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婷婷
《山南水北》是韓少功寫于2006年的一本鄉(xiāng)土散文集,秉承作者一貫的尋根主張,作者在這本集子里,描繪了性格各異的各色人物,從粗糙、本色的民族歷史文化深層,汲取了質(zhì)樸而深邃的哲學(xué)意蘊。與韓少功筆下以前所刻畫的各種人物不同,《山南水北》中描繪人物形象的篇幅大多短小精干。作者沒有在敘述人物一生所經(jīng)歷的故事上多著筆墨,而往往只是抓住人物性格中具有鮮明特征的細節(jié),用細節(jié)渲染人物特質(zhì),著力于各具特色的際遇在人物內(nèi)心的沉淀與外在折射,寥寥數(shù)筆便刻畫出了栩栩如生的鮮明的人物形象。這標志著作者的寫作技巧較以前更加空靈跳脫與爐火純青。
《蛇販子黑皮》寫一個鄉(xiāng)村常見的“捕蛇者”的故事。以捕蛇為生的黑皮,“成天騎著一輛破腳踏車,掛著兩只化纖口袋,在山峒里走村串戶。他的口袋里有烏絲蛇和菜花蛇,價賤,僅蛇膽可以入藥。還有腹蛇,俗稱土皮蛇,價也賤,十來塊錢就可以收得一條。比較貴的要數(shù)扇頭風,即讀書人說的眼睛蛇?!睆淖髡吆喚毜拿枋鲋?,我們看到一個時刻與艱辛和危險打交道的“捕蛇者”形象。黑皮捕蛇的技藝十分高超,“有成百上千條蛇過手,從未被蛇咬傷?!边@全靠他從師傅那里學(xué)來的技術(shù),還有一套防身的密傳“咒語”。什么密傳咒語呢?作者設(shè)下了懸念引人入勝。與其他捕蛇者一樣。黑皮也有業(yè)界的清規(guī)戒律,“比如一生不得吃狗肉,這是第一戒;也不得醫(yī)治任何蛇傷,這是第二戒——即便看見至愛親朋在蛇咬之下危在旦夕,也須硬著心腸袖手旁觀,否則,就徹底斷了自己的財路?!?/p>
如此清規(guī)戒律意味著它要扼殺世間的一切真情,并且與業(yè)者的經(jīng)濟來源掛勾,違反者便會遭到“斷財路”的報應(yīng)。這就使故事籠罩了一股莫名奇妙的神秘色彩,也為以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重要的伏筆。
黑皮未娶老婆,“嫂嫂見他一直單身,平時多有關(guān)心,幫他洗洗衣,掃掃房子,做個鞋墊什么的?!闭l知,日久生情,單身的黑皮暗戀上了嫂嫂,故事情節(jié)的高潮由此而展開。有一次,“嫂嫂在菜園里被一條竹葉青咬了。黑皮一急,竟忘了守戒,跑到村頭拔了兩枝七葉蓮,趕到嫂嫂身邊又是吮毒,又是敷草藥,救了一條命。”不料,被救的嫂嫂在慌亂大叫的時候,緊緊抓住黑皮的一只手,竟把這只手掐破了皮,掐出了血。黑皮就這樣壞了自己的功法。作者寫道:“后來他去茶峒收蛇,才走到坡上,就被群蛇圍攻。他的定身咒不管用了,兩腳也軟弱如泥,怎么也跑不動,結(jié)果一命嗚呼?!焙谄るp親已故,除哥哥以外沒有其他親友。以后“每逢清明節(jié),他的墳頭只會出現(xiàn)一個默默燒紙的婦人。”
作者以極其短小的篇幅描述了一個近乎荒唐而又凄婉的單相思悲劇。“嫂溺于水而援之以手”,這本是我們傳統(tǒng)的古訓(xùn),也是人性的自然表露。作者巧妙地為捕蛇者黑皮安排了一個荒唐而神秘的“密咒”,從而導(dǎo)致了悲劇的發(fā)生。這“密咒”象征著“存天理,滅人欲”的扼殺人性的專制主義理學(xué)教條,誠為戴東源所抨擊的偽道學(xué)“以理殺人”。每逢清明,出現(xiàn)在他墳頭的嫂嫂,又喻意著“理尚存,欲未滅”。作者如此安排故事情節(jié),便使“情”與“理”的沖突在捕蛇者黑皮身上得到了集中的表現(xiàn)。
古代柳宗元也寫過《捕蛇者說》,以柳宗元“文以載道”的作文主旨,他最后將捕蛇者的悲劇故事指向了對當時社會“苛政”的嚴厲批判,所謂“苛政猛于虎也”。而韓少功的《蛇販子黑皮》與柳文相比,則更上升到了“情”與“理”的沖突,因此更具哲學(xué)意義上的思考,發(fā)人深省。從這一點來看,韓少功也算是實現(xiàn)了某種程度上的“跨越”吧。
《廟婆婆》塑造了一位柔弱而堅強的女性形象。作者寫道:“翻過山頂,就出了縣境……。這里有一破廟,廟邊也有一戶人家。一位老婆婆正在地坪里曬谷,一見到我們,沒有特別的欣喜也沒有特別的驚慌,放下曬耙就去灶屋里燒茶水。說起她的家人,她嘆了口氣,說她是屬雞的,九十多歲了,活得實在罪過,她兒子死完了,連孫子也死完了。她還無皮無臉地活著——這意思是她的八字太硬?!彼蚤L壽。廟婆婆深受“老而不死謂之賊”的古訓(xùn)的影響。一個九十多歲無親無故的孤寡老人廟婆婆晚景的凄涼辛酸不難想見,作者在這方面未多著筆墨卻講述了曾經(jīng)發(fā)生在廟婆婆身上的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
這個故事使廟婆婆的人物形象頓顯高大。作者寫道:“很多年前的一天,她一個人睡在家里,聽到外面先是牛叫,后有虎叫,嚇得全身都軟了。老虎是來吃牛的,左鉆右撞,未能闖進牛房,跳到了屋頂上,踩得屋上嘩嘩地響。不料一腳踩虛了,踩塌了一塊杉皮,一只陷下來的虎腿剛好夾在檁條縫里,一時無法抽回去。廟婆婆本來怕得不得了,看到這機會,突然膽大妄為,找來一根棕繩,上去纏住那條毛茸茸的虎腿,在繩子的另一頭又栓上一扇石磨,使那只虎動彈不得。接下來,她跑到村子里,喊來一些后生。大家棍棒、梭鏢以及鐵銃一齊上前,終于把老虎結(jié)果了?!睆淖髡呙鑼懙膹R婆婆的這一個機智勇敢的行動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孤寡老太婆在關(guān)鍵時刻人性中迸發(fā)出來的靈光,廟婆婆在生命財物受到威脅時表現(xiàn)出了無私無畏的精神境界,是我國廣大勞動婦女優(yōu)秀品質(zhì)和人文傳統(tǒng)的一個縮影。
廟婆婆斗虎的神勇舉動,源于一次偶然,又顯得有些必然,這個必然,源于她九十多年來的痛苦經(jīng)歷——她含辛茹苦把子孫們撫養(yǎng)成人,又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開人世,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何其悲也!濃縮在廟婆婆身上的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剛性與韌性,激發(fā)了她與虎搏斗的勇與智,她在送走每一個子孫時心都會死一回,對于一個死了多少回的老人來說,她還有什么可畏懼的呢?
作者把廟婆婆的年齡設(shè)定為九十多歲,也有深刻寓意。“百歲之后,歸于其居?!保ā对姟ぬ骑L·葛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百歲亦為大限之期,那只虎,是作者送給命中不得如意的廟婆婆的一個吉祥禮物。猛虎的出現(xiàn),是九十余歲的廟婆婆的命中一劫,除了虎,算是破了劫,看來是“劫數(shù)能逃”,命理不過如此,也佐證了廟婆婆的“命硬”之說。作者的潛意識里是唯愿廟婆婆安享百年的,他在祈禱天下受過苦難的人們最終都能化險為夷、平安幸福。
《青龍偃月刀》里的鄉(xiāng)村剃頭匠“何爹”,他的手藝落伍了,不“時尚”了,這使他生活得很艱難。從“何爹”身上可以勘透懷舊、固執(zhí),堅守傳統(tǒng)生活習(xí)慣,用堅守對抗變革的“何爹們”這個群體,他們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潔癖?!昂蔚焙退麨閿?shù)不多的固定顧客,在外人看來是冥頑不靈,不屈服于“潮流”,或者說,是終將被歷史淘汰的那一部分人群。他們的生活觀代表著守舊和沒落,是未被時代同化的異類,但正因為“何爹們”是組逐漸被時光風化腐蝕的石雕群像,在作者細致入微雕鑿的鮮活個體記憶中,這把切割過去與現(xiàn)代、傳統(tǒng)與時尚的“青龍偃月刀”,冰冷的寒光中依然閃爍著永恒的溫情和人情味。
在《山南水北》中還隨處可見對神巫作法、顯靈的事跡,以及民眾虔誠迷信的描寫。《船老板》中的“有根”只是取了一張廢報紙去灶角點火,嘴里念念有辭,就可以讓一只因受了驚晚上不回窩的母雞乖乖進塒。《當年的鏡子》中的“成姓女教師被誣告,屈打成招,被當成漢奸斃了。多少年后,女子的家人從安徽前來尋尸,掘開女子的墳?zāi)?,發(fā)現(xiàn)棺木和尸骨都已化成腐泥,只有一顆心臟完整如初,甚至鮮活血色猶存,讓人們大吃一驚。山里人傳說:那女子太冤了,所以一顆心怎么也不死?!倍罢_告者不久就患下了大病,肚子脹得像面鼓……幾個月后終于一命嗚呼。”
在這些含魅敘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種原始思維方式的存在,遠古初民對宇宙人生的終極解讀在當今楚地民間的殘留,以及巫楚文化對自然的敬畏、對人自身能力極限的謙卑的自知。作者對巫楚文化的描述,是把樸素唯物主義良好意愿,借原始唯心主義表達的結(jié)果。作者解剖了古老、封閉近乎原始狀態(tài)的文化惰性,在他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審視民族劣根性的同時,以寓言、象征等藝術(shù)手段,重新復(fù)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陸離、神秘瑰奇的神話意味,使文本涂抹上浪漫神秘的色彩,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與思考。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韓少功在八溪峒當過六年的插隊知青。那時候的他困惑于農(nóng)村生活的艱苦和青春的苦悶,決心逃離農(nóng)村。他回歸了城市,身體自由了,可他的心永遠留在了黯然獨立的八溪峒,作者的精神家園里保留著傳統(tǒng)文化的糟粕與精華,那片闊樸土野,便是他鄉(xiāng)村情愫的精神歸宿地,是他的最后一片精神“凈界”,是他的“文根”、“思源”。韓少功在《山南水北》中突破了文學(xué)創(chuàng)造上的陳舊框框,真實地反映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現(xiàn)實,從而塑造了眾多的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極大地豐富了當代文學(xué)的人物形象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