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共產黨90年的文化觀、文化建設方針與文化轉型

2011-02-10 06:12楊鳳城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政治建設

楊鳳城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至今,一直高度重視文化問題與文化建設,文化理論與實踐內容豐富。要對90年間中國共產黨文化理論及其影響下的中國文化發(fā)展進行詳細的分析,非一篇文章所能。因而,我們只能進行俯瞰式的考察,當然,需要抓住主脈、主流和本質,抓住有意義的問題。而且,文化是一個極為寬泛、眾說紛紜的概念。本文所言的文化是在與經(jīng)濟、政治、社會對應意義上的文化。本文探討的問題是在文化領域最具宏觀意義和普遍性的內容,文藝、教育、學術、新聞出版、道德建設以及公共或群眾文化工作等具體領域的問題在視野之內,但不構成直接的言說對象,除非該問題具有普遍的文化意義或者具有反映歷史進程的典型性。在上述限定條件下,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關于文化的本質、地位與建設目標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改造中國社會為己任,文化問題很早便進入了共產黨人的視野。早期的共產黨人大多有知識分子的背景,也使其具備在文化問題上發(fā)言的優(yōu)勢。馬克思主義在文化問題上能給他們提供多少理論資源?馬克思和恩格斯并沒有對文化問題做過系統(tǒng)的專門探討,除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種理論和方法論體系對于文化研究的宏觀意義以外,從對中共構成深刻而長遠的基礎性影響的角度看,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經(jīng)濟基礎制約著整個上層建筑包括純粹的精神活動。用馬克思本人的話講,即“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1](P32),“隨著經(jīng)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fā)生變革?!盵2](P33)其二,文化對經(jīng)濟基礎及上層建筑的其他部分具有反作用。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fā)展是以經(jīng)濟發(fā)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jīng)濟基礎發(fā)生作用?!盵3](P732)在階級社會,文化具有階級性,并且,“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P98)。

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陳獨秀、李大釗、李達、瞿秋白、楊明齋等正是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fā),在不同程度上探討了文化問題,并形成了較為清晰的基本觀點。概括地說:其一,闡述了經(jīng)濟基礎決定文化變遷的觀點,指出物質生產、經(jīng)濟發(fā)展決定“精神文化”和“思想變動”。同時,文化、道德、宗教、教育等也具有“改造社會”的作用,即承認精神力量可以反作用于經(jīng)濟基礎(雖然李大釗最初認為唯物史觀不承認這種反作用)。當然,這一點表達得遠沒有經(jīng)濟基礎的決定作用那樣突出,也沒有具體展開。其二,中國文化的出路,既不在崇古復古,也不在皈依西化,而是通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行向“社會主義的文明”(瞿秋白語,即建設無產階級或社會主義文化)。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前后,正是中西文化孰優(yōu)孰劣論戰(zhàn)正熾之時,早期的共產黨人超越東方文化派隆古抑西式的崇古和西化派隆西抑中式的崇洋,闡述了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新路。他們認為,中國舊有文化反映和維護封建宗法制度和倫理綱常,并且已經(jīng)成為西方列強借以愚弄中國人民的工具,所以主張復活舊有文化無異于為反動勢力張目;同時,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已經(jīng)百病叢生,而新興的健康的文化是無產階級革命文化,即社會主義文明,我們應當歡迎和建設的是這種文化。[5](P29)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在文化問題上形成的基本觀點一直延續(xù)至今,盡管具體表述在不斷調整、不斷與時俱進,但內核或深層理念始終如一。當然,在這一深層理念基礎上,對文化功能與地位的認識還是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有的時期變化還是相當顯著的。中共成熟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其文化觀亦然,代表作是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最初名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張聞天的《抗戰(zhàn)以來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運動與今后任務》等。同中共早期相比,此時的文化觀表達得更為明確而具體。如文化是一定政治經(jīng)濟的反映同時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與經(jīng)濟;“在現(xiàn)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于一定的階級,屬于一定的政治路線的。為藝術的藝術,超階級的藝術,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獨立的藝術,實際上是不存在的”[6](P865);因而,革命文化是無產階級整個事業(yè)的一部分,必須“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7](P848)。這種文化名為新民主主義文化,具體言之,即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民主的文化。

上述文化觀的核心內容在新中國成立后頭一個30年間幾乎是完整地延續(xù)下來的。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反復強調思想文化隨著經(jīng)濟基礎的變動亦必須進行革命性變革;另一方面,思想文化作為整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一部分,應該促進和配合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此外,瞿秋白當年提出的“行向社會主義文明”到了該落實的時候了。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文化?對此,沒有專門文件說明,但通過當年的相關文獻還是能夠梳理出主要之點的,概括言之,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彰顯階級性、革命性、戰(zhàn)斗性和人民性,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將文化普及擺在首位,以培養(yǎng)具有共產主義精神的革命事業(yè)接班人為目標。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文化本質與地位、功能的認識逐漸發(fā)生變化。其特點是視野更宏闊、更具時代感。一方面,依然堅持文化與政治經(jīng)濟關系的基本原理,也沒有放棄文化的階級性原則,但是它們作為理論支撐退隱到更深層的基礎地位上,不再經(jīng)常提起和突出強調。另一方面,突破了過去主要強調文化的配合作用、配角定位和政治功能的思路和框架,高度重視文化自身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在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戰(zhàn)略布局中的作用,其標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概念的相繼提出和闡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社會主義建設被概括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方面。1979年,葉劍英《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任務。同年10月30日,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再次提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此后,鄧小平又多次在講話中談到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及意義。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進一步把“社會主義必須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作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確立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道路的十個要點之一。1982年中共十二大報告設專節(jié)闡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986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又先后作出兩個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議,這在中共歷史上是沒有過的。精神文明被界定為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重要體現(xiàn)。這樣的說法以前未曾有過,屬于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1991年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的講話中,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的戰(zhàn)略目標,1997年中共十五大加以鄭重確認和闡述。從十五大到十七大,每次黨代會報告均設專節(jié)闡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問題,并且不斷有與時俱進的新認識,如中共十五大報告講: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中共十六大報告講:文化在“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8](P558);中共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中華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任務。當然,無論是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還是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其基本內涵是一致的,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由此不難看出,其中既有黨的歷史上的一貫認識,同時又富有時代感。

世紀之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成為新時代中共自我定位的一個重要方面。“將文化建設從黨所領導的一個重要方面的工作,上升到黨的建設的本質層次和政治方向上來”[9](P427),反映了執(zhí)政黨對文化的重視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進入新世紀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和闡述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這對于當代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同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既然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為人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自然也是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文化建設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僅僅如此理解還不夠。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相比,其他發(fā)展只具有手段價值。強調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可以防止將文化功能過于實用主義地工具化的傾向,有利于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進行科學認知,有利于保持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和遵循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

二、文化與政治——定位文化功能的核心問題

綜觀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如何認識和處理文化與政治的關系是制約和影響其文化政策與文化工作的核心問題。大體上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明顯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認識是文化從屬于政治、為政治(準確地說是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第二個階段的認識,概言之:文化不能脫離政治,但也不能從屬于政治。兩個階段的認識及其轉變,均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并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

文化從屬于政治、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理念形成于革命戰(zhàn)爭年代。從理論淵源上講,除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上層建筑與經(jīng)濟基礎的關系、關于文化的階級性原理外,列寧的有關思想是不能忽略的。列寧在十月革命前便明確講到,無產階級應當提出“黨的文學原則”,“寫作事業(yè)應當成為整個無產階級事業(yè)的一部分,成為由整個工人階級的整個覺悟的先鋒隊所開動的一部巨大的社會民主主義機器的‘齒輪和螺絲釘’”[10](P93)。十月革命后,列寧又明確提出:“蘇維埃工農共和國的整個教育事業(yè),無論在一般的政治教育方面或者具體的藝術方面,都必須貫徹無產階級階級斗爭的精神”[11](P298);“不能抱著教育不問政治的舊觀點,不能讓教育工作不聯(lián)系政治?!盵12](P302)所謂“教育不問政治”、“不講政治”都是資產階級偽善的欺騙群眾的說法。依據(j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觀點,中共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便明確表達了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文化觀,毛澤東、瞿秋白和革命根據(jù)地有關文化教育的文件均明確:文化教育是階級斗爭的武器,蘇維埃的文化教育是階級的教育,核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灌輸。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文化從屬于政治、為政治服務的文化觀得到明確而系統(tǒng)的闡述,“文藝是從屬于政治的”,“革命的思想斗爭和藝術斗爭,必須服從于政治的斗爭”[13](P866)等要求成為革命隊伍的共識。特別突出文化的階級性和工具性,以使文化事業(yè)充分發(fā)揮為革命、為戰(zhàn)爭服務的功能,可以說是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文化觀和文化實踐的最重要特征,并對中國革命的勝利起了巨大的配合與推動作用。

從新中國成立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文化觀基本上延續(xù)下來,它表現(xiàn)為廣義和狹義的兩種理解與實踐。從廣義上講,為政治服務就是服務于無產階級對整個國家的領導,服務于整個國家建設事業(yè);從狹義上說,就是為階級斗爭、政治運動服務。而后者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強度和明確性上均占著主要地位。其表現(xiàn)是將意識形態(tài)作為壓倒一切的優(yōu)先考慮,過于凸顯和膠著于政治正確、“政治掛帥”,從而導致文化日趨政治化。特別是當它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思想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實際上使文化成了極左政治的奴婢,“文化大革命”便是例證。在為政治服務的理念下,即使將政治理解為整個國家建設的全局,它在不同程度上也會助長機械地理解文化與國家建設事業(yè)之間的關系,而借助上綱為政治,推行某些不符合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或要求的做法。如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提出文藝要“寫政策”,密切配合政治運動。“大躍進”時期再次提出類似要求,并像物質生產一樣,定計劃、定指標,要求按期完成,實現(xiàn)“躍進”,等等。雖然這些違背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做法當年已經(jīng)被清楚地認識到并不斷提出要求進行改正,可是始終收效甚微,甚至日趨嚴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與貫徹為政治服務的宗旨密切相關。為政治服務需要落實,合乎邏輯的行為自然是細化出一系列具體要求。沿著為政治服務這一方向推導出來的條條框框如果影響到文化的健康發(fā)展因而受到批評,至多是理解的片面或狹窄,而推導不出這些要求或者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則是政治問題。按照這些要求去做,沒有做好是藝術實踐問題,而不按這些要求去做則是立場問題。

為政治服務的文化觀不可避免地會影響黨的文化建設方針與政策的制定及調整、影響這些方針與政策的彈性或靈活性。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一方面提出文化產品、文藝創(chuàng)作應力求革命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則明確文藝服從政治,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一方面提出要積極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優(yōu)秀文化成果,尤其是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珍貴遺產,另一方面又特別強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封建性和近現(xiàn)代文化的資產階級性,重視對它們的批判和警惕;在文化普及與提高的關系上,強調在中國文盲占大多數(shù)尤其是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內,文化普及是第一位的,教育和宣傳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工農兵、為工農兵服務才能真正體現(xiàn)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在激烈的階級斗爭和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在局部執(zhí)政和文化工作主要表現(xiàn)為宣傳與教育的情況下,上述文化方針和政策收效是明顯的,對革命事業(yè)的貢獻是直接的。當然,在具體的文化實踐中,政治與藝術、繼承與創(chuàng)造、普及與提高之間的緊張關系已經(jīng)存在,只是尚不凸顯。

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zhí)政后,特別是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認識到戰(zhàn)爭年代形成的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有調整或修正的必要。一方面,急風暴雨式的大規(guī)模的階級斗爭已經(jīng)基本結束,社會主義建設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另一方面,新中國建立后,在樹立馬克思主義主導意識形態(tài)地位、改造舊文化的過程中,文化的多樣性與活力受到影響。實踐證明,以革命思維和方式處理復雜的文化問題不是長久之計。有鑒于此,毛澤東在1956年和1957年明確提出并不斷重申和闡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簡稱“雙百”)的方針;提出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明成果,只要是有益的,我們都要學習,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實際上,在這方面,列寧曾明確指出:“只有確切地了解人類全部發(fā)展過程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只有對這種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設無產階級的文化”[14](P299)。出于回答當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亟待解答的問題的需要,列寧的思考集中于如何對待資本主義文化遺產上。他認為,社會主義不是要全盤否定資本主義文明或文化,而是要繼承資本主義積累的有益于無產階級和人類進步的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更高的文明,特別是在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更需要如此。十月革命后,列寧不厭其煩地強調無產階級要善于利用“資本主義的舊磚頭”來建設社會主義新大廈,表達的就是這一思想。20世紀50、60年代,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提出了“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揪辮子”的“三不主義”,以及尊重精神生產規(guī)律,注意分清學術藝術問題、思想問題與政治問題的界限等文化建設方針。這些探索需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且它們帶來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文化的“春天”和60年代初期文化的“復蘇”。但是,毋庸諱言,這些方針在提出后的相當長時間內并未真正發(fā)揮作用。20世紀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中期的文化批判運動,均是違背上述方針的舉動?!拔幕蟾锩睍r期極左文化與思潮泛濫,正確的文化建設方針得不到落實。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復雜,但有一點不能否認,那就是文化從屬于政治、為政治服務的深層理念沒有得到反思和修正,從而很容易使文化方針與政策的調整大打折扣甚至歸于烏有,實際上成為僅具策略、手段意義的舉動。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伴隨黨和國家的撥亂反正,文化建設方針的調整亦邁開步伐。1977年8月,鄧小平在《關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提出,必須恢復實事求是的學風,重新提倡“百家爭鳴”。1978年3月,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強調:“對于學術上的不同意見,必須堅持百家爭鳴的方針,展開自由的討論?!盵15](P98)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從放棄“文藝服從于政治”的口號開始,中國共產黨很快確定了文化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新“二為”方向(相對于為工農兵服務、為政治服務的舊“二為”方向)。1979年10月,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重申:“堅持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方針,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fā)展,在藝術理論上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的自由討論?!盵16](P210)鄧小平在強調恢復“雙百”方針的同時,針對糾“左”引發(fā)的右的傾向即懷疑和否定馬克思主義、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提出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無產階級專政。此后,鄧小平不斷重申這一思想,認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雙百’方針,是完全一致的”[17](P256)??梢哉f,一方面恢復并堅持“雙百”方針,一方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鄧小平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上的核心思想。當然,鑒于歷史教訓,鄧小平非常警惕政治對文化的橫加干涉問題。在第四次文代會的祝辭中,他明確提出:“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不是發(fā)號施令,不是要求文學藝術從屬于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而是根據(jù)文學藝術的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幫助文藝工作者獲得條件來不斷繁榮文學藝術事業(yè),提高文學藝術水平”[18](P213)。根據(jù)鄧小平的講話精神,《人民日報》1980年1月26日發(fā)表題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社論,明確不再提“文藝從屬于政治”及“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口號,而以“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作為新時期文藝工作的指導方針。新的“二為”方向,實際上也是對整個文化建設的要求,它的提出,標志著執(zhí)政黨在文化建設指導思想上的重要調整和轉變。集中到文化與政治的關系上,就是文化不能從屬于政治,但也不能脫離政治。有了這一前提,一些長期困擾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問題(如政治與行政干預過多、過于簡單粗暴的問題,文藝作品的概念化、公式化問題,學術藝術問題、思想問題和政治問題的界限時?;煜?等等)便在相當程度上迎刃而解或者不在以往意義上存在了。有了這一前提,歷史上曾提出的正確的但未得到切實貫徹的方針得到進一步落實。

更重要的是,根據(jù)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要求,一系列新的方針陸續(xù)出臺,如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在繼承毛澤東、鄧小平文化建設思想的基礎上,充分汲取新中國歷史上文化批判運動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設,以立為本”,“團結鼓勁,正面引導,不搞‘大批判’,不搞無謂爭論”[19](P1534)等方針;從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們思想觀念和價值選擇的多樣化現(xiàn)實出發(fā),提出“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等方針。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進入21世紀后,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加快背景下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融匯、碰撞與激蕩空前,文化與經(jīng)濟、政治的相互交融空前,文化產業(yè)異軍突起,從而在綜合國力競爭中作用日益凸顯的現(xiàn)實,面對發(fā)達國家借助其經(jīng)濟和文化產業(yè)優(yōu)勢,推行文化霸權,民族文化和文化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和民眾重視的復雜環(huán)境,在繼承黨的幾代領導集體有關文化建設思想的基礎上,依據(jù)時代特點和要求,提出了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yè),一手抓經(jīng)營性文化產業(yè),全面推進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增強文化發(fā)展活力,解放和發(fā)展文化生產力;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重要任務,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等方針。上述方針,在文化從屬于政治、為政治服務的理念下不可能提出,即使提出了也難以落實。因而,認可文化的多元性,認可文化有純愉悅身心的功能,甚至承認文化市場的存在、文化具有產業(yè)屬性是一個突破。

三、文化觀的轉變與當代中國文化的轉型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90年間文化觀經(jīng)歷了從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建設革命型文化到為人民和社會主義服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轉變。與這種文化觀的轉變相伴隨的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化的兩次轉型。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文化的格局基本上是多元的,這種多元性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審視,如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激進與保守、革命與改良、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等等。當然,多元文化格局經(jīng)常受到國民黨“一個主義”理念下的文化專制行為的干擾和壓制。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文化開始轉型和重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確立馬克思主義主導意識形態(tài)地位為核心,以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和文化批判運動為主要動力機制,到20世紀50年代末,文化轉型基本完成。其標志是一元化文化樣態(tài)的基本奠定。[20]具體言之,即馬克思主義作為文化建設、學術研究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指導思想地位牢固確立,且具有唯一性、獨尊性和排他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或立場、分析方法與框架、概念和范疇等必須應用和反映于一切文化領域中;意識形態(tài)考量、政治正確和道德理想主義追求具有壓倒一切的優(yōu)勢,在文化普及或大眾化導向中凸顯。一方面,這種一元的文化格局帶來了中國思想文化的新景觀。撇開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意識形態(tài)地位不論,就其作為一種知識和方法論體系而言,它對社會與歷史問題的分析和解答便有不同于其他理論和方法的獨到之處,能夠拓展特定的學術藝術領域,形成獨具特點的文化范式。例如,在哲學領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闡釋、對中外哲學遺產的分析,突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兩軍對壘或“兩條路線”。又如,在史學領域,以馬克思關于五種社會生產方式的理論總覽歷史的發(fā)展,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理論透視歷史,突顯歷史中的階級沖突和階級斗爭、突顯人民群眾在歷史發(fā)展中的決定性地位和作用。再如,在文學藝術領域,圍繞為工農兵服務、為政治服務的總方針,遵循“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原則——1953年第二次“文代會”上被確定為文藝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最高準則,形成頌歌高揚和表達方式努力大眾化的文藝范式,等等。另一方面,不能否認,在確立和鞏固馬克思主義主導意識形態(tài)地位的同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取代一切文化成果的傾向。似乎馬克思主義囊括了所有真理,其他思想體系大多是謬誤,值得肯定的東西很少,其價值和意義主要是歷史的。馬克思主義沒有涉及的領域或者很難直接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問題,或明或暗地成為禁區(qū)。源于現(xiàn)代西方的一些文化成果被簡單化地冠以“資產階級的偽科學”而遭否定甚至廢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定性為封建主義而在實際上遭到否定。這就導致了思想文化的單一化和沉悶。

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寬一些,會發(fā)現(xiàn)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文化轉型,其由來久矣。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準備和在根據(jù)地建立起的革命文化雛形。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當屬必然。中國共產黨建立前后這一工作便已開始,此后從未中斷。1928年中共六大將“發(fā)行馬克思,恩格思,斯達林(原文如此——引者注),布哈林及其他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領袖的重要著作”[21](P422)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提出來。之后,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或利用合法形式或秘密地出版發(fā)行了大量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和其他革命書籍。在南方革命根據(jù)地尤其是中央蘇區(qū),馬克思主義宣傳貫穿于各類學校教育和各項實際工作中??谷諔?zhàn)爭時期,這一工作更為普遍和經(jīng)常化,特別是在陜甘寧邊區(qū)。中共中央于1938年5月成立了專門的翻譯機構——延安馬列學院編譯部,負責馬列主義著作的翻譯和編輯工作,陸續(xù)出版了大量馬列著作的單行本、選集等。與此同時,毛澤東、張聞天等中央領導人大力倡導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研究活動,并成立了由中央機關干部組成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雖然這種學習和研究主要是從黨自身的建設上考慮的,但其對革命文化成長與發(fā)展的影響不言而喻。因為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根據(jù)地文化建設工作,倡導和鼓勵用馬克思主義立場和方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解答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是中共中央的不二方針??箲?zhàn)時期,延安曾掀起一股研究中國歷史的熱潮,其自我定位和特點十分明顯的,那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讀歷史,并把中國近代史、中國現(xiàn)代革命運動史、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等作為重點,充分體現(xiàn)革命史學的要求。1938年,延安新哲學研究會成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思想史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此外,不能忽略的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領導和影響下的左翼文化運動,一度使唯物辯證法的研究和應用“風靡全國”;革命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大眾化呼聲引人注目;在圍繞中國社會性質、中國社會史、中國農村性質的論戰(zhàn)中,馬克思主義的解答和分析影響巨大,實際上通過學術論爭的方式傳播了中國共產黨的相關認識和結論。這些因素對新中國成立后的文化轉型無疑具有潛在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作了思想上和隊伍上的準備。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文化直接配合階級斗爭的現(xiàn)實需要是一大特點,從這個意義上說,革命文化主要表現(xiàn)為對革命思想和革命運動的宣傳。“蘇維埃文化運動”、“抗日文化運動”便是典型。適應這一要求,文化普及和大眾化被擺在首要位置。文藝作為反映社會生活最靈敏、影響最廣泛的文化形式成績最為突出。各種演劇團創(chuàng)作和演出的話劇、歌舞劇、活報劇、秧歌劇,革命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的詩歌(特別是街頭詩和詩傳單)、小說,改編的歌謠、民歌,創(chuàng)辦的各種文藝刊物、墻報、宣傳畫,等等,大多體現(xiàn)著文藝大眾化和為工農兵服務的宗旨。而且,其他方面也在做著同樣的努力,如艾思奇的《大眾哲學》等。

由上述情形不難發(fā)現(xiàn)新中國成立后一元文化形態(tài)的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一元文化格局實際上是革命根據(jù)地文化在全國的推衍和擴展。

改革開放后,一元文化形態(tài)漸漸被解構,一個追求并實踐著多樣化或多元化的文化時代逐漸呈現(xiàn)。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初期,經(jīng)歷了由多元文化向一元文化的轉型是第一次文化轉型的話,那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則開啟了第二次文化轉型的歷程,即由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轉型。當然,這次文化轉型絕不是回歸舊中國的多元文化格局。經(jīng)過改革開放幾十年形成的多元文化格局,是在馬克思主義一元指導地位不變的情況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背景下的文化多樣化發(fā)展,不是也不可能是簡單的歷史復歸。這種一元主導下的多元文化格局在世紀之交基本形成,大約經(jīng)歷了20年左右的時間,與第一次文化轉型相比時間長出一倍。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次文化轉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外源性的,即政治與行政干預力極強;而第二次轉型相較之下更接近于內源性變遷,即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文化自身內在驅動的自然發(fā)展過程。

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多元文化格局可以從各個方面加以考察。例如,在五彩斑斕的精神產品背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西方各種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理論等等構成了各家言說的元理論。再如,一些學者從主導文化、雅文化和大眾文化的三分來審視當代中國文化的多元。所謂主導文化,即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面向或服務于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實際的主流文化。所謂雅文化,即恪守知識追求和審美規(guī)則、堅守文化自律性的嚴肅文化。大眾文化則是以普通民眾的文化需求和審美取向為鵠的、以市場為舞臺而進行的。令人感興趣的是主導文化、雅文化和大眾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主導文化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承載者、傳播者,是整個文化建設的調控中心。它一方面認可文化的多樣性、多功能性;另一方面保持著對其他文化的審視和批判功能,以保證文化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大方向。雅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起著整個民族文化大廈的基石作用。它并不拒絕主導文化的青睞和獎掖,也不完全拒絕文化市場的“暢銷”和文化資本的“捐助”。當然,前提是不損害其審美和知識追求的立場。大眾文化的功能在于滿足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人口眾多的普通百姓,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文化的主體、主潮。大眾文化對于主導文化、雅文化具有去政治化、去神圣化的顛覆性,但同時也能成為主導文化和雅文化的普及者、傳播者或者助手??梢哉f,三種文化的并立與共處恰好反映了當代中國文化的多彩格局。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22]鄭師渠主編:《中國共產黨文化思想史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

[6][7][13]《毛澤東選集》,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江澤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郭德宏主編:《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10]《列寧全集》,2版,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12]《列寧選集》,3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列寧全集》,2版,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16][17][18]《鄧小平文選》,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0]楊鳳城:《新中國建立初期的文化轉型研究》,載《黨史研究與教學》,2008(2)。

[2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4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政治建設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自貿區(qū)建設再出發(fā)
“政治攀附”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載網(wǎng)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太仆寺旗| 江山市| 邵武市| 平度市| 乐平市| 舟山市| 晋中市| 威信县| 平潭县| 芮城县| 德令哈市| 怀化市| 玛曲县| 铁岭市| 新津县| 景东| 嫩江县| 芜湖市| 勃利县| 新沂市| 出国| 化州市| 万载县| 朝阳市| 马公市| 麻栗坡县| 惠水县| 化州市| 宁城县| 内丘县| 屏山县| 菏泽市| 民丰县| 蕲春县| 攀枝花市| 大庆市| 中牟县| 宜州市| 湟中县| 行唐县|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