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敦煌漢簡看漢代戍卒的武器裝備

2010-08-15 00:45:07張偉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戍卒都尉漢簡

張偉

(西北師范大學簡牘學研究所 甘肅蘭州 730070)

從敦煌漢簡看漢代戍卒的武器裝備

張偉

(西北師范大學簡牘學研究所 甘肅蘭州 730070)

敦煌漢簡中記載了大量關于漢代敦煌郡戍卒的武器裝備情況,可分為長兵器、短兵器、遠射兵器和防御器具四大類。對于這些武器,有著嚴格的管理規(guī)定與管理體系。體現(xiàn)在記錄武器情況的各種文書中。從這些文書檔案中也可以了解兵器的制造與管理情況。

敦煌漢簡;秦漢史;軍事史;武器

甘肅河西地區(qū)在漢朝是重要的邊防前線。因此,研究這一地區(qū)戍卒的武器裝備情況對于秦漢軍事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敦煌漢簡為主,結合居延漢簡、居延新簡、尹灣漢簡,對漢代河西地區(qū)特別是敦煌郡的戍卒武器裝備進行論述。

一、兵器的種類

敦煌漢簡中所記載兵器種類非常之多,有刀、劍、有方、弓箭、弩機等十多種。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對漢代戍卒的武器裝備和使用情況可得到較明確的認識。

漢簡中所記的兵器,大致可分為長兵器、短兵器、遠射兵器和防御器具四大類。

(一)長兵器。敦煌漢簡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有方。“有方”之名,在漢簡中比較常見,但至目前為止,從考古發(fā)掘中還未獲得其實物?!读魃硥嫼啞分姓f:“有方亦兵器也?!?/p>

1.……有方一刃小缺生,枲長弦一小 MC.824

2.……毋冠,有方一刃缺生,櫝丸破,木薪芮薪小……MC.1150

3.有方一完 MC.1154B

4.有方一 TH.1664

5.……六……有方三 服二 TH.1822

結合居延漢簡與尹灣漢簡可知:有方是從候長、候史到隧長、士吏、戍卒、騎士都隨身攜帶、普遍使用的一種兵器。

6.候長蘇敞有方 2EPT10:16

7.士史 候長 候史還盾 有方課言府 一事一封 EPT52:408

8.戍卒 魏君業(yè)安眾里大夫呂貨有方一 完 犢一 完 EPT51二113

有方常與刀、劍、弩、矢、盾、鎧、鞮瞀、干、循、犢等同記一簿,表明它是跟這些武器配套使用的。刀、劍為短兵器、弩、矢為遠射類武器,盾、鎧、鞮瞀為防御類武器,由此似乎可以推斷有方可能為長兵器;

9.戍卒河內(nèi)郡共昌里薛毋危年升一三石承譽一 有方一 譽循一靳干一析格一 EPT58:31

10.其山隴卒麟得安成里范齊六石其譽一普循一垂矢鑰族百少一蘭一毋冠居延有方四 EPT51:209

從有方有刃,刃上生銹,有犢保護可知,它是以鐵為刃的兵器;從騎兵與步兵同時使用看,它極可能是一種長兵器;而簡上又很少記有矛、戟一類的長兵器,如果說西北地區(qū)邊防中未使用長兵器,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遍觀簡上所記其它武器,又皆非長兵器,則有方應為一種長兵器是大致可以肯定的。

(二)短兵器。漢代戍卒攜帶的短兵器主要是劍和刀。漢簡中所記載劍很多,一般士兵、將吏、騎士、車父等都佩劍。

11.新汲令史倪里孫世劍一 刀一 弓一 矢拼二 EJTI.7

12.司馬從者二人馬一巧鞍勒鞭各一 劍 大刀各一 弓犢丸團EJTI·25

13.大煎都候長效谷常利里上造張陽年三十六 劍一弓二犢丸各一箭十二 馬一 匹鞍勒各一 MC.279

14.……鞍勒各百,官鐵鐔劍百……MC.1069

在漢初,劍的數(shù)量很大,反映出當時劍是主要的格斗兵器。隨后刀漸漸取代了劍而成為主要的近距離格斗兵器,這一變化至東漢末年完成。

西漢時期的鐵刀,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qū)分,一般沒有像劍那樣衛(wèi)手的“格”,只有個別的加有和劍格一樣的銅質(zhì)或鐵質(zhì)的“格”。刀柄首端毫無例外地制成扁圓的環(huán)狀,所以常叫做“環(huán)首刀”。

15.隧長張子孫私刀一 MC.1078A

16.杜充,口刀一完鼻緣刃麗厲不,神爵四年繕,盾一完元康三年南陽工官造……TH.1566

(三)遠射兵器。當時的遠射兵器主要是弓弩。從簡文上看,弓弩的數(shù)量非常多,它是各候官、部、隧必備武器,也是個人常攜帶的武器之一。精良的弓叫做角弓,而弩的種類按射程和強度分為一、三、四、五、六、七、八、十、十二、十五石等多個等級,其中三石弩、五石弩、六石弩在敦煌漢簡中最為常見。六石弩大約可射260米,是一種很強勁的武器了。還有一種大黃弩,據(jù)《漢書·李廣蘇建傳》記載,李廣在戰(zhàn)斗中有“自以大黃射其裨將”的事跡。

17.大黃承弦一……TH.1856B

18.三月十六日遣府吏孫蔣養(yǎng)兒秋持角弓……TH.2416A

19.去適亭卒李宗口,庚辰官□一五石承駑—傷—淵 MC.765

20.卒五石具弩-=,膺不一 MC.856

21.千秋隧六石具弩一完……MC.1188

22.戍卒河東郡汾陰高汜里張賢 三石具弩 TH.1636

23.凌胡隧 五石弩傷右古一所 TH.1721

24.三石具弩……TH.1857B

25.破胡止奸隧弩一完 TH.2259A

弓弩必須要裝備箭矢,漢代的箭矢帶有三棱錐體形狀的箭頭——鍭,漢初的時候鍭大多數(shù)是采用青銅制作的,而在漢武帝時期已經(jīng)基本改用鋼鐵制作了,但似乎在敦煌地區(qū)仍然存在大量青銅制為主的鍭,故敦煌漢簡經(jīng)常有“矢銅鍭”的記載。

26.矢銅鍭百完 MC.570B

27.陷堅矢銅鍭五十完 TH.1818B

28.其四干呼平望朱爵隧矢銅鍭百五十六完 TH.2117

(四)衛(wèi)體兵器。甲胃是我國古代軍隊用來保護身體的器具,秦漢以后稱為鎧,是披在人或馬身體上的一種衛(wèi)體防御裝備。西漢鐵鎧甲俗稱“玄甲”,漢簡中常稱“鞮瞀”。 漢簡中的盾記載較多,一般與刀、劍同記,稱為“干”。

29.廣漢隧長趙口 毋甲鞮瞀各一 YC.1268

30.甲鞮瞀蘭服綻者輒逢為帶負索毋令有舉 TH.1725

31.萬歲顯武隧革甲鞮瞀各一完 TH.2184

32.口干一 TH.1541

33.……團出入靳干播各一稗梭一毋出入赤危一……TH.1891

(五)其它。戰(zhàn)車在漢代仍有,且漢初數(shù)量不少,尹灣簡中也記有不少,漢初時戰(zhàn)車還能發(fā)揮一定作用,但在似乎已主要不是用于作戰(zhàn),而是用于運輸軸重,如諸多漢簡中反映出了這一特點。

34.劾曰男子甲乘車口……MC.786

此外,在敦煌漢簡中經(jīng)常提到的“斧”,已很少用于戰(zhàn)爭,基本上只用于日常生活了。

35.……口枚斧二枚牛一黑齒十歲鐵錧一具革鞅鞙二具 MC.690

36.守御器長斧四長椎四木口衣一出火具各一蓬十二口 MC.691

二、兵器的記錄檔案

記錄兵器的各種簿書叫做兵簿。漢簡中的兵器,包括刀、劍、弩、矢、弓、有方;弓弩附件的蘭、帕、服、犢丸、承弦;盔甲類的鎧、鞮瞀均列入器簿,多簡稱為“兵”。兵器的配備,除庫存儲備以外,大多因人而設,按人數(shù)發(fā)給吏卒個人使用、保管、隨身佩帶,有時甚至隨人員的轉移、調(diào)動而流動。另外,兵器有官、私之別,官兵器均由征發(fā)單位或戍所發(fā)給,并有裝備檔案,稱“兵簿”、“被兵簿”。敦煌郡因為出土簡數(shù)有限,故其兵簿部分并不能構成一獨立、完整的系統(tǒng),只能依據(jù)現(xiàn)有資料,將其中可勉強連接的部分連接、復原、整理出來。

(一)出入兵簿。入兵簿是指將上級武庫調(diào)撥給的武器接受后進行登記的帳簿,或同級別的兵器庫之間有兵器調(diào)撥情況時所記的帳簿;出兵簿指將都尉府武庫或各候官、部、隧的兵器調(diào)出時所作的帳簿。

37.……團出入靳干播各一稗梭一毋出入赤危一毋出入……TH.1891

(二)余留兵簿。余留兵簿即按月或年將本月或本年所剩余的庫存武器作一次清查并登記入帳,這種帳簿上還要記明帳上所記兵器有沒有被調(diào)出等情況,如簡上所記“毋出入”即指兵器既沒有被調(diào)出也沒有受入。

38.九月余三石具弩十五口……MC.367A

(三)矢計簿。是對矢就其數(shù)字所作的一個統(tǒng)計,可見當時是要定期對箭的數(shù)量作統(tǒng)計的。

39.誅虜遂六石具弩一口矢五十……MC.825

(四)弩簿:關于各種弩的統(tǒng)計帳簿。

40.步偷隧六石具弩一完 HFCII.1256

(五)假兵簿:假兵簿即記載個人向各級兵器庫或候官、部、隧等單位向武庫借用兵器情況的帳簿。

41.假敦德庫兵奴矢五萬枚雜驅三千匹 令敦德癝食吏士當休馬審處 MC.80

42.誅虜隧卒郭翁隨所假留署所三石承弩一傷左拾縮絕有應編發(fā)各一口……MC.688

(六)完兵折傷簿。記錄有無損傷的兵器出入情況的帳簿。

43.兵完折傷薄 TH.1925B

44.元年十二月戍卒留署所兵折傷敝絕薄 TH.1658

(七)兵器、守御器校簿:關于各種兵器定期校閱情況的帳簿。

45.其守御器具弩折傷承弦口少甲口口毋裹皆不應薄記到,以所舉見吏備賞馬,從可 MC.1036

三、兵器的制造與管理

總之,在敦煌漢簡中,兵器與守御器合簿,屯田卒與戍卒合一,此為其一大特色。另外由于匈奴人從此地入侵次數(shù)不多,故漢朝廷在此設置的兵力不及居延防線上多,其分工上自然也不及后者明細。

從兵器的產(chǎn)地來看,敦煌漢簡中提到了南陽工官和京師寺工,看來兵器的由來不但包括本地機構的生產(chǎn),也有中央與其它地方的調(diào)撥,但是在敦煌漢簡中沒有找到考工與左弋制造的兵器。

46.杜充口刀一完鼻緣刃麗厲不神爵四年繕盾一完元康三年南陽工官造……TH.1566

47.口口口刀一完鼻緣刃麗厲不神爵四年繕口口盾一完神爵元年寺工造 TH.1573

另外,兵器有官、私兵器之分,在簡上也寫得非常明白。

48.威嚴亭卒陳功房私刀劍各一鉤一 MC.1042

武器的發(fā)放、使用、保管制度上,除了士兵按正常規(guī)定向政府領取外,還可以向官府借用,借用的兵器官府在定期檢查時也會加以核實、檢查,并記錄其完損情況,如有破損,還記錄其破損程度,并跟官府兵器一樣,破損時要罰款,簡上記有明確的罰款金額,兵器考課負算簿中即明確記載有某某兵器損傷,要負多少算,可見其武器管理制度還是很嚴密的。

49.神爵元年罷卒假留署所寬矢承弦口凌胡隧 TH.1724

漢代西北邊塞地區(qū),每郡往往不止一個都尉府,如敦煌郡下管轄玉門都尉、陽關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這些都尉府都設有武庫。圖簡上所記的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都尉府之下的候官,也設有兵器庫,這從簡上已反映出來。都尉府和候官這兩級武庫屬同一性質(zhì),其記帳方式、管理制度都完全相同,但二者之間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僅有業(yè)務往來。都尉府的武庫,簡文稱府庫,主管上級官府調(diào)撥給的武器,由它再下發(fā)給各候官武庫,它們的業(yè)務往來僅限于府庫與候官庫兩級武庫之間,職責都是管理和發(fā)放武器。對于武器調(diào)撥的批準權在都尉府,由都尉府決定批準后按規(guī)定調(diào)發(fā)給候官,由候官批準后,按需要發(fā)給某單位或個人。府庫和候官庫的具體管理辦法和計帳方法完全相同。

綜上所述,漢代河西的邊防具備非常嚴密的體系,不僅體現(xiàn)在星羅棋布的烽燧系統(tǒng),也表現(xiàn)在先進的武器裝備與嚴密的武器管理體系。了解敦煌漢簡中記載的武器情況,對研究秦漢軍事史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1]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漢簡[M].中華書局,1991.

[2]王兆春.中國古代兵器商務印書館[M].1996.

[3]楊寬.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發(fā)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陳夢家.漢簡綴述[M].中華書局,1980.

[5]趙沛.居延漢簡所見<兵簿><被兵簿>──兼論居延邊塞兵器配給[J].西北史地,1994(4).

[6]范學輝.兩漢兵器交易初探[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2).

[7]連邵名.居延漢簡中的有方[J].考古,11期.

[8]李孝林,孔慶林.簡牘中兵物管理史料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3(5).

Dunhuang Jane recorded a large number of Han Dunhuang County Shuzu on the weapons can be divided into long weapons, short weapons, long-range weapons and defense equipment four categories. For these weapons, with strict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lected in the records of the various instruments in the arms case. Files from these instruments can also understand the weapons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

Dunhuang; Han Kan; Qin Shi; Military history; Arms

張偉(1986-),男,甘肅天水人,西北師范大學文史學院2008級歷史文獻學碩士研究生。

2010-06-14

猜你喜歡
戍卒都尉漢簡
《阿房宮賦》核心素養(yǎng)導學
從“居延漢簡”看漢代戍卒的生活
永不褪色的武威漢簡
學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4
宋朝駙馬都尉研究1
兩漢三國時期丹陽都尉考
《肩水金關漢簡》(壹)(貳)釋文校訂
物勒工名,以考其誠東吳尚方鏡銘中的尚方與都尉
大眾考古(2017年9期)2018-01-16 18:44:32
“駙馬”一詞從哪來?
肩水金關漢簡所見罷卒*
絲綢之路(2015年20期)2015-10-29 23:56:44
《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人”的在場
石嘴山市| 绍兴市| 太白县| 进贤县| 婺源县| 礼泉县| 金塔县| 蚌埠市| 台北县| 武冈市| 荔波县| 微山县| 韩城市| 林西县| 曲麻莱县| 商城县| 通江县| 南江县| 英德市| 板桥市| 东兰县| 同心县| 云浮市| 德惠市| 南开区| 山丹县| 天等县| 木里| 汨罗市| 阿瓦提县| 嘉黎县| 慈溪市| 天全县| 九龙城区| 阳谷县| 白水县| 册亨县| 额敏县| 玛多县| 定西市|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