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云,周 楊
(南華大學 體育教學研究部,湖南 衡陽 421001)
貼近市民的新興休閑健身方式
——軟型戶外徒步旅行
高 云,周 楊
(南華大學 體育教學研究部,湖南 衡陽 42100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身意識不斷加強、健身方式不斷改變,周末不再滿足于社區(qū)體育和室內(nèi)體育活動,而是開始走向戶外進行體育鍛煉。介紹了衡陽市軟型徒步旅行的主要模式、特點,區(qū)分了硬型徒步旅行與軟型徒步旅行的特征,分析了軟型徒步旅行的健身優(yōu)勢。
軟型戶外徒步;休閑健身;戶外運動
關于戶外運動的定義和界定,長期以來理論界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戶外運動也稱為戶外時尚運動,是20世紀80年代初從歐美國家傳入我國的一項現(xiàn)代體育概念,真正在我國被專業(yè)人士關注是在1998年以后,進入尋常的百姓的視野不到10年,但是發(fā)展勢頭非常迅猛。欒開封認為戶外運動是特指在野外或在自然場地進行的、與自然界緊密結合的新興體育運動。從活動內(nèi)容來說,主要包括登山、攀巖、遠足、山地穿越、野營、溯溪、漂流、荒島生存、山地自行車、山地越野、探洞、滑雪、攀冰、羽翼滑翔、獨木舟、騎馬等。從其活動目的來說有健身休閑和競技的區(qū)別,絕大多數(shù)人參與“戶外時尚運動”的目的主要還在于健身休閑。根據(jù)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的定義,戶外運動是一組以自然環(huán)境為場地(非專用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zhì)或體驗探險的體育項目群。主要包括陸地、水上、空中三大類。目前只有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對戶外運動下的定義具有權威性。
徒步,也即“HIKING”,是戶外運動的基本構成。嚴格定義里,只有在其他交通方式不能到達的前提下的長途步行,才能定義為“徒步”。當“徒步”介入戶外的概念之后,它就演化為一種運動方式,和其他所有運動一樣,有專門的規(guī)則和竅門。可以說,徒步是步行、攀登、重量訓練和增氧健身的組合,可以包含一天幾公里、幾十公里的步行或用一周的時間攀登多山的地區(qū)。對于初學者而言,最基本的徒步要求是必須背負額外的行李,這是為了以后能完成諸如山地行走、雪坡行進等特殊地貌中的旅行在技術上所做的基礎訓練。所以說,“徒步”和平常意義上的“走路”并不能完全等同,它既是戶外的入門篇,也是貫穿始終的訓練和基本技術元素。至于在都市中、在尋常人的生活中,“徒步”則更多地被演化為一種私人的旅行方式。
戶外徒步旅行以體力要求、技術要求、危險程度來進行分類,可分為軟型徒步旅行(Soft Hiking)和硬型徒步旅行(Hard Hiking)。軟型徒步旅行一般以較小的經(jīng)濟投人和時間(一般是周末)投人為特點,各年齡層次均適合參與,對體力、技術均無特殊要求,如郊外登山游、湘江徒步環(huán)保一日游等戶外近中距離遠足活動。而硬型徒步旅行一般有一定的危險性,且花費巨大,持續(xù)時間長,對參與者的體力、相應技術要求比較高。硬型徒步旅行主要包括探險旅行、登山旅行和徒步探密旅行等,如珠穆朗瑪峰登山徒步游,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徒步探險,大峽谷攀巖等。
從貼近市民休閑健身的角度看,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社區(qū)體育和室內(nèi)運動,他們希望擺脫熟悉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接近自然、走近自然緩解來自各方面壓力。硬型徒步旅行對于大多數(shù)的白領來說要求太高,時間、專業(yè)技術都不允許,而軟性戶外徒步本身的特征決定了它是一種貼近市民健身休閑需求的體育鍛煉方式。戶外徒步在鍛煉方式上有如下好處。
(1)接近自然:在都市待得越久,走近自然的愿望就越強烈。戶外徒步沿途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美麗的小山村、別具風格的房舍、整潔的山野、引人入勝的廟宇、綠地、綿延數(shù)里的森林、水流湍急的溪流和深不可測的峽谷、隨季節(jié)而變化山景等等,使旅行者置身于久違的大自然中。
(2)緩解壓力:明媚的陽光可以使旅行者走出心理的陰霾,舒筋活絡的同時保持心情的暢快。
(3)擁抱健康:徒步可以幫助旅行者逐步鍛煉全身肌肉,是從事其他高強度活動前的有效過
(4)塑身減肥:徒步可以幫助全身的肌肉和肌腱得到運動。是消除多余脂肪的有效運動,還可以幫助調(diào)節(jié)飲食習慣。
(5)錘煉意志:戶外徒步完全靠步行,時間一般是一天或者兩天,有時候中途會遭遇惡劣的天氣、崎嶇的山路,這些都是鍛煉人意志的好機會。
(6)治療:徒步旅行可以讓旅行者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并讓旅行者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身體。
(7)結識朋友:在旅行中,會結識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以此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8)增長見識:旅途中,會碰到很多新的東西,從沒見過的植物、動物、建筑等,樂趣無窮。
(9)和諧社會:當人們身心健康時會減少醫(yī)藥開支,這對家庭、社會和政府都有好處。
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一般都是早7點左右到市區(qū)某個固定點集合,然后坐公車或者包車到旅行點附近,下車開始徒步旅行。
模式一:點到點無依托式。一般這種旅行時間是一天、路途比較短,整個旅行為動態(tài)、沒有依托點,中間的午餐是自帶、在行進中或者暫做停頓來解決。主要是近郊,譬如春游、秋游為了欣賞田園、山野自然美景。
模式二:點到點依托式。這類徒步為動靜結合,有休息依托點如農(nóng)家樂,時間可以是一天或者兩天。一天的旅行一般就是中午在此農(nóng)家樂吃午餐、稍做停頓,兩天的旅行一般是在此消費過夜。
在社會背景構成上很大一部分徒步旅行者為受過良好的教育、收入豐、負擔輕、消費能力較強的社會白領一族,還有一些生態(tài)旅行狂熱者,探險旅行愛好者,他們來自教師、公務員、醫(yī)生、商人、學生、退休人員等各個階層和行業(yè)。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是想去戶外徒步找不到伴或者對周邊環(huán)境不熟悉的白領,通過網(wǎng)絡使他們找到了這種比較好的健身旅行方式。
事實上這些人之所以選擇戶外徒步旅行這種旅行方式是由他們逃避與追求的雙重動機所決定的,也就是說他們選擇戶外徒步旅行是推力與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推力因素主要是他們希望從單調(diào)無味的日常生活、工作、各種各樣的繁雜事務中暫時逃離出來;而拉力因素則是對于在新奇至少是不同的環(huán)境中體驗真正的自由,他們重視健康、熱愛生活、向往自然??释粑鼪]有汽車尾氣和工廠煙塵的空氣,希望拋棄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舒適與墉懶,充分體會一種本能的回歸,享受在鳥語花香中快步行走的快樂。
4.4.1 以網(wǎng)絡為主要信息媒體
這些戶外徒步群通過網(wǎng)絡發(fā)帖的形式,召集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野營、登山和徒步,并以此帶動商品銷售。衡陽山水戶外徒步群基本是一個非贏利組織,參加活動的人員可以交納20元的資助基金,不交也沒有關系,完全自愿。如果需要徒步的商品裝備,可以向隊長申請,然后由隊長統(tǒng)一購買。每次活動產(chǎn)生的費用AA制,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4.4.2 集旅行休閑、健身為一體
衡陽山水戶外徒步群從2009年7月建群到現(xiàn)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擴充為13個群3000多人,每次活動參與人數(shù)近百,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徒步旅行群。作為一個市級區(qū)域,能夠在短短的時間之內(nèi)有這么多人響應、迅速發(fā)展壯大,正是因為他符合大眾的健身、旅行休閑的強烈需求。
4.4.3 一個成功的領隊(頭驢)是這個群的核心所在
領隊(頭驢)必須是一個熱情、執(zhí)著、負責、敢于奉獻的的人,他有一種積極的生活理念,以他的熱情、對體育的熱愛帶動一班久居城市、渴望自由健康的人愛上這項運動。
(1)活動前,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隊長會打探安排線路、關注天氣,事先安排好尾驢、會計、聯(lián)絡員、醫(yī)生、騾子等等的工作。一個成功的領隊會在帖子里面詳細介紹活動主題、活動時間、報名方式、活動經(jīng)費、活動安排、特別強調(diào)著裝、一路的安全和路況、是否有參加此次活動的體力等等,會重點提醒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能參加、發(fā)生人身損害的后果、要服從領隊的安排、聽指揮,要集體行動。
(2)活動中①盡量保證活動安全,不會冒險,在活動中反復向隊員重申紀律。②有強烈的責任心,會注意觀察。③有全局觀念,注意隊伍行進的速度,注意領隊之間的配合,行進中前后呼應,整體行進中,注意隊伍不要拉的太長。④會教育大家愛護環(huán)境,保護自然,妥善處理垃圾。⑤會隨時注意清點人數(shù)。
(3)保險安全方面:作為一種戶外運動,本身就會存在潛在的危險,所以隊長都會建議參與者至少每人購買一份保險。
[1]朱璇.背包旅行:基于中國案例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5.
[2]欒開封.漫議戶外時尚運動的興起與我國的社會進步[J].體育文化導刊,2002(4):48.
Soft outdoor hiking
GAO Yun,ZHOU Yang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modes and features of the soft outdoor hiking in Hengyang city and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ft outdoor hiking and the hard outdoor hiking.The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soft outdoor hiking.
soft outdoor hiking;recreational sport for fitness;outdoor sport
’s addressSports Teaching Research Dept.,Nanhua Univ.,Hengyang 421001,China
G80-05
A
1672-268X(2010)05-0026-02
(2010-05-22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