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葆華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地質科學研究院,山東 東營 257015)
廉潔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于葆華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地質科學研究院,山東 東營 257015)
廉潔文化是戰(zhàn)勝腐敗現(xiàn)象的強大力量,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圍。我們要從對腐敗界定的認識、對權力地位的曲解、對陳疴陋俗的趨附、對反腐倡廉信心的缺失四個方面認識誘發(fā)腐敗的文化根源;從廉潔文化所具有的唱響敬廉崇潔主旋律、完善矯歪治邪潛規(guī)則、樹立揚善棄惡新思維、營造激濁揚清大環(huán)境四個方面認識廉潔文化在反腐敗中的獨特作用。
腐敗文化;廉潔文化;成因;作用
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腐敗文化的對立面,是戰(zhàn)勝腐敗現(xiàn)象的強大力量。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圍,培育黨員干部正確的從政理念,優(yōu)化企業(yè)發(fā)展的健康環(huán)境,是構筑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必須加強的重要工作。
腐敗現(xiàn)象有復雜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因素,其歸根結底是先有生根發(fā)芽的土壤,后有多發(fā)蔓延的趨勢。其中,理念上的歪曲解讀、思想上的偏頗認識,是導致腐敗現(xiàn)象多發(fā)的重要文化淵源,主要表現(xiàn)在:
現(xiàn)實中,少數(shù)領導干部認為腐敗是經濟的“潤滑劑”、“助推器”,所謂“四菜一湯、生意跑光”、“經濟要上、廉政要讓”,從而對違紀違法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主觀上縱容了腐敗分子。在少數(shù)群眾思想上,一方面是對腐敗現(xiàn)象的深惡痛絕、必欲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潛意識中卻對產生在身邊的腐敗個體存在扭曲認同:把請客送禮、奢侈揮霍看作“公關的需要”,把鋪張浪費、紙醉金迷看作“發(fā)展的必要成本”,甚至把落馬的某些腐敗分子看作“有能力的領導者”。這種認識的存在和傳播不但混淆了人們視聽,而且客觀上為腐敗分子提供了一定的“軟保護”,以致少數(shù)腐敗分子以“促進經濟發(fā)展、提高經濟效益”為遮雨傘,理直氣壯地違紀違法,甚至會得到支持。
領導干部處在團結帶領群眾為共同目標而奮斗的“駕車者”地位,手中擁有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而凝聚和使用各種力量的“支配者”權力。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領導者”的權力來自群眾的賦予,用權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造福祉。但是,少數(shù)領導干部權力至上、人治意識、特權思想、等級觀念仍然頑固地存在并發(fā)揮作用,表現(xiàn)在行動上就是官本位、特殊化、家長制,把權力看成高于一切,把地位看成個人努力辛苦所得,漠視組織和群眾的信任,抵觸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一些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嚴重,職務越高則追求待遇和要求享受的欲望也越高。在這種思想觀念支配下的領導干部,很容易作出違紀違法、損害集體利益的事,權力的非正確運用是必然結果。
反腐敗斗爭實際存在兩個戰(zhàn)場:一是有形戰(zhàn)場,為正義力量與腐敗分子之間懲防與反制的較量;二是無形戰(zhàn)場,為先進文化與腐朽思想之間此消與彼長的博弈。傳統(tǒng)文化的消極因素、中外文化的碰撞變異、市場經濟折射出的負面現(xiàn)象等,導致裙帶關系、人身依附、關系網、人情風等陳疴陋俗,在社會主流意識中存在相當程度的認知趨同,給反腐敗斗爭帶來嚴峻挑戰(zhàn)。表現(xiàn)之一是“符號認同”的畸形心理:封建社會的官吏以官轎轎夫的多少、官袍顏色的繡飾等“符號”向大眾階層傳遞品級大小等信息。如今,“符號”現(xiàn)象仍然在“誰的官大”、“誰的車高檔”等潛意識中折射著相當大的市場。大眾層面的盲目羨慕更是增加了“符號”的分量。表現(xiàn)之二是“熟人社會”的不良積習。時下不容回避的是,“辦事找熟人、人熟好辦事”的潛規(guī)則在被許許多多的人作為信條加以認同和遵守。人熟就是關系、就是資源,有熟人就有門路,人不熟就送紅包、給回扣、請吃飯等,熟了就好辦事。從而導致不照章辦事、鉆政策空子等不良現(xiàn)象的產生和蔓延。表現(xiàn)之三是“異化能力”的庸俗欣賞。少數(shù)人潛意識中把托關系走后門看作“有本事”、把工作武斷看作“能力強”、把“拒腐蝕”看作“土老冒”。這些現(xiàn)象敗壞了社會風氣,說明廉潔氛圍還不夠濃厚,廉潔文化還沒有形成氣候,社會輿論還不足以對陳疴陋俗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和道義上的譴責。
少數(shù)群眾看不到反腐敗斗爭的光明前景,對此“灰心”、“寒心”甚至有點“死心”,以致見怪不怪、麻木不仁,客觀上助長了腐敗分子的囂張氣焰,使其變本加厲、有恃無恐,在腐敗道路上越走越遠。這種信心的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以局部當全局、將個別當整體、把個案當普遍,出于義憤將局部的腐敗現(xiàn)象推而廣之,認為干部隊伍整體有問題或整個社會風氣不好?!瓣幇得娣糯笮备嬖V我們,一項決策哪怕99%的人贊成,其聲音仍是沉默的;而1%不贊成的,形成的印象就是100%,從而放大了陰暗面效應。群眾的悲觀、消極、失望心理會被無端放大而被更多人接受;而積極樂觀的正面引導,卻“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激發(fā)不出心理共鳴。反腐敗是嚴重的政治斗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形成合力。因此,要組織廣大群眾,大力推進廉潔文化,從“勢”上做足文章、從“理”上強化引導、從“根”上樹立必勝信念。
廉潔文化一大特點是高包容度、強滲透性、大影響力,使受眾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激發(fā)思想共鳴、培植廉潔理念,相較于填鴨灌輸式的單調施教,形式顯得生動,效果來得真實。因此,要從戰(zhàn)略層面上看待并發(fā)揮廉潔文化在預防腐敗工作中的獨特作用。
通過廉潔文化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有助于鞏固“弘揚正氣、崇尚廉潔”的社會主流意識,從而占領文化主陣地。一是文化引領。文化決定觀念,觀念決定行為。通過群眾性文化創(chuàng)建,大張旗鼓宣揚廉潔、倡導正氣,有利于引導人們準確辨識美丑、把握善惡標準,從而用先進的文化武裝思想;有利于引導領導干部自覺踐行“官德在仆、政德在績、人德在正”的從政理念;有利于鑄牢黨員干部“以官為輕、以民為重;以權為輕、以責為重”的權力觀念,從而為優(yōu)化黨風政風提供先進的思想文化支撐。二是價值認同。追求效益是企業(yè)永恒的主題,但重要的是追求效益的途徑、獲取效益的方法。通過廉潔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有利于大力培養(yǎng)干部群眾公平廉潔的經營理念,鄙視投機鉆營和欺上瞞下的茍且行為,使堂堂正正創(chuàng)業(yè)、清清白白治企的價值觀深入人心。三是理念塑形。通過強勢的廉潔文化,有利于打造廉生信譽、廉生效益、廉生地位的經營理念,塑造企業(yè)清廉務實、誠實守信的內外形象,為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活力。
反腐敗需要教育、制度、監(jiān)督、懲處多管齊下,其中用規(guī)則來約束和制約權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姑且將“規(guī)則”以“顯”、“潛”區(qū)分:顯規(guī)則就是領導干部必須遵守的條例規(guī)范、硬性制度,潛規(guī)則的通俗理解就是黨員干部自覺遵守的道德標準,是一心為公而拋卻個人雜念的心理準繩,是能夠有效矯歪制邪的大眾環(huán)境。廉潔文化建設為潛規(guī)則的普遍認同并被遵守提供了良好的載體:一是道義上的制約規(guī)范。廉潔文化建設能形成一套無形的、能效俱佳的潛在規(guī)則,觸犯了這些規(guī)則,就要受到道義的譴責與抨擊,從而使黨員干部在即將觸犯黨紀法規(guī)時不得不顧及這只無形的手的存在,從而懸崖勒馬、迷途知返。二是輿論上的制約規(guī)范。一種來自基層、出自百姓,充滿正氣、監(jiān)督有力的廉潔文化氛圍,必將在“潤物細無聲”中滌蕩歪風、弘揚正氣,發(fā)揮潛在的輿論約束和監(jiān)督作用。三是操守上的制約規(guī)范。在法律范疇,自然人的權利義務基本是相同的,但在職業(yè)操守范疇,黨員不同于普通群眾,領導干部不同于普通干部。通過持之以恒的文化熏陶,有利于促進黨員干部把恪盡職守、珍惜名節(jié)上升為自覺行動,從而慎用手中權力、用好手中權力。
當前,個別地方和部門頂風而上、前“腐”后繼的現(xiàn)象仍然比較嚴重,腐敗分子的“有恃無恐”令許多人大惑不解。這種現(xiàn)象的背后實際是文化理念上根深蒂固的封建腐朽思想起作用。一位反腐理論家說:一些發(fā)展中國家之所以腐敗現(xiàn)象嚴重,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的模糊認識,從心理和文化上把腐敗看作令人羨慕的行為?,F(xiàn)實中,少數(shù)人在腐敗問題上存在模糊認識,甚至把腐敗分子吹捧為有能力的“改革家”,而把埋頭苦干、廉潔自律看成是“傻子”行為。在這種價值取向和文化追求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好人可能變成壞人、壞人則可能變得更壞,從而為腐敗活動提供了社會文化土壤。廉潔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同腐朽沒落的意識形態(tài)爭奪思想文化陣地,通過一系列外在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將全新價值觀念、高尚道德操守轉化為內在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指針,自覺作為判識和評價外在事物的準繩,校驗偏軌、矯正誤區(qū),培育揚善棄惡的正確理念??梢哉f:只要人人都不把狗茍蠅營看作“有能力”、不把鋪張浪費看作“有派頭”、不把奢侈揮霍看作“有魄力”,腐敗現(xiàn)象一定會得到有效遏制,我們的黨風和社會風氣一定會越來越好。
反腐敗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需要造就強大的聲勢,營造強勁的氛圍,形成“人人參與”的輿論和社會環(huán)境。但當前相當一部分人對反腐敗的認識還存在片面性,只是關注于懲治了多少腐敗分子、出臺了多少硬性措施,關注于“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對更為隱性但十分重要的“軟環(huán)境”卻認識不足。突出表現(xiàn)是:想當然認為反腐敗是紀檢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甚至有人持有“個別干部生病,為什么讓百姓吃藥”、“我沒有權力,反腐與我無關”等錯誤觀念,對反腐倡廉持消極和抵制態(tài)度,這種片面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反腐合力,助長了腐敗分子的僥幸心理。廉潔文化建設的“人人參與、全民創(chuàng)建”決定了人們能夠在參與中受到鼓舞、在創(chuàng)建中感悟責任,從而牢固樹立“反腐倡廉、人人有責”的意識。同時,廣泛持久深入的廉潔文化建設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熏陶社會風氣,使清廉政風占據(jù)主流陣地、腐朽歪風無容身之所,使想腐敗的人懾于壓力懸崖勒馬、不敢腐??;使已經違紀的人如坐針氈、及時收斂,從而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強烈震懾與威嚇聲勢。
廉潔文化要依靠形式多樣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活動來鞏固和提高,載體、形式、內容、機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筆者認為,加強廉潔文化建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觸及受教育者靈魂深處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廉潔文化同樣需要在持續(xù)創(chuàng)新、持續(xù)深化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有良好的載體來發(fā)揮其作用。載體的創(chuàng)新和選擇要本著通俗實用、便于傳播、易于接受的原則,既要與本單位優(yōu)良傳統(tǒng)相承接、又要與時代精神相統(tǒng)一,不拘泥于固定模式。例如:廉政文藝會演、廉政歌曲傳唱、廉政漫畫展示、格言警句宣傳、反腐倡廉演講、網上警示專欄、視頻電化教育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創(chuàng)建傳播廉潔文化是為反腐倡廉大格局服務的,不是簡單做秀和嘩眾取寵,要力求做到與企業(yè)核心理念相融合、與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實際相接軌、與黨員隊伍思想狀況相吻合、與群眾的關心和關注相貼近,切實防止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效果的現(xiàn)象。任何不顧本單位本部門實際片面追求“高大全”的做法,只能使群眾產生距離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群眾既是創(chuàng)造和推進廉潔文化的基礎力量,又是實踐和繁育廉潔文化的動力源泉。離開了群眾的參與,廉潔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一是要擴大參與面。運用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群眾參與,把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起來,積極性調動起來,能動性發(fā)揮出來,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變不愿參與為敢于參與,變被動參與為主動參與,變不會參與為善于參與。切實避免“抓文化建設者熱、普通群眾冷,上級推廣多、百姓參與少”的現(xiàn)象。二是要重視細微處。依靠職工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和推動力,從日常工作著手、從點點滴滴做起,大力開展群眾性廉潔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積小勝為大勝、積小流為江河,逐步提煉出具有本單位特色的廉政理念并大力推廣。三是要提高認可度。一項文化活動是否行之有效,應以職工群眾的意愿為最高評判標準。缺乏群眾認可的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不僅其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會與群眾漸行漸遠,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四)機制要活
廉潔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能好高騖遠,要形成一套機制使其常態(tài)化、制度化。一是要完善廉潔文化長效機制。通過持續(xù)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推廣、由表及里和上下聯(lián)動,逐步構建起廉潔文化的創(chuàng)建和傳播格局,長效性地發(fā)揮楷模感召、輿論導向、制度規(guī)范、案例警示、警言訓導、環(huán)境制約“六大作用”,與時俱進地豐富和提升文化內涵、鞏固和擴大文化成果。二是要完善廉潔文化探究機制。廉潔文化建設要與企業(yè)文明建設大局統(tǒng)籌考慮,與反腐倡廉進程統(tǒng)籌考慮,與構建大宣教格局統(tǒng)籌考慮。強化前瞻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廉潔文化在繼承中不斷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提高,在提高中不斷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不斷優(yōu)化,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三是要完善廉潔文化激勵機制。對優(yōu)秀廉政文藝作品、文化項目、文化活動等要進行鼓勵和扶持。對舉辦的格言警句征集、廉政歌曲作品展、反腐倡廉攝影作品展、文藝創(chuàng)作匯演等文化活動,要輔之以各種獎勵和鼓勵手段,使創(chuàng)建主體有成就感、文化受眾有認同感,提升廉潔文化的親和力和感召力。
〔責任編輯:李 霞〕
Clean culture in the role of anti-corruption
Yu Baohua
(Sinopec Shengli Oil Fiel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shangdong dongying 257015)
Clean culture is a powerful force for overcoming corruption,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a clean culture conducive to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Our understand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corruption,distortion of the status of power,outmoded conventions of ingratiate oneself,a lack of confidence on the anti-corruption awareness of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cultural roots of corruption induced;Culture of Corruption Promote cleantheme,improve governance straightening crooked evil rule,establish a good and punish evil,abandoning new ideas,and create a clean environment.We should know from the four areas in a clean culture in the unique role of anti-corruption.
Culture of Corruption;clean culture;causes;role
D630.9
A
1002-2341(2010)06-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