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為裳
20年前,一位中國內地的自行車運動員因車禍失去左腿,不得不使用假肢。但他不愿意放棄對事業(yè)的追求,憑借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自行車教練員。1994年,他自愿到香港組建自行車隊。那時香港的自行車運動如同一片荒漠。他把標準降到最低,年滿15歲到35歲的香港永久居民,如果誰愿意到香港隊當運動員的話,就可以參加訓練,還可以優(yōu)先參加比賽。結果來的人只有一個胖子,是個廚師。他來的目的也很單純:騎著自行車可以到處玩。
一個人也是開始。教練帶著他的胖徒弟埋頭苦練,過程比唐僧師徒取經還難。他們完全不知道等在他們前面的是什么,在他們心里只有兩個字——訓練,沒完沒了地訓練。
4個月后胖廚師參加了廣島亞運會,竟然得了第四名。當時香港的報紙發(fā)消息說他下屆亞運會要奪金牌。教練以為是記者在搞噱頭,可是胖徒弟說:“這話是我說的?!甭犃诉@話,教練鄭重地對他說:“那么接下來的4年你就要騎滿15萬公里,還要留出一年專門練戰(zhàn)術,你將沒有假期。這些你能做到嗎?”他堅定地說:“我能做到?!?/p>
一年后,他獲得了國際自行車環(huán)臺賽冠軍。4年后,他在曼谷獲亞運會金牌。14年后,他來到了北京,這是他在相繼參加了亞特蘭大、悉尼、雅典奧運會后第四次參加奧運會。比賽遠比想象的殘酷得多,他拼盡全力,卻只在場地自行車賽中得了第15名。前來采訪的記者都有些失望。他滿是汗水的臉上卻掛著微笑,他說他對比賽是滿意的,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發(fā)揮了自己最好的水平,這就夠了。
也許你早就猜出來了,他就是被胡錦濤主席譽為比黃金還寶貴的香港自行車運動員、“亞洲車王”黃金寶。
十幾年前,教練沈金康來招隊員時,黃金寶還是個只想著玩的大男孩,可是一旦選擇了這條路,他便把自己全部交了出去。
有一次,香港有臺風,大街上都沒人了。沈金康教練到處找不到阿寶。他頂著風雨來到街上,看到的是阿寶在風雨里奮力騎車的身影。
為了奪得奧運會的參賽權,黃金寶把每一天都當成是奧運會比賽日。他認為,每騎一圈就是向著理想邁進了一步。
奪冠后,黃金寶的習慣性動作并不是振臂高呼,而是就著沖刺的慣性騎很遠后,靜靜地回到休息區(qū),把臉埋進大毛巾里,許久許久。再站起來時,他展露給喜愛他的觀眾的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娃娃臉,臉上是輕松的笑容。
北京奧運會后,人們問這位老將作何打算,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如果可能,我還想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p>
其實,功成名就的他可以有很多選擇:去讀書,或者去做點生意,再或者什么都不做,靜享清靜日子??墒撬?,他選擇了自行車,自行車事業(yè)便融進了他的血液,只要他還有力氣,只要他還能參加比賽,他就要勇往直前。他說他喜歡,他說這是在對他自己的人生負責。
所以,沈金康教練說遇到黃金寶是他這個當教練的福氣,他說在精神上黃金寶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奧運冠軍了。
沈教練說得沒錯。對自己的選擇不退縮的人,對自己的事業(yè)能堅持的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人,就是奧運會冠軍,就是成功者。
黃金寶是,他的教練沈金康也是。
(大淀青羽摘自《戀愛婚姻家庭》2010年第5期,王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