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勛
(深圳市特種設備安全檢驗研究院,廣東 深圳 518029)
2009年8月4日廣東某河粉制造廠一臺立式火管鍋爐(型號為LHC0.5-0.8-AⅢ)爆炸。鍋爐沖天而起,沖破屋頂,落在8米開外的空地上。時值中午吃飯時間,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經(jīng)現(xiàn)場檢查,該鍋爐從下腳圈處撕裂,下腳圈失效情況如下:水側(cè)扳邊處腐蝕起槽,深4~5mm,長約為周長的1/2;灰側(cè)大面積腐蝕,長約為周長的2/3,下腳圈厚度為12mm,現(xiàn)測殘余厚度為3~4mm,最薄處為1~2mm,局部已滿水。這臺立式鍋爐下腳圈的失效,代表了立式鍋爐下腳圈失效的共性:內(nèi)外側(cè)腐蝕、裂紋、起槽等。立式鍋爐其下腳圈處是薄弱部位:工作條件最差。
鍋爐下腳圈較為常見的型式為U型下腳圈和S型下腳圈。下腳圈在內(nèi)壓力作用下是以彎曲為主的受壓元件,當鍋殼與爐膽之間沒有沖天管連接而僅靠下腳圈相連時,封頭與爐膽頂因受內(nèi)壓力作用而向相反方向的張弛只能靠下腳圈來約束,故下腳圈受彎曲應力較大。下腳圈所受外力有以下三種:①工質(zhì)壓力作用于鍋爐封頭而傳至下腳圈的力G;②工質(zhì)壓力P;③地基反作用力,等于鍋爐重量;在強度分析中可忽略不計。
根據(jù)彎曲強度條件推導的下腳圈強度計算公式計算U型下腳圈和S型下腳圈的結果見下表1
表1 不同結構下腳圈的強度對比
由計算可知,在相同情況下,底部支座的U型下腳圈(支座為剛性的封閉環(huán)形筒殼,且與下腳圈底部牢固焊死)的受力情況最好,而外套支座的U型下腳圈的受力情況最差,S型下腳圈受彎曲應力小于外套支座的U型下腳圈。但S型下腳圈熱補償能力差,焊縫在應力集中區(qū),且在制造中容易在扳邊彎曲處產(chǎn)生較大的應力集中。鍋爐運行時,爐膽受熱壁溫高,膨脹多;外殼溫度低膨脹少。由于經(jīng)常啟停鍋爐,壓力、溫度頻繁變化,爐膽上下伸脹,使下腳圈扳邊處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波動,引起交變的彎曲應力。在此應力作用下,金屬晶格間產(chǎn)生了滑移臺階,破壞了金屬表面保護膜,出現(xiàn)疲勞現(xiàn)象,時間久了,則會出現(xiàn)裂紋起槽。所以,一般情況下,S型下腳圈的腐蝕起槽比U型下腳圈嚴重得多。
下腳圈內(nèi)沉積水垢泥渣,造成沉積物下腐蝕,這是下腳圈內(nèi)部腐蝕的重要因素。立式鍋爐容量一般較小,用戶對水質(zhì)一般采用爐內(nèi)水處理。水被加熱后不斷蒸發(fā)、濃縮,含鹽量濃度增大,達到飽和后便析出沉淀。鍋筒、爐膽上水垢也會脫落,這樣.處在鍋爐最底處的下腳圈內(nèi)垢渣堆積。在正常情況下,鍋爐金屬表面有一層Fe3O4膜,具有良好的保護性能,使鍋爐免遭腐蝕。但是鍋爐水的pH值對Fe3O4膜有很大影響。在pH<8時,H+濃度大,不易在金屬表面形成Fe304保護膜;在pH>13時,F(xiàn)e304保護膜與堿反應而遭到破壞,一旦Fe3O4保護膜遭到破壞,那么金屬表面就非常容易受到腐蝕。在pH>13時,F(xiàn)e304保護膜與堿的反應方程式如下:
Fe3O4+4NaOH→2NaFeO2+Na2FeO2+2H2O
在一般運行條件下,鍋爐水的pH值保持在9~11之間,腐蝕速度很慢。但在有沉積物的下腳圈內(nèi),沉積物下面的水會不斷蒸發(fā)濃縮,各種腐蝕性介質(zhì)濃度增高,促使腐蝕速度加快。
垢下腐蝕有兩種情況:
①酸性腐蝕。當鍋爐水中pH值較低,且含有MgCl2、CaCl2類物質(zhì)時,就會在沉積物下發(fā)生如下發(fā)應:
MgCl2+2H2O→Mg(OH)2↓+2HCl
CaCl2+2H2O→Ca(OH)2↓+2HCl
鹽酸是一種強酸,H+濃度大,H+是一種去極化劑,其電化反應為:
陽極:Fe-2e→Fe2+
陰極:2H++2e→2H→H2
這就是垢下酸性腐蝕的過程。
②堿性腐蝕。如果鍋爐中有游離的NaOH,那么在垢下會因爐水濃縮而形成很高濃度的OH-,發(fā)生堿性腐蝕。NaOH在電化學腐蝕中的作用可用下式表達:
同時,鐵離子與氫氧根發(fā)生如下反應:
Fe2++20H-→Fe(OH)2
由于上述原因,加之下腳圈處的應力集中,金屬更易遭到腐蝕,使疲勞破壞加劇。
(3)排污管結構設計不好或排污操作不當
有些鍋爐排污管不在最低位置或管端伸入過長,排污時不能將下腳圈內(nèi)垢渣排凈;有的司爐工排污盲目操作,排污效果很差,甚至有的鍋爐長期不排污,致使下腳圈內(nèi)堆積大量垢渣,并生成二次水垢下腐蝕。有的蒸汽爐改成熱水爐后,將排污管改為回水管,使鍋爐無法排污。
(4)下腳圈外側(cè)腐蝕
將鍋爐安裝在潮濕的鍋爐房內(nèi),鍋爐下腳下圈直接放在鍋爐基礎上,在鍋爐灰坑內(nèi)加水,都易使下腳圈外側(cè)發(fā)生腐蝕。下腳圈一般都處在爐排下部,表面溫度較低。當溫度等于或低于空氣中水蒸氣的分壓PH2O相對應的飽和溫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部分地凝結在金屬表面上(即結露現(xiàn)象)當燃料燃燒時,生成的三氧化硫與水蒸氣相遇后,便生成硫酸,嚴重地地腐蝕鍋爐金屬。
另外,煤中黃鐵礦(FeS2)受熱分解成硫化亞鐵和硫原子:硫化亞鐵又緩慢氧化,生成黑色磁性氧化鐵.。可見,下腳圈外側(cè)腐蝕也是比較嚴重的,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立式下腳圈的結構型式較多,有些是不合理的。對不合理的下腳圈的處理方法有三:更換新的鍋爐,切換下腳圈;修理加固。前兩種方法最好。但更換新鍋爐往往需要一定時間;切換下腳圈需要較強的施工力量。如果結構允許用修理加固的方法,則應修理加固。 有些U型下腳圈的鍋爐,下腳圈與鍋殼連接處采用單面焊接,即不加墊板,也不用氬弧焊封底,有的也不進行無損探傷,焊接質(zhì)量難以保證。對這樣的鍋爐,要根據(jù)使用情況處理。焊縫外觀質(zhì)量必須合格,對使用壓力較高的,要按上述要求加裝一圈短拉撐,必要時應進行無損探傷,對不合格的焊縫進行返修或切掉下腳圈重新施焊。
下腳圈的強度計算是按最不利的結構考慮的。對于沖天管鍋爐的U型下腳圈,其最小需要壁厚按上述公式算出的值加厚20%,或最高工作壓力降低30%。對有沖天管鍋爐的下腳圈,當壁厚大于或等于相連爐膽的壁厚時,可不必進行強度計算(但要看腐蝕情況)。
加強水處理工作,這是防止下腳圈內(nèi)部腐蝕的重要因素。立式鍋爐容量一般小于lt/h,可采用爐內(nèi)加藥的辦法進行水處理,但方法要行之有效。水質(zhì)應達到標準要求。有條件的,盡可能采用爐外水處理。爐內(nèi)加藥時,最好將其加入貯水池(箱)內(nèi)攪拌均勻,待藥渣沉淀后向鍋爐上水,這樣可以減少下腳圈內(nèi)沉積物堆積。
排污要在低負荷時進行,不必降壓。有的司爐工將工作壓力降為 0.1~O.2MPa后才排污,使垢渣不易被排除。從實際情況來看,下腳圈內(nèi)的垢渣只有排污閥附近能排凈,其他部位仍有垢渣堆積現(xiàn)象,除操作原因外,還應從設計上考慮。因此,建議設計、改造、修理時將排污口增加到兩個或三個,并且排污管應設置在最低位置,管端不得伸入下腳圈內(nèi),這樣排污阻力小,效果好。排污閥不應采用一般截止閥。
這是減少下腳圈外側(cè)腐蝕的主要措施。鍋爐房應保持干燥。安裝時,下腳圈不應直接放在基礎上,而應在鍋爐底部焊上支座,這樣即防潮,又便于檢查、檢修。
[1]王銑慶.立式鍋爐下腳圈的強度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