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討論了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內涵,以及現代社會需要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相融合的人才,充分論述了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可相融性,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融合有利于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文章還借助語文教學來探究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相互融合對完善學生人格、思維等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 科學素質人文素質 融合
上世紀40年代,梁啟超之子梁思成提出教育不能培養(yǎng)“半個人”,即只懂科學、不懂人文,或者只懂人文、不懂科學的人。在當今社會,只有既具備人文才能和人文精神,又有科技知識和科學精神的人,才能成為有用的人。但是,中學教育的種種弊端,尤其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分離。造成學生不能全面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對過去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方法進行反思,并從中得出結論——在素質教育中。不但要進行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而且還要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并使其相互融合。因此。語文教學中也必須加強科學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培養(yǎng)兼有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健全人”。
一、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內涵
當今社會,人才除了要具備一定的科技知識和能力(如電腦、因特網等的使用能力)外,還包括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茖W精神包括唯物主義精神、尊重科學(按科學規(guī)律辦事)、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堅持真理等等。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有辯證法、觀察實驗、邏輯思維(如歸納、演繹等)、構建模型(特別是數學模型)等,也就是做學問的方法。
人文素質包括人文才能和人文精神。人文才能除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外,還有人際交往的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包括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才能:而人文精神除了包括前面已提到的科學精神之外,還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關心他人、法制觀念、誠信意識、責任心、樂觀主義、吃苦耐勞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等,也就是怎樣做人。
二、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融合及其意義
1 時代呼喚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融合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2l世紀所需要的人才是“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整合型的人才。所以,時代呼喚科學與人文相融,科學與人文綜合化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特征。知識經濟的核心要素是知識。這里的知識應是包括科學知識、人文知識以及人文精神在內的全部知識。知識經濟是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經濟,高新技術的研究要求多學科的綜合。知識經濟是基于知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經濟,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科學與人文的融合。缺乏科技知識,社會無法前進;而僅有發(fā)達的科技知識,社會的發(fā)展也將是畸形、不健全和難以持久的。
2 時代需要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同步發(fā)展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不斷提高和提升了人類物質生活和物質文明,然而人類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卻呈現出——戰(zhàn)爭、恐怖、暴力、犯罪、色情、環(huán)境惡化、資源枯竭、人口膨脹等等。這些單靠科學本身是無法解決的,需要科學與人文同步發(fā)展,兩者缺一不可。我們既應重視科技。又應重視人文,不能厚此薄彼。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就會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地受人宰割;而沒有優(yōu)秀傳統(tǒng),沒有人文文化,就會異化,不打自垮,甘愿為人奴隸?!?br/> 3 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相融性
(1)科學與人文并非彼此懸隔
科學與人文有著共同的物質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人的大腦。無論科學還是人文,都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人腦思維活動的產物。只是科學是人腦對人與自然、人與物質世界,以及人對自身生物存在的反映;人文是人腦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對自身狀態(tài)的反映?,F代科學研究發(fā)現,這些反映的機理,人腦左右兩半球有分工和側重。左腦主管邏輯思維,和科技活動有關;右腦主管形象思維,和人文文藝有關。但是,同時也發(fā)現左右腦半球是相通相關、相互影響,這也從生理上說明了科學與人文在人腦中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可相融的。
(2)科學與人文是同源共生的
這個源就是實踐。無論是科學還是人文。都是源于實踐的,都承認客觀實際。都提煉客觀實際的本質,都追求客觀實際的規(guī)律。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一個求真,探求客觀世界的真理;一個求善,追求主觀世界的完善人格。但是,二者追求的最高目標又是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于真、善、美的完善結合。
(3)科學與人文不僅相融且相互動
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人文體現科學基礎。人性的提升、心理的陶冶、精神的弘揚,不能脫離客觀物質世界,不能淡漠社會的現實要求??茖W內含人文精神,人在從事科學技術活動時,無不具有一定的思想觀念、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人文求善,需要科學奠基;科學求真,需要人文導向。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說:“科學與人文是反對愚昧的兩翼,相互補充,相互攀升。”
4 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融合有利于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
(1)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融合,有利于形成完備的知識基礎
科學知識是關于客觀事物及其本質與規(guī)律的知識??茖W知識是立世之基,是教人如何做事的。沒有科學知識的發(fā)展,就沒有生產力的發(fā)展,就沒有社會的發(fā)展。人文知識是關于精神世界、價值追求的知識。人文知識是為人之本,是教人如何做人的。當今社會的全面進步,不但取決了物質文明的發(fā)展,也取決于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沒有人文的發(fā)展,將導致精神文明落后、人的道德水平低下、社會動蕩、政治腐敗,經濟發(fā)展必然受到制約,物質文明將很難繼續(xù)發(fā)展和提高。
(2)科學思維與人文思維融合,有利于形成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
科學思維是嚴密的邏輯思維,它保證了思維前后的連貫性、一致性,無矛盾、無謬論;只有思維的前提正確,思維的結果才能正確。但是邏輯只能證明提出的問題,而不能用來發(fā)現和開拓嶄新的領域、提出原創(chuàng)性的問題,只能跟蹤,不能領先。人文思維是開放的形象思維,往往是直覺、靈感和頓悟,從而保證了思維的活力,是思維原創(chuàng)性的主要源泉。二者融合,才能形成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既有正確的基礎,又有創(chuàng)新。
總之,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融合有利于形成一種和諧的關系。對于個體而言,既會做人又會做事,全面發(fā)展;對于社會而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全面發(fā)展。這正是現代教育所期待和追求的。
三、語文教學中如何使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相融合
1 在言辭品味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
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語言文字的學習。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和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語言教學優(yōu)勢,從課文的語言形式人手,通過品味,分析課文語言形式諸要素,感受科學與人文之美,把科普類作品中蘊含的科學之美與其獨特的語言形式所散發(fā)的人文之美結合起來加以關照,喚起學生對祖國,對科學的熱愛。激發(fā)學生獻身科學事業(yè)的熱情。
語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體。語言教學的基本策略是“形式一內容一形式”。就一篇課文說。必須從形式人手把握內容,再就內容來領悟形式。這就把形式與內容,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聯系在一起。文章語言形式的諸要素,包括大到篇章結構、語言風格,小到句式變化、詞語特點的各個方面。就具體篇目來說,一般而言是抓住一篇課文最突出的語言形式要素,以此人手把握最具光彩的語言內容。譬如,羅素的《我為什么而活著》這篇隨筆,語言優(yōu)美,層次分明,字里行間滲透出思想家羅素博大的情懷和崇高的科學思想。愛因斯坦說過:“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引導學生閱讀這樣的文章,既可以激發(fā)他們努力向上,追求知識,熱愛科學,還可以樹立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使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同時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
2 在文本解讀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
馬克思曾經把“懷疑一切”作為自己最喜愛的座右銘。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懷疑與批判,是科學素質中的突出特點。在科學理性面前,不存在終極真理和絕對“權威”,人文學科更是如此。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這樣一個信念——任何人都不可能窮盡真理之長河,最偉大的人也無法擺脫個人和時代的局限,任何人都有發(fā)現新知識的可能,偉大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前人的成就,更離不開對前人的否定與超越,新思想是在對舊思想的否定中誕生的。
語文教學是人文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它涉及人的精神領域,有著濃郁的主觀色彩,對社會生活的評價,可以見仁見智。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激勵學生發(fā)表與教師、教材、權威不同的見解。
《恰到好處》一課的結構歷來被認為是議論文的典范。另外。正反結合的論證方法也易于學生模仿和借鑒,但論證的嚴密性不夠。文中結論是恰到好處的標準是“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fā),按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辦事,要經過實踐的檢驗”,而文章開頭是從宋玉描寫的“東家之子”的美說起的,文章的后面并沒有回答“恰到好處的美”的標準是什么,實際上這個問題是不好回答的,因為審美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主觀活動,因而用這個材料是不恰當的。本文否定了“中庸之道”和“折中主義”,但并沒有闡述其內涵。批判過于簡單,并帶有很大的主觀性。通過指出課本的瑕疵,師生討論,學生嘗到了發(fā)現的快樂。這些都是科學素質中科學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人文素質中審美情趣相互融合產生的結果。
同時,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將科學的批判精神與人文的主觀思想用于一切觀點,包括自己的觀點,自我審視,自我批判,讓我們遠離偏見,避免故步自封,也使學生具有尊重他人觀點,虛懷若谷,兼容并蓄的人文修養(yǎng)。
3 在綜合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
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引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感受實踐活動的人文美。
現行的初中語文教材(人教版)在綜合性學習中。精心設計了一些與科技有關的活動,為教師開展科學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綜合性學習——模擬科技新聞發(fā)布會》 (七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科海泛舟》 (八年級下冊),等等。語文教師應該很好地駕馭好這些素材,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激情,讓他們充分體會到科學思維的嚴謹,科學創(chuàng)造的神奇以及科學發(fā)展前景的美妙,并加深對科學理論的理解,從中享受到無比豐富的科學人文美。
而在實踐中,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學生通過各類科學小品文的閱讀甚至寫作,最直接的感受科學現象的奧妙,科學思維的嚴謹,科學理論的和諧,科學創(chuàng)造的新奇,科學探索的激情,科學精神的崇高。教師應該訓練學生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在名篇佳作、名人權威面前最容易盲從,往往循規(guī)蹈矩,喪失獨立思考的意識,這時候,教師可以提出具有思辨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一分為二的看待作品,學會揚棄。韓愈的《師說》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在教這一課時,可以提出這樣一些問題——韓愈認為教師的作用是“傳道受業(yè)解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句話還有多少真理性;你認為教師的作用應該是什么?這時,你會發(fā)現學生思想異?;钴S,發(fā)表了許多新鮮的想法。具有思辨價值問題的提出,在學生中往往形成交鋒式的討論,也正是在思維實踐活動中,學生磨亮了思維的利劍,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逐步的掌握了辯證思維的方法,這些都是對學生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的全面考察和培養(yǎng),學生也在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著科學的新奇美,體驗著人文的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