 患者因素 由于當今市場競爭中患者地位的改變以及患者維權(quán)意識的提高[1],使得他們對護生缺乏信任,拒絕護生服務,表現(xiàn)出語言、神態(tài)上的不合作,這些都可影響護生的情緒,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另外老年患者血管壁脆性大,彈性降差,見回血潛行過程中易穿破血管壁,導致穿刺失敗。
3.1.2 護生因素
3.1.2.1 心理因素 護生在靜脈穿刺時,由于操作不熟練、理論與實踐的脫鉤,加之有時患者的不配合,常心生膽怯、害怕失敗、精神緊張,導致靜脈穿刺失敗。
3.1.2.2 缺乏有效的溝通 護生在為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時,不善于把握有利時機,與患者有效溝通,分散患者注意力,致使患者缺乏信任感,產(chǎn)生緊張情緒,不能做到有效配合,導致靜脈穿刺失敗。
3.1.2.3 技術(shù)因素 ①扎止血帶位置不當:止血帶位置過低,使穿刺時患者右手活動范圍受限,或扎止血帶時間過長,則導致靜脈暫時性淤血腫脹,發(fā)紺,使靜脈與周圍組織對比度下降[2]。②持針方式不對:有些護生在靜脈穿刺時采用拇指在上,食指在下的方式捏持頭皮針的針柄,致使進針力度不夠,或穿刺角度過大,導致穿刺失敗。③進針角度過大或過小:有些護生在靜脈穿刺時角度過大 (>50’),針尖在進入皮膚后未來得及改變進針角度即刺入血管下壁,導致穿刺失敗;進針角度過小 (<10‘),則不易刺入血管,增加患者痛苦。④調(diào)節(jié)器位置不當:當調(diào)節(jié)器距離頭皮針銜接處太近時 (<20cm)時,調(diào)節(jié)器以下輸液管的壓力調(diào)節(jié)作用降低,往往穿刺成功,卻無回血出現(xiàn),導致護生判斷失誤,反復進針,最后破壞血管壁導致失敗。⑤選擇血管不當或針頭進入血管長度不夠:選擇曾多次穿刺的血管,關(guān)節(jié)部位的血管等導致穿刺失敗;部分護生針頭進入血管見回血后即停止進針并固定,在固定或輸液過程中發(fā)生滲漏導致成二次穿刺。⑥ 穿刺速度過快或過慢:有些護生穿刺速度過快,還未見到回血,針尖已刺入血管下壁,退針時見到回血,導致穿刺失敗;穿刺速度過慢,易使患者緊張程度加劇,疼痛時間延長,出現(xiàn)痛苦不滿情緒,導致護生精神緊張,穿刺成功率降低。⑦對穿刺成功判斷不準確:有些患者表淺靜脈回血速度慢,特別是一些低血壓脫水患者,誤認為未刺入血管反復回針,導致穿刺失敗。
3.1.3 帶教老師因素 部分帶教老師在護生靜脈穿刺失敗后或出現(xiàn)不規(guī)范動作時,常當著患者或家屬的面指責、批評,從而造成護生緊張、恐懼心里,再次穿刺時穿刺成功率降低。
3.2 對策
3.2.1 對患者耐心解釋取得配合臨床帶教老師是患者與護生之間的溝通橋梁,因此臨床帶教老師應向患者耐心地做好解釋,講明護生臨床實習的重要性,并例舉護生穿刺成功的例子。在保證盡可能減少痛苦的情況下,請患者配合護生的操作,對不愿配合及靜脈穿刺困難者,老師必須親自操作,并對患者的配合表示感謝。
3.2.2 指導護生學會與患者交流 護士語言修養(yǎng)和交流技巧的應用是現(xiàn)代護士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融洽的護患關(guān)系往往是患者配合護生實施各種護理操作的前提[3],帶教老師應帶領學生經(jīng)常巡視病房,教學生與患者交流技巧,采取親切的稱呼,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關(guān)心體貼患者,為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靜脈穿刺失敗后應主動向患者致歉,取得患者的配合。
3.2.3 增強護生的自信心 實習之初,帶教老師應選擇相對較為配合,靜脈條件好的患者為其操作對象,使之配合護生操作,增強自信心。
3.2.4指導護生掌握正確的穿刺方法 ①止血帶應扎在穿刺點以上5~10cm為宜;②訓練護生以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的方式捏持頭皮針的針柄,以便進針后能靈活改變角度,提高穿刺成功率。③向護生講解恰當?shù)倪M針角度,較粗直的靜脈宜30度~40度大角度進針,細小的靜脈進針角度宜小,以15度~30度為宜。④要求護生在排氣時,將調(diào)解器推至銜接處20cm以上的位置,最好超過40cm,以保證進針后順利見回血。⑤選擇合適的血管,避免多次穿刺的血管和避開關(guān)節(jié)等部位。
[1]儲愛琴.護理臨床教學與病人權(quán)利沖突的思考[J].護理研究,2006,20(3):837.
[2]范立新,李春紅.護生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3):100.
[3]張艷梅,馬榮花.護生靜脈穿刺技術(shù)帶教中的交流與溝通技巧[J].農(nóng)墾醫(yī)學,2005,27(1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