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冰
白川靜,日本著名漢字學者,日本福井縣人,生于1910年4月,卒于2006年10月。白川靜先生耗時三十余年著成《字統(tǒng)》、《字訓》、《字通》三大漢字字典,以博大精深的知識和對漢字起源的獨特見解,創(chuàng)立了一個全新的漢字闡釋系統(tǒng),世人稱之為“白川學”。除了三大字書以外,還出版有《白川靜著作集》12卷,《白川靜著作集別卷》22卷,《白川靜文字講話》5卷,《桂東雜記》5卷等著作。白川學也包括研究日本文學的內(nèi)容,但絕大部分都以古漢字、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神話為對象。在日本,他被譽為“現(xiàn)代最后的碩學”??梢钥隙?在古漢字解讀研究領域,白川靜先生之成就可與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諸位大師比肩。
漢字誕生于中國,但發(fā)現(xiàn)了漢字之真義的并非只有華人。白川學以嶄新的思路、銳利的眼光、博大的知識量對漢字成立原理原委的探源工作作出了杰出貢獻。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青銅器、玉書、竹簡木簡的出土,殷墓發(fā)掘等一系列考古發(fā)現(xiàn),都是可以著于史書的勛績,而這些考古素材不會自動向今人述說歷史,必須通過對古文字的認讀整理,特別是通過整合性解析,才能發(fā)現(xiàn)漢字成立的過程,獲得關于字源的正確理解。只有運用文化考古學的方法,掌握關于古代歷史文化的知識,借助文化人類學理論,才能破譯漢字的原初構造。正如白川先生在《字統(tǒng)》引言中明確指出的,他的字書不是一般的字典,而是“字源的字書”、“語言史的字書”、“漢字文化的研究書”,即通過對殷周時代文化歷史的把握,觀察甲骨文、金文的構造,發(fā)現(xiàn)漢字字源的來龍去脈,重現(xiàn)漢字嬰幼兒時的面貌。
在對《字統(tǒng)》、《字訓》作了修訂后,白川先生于2003年出版了《常用字解》。此書可視為《字統(tǒng)》的普及本。撰寫字源字典的普及本,是因為著者對戰(zhàn)后日本漢字教育現(xiàn)狀、日本民眾的漢字教養(yǎng)水準深感憂慮。如《本書編寫說明》所述,二次大戰(zhàn)后,日本政府在聯(lián)合國軍(即駐日美軍)的壓力下,開始推行限制使用漢字、改造漢字的政策,加上西方文明的沖擊和影響,現(xiàn)代日語中,漢字的使用頻率大幅度降低,來自歐美語言的外來語迅猛增多,還出現(xiàn)了廢止?jié)h字的呼聲,整個民族的漢字教養(yǎng)水準不斷下降,讀不來漢字、寫不出漢字的人越來越多,漢字的前途令人十分擔憂,甚至可以說面臨著巨大危機。白川先生認為,要改變現(xiàn)狀,必須從孩子著手,因為只有在學記漢字的最初階段掌握漢字的構成原理,才能理解得深,理解得正確,記得牢。為此,他撰寫了這本以中學生以上文化水平讀者為對象的簡明字源字典。《常用字解》雖收字不足二千,但同樣能夠體現(xiàn)白川字源學的特點。
白川先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華人學者多有不同。這里以“”為例稍事介紹?!啊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即“口”——“名、史、古、各、臺、哀、合、加、吏、事、哭、命、品、咸、器……”諸字之部件,但是,這個“口”不是口腔之口,或曰與口腔之口毫無關聯(lián)。它是一種祭器或曰“祝咒之器”的象形字。這里,必須費些筆墨地解釋“祝咒”之涵義。在古漢語中,“祝”、“咒”二字相通,祝就是咒,咒就是祝,本義都是祝告,即向神靈進行禱告。用白川先生的術語來說,殷代存在著一種“祝咒的文化”。殷人極其頻繁地使用祭盒作為祝咒用器進行祝咒禱告。禱辭置入中,開始鄭重虔誠的祝告。祝告者希望通過禱告給自己帶來好處,同時給敵人帶來不幸?!白!被蛟弧爸洹睂嶋H上是一枚硬幣之兩面,既是防衛(wèi)性的又是攻擊性的。殷人的許多活動均與祭祀有關,與祝告有關,與祝咒之器有關,因此許多字中出現(xiàn)了字素。經(jīng)過多年研究,白川先生確信實為一種祝咒之器。這是他的最重要的“文字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相形之下,延循《說文解字》的傳統(tǒng),自古至今各種字源辭典都相信“名、史、古、各、臺、哀、合、加、吏、事、哭、命、品、區(qū)、咸、器、問……”中的“口”即口腔之口。在某種意義上,白川字源學是通過對《說文解字》批判和修正而發(fā)展起來的學說。時至如今,雖然仍有很多人對《說文》保持無條件的崇信,但白川學對《說文》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時時予以甄別,必要時指出錯訛,予以修正。這里,以“告”字為例加以簡單的對比。
不難發(fā)現(xiàn),《說文》之說極為牽強,牛哪里會向人訴告什么,即使古人需要造出表示告知之義的漢字,也沒有必要非得蹩腳地使用牛的意象。顯然,許慎當時并未看懂“告”字的構成因由,勉強地作出了解釋。然而,如果將“告”之下半理解為祭器,將“告”之本義理解為禱告而非告知,難題迎刃而解。不僅“告”是這樣,很多字都是如此。將“口”理解為口舌之口很難說通,好似走入了迷谷,但理解為祝咒之器后,頓時豁然開朗。
白川學何以展開獨特的思路呢?筆者覺得,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白川學重視對甲骨文、金文的觀察分析,試圖由此找到漢字成立的原始根據(jù)?!墩f文解字》當然歷史意義巨大,但其致命弱點在于許慎未能目睹甲骨文字、金文,只能依靠籀文、古文、篆字來揣測。比較上面的甲骨文、金文與篆文之“告”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之“”形態(tài)清晰可見,與“口”差異明顯,但到了篆文時代,“”上端兩側的突出部分逐漸顯得曖昧,加上篆字筆劃富于裝飾性,因此,許慎將“告”字中的“”視作了口腔之口。這并不奇怪。如今甲骨文、金文之考古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取得突破性進展,雖然很多人的心目中,似乎還存在著完全信賴《說文》的習慣,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回到原點是科學地理解字源的必須途徑??梢哉f,白川學順應了并引導了這一學術進化的趨勢。
其次,在白川先生看來,殷商時代是個神的世界,靈的世界,巫術的世界,存在著特征鮮明的祝咒文化。說到神靈,說到巫術,說到關于神的信仰,人們也許馬上聯(lián)想到現(xiàn)代宗教的存在方式。在現(xiàn)代宗教中,神是單一的,教義是固定的,教會有嚴格的組織與秩序,但是古代巫術型宗教完全不同。盡管殷代有更濃郁的宗教氣氛,殷人有更強烈的巫術沖動,殷王朝的巫師、祭司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在那時,祝咒活動的主角其實是蕓蕓眾生,祝咒之儀禮儀式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在眾人的心目中,天上有天帝高居,土中有土地神坐鎮(zhèn),稻秧中有稻神居身……天地間神無處不在。森林、沼池、巉巖是神喜愛的居所,飛云、鳥雀、霓虹都是神的化身。同時,除了神以外,處處存在著靈。有先祖之靈,有植物之靈,有動物之靈,有器物之靈,有言語之靈,有善靈,有惡靈……天地間靈無處不在。總之,現(xiàn)世的、人的世界是短暫的,神和靈的世界才是永恒的。因此,通過祝告活動,可以得到神的歡心,獲得神諭,甚至可以請神降臨。通過祝告活動,可以打動靈,產(chǎn)生利己的功效,也可以用禁咒抵御惡靈以及外敵的侵擾。可以想見,在殷代,成千上萬片龜甲獸骨上刻錄著卜文,隨時隨地舉行著祭祀儀禮,家家戶戶進行著祝告活動,到處洋溢著巫術氣氛。所有這一切,這種祝咒文化傳統(tǒng)成了漢字的DNA,從最初融入了漢字的結構之中。因此,若要正確理解漢字字源,必須理解殷人的世界觀,必須重視祝咒文化、祝咒意識對漢字構成的決定性影響?!督鹬Α废嘈旁谧诮虝r代到來之前,首先開始的是巫術時代,那時,部族生活的一切都打上了巫術的烙印。白川學的思路與《金枝》相當接近。相形之下,如果說許慎之所以在很多地方做出了令人懷疑的解釋,除了未能觀察甲骨文字以外,另一重要原因是他戴著漢儒的有色眼鏡?!墩f文解字》所操持的直觀態(tài)度、現(xiàn)實主義思路,至今仍然對漢字研究界、廣大讀者有巨大影響。加上對先民的生產(chǎn)勞動生活的重視,人們似乎很少想過從理解祝咒文化、巫術活動的角度切入漢字闡釋。
再次,居住在加拿大的法國移民保留著法國古代文化的舊習,而這些舊習已然不見于如今的法國社會。移住到夏威夷、南美洲的日裔保存了日本故習,這些故習已經(jīng)被當今的日本人忘卻或舍棄。同樣,古代創(chuàng)造而如今已然消失的一些中國傳統(tǒng)習俗、巫術文化依然活在日本文化中。例如,現(xiàn)在每年日本皇后都要參加“親蠶”儀式,而天皇則是春天象征性地插種秧苗,秋天象征性地收割稻谷,這相當于中國古代的“親耕”儀式。通過觀察日本的文化現(xiàn)象,可以獲得反觀中國古代史脈的契機,發(fā)現(xiàn)巫術活動的原貌。如上面指出的關于的發(fā)現(xiàn)。在中國,早已消失,但在日本依然有類似于的祝咒故習的存留。正是觀察到日本古俗的祭盒,白川先生悟到了許多漢字中的“口”其實是祝咒之器。這樣的事例還有不少,如本書中多次提到的“修禊”、“田之舞”、“誓狩”等。這些不是細節(jié)方面的偶然巧合,而是基于一個重要假設——“我認為殷王朝與我國有非常親密的關系。”“作為古代王權的殷王朝與日本的古代王權在性大阪住吉大社一角甲骨文格上十分相近”,在一些十分重要的方面,殷民族同日本民族之間存在著很多相同之處。白川先生認為發(fā)祥于大陸沿海地區(qū)的殷文化在很早時代就經(jīng)由朝鮮半島東渡扶桑。隨著周民族的興起等一系列的歷史變遷,大陸上殷民族的風俗禮儀已然消失,或是既無實物也無記載,或是雖有簡略記載卻不知其詳,然而,一些習俗禮儀卻在日本傳承下來,加上日本古代史距今較近,“萬世一系”的日本歷史上又沒有出現(xiàn)
中國歷史上頻發(fā)的改朝換代、外族入主中原、帝制滅亡一類的滄桑巨變,因此,不少日本古代風俗禮儀得以保存至今。這些風俗禮儀器物恰恰成了一面折射鏡。借助這面鏡子,可間接地理解已然消失的殷商古俗古禮。這樣,不僅有了詮釋那些語焉不詳?shù)奈墨I記載的旁證,而且能夠一定程度地復原消逝全無的歷史,解讀甲骨文、金文時遇到的一些百思不解的難題也會登然而解。上面提到的“”、“修禊”等都是不錯的例證。除此之外,“學(學)”也是一例?!皩W”初文為“”。僅僅觀察“”不大容易理解其構成原理,但是如果看到了日本的千木式建筑,可以很快聯(lián)想到“”是房頂上架有交叉木桿的建筑??梢韵嘈?這種間接溯源法對華人學者來說具有特別的價值。(本文為即將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常用字解》中文譯本《導讀》的一部分。)
(通訊地址:日本北海道文教大學外國語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