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來恩
(江蘇省興化市戴窯醫(yī)院,225741)
雪口又名“鵝口瘡 ”。鵝口瘡以口腔、舌上滿布白屑為主要臨床特征,瘡面一般無痛感,亦可不影響吮乳,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史氏認為該病有內(nèi)外二因,“胎熱”及“心脾熱氣”為本病之內(nèi)因也,而感受濕熱之邪為本病之外因也?!吧酁樾闹?,口為脾之竅”,如心脾蘊熱與外邪濕熱相合,即可口舌生瘡。正如 《外科正宗·鵝口瘡》說:“鵝口瘡皆心脾二經(jīng)胎熱上攻,致滿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乳哺,多生啼叫?!蔽麽t(yī)認為本病系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治療本病見解不一,有主泄熱導火者,有主滋陰降火者,有主升發(fā)其火者。史氏以表里兼治,內(nèi)服清其積熱,外用祛其濕熱。
若見煩躁哭鬧,口中流涎,尿短色赤,為心經(jīng)熱甚,加黃連、燈心草清心熱。若口干口臭,大便干結者,為脾經(jīng)熱甚,加石膏、黃芩解郁散脾熱??诳噬跽?,加麥門冬、玉竹養(yǎng)陰降火,生津止渴。
2.虛火上炎證見體形瘦弱,顴紅,口腔內(nèi)散在白屑,周紅暈不顯,口腔分泌液多,口不渴,尿多色白,大便溏者,舌紅,苔少,脈細,也可見指紋紫。此是虛火上炎而致,為雪口病虛證,應滋陰降火。漢以家方滋陰消雪湯:知母、黃柏、鮮生地滋陰降火;連翹、重樓、蒲公英清熱解毒除濕;炒薏苡仁、豬苓、云茯苓、澤瀉等清淡滲濕。
若見面白顴紅,手足心熱為腎陰虛,加熟地黃、黃精滋陰補腎。若見神疲乏力,食納差,或便結青為脾陰虛,加懷山藥、茯苓、炒扁豆,健脾養(yǎng)陰除濕。納差者,加炒扁豆、烏梅滋養(yǎng)脾胃。便秘者,加熟大黃。
兩方藥煎后取汁不分次數(shù)頻頻服之,一般服5劑。
1.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5~10ml。用于心脾實熱證。
2.銀黃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5~10ml。用于心脾實熱證。
3.銀黃顆粒:每日3次,每次5g。用于心脾實熱證。
4.知柏地黃丸:每日3次,每次3g。用于虛火上炎證。
先以無菌棉簽蘸0.9%氯化鈉注射液清洗口腔,輕柔地拭去白屑后,再涂外用藥。其方有:
1.降火型的鮮絲瓜葉洗凈搗爛如泥取其適量汁,徐徐喂入,使其口舌黏膜均含有該藥汁,再用少量錫類散涂于口舌。
2.四寶丹,口服每日3次,每次3g。外涂口舌均可。
3.家傳雪梅散:硼砂、青黛、雄黃、冰片等。清熱收斂,用于雪口。
4.家傳青烏散:青黛、烏賊骨等。清熱收斂,用于雪口及喉痧,搽口舌。
5.家傳青柏茶散:青黛、黃柏、兒茶等。清熱收斂,用于雪口及喉痧,搽口舌。
6.家傳青牛黃散:青黛、牛黃、黃柏等。清熱收斂,用于雪口及喉痧,搽口舌。
7.黃柏20g煎沸后再煎30min后取適量汁,徐徐喂入,使其口舌黏膜均含有該藥汁,再用少量錫類散涂于口舌。
上方為每日6次,連用1星期可愈。筆者20世紀80年代對外涂藥作了改進:外用錫類散1支加入核黃素片(研末)5片效更佳(不宜參入抗生素內(nèi)服和外用)。筆者認為:錫類散以象牙屑、青黛、珍珠、冰片、人工牛黃、滑石粉等組成,有消炎解毒、收斂化腐之功。核黃素可防治口角炎、舌炎,加入錫類散外用促進愈合,減少病程。
《醫(yī)宗金鑒》云:“倘治之稍遲,必口舌糜爛,吮乳不得,則難痊矣?!币簿褪钦f,治療不及時,會延及咽喉、氣管、食管等,可出現(xiàn)吞咽困難,呼吸急促等癥狀。兒童為“易實易虛”之體,病情極易變,應及時治療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治愈率。治愈后,應注意患兒的口腔衛(wèi)生,哺乳時須洗清乳頭,乳具要煮沸消毒,平時可給小孩適量水果汁,如蘋果汁、梨汁等。乳母日??沙孕┧蓽p少本病的發(fā)生。兒母均忌食辛辣、炙及香燥之食品,不可給嬰兒多次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免復發(fā),這也是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