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胃癌是指發(fā)生在胃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95%為腺癌,在我國位居消化系統(tǒng)腫瘤的首位。胃癌起病隱匿,早期常因無明顯癥狀而漏診,易轉移與復發(fā),預后差[1]。超聲診斷與X線鋇餐造影和纖維胃鏡檢查同樣是診斷胃癌必不可少的診斷方法。隨著超聲技術和超聲儀器的不斷發(fā)展,超聲對于本病的檢查,也越來越顯示其優(yōu)越性,值得進一步推廣普及,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自 2009年 1月至 2010年 3月經(jīng)超聲診斷為胃癌的患者 36例臨床資料,均經(jīng)手術及胃鏡證實。男 25例,女 11例,年齡在 29歲 ~71歲。胃癌早期可無明顯體征,進展期在上腹部可捫及腫塊,有壓痛。腫塊多位于上腹偏右相當于胃竇處。轉移時可出現(xiàn)肝大伴結節(jié)、腹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直腸前窩腫塊,卵巢腫塊,左腋前淋巴結腫大,臍周小結。小部分可有伴癌綜合征,包括反復發(fā)作的表淺性血栓靜脈炎及過度色素沉著、黑棘皮病、皮肌炎、膜性腎病等。
1.2 方法 檢查前1d晚流質飲食,避免產(chǎn)氣食物,禁食 12 h,檢查時患者仰臥,探頭置于劍突下,患者飲水 500ml后,根據(jù)需要采取不同體位,依次對賁門胃底、胃體、胃竇和十二指腸各部分進行全方位檢查。
2.1 早期胃癌 胃壁局限性低回聲增厚或隆起,其黏膜層與黏膜肌層層次被破壞,紊亂不清,黏膜下層連續(xù)完整,病變處胃蠕動減弱,有僵硬感。
2.2 進展期胃癌 癌腫侵犯肌層是其特征,胃壁層次紊亂破壞,黏膜下層中斷消失,甚至穿透漿膜向胃外生長[2]。腫瘤絕大多數(shù)為低回聲,不同類型胃癌超聲不同表現(xiàn):①隆起型。為向胃腔內生長的局限而不規(guī)則的腫塊;②潰瘍型。腫瘤表面形成明顯潰瘍;③彌漫浸潤型。癌組織在胃內廣泛浸潤,大部分或全部胃壁增厚,稱“皮革胃”,此型預后較差。
2.3 較大腫瘤 可出現(xiàn)胃腔狹窄或胃潴留以及周圍淋巴結轉移,主要是腹腔淋巴結和遠處轉移。
2.4 幾種特殊類型的胃癌 ①賁門癌:空腹掃查時賁門環(huán)明顯增大,形態(tài)不規(guī)整,賁門管前后徑大于 20mm,呈明顯“靶環(huán)征”改變,其中央強回聲線變窄常偏離中心。口服造影劑時動態(tài)觀察可見造影劑通過賁門緩慢受阻,呈現(xiàn)食管下段略擴張,有造影劑停留;②幽門管癌:癌腫位于幽門管,與十二指腸球部相鄰,常合并幽門孔關閉不良或幽門不全梗阻;③殘胃癌:是指胃良性病變胃切除術后 5年以上殘胃部分發(fā)生的癌腫或胃癌術后 15年以上發(fā)生的第二個原發(fā)腫瘤,好發(fā)于吻合口。
胃癌 B型超聲檢查法可通過體表探測,胃聲學造影,超聲內鏡,術中B型超聲法。由于氣體影響探查胃壁有困難,充水或造影劑充盈胃腔減少氣體干擾,可以顯示胃壁結構。B型超聲可將胃壁分為五層,第一條強回聲線與第二條弱回聲線顯示黏膜表面界面回聲至黏膜肌層,第三條強回聲線表示黏膜下至淺肌層,第四條弱回聲線代表固有肌層,第五條強回聲線代表漿膜下、漿膜層。內外兩條強回聲線間距代表胃壁厚度。早期胃癌深度限局黏膜層時可見黏膜層斷裂(第一層)、黏膜肌層(第二層)低回聲區(qū)增厚,侵及黏膜下層時第三層呈斷續(xù)狀,I型早癌顯示較好,Ⅱ、Ⅲ型差。進展期胃癌腫塊突入腔內,呈結節(jié)狀或息肉狀低回聲區(qū),基底部較厚,范圍局限與正常胃壁界限清楚。潰瘍形成者在增厚的胃壁內可見凹陷區(qū),邊緣凹凸不平,呈強回聲,增厚胃壁為低回聲,廣泛浸潤者胃壁全層低回聲增厚,不規(guī)則,僵硬,胃腔狹窄,蠕動消失。胃癌淋巴結轉移時,在胃周圍與腹腔淋巴結腫大,呈團塊狀,低回聲結節(jié),腫大 5mm以上可以探到,還可判定淋巴結轉移的部位,對指導手術治療有幫助。晚期胃癌有臟器轉移時如肝、胰可探得低回聲占位,在肝臟可見單個或多發(fā)灶,結節(jié)周圍呈低回聲暈環(huán)中心部回聲強,稱為“牛眼征”。
近年來超聲內鏡的應用,超聲內鏡(EUS)是將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前端,超聲探頭可以清楚顯示胃壁結構與層次,還可對胃與十二指腸周圍器官如胰腺、壺腹、膽道系統(tǒng)檢查。從胃內用高頻率超聲對病變局部進行探測,能消除干擾,清晰地觀察胃癌的浸潤深度。在判斷胃癌浸潤深度時應特別注意觀察第 3層高回聲層的完整性,如第 3層高回聲層受胃癌浸潤而斷裂,則表明胃癌已侵入黏膜下層,為進展期胃癌,如胃癌只侵襲第 1、第 2層線狀回聲,第 3層高回聲層的完整性未受破壞,則為早期胃癌。進展期胃癌胃壁回聲圖像可看到第 3層高回聲層有斷裂,第 4層弱回聲層有肥厚,但第 5層沒有改變。
總之,超聲探測對胃癌的診斷,癌瘤浸潤深度的判定,轉移病灶有無的檢測與治療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鄭芝田.胃腸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446.
[2] 張惠萍.超聲顯像在胃癌診斷的應用(附 22例臨床報告).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6,167(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