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敏
(湖南省衡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湖南衡陽 421002)
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的療效分析
王小敏
(湖南省衡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湖南衡陽 421002)
目的:評價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重癥肝炎患者的療效,探討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的治療途徑。方法:將符合入選標準的慢性乙型重癥肝炎患者74例隨機分成拉米夫定組(LAM組)36例,恩替卡韋組(ETV組)38例,分別予以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韋治療,評估兩組的療效。結(jié)果:治療2周,恩替卡韋組HBV DNA陰轉(zhuǎn)率為56.52%,優(yōu)于拉米夫定組的23.08%,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12周后,恩替卡韋組死亡15例,總病死率為39.47%;拉米夫定組死亡10例,總病死率為27.28%;恩替卡韋組病死率較拉米夫定組高,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HBV DNA陰轉(zhuǎn)率、總膽紅素、總膽固醇及凝血酶原活動度好轉(zhuǎn)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短期應(yīng)用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療效明顯優(yōu)于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重癥肝炎;恩替卡韋;拉米夫定
為了探討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的有效治療途徑,2009年1月~2010年4月,筆者在綜合治療的基礎(chǔ)上,分別加用拉米夫定(LAM)和恩替卡韋(ETV)治療慢性乙型重癥肝炎患者74例,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共74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12例,年齡16~62歲。診斷符合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西安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1]。所有患者均HBV DNA陽性(>1×103拷貝/ml),6個月內(nèi)未接受過抗病毒治療,并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肝細胞癌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拉米夫定組(LAM組)36例,恩替卡韋組(ETV組)38例,兩組間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程度構(gòu)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經(jīng)甘草酸二胺、促肝細胞生長素、清蛋白及人工肝(血漿置換)等綜合治療。LAM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 LAM 100 mg(賀普丁,葛蘭素史克公司)口服,1次/d;ETV組在綜合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ETV 0.5 mg(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口服,1次/d。療程12周。
治療前檢測總膽紅素(TBil)、總膽固醇(Tch)、凝血酶原活動度(PTA)、HBV DNA 定量(≤1×103拷貝/ml作為陰性標準);治療后 2、4、8、12 周復查 1 次。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12周后,LAM組死亡10例,病死率為27.28%;ETV組死亡15例,病死率為39.47%。ETV組死亡率較LAM組高,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3,P>0.05)。兩組HBV DNA陰轉(zhuǎn)率在治療2、4、12周后的比較見表1。治療8周后,兩組TBil、Tch及PTA的比較見表2。
表1 治療后兩組存活患者HBV DNA陰轉(zhuǎn)率的比較[n(%)]
表2 治療8周兩組患者TBil、Tch及PTA比較(±s)
與 ETV 組治療后比較,t=1.47,△P>0.05;t=1.89,*P>0.05;t=1.82,#P>0.05
ETV組LAM組組別 時間 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8 23 36 26 TBil(μmol/L)511.3±126.6 301.6±117.8 477.6±104.4 255.0±103.6△Tch(mmol/L)1.66±0.96 3.17±0.85 1.86±0.86 3.65±0.93*PTA(%)23.6±10.4 57.3±10.8 26.6±11.1 63.7±13.8#
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發(fā)病機制復雜,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一般認為,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和機體免疫特性共同作用導致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的發(fā)生。其中,病毒在肝細胞內(nèi)持續(xù)復制、表達和機體免疫清除過程過于強烈,導致肝細胞損害廣泛而嚴重是發(fā)生重癥肝炎的重要因素[2]。因此,通過抗病毒藥物治療,降低機體病毒載量,緩解過強的免疫反應(yīng),減輕病情是治療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LAM是至今為止臨床應(yīng)用范圍最廣的口服核苷類藥,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LAM可改善慢性乙型重癥肝炎的預后[3-4]。ETV是新型的核苷類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國內(nèi)外研究均證實,其抗病毒活性比LAM更強、更快,并且耐藥突變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LAM。本組資料提示,治療早期,與LAM相比,ETV對慢性乙型重癥肝炎HBV DNA的復制抑制作用更快、更強。但治療12周后,兩組患者HBV DNA陰轉(zhuǎn)率都同樣達到90%以上,遠高于非重癥肝炎患者。其原因可能與慢性乙型重癥肝炎患者本身存在強烈的免疫清除有關(guān)。ETV與LAM治療慢性乙型重癥肝炎,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后和降低病死率,特別是早、中期患者尤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ETV比LAM具有更早、更強的抑制HBV DNA復制作用,但本資料顯示,ETV組的病死率并沒有相應(yīng)地降低,反而比LAM組稍高(盡管無統(tǒng)計意義),其中的原因,值得進一步探討。
[1]中華醫(yī)學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9.
[2]張福奎,賈繼東,王寶恩.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4):253.
[3]王融冰,孫鳳霞,吳璐,等.拉米夫定治療HBV DNA陽性的慢性重癥肝炎的臨床分析[J].肝臟,2002,7(2):101.
[4]劉步躍,楊軍.拉米夫定治療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16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33):19.
[5]陳彩云,吳慶歡,梁丹,等.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6):67.
[6]邱自輝,辛力.拉米夫定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26):69.
R512.62
B
1674-4721(2010)12(a)-062-02
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