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保羅·科埃略
尼希文請朋友到自己家吃晚飯,打算為他們做醬汁肉。突然,他意識到家里沒有鹽了。
于是,尼希文把兒子叫過來,說:“你去村子里買點鹽,但是,你要付一個公道的價錢——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p>
他兒子感到很驚奇:“爸爸,如果我能討價還價把價錢壓下來,省點錢不好嗎?”
“在大城市里,這樣做是對的,但是,在我們這種小村子,如果這樣做,就會毀了整個村子?!?/p>
尼希文的客人們聽到他們父子的對話后,都想知道能夠買到更加便宜的鹽卻不買的原因。對此,尼希文回答:“一個人愿意以非正常的低價把鹽賣掉,其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他當(dāng)時急需錢。而利用這種有利條件的人,表現(xiàn)出的是對勞動者缺乏尊重,因為勞動者為了生產(chǎn)鹽付出了汗水和辛勞?!?/p>
“但是,這么一件小事不可能毀了整個村子。”客人還是有些不解。
“開始的時候,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不公平,但是,由于每個人都認(rèn)為這是很小的事情,根本無關(guān)緊要,結(jié)果世界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p>
(沈靜摘自《羊城晚報》201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