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的一些科幻恐怖片中,無法遏制的病毒疫情橫掃人類,將人們轉變成有吃人傾向的冷酷惡魔??茖W家最近指出雖然死人并不能復生,一些病毒卻可能引發(fā)具有攻擊性的僵尸狀行為。例如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狂犬病毒就可能讓感染者出現(xiàn)極度暴力傾向。而如果賦予狂犬病毒像流感病毒那樣的通過空氣迅速傳播的能力,那么未來制造“僵尸末日”那樣的生化恐怖事件就并非完全沒有可能。
與電影中的僵尸在染病后立即恢復活力不同,狂犬病毒感染者通常會在感染病毒數(shù)十天乃至一年后才出現(xiàn)癥狀。例如焦慮、意識模糊、產(chǎn)生幻覺及身體麻痹(癱瘓)等,這種滯后發(fā)病是因為狂犬病毒會在人體內(nèi)潛伏一段時間。而狂犬病一旦發(fā)作,如果不及時加以治療,患者就會在一星期之內(nèi)死亡。如果狂犬病毒的基因編碼發(fā)生變異,則其潛伏時間就可能大大縮短。
許多種病毒都天然地具有很高的變異速度,并且把經(jīng)常性的變異作為避開宿主攻擊的手段。病毒可通過多種方式來變異。例如在基因復制過程中復制錯誤或受到紫外線傷害。假如狂犬病毒的變異速度足夠快,它就可能在幾小時甚至一小時之內(nèi)引發(fā)疫情。然而要讓狂犬病毒造成像電影中那樣的大范圍“末日災難”還必須讓狂犬病毒變得極具傳染性。
人類一般都是在被動物優(yōu)其是狗咬傷后感染狂犬病毒的,但感染也就此止步,通常不會傳染他人。病毒的一種更迅速傳播模式是通過空氣,這就是流感病毒傳播很快的原因之所在。如果要讓狂犬病毒通過空氣傳染,它就必須“借用”其他病毒(例如流感病毒)的特質(zhì)。
同種病毒的不同形式——病毒株之間可以通過一種叫做“重組”的過程來交換基因編碼片段,但不相關的病毒種類在自然狀態(tài)下并不能雜交。因此科學家從未發(fā)現(xiàn)過兩種本質(zhì)不同的病毒——例如狂犬病毒和流感病毒之間借用特質(zhì)的情況。然而從實際上說,盡管非常困難,運用現(xiàn)代基因工程技術卻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雜交的狂犬病——流感病毒。假如這種方法被恐怖分子掌握,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幸好雜交病毒制造技術距離現(xiàn)實還很遠,而人們針對恐怖主義采取的防范舉措正不斷加強。
西沙“金字塔”是怎樣形成的/佚名
埃及“金字塔”早已盡人皆知??晌覈魃橙簫u中的“金字塔”,卻不大為人所知。
這座“金字塔”是我國西沙群島的一個小島,由珊瑚等生物砂巖組成,稱為石島。石島南北長380米,東西寬260米,面積0.06平方公里。西沙群島諸島一般高5~6米,最高不超過10米,而石島中央高度達15.2米,像一座“金字塔”聳立于西沙群島之中,故有“金字塔”之稱。
西沙群島的十幾個砂島都是由松散的珊瑚貝殼等生物砂堆聚而成。每當海底珊瑚向上長到海平面,就被海浪削平,使其頂部形成一個平坦的臺面,稱為礁坪。礁坪上有少量珊瑚和藻類植物生長,大量的是珊瑚、貝殼等被風浪擊碎的碎屑,有的是礫石,有的是砂。波浪和海風把礁坪上的這些生物砂礫堆積起來便成為砂島,這些砂島外緣有一環(huán)沙堤,中央為一洼地,多數(shù)已干涸,少量為瀉湖。而“金字塔”形的石島卻由堅硬的層狀生物砂巖構成。
西沙群島的其他島的年齡在6000年左右,而石島年齡在12000年到24000年之間。一般層狀砂巖是底部年老,上部年輕。而石島卻截然相反,其底部砂巖年輕,越往上卻越老,“金字塔”最高點最老。有學者認為,在石島附近原有一個由珊瑚等生物砂巖組成的較大的島,它不斷被風化、剝蝕,這個島頂部較新的生物砂巖剝蝕下來,堆積在石島底部,而它較老的底部生物砂巖剝蝕下來,堆積成石島頂部。這樣,石島年齡便出現(xiàn)倒置現(xiàn)象。果真如此,那么石島理應比現(xiàn)在更大更高。但這一點尚無法法得到證實。有學者認為上述現(xiàn)象是雨水沖蝕作用造成的。組成石島的生物砂巖是生物骨骼碎粒,化學成份是CaCO。當石島上層的生物砂巖遭到雨水沖蝕,一部分CaCO被溶解,CaCO飽和的雨水滲到石島底部,CaCO沉淀下來,生長新的年輕的方介石結晶,它們與原石島生物砂巖的年齡一平均,便使整層巖石的年齡變輕了,而相對于上部生物砂巖來說,形成了年齡倒置現(xiàn)象。上述說法誰是誰非,尚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