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順秋
走出沙漠
●何順秋
在廣闊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叫作比塞爾的小村莊,它靠在一塊1.5平方公里的綠洲旁。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生長在沙漠中,靠著綠洲維持生活。其實并非所有人都甘心一直生活在沙漠中,曾有一些人很想走出沙漠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們無論從哪個方向向外走,最終都會回到這個村莊。很多人看到了這一結(jié)果后,相信了沙漠就是世界的全部。當一些年輕人還想嘗試走出沙漠時,年長者就會告訴他們,不要再去做無用功,前人的經(jīng)驗表明:沙漠是無限的。漸漸地,很少再有人去思考如何走出沙漠,而勇于嘗試的人更是越來越少。
1926年,英國皇家學院院士肯·萊文發(fā)現(xiàn)了這個村莊。當它牽著駱駝走進這個與世隔絕的村莊時,村莊里的人自然感到無比驚奇。而當萊文用手勢告訴他們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時間時,他們更是絕不相信。對此,萊文非常不解,于是他做了個試驗,雇了一個比塞爾人給他帶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們準備了半個月的食物和水,牽上兩匹駱駝,萊文收起了他的指南針,跟著這個比塞爾人前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一直走到第11天,萊文和他的向?qū)а矍敖K于出現(xiàn)了一塊綠洲,但這并沒有讓他們感到驚喜,因為他們又回到了比塞爾村莊。
通過試驗,萊文終于明白了比塞爾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不認識北極星,他們在前進中竟然沒有任何參照物!一個人單憑著感覺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走,他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后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回到原處的可能性非常大??稀とR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告訴一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大沙漠。將信將疑的阿古特爾嘗試著去做了,幾天后,他果然走出了大沙漠,成為第一個走出沙漠的比塞爾人。
這個故事能讓你有什么感悟呢?
沒有理想你哪里也不會去。比塞爾人面對的是看似無邊無際實則三天就能走出去的沙漠,我們面對的是看似平凡無奇實則可以意義非凡的人生。對于沒有“走出沙漠”理想的比塞爾人來說,沙漠是無限的;而對于沒有崇高追求和遠大目標的人來說,人生則注定平凡無奇。因此,一個人要想有所成,首先就要有理想、有憧憬,敢于設(shè)想并勇于行動。生活在沙漠中的比塞爾人,有的人一生都認為沙漠是無限的,他們通常都安于現(xiàn)狀,很容易就相信沙漠是世界的全部。就像很多人認為自己注定平凡,人的一生就是出生、長大、謀生、娶妻、生子、漸老而終,他們總是在更多地考慮人作為自然人的屬性,而很少去思考人作為社會成員的意義。這樣的人走不出平庸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就自然屬性而言,人和人是沒有太大區(qū)別的。有的比塞爾人雖然憧憬著沙漠外的世界,也設(shè)想過要走出沙漠,但卻從來沒有去嘗試、去努力。就像我們周圍的一些人,有夢想、有憧憬,羨慕著取得成就的人們,但在行動上卻總是向平庸者看齊,他們對未來的設(shè)想往往只能是空想。而有的人憧憬著“無限”外的世界、“平凡”中的非凡,并積極行動起來去爭取,他們是唯一有機會獲得成功的人。
沒有目標你哪里也去不了。沒有參照物,單憑感覺前進,往往容易失去正確的方向。比塞爾人面對的是廣闊的沙漠,需要的參照物是能指引他們走出沙漠的北極星。我們面對的是大量的學習、訓練和工作任務,是紛涌而至的人和事,這一項項有形和無形的任務、一件件預料中和預料外的事情,堆積起來就像比塞爾人眼中的沙漠,讓人有些分不清東西南北、孰輕孰重,當然也就需要一個參照物來引領(lǐng)我們前行的方向。為實現(xiàn)理想而科學設(shè)定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目標,正是我們前進的參照物??茖W設(shè)定的目標為我們指明了努力方向,讓我們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是否正確,讓我們從紛繁事務中看清主次,知道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同時,為目標而努力使每一天變得更加有意義,我們在接近目標時會感到喜悅,而在背離目標時則感到痛苦。托爾斯泰告訴我們:“只要堅定不移地向著目標前進,就一定會達到目的?!毕喾矗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在沙漠中繞圈的比塞爾人一般,沒有指引正確方向的北極星,就實現(xiàn)不了走出沙漠的理想。正如蒙田所說:“一個人若是沒有確定航行的目的港,任何風向?qū)λ麃碚f都不是順風?!?/p>
71573部隊)
責任編輯:韋國良