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的上海情結

2011-01-04 10:23馬識途
上海采風月刊 2011年6期
關鍵詞:馬識途情結書店

文/馬識途

我的上海情結

文/馬識途

如果照時新的說法,對什么迷戀就叫什么“情結”的話,我要說,我有“上海情結”了。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我曾經把我的一段青春時光,拋擲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會里。上海,不僅讓我這個四川農村的孩子,在這里求得真才實學,使我得以進入高等學府去深造,更重要的是,上海是我得到思想啟蒙的地方。是上海的眾多的進步書刊和轟轟烈烈的“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把我推上革命的道路。是上海決定我的人生軌跡的。我在上海的那幾年生活,至今時常來到我的夢中。

1992年我到上海為巴老祝九十大壽。回到上海,我為上海的日新月異、繁華昌盛感到欣喜,也跟同伴們去逛大馬路,看外灘夜景,欣賞東方明珠,穿行懸索大橋,還到浦東新區(qū)去觀光,到高橋保稅區(qū)看熱鬧。大家都為上海的變化之大贊嘆不已,我當然也一樣。但是我卻有另外的情結在這里。我在賓館得閑的時候,一個人便溜到原來法租界那些古老的弄堂,去尋找我住過的石庫門老房子。雖然沒有找到,卻到那些依然如故的梧桐小道散步,去撿回我失落在那里的腳步。華燈初上的傍晚,在從梧桐樹枝縫灑落下來的燈光下,一個人偶偶而行,可以聽到自己的腳步聲。這感覺真好呀,就像又回到了我18歲的青春年代。

到上海不到浦東新區(qū)去走走,等于沒有到上海。我也跟同伴們坐小車過楊浦大橋,直奔高橋,去看保稅區(qū)。他們興致勃勃地看稀奇,我卻很想去看看海灘。那里曾經是我們當時夏天常去作海水浴的地方。那溫暖柔和的沙灘,那洶涌的浪濤,那寥廓的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那里現在怎么樣了呢?聽說那里已經隔斷,過不去了。

我們繼續(xù)驅車南行,去看南浦大橋。我卻堅持要先去六里橋,去看看我的母校浦東中學。浦東中學當時在上海是比較有名的中學,由一個叫楊斯盛的木工發(fā)了財出資興辦的,黃炎培任董事長。據說有不少名人在這學校上過學。至少我聽大科學家王淦昌說,他就是從浦東出來的。我在那里上了三年學,在那里決定了我的一生。五十幾年過去了,現在怎么樣了?我得去看看。

車到六里橋,我下車在橋上引頸瞻望,景象完全變了,我已無法辨認。惟有那條通往黃浦江的小河,仍然在平靜地流淌,沿遠遠的楊柳岸逶迤而去。那船碼頭也還在。我們就是從那里上小火輪,出黃浦江到斜對面十六鋪上岸到上海租界去的。

我走進浦東中學大門一看,校容已經面目一新。原來的木質教學樓和宿舍早已不知去向,在我面前的都是煥然一新的大樓。惟有操場還是老樣,許多學生在那里打籃球,我似乎在其中看到我的身影。我急于想再去瞻仰楊斯盛的銅像,走到校園里的小花園,卻沒有看到銅像,問起來才知道已經挪了地方。我們被帶到銅像前,向這個志存高遠的木匠鞠躬致敬,并在那里照了相。

我還急于想找到楊家院子,我記得就在校園背后的河邊,憑著記憶,竟然把那個老房子找到了。那房子已經很破敗,我卻依依不舍地看了一陣。因為我在那里租房住過半年。“一二九”學生運動時,我們曾經在那里油印過傳單,策劃過同學們一起過江到上海參加學生愛國示威游行。記得那時我們打起愛國抗日的旗幟,排隊走向南碼頭,但還沒有到碼頭,便被警察和便衣特務包圍了,怎么也沖不出去,全被押回學校。后來上海學聯(lián)的領導批評我們太笨,竟然不懂得打游擊的辦法。以后我們得到通知后,便化整為零,三個兩個地自己乘小火輪到上海,到了開會地方,才集合打出旗號,參加游行。

我們的愛國行動卻不容于正在和日本講親善的國民政府,我們學校中一群被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唆使的同學,暗地里在軍事教官的指揮下,向我們故意尋釁,打起群架來。他們人多勢眾,把我們趕出學校,我們只得去尋親靠友暫時躲避。然而這卻更加堅定了我們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的決心。這便確定了我的人生道路。

我走馬觀花地在校園里走了一圈,走出校門,卻忽然想找尋我過去曾經常去光顧的小面館。那湯面的味道使我想起來仍然流口水。還想去尋找那個專門做夾肉芝麻燒餅的小鋪。我明知這是徒勞的,然而還是站在那里呆看一陣。六里橋,我又回來了。那鄉(xiāng)村小路上咿咿呀呀唱著的獨輪小車還有嗎?那在小溪邊靠牛力吱吱轉動的水車還有嗎?我想,那“楊柳岸曉風殘月”的風景,無論時代怎么變,總還是有的吧?啊,想起來了,就在這條小河上,我們坐上由小姑娘搖著櫓的船,在小河的港汊里緩緩而行,我們少年同學,唱歌歡笑,互相打鬧的往事,永遠不會從我的記憶中消失。

我們從南浦大橋過江回到賓館。雖然身體疲乏,可是我不等吃晚飯,便一個人溜了出去,想自己去逛街。我來到南京路,只見霓虹燈滿街閃耀,彩燈通明,更比舊日繁華。但我的目的地是四馬路,當年那里書店林立,我每次進城是必去的,往往在那里的書店里流連忘返,尋找那些進步書刊,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知識,堅定自己走抗日救國道路的決心。但是我再來四馬路,書店雖不少,卻都已經關了門,很是憾然。我回到二馬路,隨意而行,使我驚奇的是那里仍然有賣“菜飯”的小鋪,還正開著門呢。這“菜飯”是當時我每次到上海必吃的,價廉物美。不想半個世紀過去了,我還居然在上海老地方又吃到“菜飯”!那不是吃,是享受一種回憶的情趣。我吃了很久,才把這一頓夜飯吃完。店員都不知我這老頭怎么這么慢嚼細咽,長久不愿離開,已經過了打烊的時候了。

啊,上海,是在我的腦子里記憶積累最多的地方。短暫的旅程,無法讓我去一一尋找我失落在那里的腳跡,徐家匯、江灣、吳淞炮臺……都無法去了。但是我終于在造訪朋友的余時,一個人坐車從北四川路到了虹口公園。我想去重訪魯迅故居、內山書店和魯迅墓。過去我曾拜訪過的西郊萬國公墓中的魯迅墓,聽說已經搬進虹口公園了。我東問西問,終于打聽到魯迅故居。我從弄堂進去,卻沒有開放,說是尚在裝修。我十分遺憾地離開那里,想去尋找我過去曾來買過書的內山書店,卻沒有找到。又一個遺憾。幸得我到底走進虹口公園,走進魯迅的墓園。這和我過去看到過的魯迅墓大不一樣,氣派多了。許多游人在參觀。我一個人坐在石條凳上,在西下的夕陽光照下,在那里享受回憶的快樂。1936年lO月,在宋慶齡、巴金、茅盾等人的帶領下,群眾為魯迅送葬的景象又回到我的面前了。太陽西下,游人已少,我到魯迅墓前鞠躬致敬后走出公園,回到賓館。

那次到上海,撿拾了不少我灑落在上海的腳跡,勾引出我無窮的回憶,然而并沒有解開我的“上海情結”,相反的,這情結纏得更緊了。

現在,我已年過九十,風燭殘年,好在腿力尚健,去年參觀了上海世博,算是解開了一次“上海情結”。

馬識途 著名作家,曾任四川省文聯(lián)主席、四川作協(xié)主席,著有《清江壯歌》《夜譚十記》《滄桑十年》《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

猜你喜歡
馬識途情結書店
毛絨情結
“80后”的小弟與“00后”的大哥
“80后”的小弟與“00后”的大哥
《獲百零六歲作家馬識途封筆告示感作》
告別“GDP情結”
獨立書店聯(lián)合薦書榜
獨立書店聯(lián)合薦書榜(總第八期)
最美書店
在書店
馬識途:子彈飛了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