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wèi)星
(浙江省常山縣人民醫(yī)院,浙江衢州 3242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當今危及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有增多趨勢,在治療方面主要采取介入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法。而對于無條件行介入治療的患者,積極的抗凝、溶栓、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治療措施對病情的緩解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AMI住院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診斷標準[1]的心內科住院AMI患者60例,所有病例年齡均不超過70歲、發(fā)病24 h后、心收縮功能不低于3級、心電圖及心肌酶學檢查證實為急性心肌梗死;均不符合溶栓指征,未行溶栓;排除嚴重的肝、腎疾病,出血傾向。將60例患者采用隨機開放方法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63.1±4.5)歲。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2.5±5.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阿司匹林、調脂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心肌營養(yǎng)藥及硝酸酯類藥物(下壁心肌梗死者除外),有適應征者加用β-受體阻滯劑抑制交感神經(jīng)、減慢心率、改善心臟重構,疼痛明顯時肌肉注射杜冷丁。治療組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藥業(yè)有限公司)6 mL靜脈滴注,1次/d,15 d一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緩解及心電圖改變情況。心電圖判定標準參照《中國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診斷指南》。顯效:無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發(fā)生,靜息心電圖檢查ST段明顯下落0.1~0.3 mV,T波倒置變淺達50%以上;有效: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發(fā)生次數(shù)減少,靜息心電圖檢查ST段下落0.05~0.1 mV,T波倒置變淺達30%以上50%以下;無效:反復心絞痛發(fā)作,靜息心電圖檢查ST段及T波無明顯變化。以前兩者合計為總有效。
結果見表1及表2??梢?,治療組臨床療效、心電圖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電圖療效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電圖療效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ST段下移(mV) T波倒置(mV)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2.32±0.68 2.45±0.82治療后0.27±0.40▲*1.73±0.57▲*治療前0.24±0.16 0.30±0.10治療后0.07±0.08△*0.12±0.07△
AMI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導致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壞死,通常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繼發(fā)血栓形成所致[2]。AMI的發(fā)生與冠狀動脈內粥樣斑塊破裂、出血、部分性血栓形成,冠脈持續(xù)性痙攣缺氧導致的內皮細胞損傷、血小板聚集、管腔阻塞等因素有關[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繼發(fā)血小板黏附、聚集及形成血栓,造成冠狀動脈血管不完全阻塞或血管痙攣,使心肌血供減少是AMI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因此,對AMI患者的內科治療目標是迅速抗血小板、抗血栓,并應用抗心絞痛藥物緩解心絞痛。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地龍兩種動物類中藥精制而成,內含水蛭素、蚓激酶等多種抗血栓物質。其中水蛭素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強的凝血酶天然選擇性特異抑制劑,能阻止凝血因子Ⅴ、Ⅷ的活化及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反應,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結合,使凝血酶與血小板解離,從而有效地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的流變性,增加組織器官的供血[4-5]。動物試驗表明,水蛭能明顯降低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升高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減輕主動脈內皮損傷、內膜增厚、脂質沉積、泡沫細胞聚集和平滑肌細胞增殖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還能有效地阻止血清和細胞膜脂質過氧化,抑制氧化修飾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保護內皮細胞免受氧化損傷,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還可降低高脂家兔全血黏度、纖維蛋白原,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6]。蚓激酶是一種蛋白水解酶,能直接降解凝血因子Ⅰ及激活纖維蛋白溶酶,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7]。因此,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抗凝、抗栓、溶栓、改善血循環(huán)及保護內皮功能等綜合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AMI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可明顯提高療效,癥狀緩解明顯,并發(fā)癥減少,心電圖抬高的ST段恢復明顯,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值得臨床推廣。
[1]國際心腦病學會和協(xié)會WHO命名標準聯(lián)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81,9(1):75.
[2]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68.
[3]蘭艷麗,張正祥.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50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6,35(11):1 560.
[4]劉 剛.新的抗凝藥物——水蛭肽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1995,22(3):133.
[5]高紀里,王志杰,張明遠,等.水蛭對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的心腦血管病的治療作用[J].中醫(yī)雜志,1993,34(5):261.
[6]李鳳文,劉小穎,張立石,等.水蛭及其復方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主動脈內皮素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1999,40(1):50.
[7]張麗萍,牟善初,余霞君,等.蚓激酶對實驗性血栓的預防作用[J].中國循環(huán),1995,11(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