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壑袌D分類號]D42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1)05 — 0168 — 01
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基所在,是促進我國經濟、政治、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農村文化建設的效果直接影響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2008年10月,黨的十七大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把“農村文化進一步繁榮,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作為農村改革發(fā)展的目標任務,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我國現階段農村文化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試圖從構建長效機制這一角度來探討進一步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這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 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r村文化管理體制落后。農村文化管理體制不科學是造成農村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縣級文化單位大多是財政定補的事業(yè)單位,文化單位工作人員固定不變,缺乏崗位競爭力。其二,農村文化法規(guī)不健全,運行隨心所欲,部分文化產品不能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三,文化市場受不良文化侵襲,各種非法音像出版物和色情、暴力的書刊被人肆意出租、出售。
?。ǘ┺r村文化設施建設滯后。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的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文化館(站)有名無實,只掛牌子而無館舍。尤其是公共圖書館,在農村普及率不到10%;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文化活動設施更是少得可憐。絕大多數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沒有經費購買圖書、訂閱報刊,更談不上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許多鄉(xiāng)鎮(zhèn)的電影院停用、放映隊解散。鄉(xiāng)鎮(zhèn)文化廣播站無人管理。農村落后的文化設施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農民不能享受簡單的、正常的文化娛樂生活。
?。ㄈ┺r村文化人才匱乏。我國農村民間文化人才和專業(yè)文化人才面臨嚴重稀缺的局面,這將嚴重阻礙我國農村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一些民間工藝制作所產生的經濟利益與生產時間、投入的精力不成正比是導致民間文化人才匱乏的主要原因,此外,大量中青年農民到城市打工也是造成一些傳統(tǒng)文化藝術和民間工藝出現人才斷層的重要原因。當前,我國農村還沒有建立能留住農村文化人才的體制機制,而城市優(yōu)秀文化人才又不愿意到農村基層工作,導致專業(yè)文化人才大量流失。
?。ㄋ模┺r村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體系不健全主要體現在為農民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總量偏少、質量不高。特別是全國縣以上文化系統(tǒng)藝術表演團體深入農村演出場次少之又少。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還缺乏針對性,適合農民參與和消費的文化服務不多,反映農村現實和農民生活的影視文學作品更是寥寥無幾。
二、構建農村文化長效機制
要解決新農村文化建設進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必須建立長期有效的機制和措施,才能進一步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條不紊的進行。
(一) 改革農村文化管理機制。農村文化落后與文化管理機制不科學有著直接的關系。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對文化管理機制進行改革。一要深化文化事業(yè)單位勞動、人事、分配等方面的內部改革,建立健全約束、激勵機制及崗位責任制。二要完善文化法律法規(guī),經常性組織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增強農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三要加強文化市場監(jiān)管力度,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和資格認定制度,堅決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ǘ?保障農村文化投入機制。為了改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陳舊、落后的局面,為了持續(xù)有效進行農村文化建設,政府應充分調動國家、社會、集體和個人等多方面的積極性,利用各種可能的途徑籌集文化建設資金。除此之外,政府還應增加公共財政中農村文化支出比例,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并確保資金在文化建設中的投入使用率。資金到位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才能逐步改善,最終實現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大好局面。
?。ㄈ?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機制。要建立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長效機制,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全面調查并準確地掌握農村文化人才的數量、分布和文化水平,建立文化人才信息資料管理庫。二是在提供優(yōu)厚的職工福利待遇的前提下,配足鄉(xiāng)鎮(zhèn)村社文化站管理人員,保證文化管理隊伍。三是強化業(yè)務培訓,全面提高專業(yè)人才綜合素質。通過專題知識講座、派送人才外出學習、等方式,全面強化專業(yè)人才業(yè)務水平。
?。ㄋ模?健全農村文化服務機制。第一,整合一切公共文化可利用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統(tǒng)籌管理,有效利用。如鄉(xiāng)鎮(zhèn)級文化活動室、村文化活動大院、廣播站等。第二,充分利用農閑時節(jié)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農民開展讀書、攝影、戲曲表演等競賽活動及文化娛樂活動。第三,由于農民用于文化消費的資金不足,政府可通過提供全部免費的電子閱覽室、鄉(xiāng)村戲院、電影放映廳等公共文化服務,讓大多數農民都來參與農村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