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娟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20 世紀90 年代初以來,我國許多高校相繼建立了學生教學信息員(以下簡稱信息員)制度。 信息員制度是指學校及時、便捷地從學生那里了解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和對學生自己學習情況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密切師生聯(lián)系、增強師生交流,以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管理的一項制度[1]。 我院于2002 年建立了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
信息員隊伍是為學院教學工作提供信息的組織, 主要從事教學第一線信息(包括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專業(yè)設置、教風建設、學風建設等)的收集、反饋,為學院的教學工作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信息員活躍在教學第一線,隨時反饋教學和與教學相關的各方面信息, 使各部門領導能及時、準確地掌握本部門的教學和管理狀況, 對改進教學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但在該項制度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充分發(fā)揮信息員制度在教學質量監(jiān)控中的作用,本文試結合有關實踐,對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問題進行探討。
信息員制度是高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實行信息員制度,可以促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 學生是教學的受眾,對學校的教學管理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自己獨到的見解,發(fā)揮信息員參與管理的主體作用,可以使教學管理者準確、快速地獲取教學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 例如,教學主管部門由于工作任務繁重,不可能經常深入第一線了解教學狀況,平時難以監(jiān)控教師的授課進度、講課水平、調停課及遲到、提前下課等方面的情況,而通過信息員的信息反饋,就能隨時掌握教學一線情況,提高管理效率[2]。
實行信息員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風,促使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與教學同步,信息員采集教學第一線的教學信息,對本班授課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方面做出客觀的評價,并及時反饋給教學管理部門或授課教師所在的系(部),據(jù)此,教學管理部門和系(部)領導可以及時掌握教師的真實教學狀況,并做相應的處理。 如:對反映較好的教師給予肯定;對反映“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師,再由督導組成員聽課確認;對確實有問題的教師,可與其單獨交流,并及時幫助其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每位教師都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的講課效果和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可以說,在形成良好教風方面,信息員制度發(fā)揮了一定的鞭策作用,促使學生反映較好的教師做得更好,“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師不斷改進,從而在全校形成你追我趕的氣氛,有利于良好教風的形成[3]。
實行信息員制度,還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 信息員是學生,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自身的學習狀況十分了解,最具發(fā)言權,能準確了解和掌握學風狀況, 隨時將不良學風反饋到教學管理部門,使得教學管理部門有根有據(jù)進行合理管理和正確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促進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
我院學生信息員隊伍的領導機構是學生教學信息站。我院學生教學信息站主任由教務處副處長擔任,下設兩名副主任,由院學習部負責人擔任。 學院教學信息站秘書處設在教務處教學質量管理科。
學生信息員隊伍由信息站站長和信息員組成。 在學院信息站之下,每個系(部)均設二級信息站,各有1 名信息站站長,由系學習部負責人擔任。 每個班級設有1 名信息員,由學習委員或其他班干部擔任。 我院信息員的機構設置情況如圖1 所示。
圖1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教學信息員機構設置圖Fig.1 Student teaching messenger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1)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較強的責任心、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 (2)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端正,刻苦努力、勤奮好學、成績優(yōu)秀,并具有參與教學管理的能力和積極性。 (3)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能對學生反饋的信息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并在同學中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4)有奉獻精神和盡職盡責的態(tài)度,能自愿犧牲一些課余時間,從事相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學生教學信息員的聘任工作由教務處會同學生處及各系(部)進行,最后由教務處統(tǒng)一考核確定,并頒發(fā)“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信息員”聘任證書。 由于每年都有一批學生信息員要畢業(yè)離校,所以信息員實行一年一聘制,可以連聘,學生畢業(yè)時自動解聘。
信息員的主要職責是收集全班學生對學院教學、 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定期填寫《教學信息反饋意見表》,每兩周向本系(部)的信息站站長提交一次;系(部)信息站站長整理、匯總后,上報教務處教學質量管理科。 如有急需解決的問題,各班教學信息員可以隨時分別向教務處和所在系部 (部)反映。 教學質量管理科由專人負責整理、統(tǒng)計和分析《教學信息反饋意見表》,及時反饋給有關領導、部門或教師。 我院信息員教學信息收集、反饋與調控的流程如圖2 所示。
總的來說,信息員制度有利于高校的教風和學風建設,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改善了學習風氣,達到了學校和學生“雙贏”的效果。 但在信息員制度實施過程中也遇到如下一些問題。
圖2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信息收集、反饋與調控流程圖Fig.2 Teaching message collection, feedback and regulation and control flow chart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教學管理者擔心部分信息員提供的教學信息不真實,以個人意見代替整體意見,或帶有個人情緒,結果導致教學管理者以偏概全,否定信息員提供教學信息的真實性。 部分教師擔心學生不懂教學方法和理論,不了解教學過程,對自己的評價僅憑主觀意見而不科學,不能接受學生監(jiān)督教師這一事實,對信息員心存芥蒂。 部分信息員擔心教師不能正確對待他們所提出的教學意見,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受影響,因而不敢大膽工作,不去反映教師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3]。
信息員都是利用課余時間工作的,信息員隊伍采用自愿參加、松散管理的模式,這就造成信息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不高。 例如,部分信息員不能深入到同學之中,廣泛收集不同層面學生的意見或建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能把握關鍵信息,致使許多有價值的細節(jié)信息缺失。 少數(shù)信息員工作態(tài)度不認真,沒有到同學中深入了解教學情況,應付這項工作,反饋信息三言兩語,反饋信息的質量較差。 部分信息員寫作能力和基本調研能力不過關,對教學信息的報道的不夠全面、深刻,給編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影響了工作效率[4]。
教學管理者要重視從信息員這條渠道獲取的教學信息,對教學信息進行分析、辨別,不能因個別學生的不實信息而全盤否定其他學生信息的真實性,也不能對信息不做全面分析而作決策[5]。
由于誤解, 一些教師對學生教學信息員抱有戒心或存在對抗情緒,甚至把信息員看成監(jiān)視者或是“教學特務”。 應通過宣傳,提高教師對信息員制度的認識,消除部分教師對信息員制度的誤解和抵制情緒, 使教師真正放下心理包袱,與信息員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合作關系,對信息員反饋的意見能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不抵觸、又不盲從。
信息員也應認識到自己既不是監(jiān)視教師教學活動的“秘密特務”,也不是學生任意發(fā)泄對學院、教師和教學管理者不滿的工具,更不是對教學紀律要求嚴格、教學管理規(guī)范、成績評定嚴格的教師和教學管理者進行打擊報復的工具。 信息員要從提高教學質量的大局出發(fā),準確、客觀、公正地提供教學信息[6]。
(1)改變信息員的聘用方式。 學生干部擔任信息員,責任心強,有較高的素質,又有一定的代表性,工作比較容易開展。 但是,信息員限定在學生干部中選拔,在一定程度上又把希望參與學校教學管理的其他學生排除在了門外,無法滿足這部分學生參與學校教學管理的熱情。 因此,應改變信息員的聘用方式,采取自愿報名方式。 報名時由學生本人提交書面申請和個人簡歷,經系部審核、同意后,由教務處統(tǒng)一組織面試,通過后方可正式聘用。 從而把那些熱心為學校和同學們服務、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同學凝聚在一起,為更好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力軍,同時又給學生干部之外的同學創(chuàng)造一個鍛煉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
(2)舉行隆重的聘任儀式。 聘任儀式并不是單純的形式問題,它可以激發(fā)信息員的工作責任心和榮譽感。 隨著新老學生的不斷交替,每一屆新的信息員加入時,都應舉行隆重而熱烈的聘任儀式。 在聘任儀式上,由校長或主管教學的副校長親自為信息員頒發(fā)聘書,并對他們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 通過這種儀式,強化信息員的責任意識,端正其工作態(tài)度[6]。
(3)加強對信息員的培訓。 應每學期組織2~3 次信息員培訓工作。 在培訓中,為信息員發(fā)放相關的學習資料,讓有經驗的老信息員傳授工作經驗、介紹典型事例,并為新信息員提供一個問題解答場所,從而為信息員工作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不斷增強信息員的工作能力。
教學管理者要對學生反饋的教學信息進行實地調查,以免被不負責任的信息員所誤導, 保證教學信息的真實性。在信息員隊伍中,不排除有個別信息員不征求廣大同學的意見、以個人意見代替整體意見,或用信息員這個渠道發(fā)泄“私憤”的情況。 所以對教學信息必須進行實地調查,以免挫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一旦發(fā)現(xiàn)教學信息不真實,應馬上取消信息員資格,并給以相應處罰。
對信息員的獎勵包括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兩種, 以精神鼓勵為主,以物質獎勵為輔。 在每學期的評優(yōu)評先活動或評選獎學金時,信息員應優(yōu)先考慮。 同時,教務處應根據(jù)信息員反饋教學信息的數(shù)量、質量、出席會議以及工作表現(xiàn)等情況,每年對信息站和信息員進行一次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評選出“優(yōu)秀學生教學信息站站長”和“優(yōu)秀學生教學信息員”,召開表彰大會。 通過開會表彰,學校宣傳欄、學校網(wǎng)頁報道等多種渠道樹立典型,激發(fā)學生參與信息員隊伍的熱情。
在精神獎勵的基礎上,每年應當給“優(yōu)秀學生教學信息站站長”和“優(yōu)秀學生教學信息員”以適當?shù)奈镔|獎勵。 獎勵可分一、二、三等獎,一等獎比例在10%左右,獎勵300 元;二等獎比例在20%左右,獎勵200 元;三等獎比例在30%左右,獎勵100 元。
與此同時, 對工作不認真、 不負責任的學生教學信息員,則應予以解聘,對違反有關規(guī)定或弄虛作假者,除予以解聘外,還應給予一定處分。
實踐證明, 信息員制度的實施大大提高了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通過學生教學信息員,能及時了解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狀況,掌握全面、真實的教學一線信息,加強對教學工作的信息反饋,從而促進教風和學風建設。 為了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應克服信息員工作中的種種問題,加強信息員制度建設,不斷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由于在信息員制度的建設中,還會不斷出現(xiàn)新的情況、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研究分析、總結經驗、完善措施,使之在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評價體系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 王海平,丁進國. 建立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嘗試[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7-8):90-91.
[2] 孫德茹,劉桂. 淺析教學信息員制度的意義及實踐[J].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4):94-95.
[3] 許松萍. 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作用[J].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1):79-81.
[4] 亢繼俊,李長萍,何云峰. 關于高校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 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5):63-65.
[5] 陳元玉. 淺談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建設[J].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6):103-104.
[6] 鄭涼. 關于加強高校學生信息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 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