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吉澤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過 “世卿世祿”制度產生。戰(zhàn)國時,“世卿世祿”制逐漸廢除,官吏的選舉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秦在統(tǒng)一之前,“仕進之途,唯辟田與勝敵而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看“業(yè)績”。秦統(tǒng)一后的官吏,也多出于軍功。到了漢代,朝廷為了適應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fā)展了一整套選官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征召、公府與州郡辟除、大臣舉薦、考試、任子、納資及其他多種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還可以交替使用。以后,官吏選用又分別出現了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的科舉制。
察舉也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的制度。漢代察舉的標準主要是四條,史稱“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節(jié)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四科取士大約起于西漢,下迄東漢未改。單舉其中的一二科,或全舉四科,均有詔令臨時規(guī)定。察舉的標準雖僅有四科,但察舉的具體科目卻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文學(通常指經學)以及明經、明法、尤異、治劇、兵法、陰陽災異等臨時規(guī)定的特殊科目。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實授官職。上述察舉諸科,分為歲舉和特舉,歲舉是常制,特舉由詔令臨時規(guī)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選。漢代選官以“鄉(xiāng)舉里選”為依據,體現的是尊重鄉(xiāng)里輿論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但是,輿論評價一旦與仕途沉浮相聯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權勢、有影響的人物或社會集團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審時度勢,提出“惟才是舉”的用人原則,這既是當時處于亂世求賢的需要,也是對漢代“選舉失實”的刻意糾正。
征辟是一種自上而下選官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與公府、州郡辟除兩種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與聘召的方式,選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學兼優(yōu)的人士,或備顧問,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來已久,如秦孝公公開下令求賢即屬征聘性質。秦始皇時叔孫通以文學征,王次仲以變倉頡舊文為隸書征,亦皆屬征召性質。到了漢代,漢高帝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求賢詔,也是繼承了這一方式。以后自西漢武帝以至東漢,相沿成例。對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學者,且特予優(yōu)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車以蒲裹輪,駕駟迎申公”,可謂開了漢代安車蒲輪以迎賢士的先例。皇帝征聘,為漢代最尊榮的仕途,被征者來去自由,朝廷雖可督促,如堅不應命,亦不能強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賓禮。
辟除是高級官員任用屬吏的一種制度,漢代辟除官吏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公府辟除:試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薦舉與察舉,可出補朝廷官或外長州郡官位。第二種是州郡辟除:因資歷、功勞或試用之后,若有才能可由州郡薦舉或察舉,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長吏。公府與州郡既有自行選官之權,而被辟除的屬吏又不為朝廷命官,故去留亦可以自便。尤其是州郡辟召是當時比較自由的仕宦途徑,而且既辟除之后即當加以重用。此選官制度帶來的問題是,一些主官為了發(fā)展個人勢力,皆爭相以此籠絡士人,到東漢時被辟除者猶為國家官吏則實際上成了主官的私屬。東漢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與用人之權轉移到私人手中有很大關系。
在漢末軍閥混戰(zhàn)的沖擊之下,鄉(xiāng)里組織遭到破壞,“鄉(xiāng)舉里選”的傳統(tǒng)做法難以為繼。在此情況下,三國時的曹魏御史大夫陳群制定和推行了 “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選有聲望的人擔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地士人,按其才德聲望評定九個等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據士人的品級,向吏部舉薦。吏部依據中正的報告,按品級授官。起初,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決朝廷選官和鄉(xiāng)里清議的統(tǒng)一問題,是對漢代選官傳統(tǒng)的延續(xù),也是對曹操用人政策的繼承。但到魏晉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壟斷,他們在評定品級時,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劃分,已經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此后的300年間,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
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制度,只是按照門第高低分配權力,不能滿足數量眾多、而出身低微的地主之要求;門第高的士族的腐敗,加劇了當時的政治腐敗和地方割據分裂。同時封建經濟有所發(fā)展,尤其是均田制實行后,中小地主勢力增長,非常渴望進入統(tǒng)治階層。隋唐時期實現了國家的統(tǒng)一,為革新政治、鞏固統(tǒng)治、加強中央集權,實行科舉制選官。
隋文帝廢除維護門閥貴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隋煬帝時始置進士科,因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為“科舉”,開始用公開考試的方法來甄別人才、量才錄用,這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重大改革,為以后歷代所沿用。
唐代科舉有常舉和制舉兩類。常舉每年舉行,于進士科外復置秀才、明經、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種。學館的生徒可以直接報考,不在學館的自行向州、縣報考,合格后再由州縣送中央參加考試,應試者以進士、明經兩科為最多??荚嚨膬热?,進士著重于詩賦和時務策,明經則著重于儒家經典的記誦。主持考試的,開元二十四年(736)以前一直是吏部考工員外郎;以后歸禮部掌管,也有臨時由皇帝委派中書舍人等要官主持的。武則天當政時,曾親自主持考試??荚嚰案裾叻Q為“及第”。進士科錄取數約為應試者的1%~2%,明經科為10%~20%??忌毻端吐臍v表,叫做“投狀”,所以進士第一名稱“狀頭”或“狀元”。武則天還增設武舉,由兵部主持。制舉由皇帝臨時立定名目,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文辭清麗科、博學通藝科、武足安邊科、軍謀越眾科、才高未達沉跡下僚科等百十余種。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參加考試??贾幸院?,原是官吏的立即升遷;原來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給予官職。但制舉出身當時并不被視為正途,而看成是“雜色”。
隋唐時期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度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于消除薦舉為主的選官操作腐敗,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通過科舉考試,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有利于籠絡人才,擴大了統(tǒng)治階級的基礎??婆e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推動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婆e產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國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眾多有杰出貢獻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學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維、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朱熹、包拯、寇準,明代的張居正、湯顯祖、海瑞,清代的紀曉嵐、鄭板橋、林則徐、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狀元、進士和舉人之中,都是中華民族的英才。但到了明清時期,專以八股文取士,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