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邦丙布朗族的傳統(tǒng)紡織文化

2010-08-15 00:54楊竹芬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guān)鍵詞:布朗族棉花紡織

楊竹芬

(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 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臨滄 677000)

邦丙布朗族的傳統(tǒng)紡織文化

楊竹芬

(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 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臨滄 677000)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qū)。布朗族紡織是一種古老的原生態(tài)手工藝,他們有悠久的紡織文化。到唐宋時期布朗族已經(jīng)有了較高水平的紡織技藝,邦丙的布朗族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傳統(tǒng)的紡織工藝,因“衣”而產(chǎn)生的紡織文化真實地記錄了布朗族各個歷史時期的發(fā)展變化,研究布朗族的紡織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邦丙;布朗族;傳統(tǒng)紡織;文化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qū)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臨滄市的雙江、永德、鎮(zhèn)康、云縣、耿馬,保山市的保山、施甸、昌寧及普洱市的瀾滄、墨江等市、縣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少數(shù)散居或雜居在壩區(qū)。據(jù)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中國的布朗族共有91882人,其中90388人居住在云南省境內(nèi),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一個跨境而居的民族。[1]P3在緬甸、老撾、泰國也有分布。[2]P3

云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的邦丙鄉(xiāng)邦丙村民委員會,下轄邦丙、梨樹、巖板凳3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2007年末共有550戶,人口2336人,其中布朗族715人,占總?cè)丝诘?0.6%,是布朗族傳統(tǒng)文化保留較完整的一個布朗族村委會。長期以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邦丙村寨依半上坡而建設(shè)民居,處于勐勐河、小黑江、瀾滄江的深山河谷中,屬于明顯的立體氣候,小黑江邊地帶海拔一般在800米以下的低熱谷地帶,屬于熱帶氣候類型,熱量資源豐富,是邦丙村水稻、橡膠、紫膠的主要生產(chǎn)區(qū)。800米以上的河谷半干旱地區(qū),屬于亞熱帶氣候類型,是邦丙村主要經(jīng)濟作物核桃、茶葉的生產(chǎn)區(qū)。這種地理條件,也適合棉花的種植,《滇志》卷九記載說:“蒲人……永昌鳳溪、施甸二長官司及十五喧三十八寨皆其種也?!郧诹?,耐勞苦,事耕鋤,所種蕎麥、棉花、黑豆。知漢語,通貿(mào)易?!闭f明蒲人很早就種植棉花,棉花多種在村寨周圍的肥沃土地中,畝產(chǎn)皮棉5-7千克。邦丙、大文較多。[3]P820棉花的種植是邦丙村能夠保持傳統(tǒng)紡織業(yè)的必備條件。布朗族傳統(tǒng)紡織業(yè)可以說是紡織文化的“活化石”。布朗族紡織是一種古老的原生態(tài)手工藝,據(jù)《后漢書.西南夷.哀牢傳》說:“濮族地區(qū),土地沃美,宜五谷蠶桑,染采文繡,帛疊、蘭干細布”,“有桐華布,績以為布”,“其華柔如絲,民績以為布,幅廣五尺”從這些資料我們了解到布朗族的先民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shù),他們有悠久的紡織文化。有專家提出,史書所載漢時運出“帛疊”(一名白疊)、“塌布”,即今布朗族所穿土白布和用來做被蓋的“牛肚被”。[4]P115到唐宋時期布朗族已經(jīng)有了較高水平的紡織技藝,邦丙的布朗族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傳統(tǒng)的紡織工藝,他們自種棉花,用傳統(tǒng)工藝紡紗、紡線、織布、染色,自制獨具民族特色的服被,如“青婆羅緞”“桐華布”遠近聞名。衣、食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因“衣”而產(chǎn)生的紡織文化真實地記錄了布朗族各個歷史時期的發(fā)展變化,研究布朗族的紡織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布朗族的傳統(tǒng)紡織系統(tǒng)

邦丙布朗族的傳統(tǒng)紡織系統(tǒng)由紡織工具、工藝、染色構(gòu)成。

1.紡織工具

邦丙布朗族的紡織工具大約有6件。壓花機,將棉花籽壓出;彈棉花機;紡線機;繞線機;倒線機;織布機;布朗族的織布機構(gòu)造和織布方法很簡單。前邊用一根碗口粗、約1.6米長的竹筒拴在兩根柱子上,將紗線疊作雙層可在此筒上滑動,作為經(jīng)線??拷棽既艘欢擞幸粋€較細的竹筒,把紗線繃緊拴在腰部。經(jīng)線的中央夾層還安置一個小竹筒和竹棍,用來上下分紗。婦女坐在小矮凳上,雙足向前方登緊,然后用左右手來回地將細竹棍引線穿紗,同時還要用雙手操縱擋紗板不斷地把緯線擋緊。這種織布機,若是不停地織,一個婦女每天能織出30厘米寬2.5米長的白布。

2.工藝

邦丙的布朗族仍然保留著加工葛布的古老手工藝。布朗族婦女從小就學織葛布,他們收回葛藤,把葛藤外皮撕成細線,在河水里揉搓使之凈白,晾干后逐節(jié)接長,若干股編成經(jīng)線,上機、穿篦,篦眼較大,民間稱為“葛布”,用來縫制口袋、床墊。

布朗族人除了制作葛布外,還把自己種植的棉花和苧麻收獲后加工,苧麻春種秋收,剝?nèi)ヂ槠ぃ瑫窀珊?,將麻皮撕成細條,再搓成麻線。加工棉花的方法由婦女摘下棉桃后,用木制的扎花機扎出棉籽,然后利用農(nóng)閑時或在出工的路上,邊走邊用紡錘(布朗語“格侖”)紡成線。紡錘呈圓輪形,中央有一小孔,插入一根削圓的兩端稍尖的竹竿,竹竿上部頂端削出一小齒鉤,用手轉(zhuǎn)動紡錘,就可把棉花紡成線,繞在紡錘柱上,再將紡好的線頭卡于齒鉤上,線就不會松散了。線紡好后,即可在古老的織布機上織出布。其制作工藝是:扎棉花、彈棉花、搓棉花、拉棉線、織棉布,紡車、織機均為布朗族用木材自制,主要用腳力操作。用手搖花機和紡線車紡線。

3.染色

織好布后,要染色,其染色技術(shù)具有悠久的歷史。布朗族采用的染色原料,多是自家種植或野生的植物。如染藍色是取自靛藍的葉、莖,浸泡以大鍋中數(shù)日,使其葉莖腐爛,即可取出,再用攪靛網(wǎng),反復(fù)攪拌,攪出泡沫后,去掉清水,讓其沉淀,兩日后傾倒于細竹籃內(nèi),即成“藍靛”。然后切成塊狀,待染布時,取出藍靛,在配上一種樹皮,一起置于鐵鍋中熬成籃汁,把白線或白布放入,熬煮半小時后取出,及染成藍線或藍布,若反復(fù)熬煮三遍,藍布不易褪色。染紅色是采自“梅樹”的皮,撕成皮條,放入鐵鍋中熬成紅汁,加上藍靛共煮之,放入白布,經(jīng)過一小時煮透后,布染成紅色,其色不褪。染黃色是采用“黃花”的根,用石碓舂碎,用水泡數(shù)日,水變成黃色,撈去其渣,將白布放入黃汁一塊煮沸,即可染成黃布。[5]P49邦丙的布朗族喜歡用自己種植的板藍根做成染料染布,再把染好的布縫制成各種物品,其主要產(chǎn)品有服裝、線毯、牛肚被、挎包等。

二、種棉技術(shù)與農(nóng)耕禮儀

云南古代濮人的后裔布朗族勤于耕作,善于耕作,擁有悠久的稻作農(nóng)業(yè)歷史,有悠久的棉花種植歷史,有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飾藝術(shù)傳統(tǒng)。這些歷史傳統(tǒng),被布朗族一代一代傳承一直延續(xù)到今天。農(nóng)耕技術(shù)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道路,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民族,無論是物質(zhì)農(nóng)耕技術(shù),還是精神農(nóng)耕技術(shù),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色彩。邦丙布朗族居住在滇南瀾滄江流域的叢山峻嶺中,交通不便,歷史上長期隔絕,故而形成同一民族因地域不同其農(nóng)耕技術(shù)不相同。布朗族的農(nóng)耕文化,充滿著原始民族崇尚巫術(shù)的風俗和篤信鬼神的色彩,邦丙布朗族今天還保留著“小鬼地”“小鬼田”,即布朗族人家每年春暖花開,耕種時節(jié)要選擇吉日在自家的田邊或地頭劈出一平方米的小塊地,撒上棉籽,做完“小鬼地”才能大面積耕種,“小鬼地”需要精心打理,要使之生長旺盛,因為它的長勢會直接影響著這一年的棉花運勢,到了收獲季節(jié)“小鬼田”中的棉花被農(nóng)家掛在堂屋中央祭祖的神壇上。邦丙布朗族每戶人家至少要種兩畝棉花,人多地多者還要多種。種棉地是有講究的,要選土層厚、質(zhì)地肥沃優(yōu)良的地。于上一年的10月、11月份備好,要弄些草、樹枝覆蓋其上,干燥后用火燒成灰肥,第二年的1月挖地,挖好的地要曬一個月。翻土不能用牛犁,要用鋤頭把地挖細,4月撒棉籽。然后要祭棉神,祭棉神沒有固定的地點,只須到寨外與棉地同一個方向的地方,帶一把棉籽,在野外找一個樹樁,在樹樁周圍挖一淺溝,撒入棉籽,邊撒邊念祭詞。祭過棉神后才能播種棉花。棉花成熟收棉要選好日子。在頭一天舉行收棉祭祀儀式,即從地里采回少許棉花放在家里的神臺上,用一塊鹽巴和一些果品到棉地里請回棉神。在家中祭祀完棉神后,鹽巴和果品要分給鄰居,神臺上的棉花只能做燈芯或臘條線,用于祭神獻佛。

邦丙布朗族的種棉技術(shù)和農(nóng)耕禮儀都要根據(jù)傣歷記日選擇合適的吉日,一般選擇屬龍、屬狗、屬蛇的日子,意思是在這樣的日子做活能夠做得順利。布朗族沒有文字,主要使用傣文和漢文記事,推算吉日及種棉技術(shù)和祭祀活動,一般是口耳相傳,沒有文字記載,故多數(shù)是年老的人才知曉,年輕人就很少了解這些本民族的文化了。

三、紡織文化與人生禮儀

種棉與紡織在布朗族的生活中有著特別的意義,每個布朗族人從出生到去世的人生旅程中,都與種棉與紡織有密切關(guān)系,形成了獨特的紡織文化的生命內(nèi)涵。

1.服飾

布朗族所著的衣服、包頭和布帶多由婦女紡織和染色而成。男子黑色圓領(lǐng)長袖對襟衫,黑色寬襠大褲腳,黑色長布包頭巾。中老年婦女黑色或深藍色圓領(lǐng)窄袖短衫,青年婦女多藍色或白色底面,在領(lǐng)、袖部位鑲拼各色花布。短衫下擺略呈弧形。婦女穿黑色筒裙,戴銀質(zhì)耳環(huán)、手鐲。婦女的頭巾長3米左右,一般黑色布料。包頭前,先梳髻,包頭時,刻意修飾左右兩端,纏畢,略呈梭形,婦女系腰帶。

2.婚俗

戀愛自由,結(jié)婚由父母做主。邦丙布朗族一般都有戀愛、說媒、過禮、迎親、回門等過程。正式戀愛之前有“串姑娘”的活動。入夜,小伙子們?nèi)宄扇旱叵嗉s到姑娘家門前,彈起牛腿弦,唱“開門調(diào)”,請姑娘來開門。姑娘開門迎客,來客進門,唱“凳子調(diào)”,“燒火調(diào)”,姑娘送凳子,燒火,泡茶,然后在火塘邊相互對歌,。正式戀愛中的男青年,總是晚上10點以后才訪問自己的對象,熱戀中的男子去得要晚。姑娘一邊紡線,一邊與男朋友交談。迎親時雙方都穿著本民族自制的服裝,男方帶上酒、肉、老鼠干巴等禮物,送給女方家。婚禮與其他其他民族大同小異。

3.喪俗

由于布朗人有靈魂不滅觀念和對祖先的崇拜感情,因而產(chǎn)生了與這種觀念和感情相適應(yīng)的喪葬儀式。邦丙布朗族死后要舉行葬禮,有一座公共墓地,稱為“山”,它是祖先靈魂的所在地?!吧健钡臉?,嚴禁砍伐,甚至不能采樹葉,不能大小便,若擅自進入山林,會給全寨人帶來災(zāi)難。喪葬有土葬,也有火葬的。埋葬方式保留著古老的“臺葬”和“疊葬”。邦丙布朗族正常死亡后,裝棺前為死者洗身,穿新衣服,口含碎銀。入殮后,棺木上蓋著8米長的白布,停尸兩晝夜,親友前來吊唁,棺木旁安置死者生前用過的遺物。出殯日期,由巫師卜卦擇定,請僧侶前來誦經(jīng),超度亡魂,給死者指路,念“指路經(jīng)”。同時將白布從棺木一直拉出門外廣場。作為給死者“搭橋”渡河,然后將棺木和尸體抬到墳地火化?;鸹稳?,由家屬把骨灰撿起,用一塊白布包好,放置墳穴內(nèi),再堆成墓狀,墳頭插些樹枝和刺條。布朗族的墓地,是按長幼輩分依次臺葬,凡七八十歲的高齡老人,墳?zāi)挂谏巾斏吓_;五六十歲老人埋葬在山坡次臺;三四十歲成年人埋于山腳二臺,三十歲以下埋于山腳一臺,墳地共分四臺。非正常死亡的人,墳地要遠離公共墓地。尸體頭向西,腳向東,仰面直葬,不壘墳頭,亦不舉行葬禮?!隘B葬”是按輩分在原有的墓坑下葬,便形成了疊葬,即同一墓坑內(nèi)埋葬著同一輩分的尸體,重疊相壘,不分男女性別,這種“疊葬”是按輩分合葬的必然結(jié)果。

4.節(jié)日

插花節(jié),即潑水節(jié)。農(nóng)歷清明節(jié)后10天。節(jié)前,各家殺豬,炸“烤蚌”。節(jié)日當天早飯后,全寨青年男女穿戴自己紡織自己縫制的民族服飾,敲著蜂桶鼓、象腳鼓,排隊懂啊江邊,姑娘們以碗盛沙,到佛寺前空場上堆放,插上鮮花。全村老幼圍著沙堆,跟著象腳鼓、蜂桶鼓隊后面跳舞,幾圈之后,由鼓隊引導(dǎo),在全村各通道跳舞,慶?;顒右掷m(xù)5-7天。插花節(jié)期間,還有“賧佛”的活動。關(guān)門節(jié)、開門節(jié),與傣族同。春節(jié),時間與漢族春節(jié)同,停止生產(chǎn),打秋千,打陀螺。節(jié)日期間,制作豐盛的食品佳肴。

綜上所述,布朗族的紡織品在服飾、婚俗、喪俗、節(jié)日等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布朗族紡織品不僅獨具大自然的風韻,而且耐洗不退色,因其原料和制作的純天然,因此具有很好的吸汗、透氣功能,有益于人體健康。布朗族人的這些古老的紡織和印染工藝在邦丙村和其他布朗族地區(qū)依然保留著,到布朗山的人們越來越多,他們被布朗族的紡織品所吸引,紡織品已經(jīng)成為贈送貴賓的禮物。布朗族的傳統(tǒng)紡織文化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

[1]張曉瓊.變遷與發(fā)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王國祥.布朗族文學簡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3]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縣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0.

[4]俸春華.瀾滄江畔布朗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9.

[5]楊毓驤.布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

K890

A

1005-1554(2010)03-0045-03

2010-05-07

楊竹芬(1967-),女,云南昆明人,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碩士,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歷史教學、地方民族歷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布朗族棉花紡織
澳洋紡織
棉花是花嗎?
《百年巨變:布朗族莽人社會變遷》作品研討
《百年巨變:布朗族莽人社會變遷》新書發(fā)布暨作品研討會成功舉行
紡織屆的“兩優(yōu)一先”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變:布朗族莽人社會變遷》讀后感
棉花
保山市布朗族音樂習俗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講 棉花肥害診斷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