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哲
旱災(zāi),正在我國西南部肆虐。有這么三瓶水進入筆者的眼簾——
第一瓶水,其實只有半瓶,捧在西南一個女孩的手心里。她說:“要靠它喝整整一天?!?/p>
第二瓶水,放在一個大會場的長桌上,只是被擰開喝了一兩口。
第三瓶水,最近陳列在某個名牌飲用水展銷會上,750毫升裝,售價198元。
女孩手中的那半瓶水,維系著她的生命。
會場上的瓶裝水,完全屬于可喝可不喝之類。眼下還不是酷熱天,有多少人能喝掉整瓶幾百毫升的水?又有多少人會把沒喝完的水帶離會場,回去慢慢喝呢?通常的情形是:會后工作人員忙著清理會場,節(jié)約一點的,檢查一下瓶蓋,開過的扔掉,未開的留下;不怕浪費的,一股腦兒全扔進垃圾箱。再想想吧,諸如此類的會議每天要開多少,又有多少寶貴的水就這樣被“廢”掉?
198元一瓶的“天價水”的出現(xiàn),焦點不在于廠家如何選取水源、如何加工包裝,也不在于這比油貴的水有誰買、賣給誰,而在于它的出現(xiàn)給我們重重敲了一記警鐘——如今一瓶不足1元錢的水、賤如廢紙的水、還“浪費得起”的水,會不會也終有一日千金難買呢?
這三瓶水,并不能在彼此的瓶中流通,但關(guān)于水的思考是相通的:有水喝的人,能為沒水喝的人做點什么?今天的喝水人,能為明天的喝水人做點什么……
(童楠摘自《雜文月刊》2010年5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