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慧
(輔仁大學(xué)哲學(xué)系,臺灣臺北24205)
新“孝”道:以“友愛”貫穿父子倫的新孝道建構(gòu)
潘小慧
(輔仁大學(xué)哲學(xué)系,臺灣臺北24205)
“孝”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從古至今儒學(xué)倫理道德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它既是一種“(倫理)德行”,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孝”的適當(dāng)?shù)匚皇窃凇凹摇蔽幕紫碌囊画h(huán),“孝”的合宜內(nèi)涵包括“愛親”、“尊親”“順親”和“事親”。從哲理的角度探討21世紀(jì)的新“孝”道之可能或可行面貌,應(yīng)當(dāng)以西方哲學(xué)詮釋人際關(guān)系的合理因素“友愛”,并把它作為當(dāng)今建構(gòu)新孝道的核心理念與要素。
孝;孝文化;德行;友愛
心理學(xué)界和社會學(xué)界稱五倫為“五類社會對體”,將“人倫”或“社會對體”(social dyad)解為兩人之間大致依照著定型的行動舉止交互影響或互動的關(guān)系。我們都知道“孝”講的是關(guān)于親子關(guān)系中的下輩(或晚輩)對上輩(或長輩),即子女對父母宜有的方式、態(tài)度之總和。作為中國社會基本的家庭結(jié)構(gòu),此三類社會對體彼此應(yīng)如何相對待,從典籍中,我們得出“父慈子孝”①《大學(xué)》“: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兄友弟恭”②《尚書·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笨追f達(dá)疏曰“:徽,美也。五典,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夫和婦柔”③《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薄抖Y記·禮運》把人倫關(guān)系概括為“十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钡拇笾吕硐肽J?這也就形成了儒學(xué)“家”倫理的主要內(nèi)涵。傳統(tǒng)中國社會成員,其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人格及倫理道德的涵養(yǎng),常常在家庭,而在家庭里做出突出貢獻(xiàn)的常常是母親或父親,儒家精神之所以代代相傳,不是靠知識或文化精英,不是靠君王的命令,也不一定靠正規(guī)的學(xué)術(shù)規(guī)范,而主要靠母親或父親的身教與言教傳下來的,這是一種家庭教育,也可以說是一種庭訓(xùn)的具體實踐。因此,為求“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④曾子曰“: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薄?論語·學(xué)而》)之義,儒家以為“孝弟”是為“仁之本”。⑤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xué)而》)
“孝”的合宜內(nèi)涵應(yīng)包括哪些面向?筆者以為可歸納為四項:
1.愛親?!靶ⅰ钡膬?nèi)涵中最重要的就是愛,愛是親情的自然流露,愛是孝的基石??鬃雍偷茏釉孜艺撧q“三年之喪”時,強調(diào)“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而三年之喪就是回報父母之愛的表現(xiàn)。⑥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弊釉?“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論語·陽貨》)另外,像“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大孝終身慕父母”(《孟子·萬章上》)等都是愛父母的具體表現(xiàn)。中國人傳統(tǒng)的民族性趨于保守、壓抑,少談“愛”。筆者卻以為“孝”最重要的就是有“愛”。此“孝愛”既包含有基于血緣的自然情感,更具有下學(xué)上達(dá)之道德情感。就父母子女之親情而言,父母(慈)愛子女之情較多的是基于血緣的自然情感,子女(孝)愛父母之情較多的是后天習(xí)得的道德情感。也因此,孝愛是個值得推廣的倫理德行,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
2.尊親。尊親就是敬親,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對雙親的真誠敬意。孔子、曾子早就說尊親極其困難。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yǎng)?!?《大戴禮記·曾子大孝》)
如何做到和顏悅色,《禮記·祭義》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闭嬲男⒆泳途哂小吧類邸?此“愛”就是和顏悅色的基礎(chǔ),即“敬”的基礎(chǔ)。按照曾子的觀點,孝是有大小分別的,現(xiàn)代社會,一般人多只能做到能養(yǎng),而能做到弗辱的少了些,一提到尊親,能做到的更是寥寥無幾,由此可知,現(xiàn)代一般人做到的孝的層次,多只是小孝而已。曾子以為孝的真諦重在內(nèi)心的真誠而非僅是外在的奉養(yǎng)而已。曾子又說: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養(yǎng)。養(yǎng),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久,為難。久,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歿,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大戴禮記·曾子大孝》)
其中“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也在《論語·學(xué)而》得到佐證:“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薄吨杏埂贰胺蛐?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是也”得到增強。此皆說明孝并不因父母身亡而消亡,即使父母去世,仍能從子女的言行看出。中國人的孝道是終生的,這就像是一種倫理德行,必須是終生的,不可須臾離也。
3.順親。孟子說過:“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離婁上》)因此,“順親”成為傳統(tǒng)孝的內(nèi)涵之一。至于順親的具體內(nèi)容,如下文:“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父母惟恐子女有病,故為人子女當(dāng)謹(jǐn)守其身,不使毀傷,以體恤父母之心。此與“子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jīng)·一章》)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順親的一種表現(xiàn)?!熬又^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以道?!?《大戴禮記·曾子大孝》)順親基本上“先意承志”,但并非盲目地順從父母的意志,孔老夫子都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若父母有過失時應(yīng)怎么辦呢?孔子以為,當(dāng)父母有過失,則應(yīng)當(dāng)勸諫,而且要低聲下氣婉言相勸:“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fù)諫?!?《禮記·內(nèi)則》)萬一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心意,仍恭敬地不敢冒犯違逆父母,如“父母有過,諫而不逆”(《大戴禮記·曾子大孝》)。為人子女者不可唯父母之命是從,而陷其親于不義,還須等待適宜時機再行勸諫。孟子以為責(zé)善是朋友之道而非父子之道,故曰:“父子責(zé)善,賊恩之大者?!?《孟子·離婁下》)
4.事親。事親即侍奉雙親,最基本的即是“養(yǎng)”,不可因個人的懶惰、惡習(xí)、偏私等而不顧父母之養(yǎng),如孟子曰: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離婁下》)
侍奉雙親基本上包括父母生前及死后之死生大事,為人子女均應(yīng)竭盡全力。如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論語·學(xué)而》)父母生前之侍奉以“愛敬”為要,父母死后之侍奉以“哀戚”為要。如《孝經(jīng)》言:“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笨鬃又v求仁,以為“克己復(fù)禮為仁”,在事親方面亦以“無違于禮”為本,生前侍奉,要“事之以禮”,死后侍奉要“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墩撜Z·為政》記載如下: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p>
《孝經(jīng)·紀(jì)孝行章》言:“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yán),五者備然后能事親?!睂﹄p親的侍奉包括父母生前之“居”、“養(yǎng)”、“病”及死后之“喪”、“祭”,五者皆齊備后方能有“事親”之謂?!洞蟠鞫Y記·曾子大孝》亦言:“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歿,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謂禮終矣?!睂Ω改傅男⒌?包括關(guān)照到父母生前的愛惡,父母有過時的幾諫,父母死后子女的情感表達(dá)(哀),以及祭祀的適切辦理,如此,才算禮的完成。
五倫既為“五類社會對體”,“人倫”或“社會對體”既為兩人之間大致依照著定型的行動舉止交互影響或互動的關(guān)系。然若父(母)不慈,子(女)是否要孝?我們翻開中外的報章新聞,父(母)性侵、家暴子(女)者有之,父(母)不顧家,外遇者有之,這樣的父(母),子(女)如何面對?另者,像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筆下的《群鬼》(或譯為《亡魂》)中的父子關(guān)系:阿爾文與歐士華,“阿爾文一生縱淫,死于花柳毒,還把遺毒傳給他的兒子歐士華,后來歐士華毒發(fā)而死”。請問歐士華應(yīng)該要孝愛阿爾文嗎?[1]117“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白虎通義·三綱六紀(jì)》)的“三綱”①漢武帝時董仲舒從天人關(guān)系出發(fā),根據(jù)“天尊地卑”思想,建立了三綱五常,稱“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以“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崩碚?曰:“天數(shù)右陽而不右陰”又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婦為陰?!焙鬂h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正式定“三綱”之說,確認(rèn)神權(quán)、君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宋代朱熹始連用三綱五常。之說,所顯示的三種人倫從屬關(guān)系,只是片面的義務(wù)規(guī)范,不平等的道德要求,以及階級尊卑的制度。傳統(tǒng)的愚孝早已不合時宜。舜的確是個孝子,但仍不免有愚孝之嫌?!抖Y記·禮運》早就說得好:“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边@是十種身份的人所應(yīng)當(dāng)作為者,故曰“人義”。宋代理學(xué)家羅從彥(1072-1135)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命題可害慘了不少中國人,造成了不少愚孝與悲劇。事實證明,天下的確有不是的父母,一個不像父母的父母——父母不慈者,還能要求子女孝嗎?
筆者以為親子關(guān)系是天倫的自然情感關(guān)系,當(dāng)然不能斤斤計較彼此的付出,但仍有其基本對等的平衡關(guān)系。西方哲學(xué)中的“友誼”或“友愛”(希:φ ι λ í á、philia,拉:amicitia,英:friendship)概念的引介,似乎可作為中國傳統(tǒng)倫理符合現(xiàn)代要求的助力因素。
友誼的主體是針對“人”這類存有而言的,“朋友”該如何理解呢?按照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 B.C.)的解釋,朋友即是“alteripse”,“另一個自我”(another self)。[2][3]“ipse”意指“自我的同一性”(self-identity);“alteripse”的“alter”則意指保有他自身的同一性,而與我對立,作為一個自我同一的他,他是在己且為己(he is in and for himself),是一個自由且具有位格的存有(a free and personal being)。因而這在存有學(xué)上是不可溝通的,也就是說,位格(person)的基本真理,我的位格,就它的個別性而言是不能復(fù)制的。①以此觀之,現(xiàn)今熱門話題之一“復(fù)制人”,究其實,“復(fù)制人”與“被復(fù)制對象”只是基因相同,就位格之個體性而言,仍是“二”個個體,不是“同一”(identity)。因此,在友誼關(guān)系中,一個人是不可能被另一個人所取代的。喪失了某一個朋友,由于他具有位格的個別獨特性,所以并不是另外再交一個朋友即可取代的了。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xué)中,將人與人之間相互關(guān)系的所有形式均詮釋為“友誼”(philia)的形式。這么一來,友誼關(guān)系就包含了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施恩者與受恩者之間、自然的統(tǒng)治者與自然的被統(tǒng)治者之間、兄弟之間、同事之間……盡管包含了這么多的不同關(guān)系(血緣的非血緣的)的友誼形式,亞里士多德以為可以按照友誼所根據(jù)的原因(for what)區(qū)分為三種友誼(愛):第一種是為了利益(utility),第二種是為了快樂(pleasure),第三種是為了朋友自身(their own nature)。前二種的友誼是“偶性上的友誼”(incidental),第三種則是“德行/德性上的友誼”(virtual)。只有第三種友誼不是出于偶性,而是為了朋友自身,只要善不變其為善,這種友誼就可以永遠(yuǎn)維持,因為只有德行/德性是恒常如一的。這種“德行/德性上的友誼”是友誼形式中最完美的,也只存于兩個好人之間。也就是說,有德行的好人才可能締結(jié)德性上的友誼,才可能有完美的友誼。
由亞里士多德哲學(xué)的啟發(fā),我們可以說,無論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同事等任何人與人的關(guān)系都是一種廣義上的友誼關(guān)系。這就是說每一種人際關(guān)系都必須至少保有友愛的質(zhì)量,必須先本于一種基本的友愛相對待。自漢以來傳統(tǒng)中國強調(diào)三綱六紀(jì),若從友誼/友愛的意蘊來進行現(xiàn)代化地疏解,可以這么說:即使有綱有紀(jì),綱紀(jì)仍不能違理、違道。當(dāng)父母視子女為朋友,把子女視為一自由且具位格的另一個自我時,父(母)親傳統(tǒng)刻板的威嚴(yán)面具就立刻摘除了,因為彼此的關(guān)系不再強調(diào)上下、尊卑的等級差異,而是強調(diào)位格的平等與相互的尊重,立足于平等的基礎(chǔ)上進行一切必要的溝通。不應(yīng)再強調(diào)勢位或人的絕對權(quán)威或服從,而是“從道不從父,從義不從君”(《荀子·天道篇》)理念的闡發(fā)。父子、君臣關(guān)系如此,夫妻關(guān)系亦然。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父母難為,全球普遍的晚婚晚育以及中國獨生子女的群體現(xiàn)象,直接挑戰(zhàn)與顛覆了兄弟倫,也改變了父子倫,因為中國“孝順的父母”會多于“孝順的子女”。我們要如何汲取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又能適應(yīng)時代需求,重新詮釋孝道也成為新功課。沒有人天生就會當(dāng)父母、當(dāng)子女,父母子女的適當(dāng)表現(xiàn),都是需要后天學(xué)習(xí)的(學(xué)而時習(xí)之)。父母子女基于天倫之愛,首先宜是朋友,然后才進一步成為慈父母、孝子女。最終,期許二者都是有德者,達(dá)致“父母子女之間適當(dāng)關(guān)系的滿全”之善境,也就是孝文化的理想境地。
[1] 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xué)[M]//亞里士多德全集.苗力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2.
[3] 亞里士多德.大倫理學(xué)[M]//苗力田.亞里士多德全集.徐開來,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2.
Abstract:Filial pi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Confucian ethic morality;we can either call it a“moral virtue”or a“cultural phenomenon”.The proper status of“filial piety”is one of the main compositions under the“family”culture;the appropriate contents of“filial piety”is“to love parents,”,“to respect parents”,“to be obedient to parents”and“to serve parents”;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and viable aspects of the new“filial piety”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e should employ friendship(philia),one of the reasonable elemen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Western philosophy,as the central concept and ele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new filial piety.
Key Words:filial piety;filial piety culture;virtue;friendship(philia)
Research on the New Filial Piety Construction
Pan Xiaohui
(Department ofPhilosophy,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Taipei,Taiwan24205,China)
B823
A
1671-2544(2010)01-0010-04
一、“孝”的適當(dāng)?shù)匚?/p>
2009-10-23
潘小慧(1962— ),女,廣西隆安人,輔仁大學(xué)哲學(xué)系教授,哲學(xué)博士。
(責(zé)任編輯:祝春娥)
“孝”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從古至今儒學(xué)倫理道德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說它是“(倫理)德行”可以,說它是文化現(xiàn)象也行?!靶ⅰ蔽幕臍v史至少有2500年以上。本文的重點不在探究其歷史淵源,也不在探究其文字訓(xùn)詁,而欲從哲理的角度再探21世紀(jì)的新“孝”道之可能或可行面貌。基本上以先秦儒學(xué)典籍《論語》、《孟子》、《荀子》、《易傳》、《禮記》、《孝經(jīng)》①《孝經(jīng)》是儒家講授孝道的書,全書1800多字,篇幅雖小但依然為一獨立的經(jīng)書,為十三經(jīng)之一。此書是孔子為曾子敘述孝道之書,傳說為孔子親著,可見儒家對孝道的重視程度,也由于其神圣性《,孝經(jīng)》在古代亦常被賦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禱、驅(qū)邪、治病等?!缎⒔?jīng)》為十三經(jīng)中唯一一本被皇帝御注的書,此皇帝即為唐明皇。《孝經(jīng)》現(xiàn)存今古文兩種版本,今文較為流行。歷代儒學(xué)之士都大力宣揚“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來為自己的統(tǒng)治服務(wù),這二者的合力在民間的影響就是《二十四孝》的產(chǎn)生和流傳。《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曰“: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庇纱丝梢娙寮业男⒌烙^念不只于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等為據(jù),綜合談?wù)摗靶ⅰ钡倪m當(dāng)?shù)匚患啊靶ⅰ钡暮弦藘?nèi)涵,再佐以西方哲學(xué)詮釋人際關(guān)系的合理因素“友愛”,作為當(dāng)今建構(gòu)新孝道的核心理念與要素。
“孝”應(yīng)如何看待,它的適當(dāng)位置何在。它是“家”文化底下的一環(huán)?!睹献印る墓稀费?“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比寮椅鍌悽诿献邮壮奈鍌愔f,復(fù)興于宋,宋儒朱熹還將五倫之教揭示于白鹿洞書院。明宣宗(1426-1435)特撰五倫書闡揚五倫之道,英宗(1436-1449)并于正統(tǒng)十二年(1447)頒行天下。此后數(shù)百年間,有關(guān)五倫的著述、詩詞、劇本等刊刻,不僅通行于中國,亦且流傳于日本,乃至韓、越,使五倫或五達(dá)道及三達(dá)德構(gòu)成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精華。五倫說的特點在于將五類社會對體的交互關(guān)系看成對等的,漢、唐儒似因其說沒有淵源,所以只說五教、十義或論三綱、六繼而不提五倫(芮逸夫的《中國儒家思想的現(xiàn)代化》,臺北桂冠出版社1985出版,第17、19-25頁)。由此正式產(chǎn)生,其中夫婦倫、父子倫與兄弟倫(長幼有序)等三倫直接與“家”或“家庭”相關(guān)連?!兑捉?jīng)·序卦傳》又言:“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措?!薄抖Y記》也云:“男女有別而后有夫婦之義,夫婦有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敝杏?“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故,夫婦倫(男女兩性倫理)從生發(fā)的角度言又作為五倫之基。“家”始于一陰一陽即一男一女的兩性結(jié)合,而后有了他們的子女,子女可能不只一個,于是從夫婦倫延伸出父子倫(父母與子女)與兄弟倫(兄姊與弟妹)。這就是傳統(tǒng)的核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