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妮,范亞明,楊文治,王曉嵐,張志云,張 衡,朱云纓,楊三選,華校琨,萬偉萍
直腸前突切除吻合(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手術為近年來意大利學者A.Longo提出的治療直腸前突的新術式,我科率先在云南省內引進開展。經(jīng)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結合辨證內服中藥治療直腸前突型出口梗阻性便秘,療效更佳?,F(xiàn)將我科2009年9月以來開展該手術的應用情況報告如下。
本組20例,女19例,男1例;年齡48~68歲,平均54歲。病程3~20年,平均7.5年。臨床表現(xiàn)均為排便困難,伴肛門有堵塞感、排便不盡感或肛門墜脹不適,需服瀉藥或清熱瀉火藥協(xié)助排便,情緒焦慮,12例有手助排便史。直腸指診:直腸前突凹陷征明顯,直腸壺腹部黏膜松弛堵塞感明顯。排糞造影示直腸前突2.0~3.0cm 14例,前突3.0cm以上6例,合并會陰下降15例,合并直腸黏膜內脫垂或套疊18例,合并Ⅱ~Ⅲ度內痔或混合痔18例。術前均經(jīng)過3個月以上系統(tǒng)藥物治療,療效欠佳。
2.1 器材 PPH吻合器為蘇州貝諾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痔上黏膜環(huán)切吻合器及輔件,規(guī)格型號:Φ 32、Φ 34,許可證號:蘇食藥監(jiān)械生產(chǎn)許2005-0075號。
2.2 STARR手術 術晨常規(guī)灌腸,骶麻,取俯臥折刀位。采用兩把PPH吻合器,金屬壓舌板。四指擴肛,再用擴肛器擴肛,取出內芯,將透明擴肛器縫扎固定在肛門上,碘伏棉球反復消毒直腸下段。先從距齒線上5~6cm 9點位到3點位(順時針)直腸前壁在黏膜下層作兩針半荷包縫合,用金屬壓舌板從擴肛器外側緊貼直腸后壁插入直腸,壓住直腸后壁黏膜,置入吻合器。將荷包線結扎,不宜過緊。將荷包線引出吻合器側孔,收緊打結牽拉,旋緊關閉吻合器。女性檢查陰道后壁有無凹陷,確認陰道后壁光滑,即可打開保險,啟動吻合器切除吻合。旋開吻合器取出,檢查吻合口,活動性出血點用“1號”線8字縫扎。剪斷吻合口末端黏膜粘連處,同法從粘連處兩端行直腸后壁半荷包縫合,壓舌板擋住直腸前壁黏膜,切除直腸后壁黏膜。最后結扎切除兩個吻合口連接處形成的“畸角”狀黏膜隆起[1]。檢查無出血,混合痔明顯的患者行外剝內扎術。術后常規(guī)預防感染及支持治療,控制3d飲食。
2.3 內服中藥 術后第1 d開始口服柴胡舒肝散加減:柴胡10g,川芎10g,香附12 g,枳殼12 g,杭芍15 g,陳皮10g,法半夏12 g,茯苓15 g,廣木香10g,川楝子15 g,波蔻仁10g,甘草3 g。1劑/d,煎服,分2次,每次200mL。熱甚者加炒黃芩15 g,云黃連6 g,焦梔子15 g,脾濕重者加苡仁15 g,炒扁豆15 g,白術15 g,虛寒者加黃芪15 g,干姜12 g,吳茱萸12 g,肉桂10g。7 d為1個療程。
20例患者住院5~7 d,無大出血、感染、肛門失禁及肛門狹窄等并發(fā)癥,6例患者有鈦釘殘留不適,月余后給予拆除,肛門功能正常,肛緣無水腫。術后3~12個月復查,排便困難癥狀緩解,肛門堵塞感消失,肛門無墜脹,焦慮情緒緩解,睡眠改善。直腸指診:直腸前突凹陷征消失,可觸及齒線上3~4cm處有一不規(guī)則環(huán)形線狀疤痕,直腸壺腹無堵塞感。6例術后3月復查排糞造影,直腸前突較術前明顯改善。
目前將由胃腸功能性改變所致便秘分為結腸慢傳輸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直腸和肛管的功能和形態(tài)異常導致,包括直腸前突、直腸黏膜內脫垂、盆底腹膜病、盆底肌痙攣綜合征、會陰下降綜合征、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征和內括約肌失弛緩綜合征等,臨床上以直腸前突、直腸黏膜內脫垂最為常見,尤其為女性經(jīng)產(chǎn)婦和子宮后傾后屈者多見[2]。
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往往病程較長,病因復雜多樣,長期服用瀉藥或清熱瀉火藥協(xié)助排便,易致大腸黑變病,結腸功能下降,形成慢傳輸。排便障礙的折磨和困擾,使患者情緒焦慮,煩躁不安,不敢進食,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故單純采用一種方法治療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STARR手術為意大利學者A.Longo提出的用于治療直腸前突的新術式,采用兩把PPH吻合器,分別切除直腸中下端前壁及后壁冗長、脫垂的黏膜及黏膜下層和部分肌層組織,消除了直腸前突的囊袋樣松弛黏膜。同時吻合口使黏膜下層和肌層疤痕粘連,加強了直腸前壁的力量,重構直腸中下端的直腸內解剖結構,恢復正常解剖結構的動態(tài)功能,使直腸的順應性較術前降低。故可改善直腸出口梗阻引起的癥狀。STARR術式較PPH術治療直腸前突、直腸黏膜內脫垂切除黏膜組織多,單把吻合器釘倉容積有限,環(huán)形切除黏膜及黏膜下肌層組織不能很多,且直徑最大為34mm,易致直腸中下端形成一環(huán)形線狀疤痕,縮小直腸壺腹直徑,對排便仍有影響。STARR術式使用前后兩把吻合器,切除黏膜及黏膜下肌層組織明顯增多,不易造成直腸壺腹狹窄,達到恢復直腸正常解剖結構的目的,且手術操作簡便,出血少,術后疼痛輕微,患者易接受。
STARR術式僅解決了局部出口梗阻的問題,對長期便秘所致的人體機體內環(huán)境的改變,還需辨證用藥來調整。我們認為,長期排便障礙,情緒焦慮,必致肝郁氣滯,由于糟粕長時間郁滯腸府,影響氣機運動,致氣機不暢,木失條達,肝失疏泄,又致糟粕不能順降,故而滯留腸腑,長時間停留又形成便秘,因而使得便秘日久不愈。單事攻下糟粕,糟粕雖行,但木郁未達,故而通而復閉。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書·古方八陣·散陣》,由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甘草組成,方中以柴胡、芍藥為君,和肝解郁;香附、枳殼、陳皮為臣,以理氣滯;佐以川芎活血,甘草為使和中止痛,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用,主要用于肝郁氣滯證。此外,據(j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明,陳皮、柴胡、川芎、枳殼具有興奮腸道平滑肌,促進胃腸的傳輸機能,香附、白芍、甘草具有抗炎、鎮(zhèn)痛、鎮(zhèn)靜等功能,對術后腸道功能的恢復及調節(jié)心理有很好的作用。以此為基礎方,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隨證加減,熱甚者加炒黃芩、云黃連、焦梔子清熱瀉火除濕,脾濕重者加苡仁、炒扁豆、白術健脾除濕止瀉,虛寒者加黃芪、干姜、吳茱萸、肉桂益氣溫中散寒。經(jīng)20例患者應用,收到了滿意效果。
[1]林友彬,楊中權.STARR手術在直腸前突治療中的應用[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9,15(3):165.
[2]蔣清平,朱錫元,郭景泉.雙聯(lián)PPH治療直腸前突合并直腸黏膜內脫垂所致便秘 [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0,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